朋友们,周六好。今天推荐的歌名为《心理咨询》,由脸红的思春期演唱(开头部分是她接受心理咨询时的真实录音
在本期「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 真的感恩教育,才不是“一哭二跪三洗脚”

  • 最大规模的机制研究:麻醉药如何对抗抑郁?

  • 心理治疗,竟然还有消炎作用

  • 为什么焦虑的男人爱喝酒?

  • 一些人的“痛”,是另一些人的糖和可卡因
  • 年轻时的孤独,有可能会在9年后“致郁”
看完记得去留言区与我们唠唠

一个孤独的年轻人,可能会在9年后得抑郁症
年轻人的孤独感,并不一定会马上导致心理问题。
巴斯大学近日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孤独感与9年后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其中,与抑郁症的关联性最强。
这篇论文发表于《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期刊。它回顾了63个有关4-21岁年轻人在社交隔离期间孤独和心理健康相关的实验,涉及51576名参与者。研究者发现:
孤独的年轻人将来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可能高出3倍,孤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至少持续9年。此外,与高抑郁风险更相关的,不是孤独的强度,而是孤独的持续时间。
这意味着,如何控制、应对孤独感是更关键的技能。

在新冠大流行背景下,大规模的社会隔离很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增加。英国曾对隔离期间青少年心理状况做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现出高度的孤独感,18-24岁的青少年中有6.5%在隔离期间感到孤独。
中国的情况也与之类似。一项针对中国年轻成年学生的大型调查报告显示,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至少有轻微的焦虑症状。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巴斯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家Maria Loades博士说:
“从我们的分析来看,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年轻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感之间显然存在着强烈的联系。我们知道,这种影响有时会滞后,这意味着可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真正了解新冠大流行所造成心理影响的规模。”
在后疫情期间,这项预警仍然是重要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很可能会经历高比例的抑郁和焦虑。我们的卫生系统需要对心理层面的“二次新冠”有所准备。

他们为什么对“痛”上瘾
密歇根大学最近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刺激大脑中与上瘾相关的回路,可以产生强烈的欲望(即便让你痛苦的东西也是)
研究人员的方法,是使用激光刺激小鼠的杏仁核(它在大脑中负责情感反应,让人产生专注于特定目标的强烈欲望),并让它们根据配对的靶标刺激分为三组:糖组、可卡因组、电击疼痛组
在电击组,小鼠会遇到杵在墙上的杆子,一碰到就会被电。但同时科学家们会给它杏仁核刺激。
经过多次大脑激活和电击配对后,这些小鼠会强迫性地寻找带电的杆子,爬过障碍物反复接触,并使自己反复受到电击。
疯狂寻求电击,自己越过重重障碍也要找刺激的小鼠
糖组和可卡因组也是一样。当靶标刺激和杏仁核刺激配对后,这些小鼠会一心一意地追求糖,或是成为“可卡因上瘾者”,并完全忽略掉房间里存在的其他靶标。
对于不同的小鼠来说,糖、可卡因,甚至是一个让人疼痛的电击,都可以引发短暂的杏仁核兴奋。研究人员发现,无论靶标是喜欢还是讨厌,上瘾型欲望都同样强烈。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Kent Berridge说:“在每一个欲望组中,杏仁核都会招致额外的与成瘾相关的大脑回路,为配对的目标创造一种强烈而狭隘的欲望,无论目标本身是愉快的还是痛苦的”。
原来,让人上瘾的东西,也并非总是享受。对于一些人来说,“痛”就是他们的糖和可卡因啊!

焦虑的男人爱酗酒?答案写在基因里
你是一酗酒就焦虑,还是一焦虑就酗酒?研究发现,这并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3月13日,阿伯丁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在《分子精神病学》上报告,他们首次在男性大脑中发现了一段DNA,它可以同时打开“酒精摄入”和“焦虑”的开关。
这项实验采用了人类关联分析、小鼠CRISPR基因编辑、动物行为分析和细胞培养研究的新方法。
领导这项研究的Alasdair MacKenzie博士,首先使用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从小鼠的DNA中删除了这个“开关”
“然后,我们允许小鼠选择水或酒精混合物。大部分普通小鼠喝了酒瓶里的酒,令人惊讶的是,没有这个开关的小鼠基本都避免了饮酒,而且表现出了更少的焦虑行为。”MacKenzie博士说。
小鼠实验几乎复刻了在人类中观察到的结果。
酗酒每年导致全世界数百万人死亡,占所有男性死亡人数的7.6%。研究小组首次确认了一种同时驱动焦虑和酒精摄入的机制。
这段新发现的DNA片段,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治疗男性酗酒和焦虑症的精准药物靶点。

心理治疗确实有“消炎”作用,CBT最强
用心理治疗来消炎,听起来是个本末倒置的方法。
确实。“人们会服药来减少慢性炎症,但药物可能很贵,有时会有副作用。”UCLA压力评估与研究实验室主任George Slavich博士说。
“我们想知道,心理治疗是否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是的话,哪种方法在长期内有最有益”。
George Slavich博士
近日,Slavich和同事们在《JAMA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回顾了56项随机临床试验,并分析了几种不同心理疗法对体内炎症的效果,包括:CBT(认知行为疗法)、CBT加药物治疗、悲伤和丧亲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以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时间和类型等。
他们观察了几种不同的免疫学相关结果,发现促炎细胞因子受CBT的影响最为强烈。
“在我们检查的所有干预措施中,CBT是最有效的消炎方法,其次是多重或联合干预。此外,我们发现CBT对免疫系统的益处在治疗后至少持续6个月”,Slavich说。
简而言之,类似CBT这样的心理治疗,可以改变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而改变这些看法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生物学,降低个人患炎症相关慢性病的风险,比如心脏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等。

最大规模研究揭示:麻醉药氯胺酮对抗抑郁的机制
氯胺酮,臭名昭著的“K粉”的主要成分,在医学手术也被用作麻醉剂,具有安眠、镇痛作用。
此前,低剂量的“氯胺酮”已被证明对难治性抑郁症具有快速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含有氯胺酮的鼻喷制剂,已被美国和欧盟批准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6月1日,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在《转化精神病学》上报告说,他们已经确定了该药物的一个关键靶点:大脑中的特异性5-羟色胺受体。这项发现,为开发更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提供了希望。
这是世界上同类PET研究中最大规模的一项随机双盲实验。30名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配为氯胺酮输注组(20人)和安慰剂组,并在输液前后接受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结果显示:在接受氯胺酮治疗的患者中,有70%以上的人对该药物有反应。
氯胺酮治疗前后PET成像(均值
在PET成像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放射性标记物,该标记物与5-羟色胺1B受体特异性结合。这种结合减少了5-羟色胺的释放,但增加了多巴胺的释放(它是抑郁症患者缺乏的一种神经递质)
“我们的研究首次表明,氯胺酮治疗增加了5-羟色胺1B受体的数量”,研究所临床神经科学部的研究小组负责人Johan Lundberg说。
“但它也是一种麻醉类药物,会导致上瘾。所以未来研究的方向,将是鱼和熊掌如何兼得的问题”。

别再摁着孩子们的头嚎哭了,真正的“感恩教育”应该这样做
特温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感恩”,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心理弹性。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那些幸福感不足,且拥有轻微心理问题的成年人。领导这项工作的积极心理学教授Ernst Bohlmeijer和同事们筛选了217名志愿者,然后随机分为三组。
  • 第一组的73人需要进行一套为期6周的、基于证据的感恩训练。
  • 第二组被要求每周为自己做5件好事;
  • 第三组为候补。
结果显示,6周后,近三分之一的“感恩训练者”都体验到了更高的幸福感。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对照组(第2组为19.2%,第3组为13.6%)。
总的来说,接受感恩教育的人过得更开心了。研究小组之后又随访了一次,发现竟然三个月后仍然有效,说明感恩是一种长久的心理资源。
感恩被定义为一种积极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接受他人利益的感觉(McCullough等人,2002年)以及一种积极的心理特质,比如欣赏生活中普通事物的能力、丰富性和经验以及对他人表达感激的能力(Watkins等人,2002年)
很遗憾,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过)的,被逼着给家长洗脚,在宣讲会上下跪、嚎啕大哭说着“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的小学生,接受的并非感恩教育,更像是在对他们集体进行的“愧疚感操纵”
“一哭二跪三洗脚”式感恩,不哭不合群。@野比大熊
Bohlmeijer教授解释说:“培养感恩并不是一个速成的快乐诀窍。”实验中进行的6周感恩训练,主要是每天花15分钟进行书写练习和心理教育。比如:
  • 写下今天发生的、3件值得感谢的事和原因;
  • 换个角度,想象你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方面不在了(例如家里的自来水、宠物、心爱的洗衣机)会是什么样子?它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 回想一件让你感觉艰难的事。试着回答:1)能讲讲这件事中积极的那一面吗?2)你是否从中学到什么?3) 经过这件事后你变了吗?你注意到自己有什么积极的变化?4) 你能体会到对这件事的积极那一面的感激吗?
……

论文里详细列了这“6周感恩计划”的细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查
“重要的是,感恩教育不能选择对消极经验视而不见。我们承认困难和心理上的痛苦,同时也可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Bohlmeijer教授说,“事实上,这就是心理弹性的本质”。
所以,真正的感恩非但不是“情感绑架”,而且是一个教你发现支持性资源的过程

本期weekly就到这里了,希望你又得到了一点有意思的心理学技能。
我们下周再见!

江湖边 ✑  撰文
Reference:
Ernst T. Bohlmeijer et al. Promoting Gratitude as a Resource for Sustainable Mental Health: Results of a 3-Arm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up to 6 Months Follow-up,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20). DOI: 10.1007/s10902-020-00261-5
Loades et al., Rapid Systematic Review: The Impact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20). DOI: 10.1016/j.jaac.2020.05.009
Andrew R. McEwan et al. CRISPR disruption and UK Biobank analysis of a highly conserved polymorphic enhancer suggests a role in male anxiety and ethanol intake, Molecular Psychiatry (2020). DOI: 10.1038/s41380-020-0707-7
Mikael Tiger et al,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PET study of ketamine's effect on serotonin1B receptor binding in patients with SSRI-resistant depression,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0). DOI: 10.1038/s41398-020-0844-4
Shelley M. Warlow et al. The central amygdala recruits mesocorticolimbic circuitry for pursuit of reward or pa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6407-1
Grant Shields et al.,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and Immune System 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AMA Psychiatry. June 3, 2020.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0.0431
 往期 WEEKLY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心理学专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