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周三好。
在本期「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 男生和女生看待“拥抱”的方式,竟截然不同
  • 抑郁症患者的体内的“荷尔蒙”,有可能被远程操控吗?

  • 新研究发现,许多心理学实验缺乏“有效的证据”;
  • 好消息!苏丹的女童“割礼”终于入刑
  • 刷屏的《后浪》,反应了人们什么样的“年轻观”?
……
看完记得去留言区与我们唠唠!
科学家又发现了什么

一种缓解心理疾病中“社会退缩”的新方法
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等精神疾病的一个典型外在表现是“社会退缩”(social avoidance)。这种行为涉及到神经回路的改变,对许多患者来说难以治疗。
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催产素的作用,发现它可能是未来药物的一个潜在靶点。
他们发现,实验室小鼠经历了负面的社会互动后,催产素受体基因表达减少。通常,这也会造成社交焦虑,让它避开其他小鼠。
当阻断催产素活性时,即使小鼠没有经历过负面的社交互动,它们仍然表现出社交回避。反之,给有负面经历的小鼠增加催产素活性,则会减少其社交回避行为。
研究人员说,“我们希望通过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催产素在类焦虑行为中的作用,理解它作为一种新治疗手段的潜力。”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月, DOI: 10.1038/s41386-020-0657-4

不带性意味的“拥抱”和“亲吻”:加分题还是必答题?
亲密行为,指的是两性之间交流感情产生的亲密肢体接触,除了性行为外,还包括拥抱、握手、贴身睡觉等肢体接触
宾汉姆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对男女双方来说,亲密行为的意义竟然完全不同。
他们抽样了184对18岁以上的夫妇(排除同性情侣),进行了“依恋倾向”、“亲密行为次数”及“关系满意度”的访谈。结果显示:
亲密行为次数和关系满意度在依恋倾向上出现了交互效应。即“亲密次数的影响跟依恋风格有关”:
  • 高依恋回避个体(在关系中表现出独立,较少渴望肢体交流)更容易因为亲密行为增加而提升关系满意度;
  • 高依恋焦虑个体在关系中表现出渴望,更加需要肢体交流)则相对没有那么容易。
从性别上来看,女性更容易因为亲密行为而出现关系满意度的提升。而且,(不带性意味)的亲密行为对于两性有不同的意义:
对男性来说,这是一项加分题——更高水平的日常亲密行为与关系满意度提高有关;但对女性来说,这是一道必答题——较低水平的日常亲密行为,与关系满意度下降有关。
亲密次数的影响跟依恋风格有关。<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3月, DOI: 10.1177/0265407520910791

麻省理工黑科技:远程操控体内荷尔蒙的释放
4月10日发表于《科学》子刊的一则论文中,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Dekel Rosenfeld 发明了一种利用磁性纳米颗粒、远程控制肾上腺素释放的技术。
将磁性纳米颗粒注入肾上腺后、暴露在弱磁场中时,粒子会轻微升温,激活热反应通道(又称TRPV1,在人体的感觉细胞中存在,可以被辣椒素、高温度等刺激激活打开),触发激素释放。
它可以帮助医学人员最小侵害内部器官的前提下,刺激器官的活动。例如人体的压力感受器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释放的荷尔蒙、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和焦虑、抑郁、压力感受息息相关。
研究人员说,“远程操控荷尔蒙的技术,能让我们更好地研究压力、痛觉,进而更好地掌控它们。未来若应用于临床,将有巨大医学价值”。
小鼠体内肾上腺素的磁热调节。<Science Advances>4月, DOI: 10.1126/sciadv.aaz3734

5岁孩子就开始对“脏兮兮的人”心怀偏见
当一个人看起来很脏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戴上有色眼镜”——认为ta可能是流浪汉,或从事着比较下等的工作。
存在这样的社会偏见并不奇怪。波士顿大学等机构所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提出,这种偏见可最早在5岁的孩子身上出现,并一直持续到成年。
这项研究找了260位志愿者,包括5-9岁的美国/印度孩子、美国/印度成人,然后给他们展现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实验图片材料。
结果发现:
  • 与肮脏的成年人相比,儿童和成年人都认为干净的成年人更有可能拥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其中独生子女表现得更加明显;
  • 无论孩子和成人,都更相信干净孩子提供的信息;
  • 所有志愿者都不倾向于把聪明、善良等积极特质,归因于不洁儿童。
研究人员总结说:那些被认为肮脏的人,从小就可能经常受到不信任、边缘化、诽谤和误解”。这类偏见,在同龄人中甚至更为强烈。
研究使用的图片材料。<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即将发表),DOI:10.1016/j.jecp.2020.104858

VCU发现许多公开的心理学实验缺乏有效证据
最近,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avid Chester回顾了近350项已发表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近一半(约42%)“并未建立在有效的经验证据基础之上”。
David等人认为,这些心理学实验中存在大量“实验性操纵行为”,即心理学家诱导特定的精神状态,比如给被试者侮辱性或称赞性的反馈,以控制其愤怒程度——在他们的归纳中,这类心理操纵术达348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实验心理学的发现一定是错误或无效的。David表示,希望他们的发现能鼓励实验心理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入有效性证据。

实验效度研究效果漏斗图。<PsyArXiv> 4月, DOI: 10.31234/osf.io/t7ev9

从病人的就诊记录中预测自杀风险
据WHO,全球每年近80万人自杀,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
《美国医学会杂志》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预测性计算机模型可平均提前2年识别出具有自杀意向的人,为医护人员提供提前干预的机会。
在这项研究中,波士顿儿童医院及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分析了370多万名10-90岁患者的电子医疗记录——这些记录显示,发生了39162起自杀未遂事件
他们测试了一个新的机器学习模型。它可在自杀实施前平均2.1年,成功检测出38%的自杀未遂事件。最有力的预测因素包括药物中毒、药物依赖和心理健康状况,但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预测因素,比如横纹肌溶解症、蜂窝织炎以及使用艾滋病药物
论文合著者Ben Reis博士正在继续完善这个模型。“如果设计得当,未来计算机就能识别出被卫生系统忽视的高危患者”,他说。
<JAMA Network Open> 4月,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262

世界在发生什么
为了女孩子的贞操,对下体进行切割:最近,苏丹终于立法禁止了这类行为
很难想象,现代社会仍然存在这种野蛮的习俗:

为了女孩子的贞操,对下体进行切割(切除部分阴蒂和阴唇、缝合阴道,主要针对9-14岁女童,还没有麻醉措施)——只为了让她们变得更加的“纯洁”,在适婚年龄前平安无事,保证第一次给自己的丈夫!
但这个名为“割礼”(FGM)的残忍仪式直到2020年都在苏丹都普遍存在: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20名女性中就有一名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生殖器切割。
多年来,苏丹各地区都曾有过地区法律禁止这种行为,但执行力度低、产业链未被彻底斩断,更多的地下操作诞生,不正规的卫生处理给女性带来了更大的痛苦。统计数据表明,这种生殖切割的仪式在苏丹女性中高达86%,且有极大的死亡几率。
好消息是,刚刚过去的4月底,苏丹政府宣布将“割礼”列入刑事犯罪。这条喜讯也被不少媒体称为是“非洲女权的里程碑”。
不少人权活动家表达了“这类活动将变得更隐蔽”的担心。对于这种习俗,仍然需要更大的冲击去打破。而法律只是其中一步。

郭涛就育儿书中的不当言论道歉:是谁定义了“父亲的力量”
最近,演员郭涛因为自己六年前写的一本书登上微博热搜——不是叫好声,而是因为对女性的态度惹了麻烦。

这本书名为《父亲的力量》。网友表示,书里不少言论都充满了性别刻板印象,堪称女德教育翻版
  • “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
  • “我衡量女性有五字标准:温、良、恭、俭、让。”
  • 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日常琐碎的唠叨,是“男女间天然的差别”。
同时,郭涛还在书中用“爱慕虚荣”等字眼贬低女演员、自曝“打女人”的经历也引发众怒。
然而,是谁定义了父亲的力量?没有证据表明,母亲不能传递给孩子勇敢、坚毅、有魄力、有胸怀等品质。
4月30日晚,郭涛就这本书的言论在微博致歉,表示会在未来做到言行合一,尊重女性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
“做书”评论说,《父亲的力量》能在六年后的当下引发众怒,是因为“外面的天变了”——在经历了全球#METOO运动与林奕含之死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性别平权的反思和努力当中。

国内版live aid“相信未来”在线义演,有一点感动,还有一点好笑
4日晚,一场堪称是中国音乐史上最大规模的线上义演《相信未来》开启了,大家都看了吗?

这场义演以“对抗焦虑 回归日常”为基调,由高晓松发起策划,集结了王菲、朴树、朗朗等百位音乐人。
高晓松说,“这次疫情让我们的国家空前团结起来,音乐圈也不例外。接下来大家会看到上百位音乐人,在家里、在工作室里、在剧组里,甚至在田间地头里,拿起乐器、甚至没有乐器,为大家歌唱。我们想鼓励重新上路、艰苦奋斗的人们”。
王菲和常石磊一起,弹唱了她的经典歌曲《人间》,还为了战“疫”修改了部分歌词,还没唱完就上了热搜:
朴树一边唱歌一边展现了疫情期间宅家的日常(还带火了这个小狗帽子):
最戳网友笑点的是周迅路边版《天涯歌女》,对着反光镜用手机镜头自拍清唱,“仿佛为了敷衍网课的大学生”。大家都说“不愧是你”。
药可以救治我们的肺,而音乐可以治愈我们的心。南风窗说:“你可以不相信前浪,但你要相信未来”。

那些不满“后浪”的年轻人:对不起,爹味十足

青年节一大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条名为“后浪——Bilibili献给年青一代的演讲”刷屏。目前它在B站的播放量已破1200万——“爆款”属实。
没看过的可以补一遍:
视频中,何冰慷慨激昂地描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多元的时代,将未来的希望和现代文明寄托于80、90这一群年轻的新鲜血液,也就是“后浪”们。
作为B战“五四”宣传片,它确实充满了感染力,意图唤起现代年轻人作为青年的责任。
但作为一篇献给年轻一代的演讲,许多“后浪”们也认为它所叙述的“年轻观”有失偏颇,并不买账。
比如,错误地定义“选择”、“自由”等词汇,将“选择的权利”等同于“消费的权利”,为年轻人强贴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标签,并选择了一群UP主作为新时代青年代表,寄托玫瑰色的幻想……“如果你真的了解当下青年的状况,就不该搞得这么爹味十足”。
你是如何看待这次的《后浪》宣传片的?
你又如何定义自己的“年轻观”?

雨歇微凉、八月八点半 ✑  撰文
江湖边✑  编辑
 往期 WEEKLY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心理学专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