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承认,前天转发剑桥大学的论文确实有私心:写了好久的药物和疫苗,点击率一直在1000多,而且越来越少
,不如"病毒溯源"这种被政治化的话题吸睛
欣姐特别反对科学问题的政治化,因为政治除了引起猜测、极端情绪、推锅和谩骂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欣姐得澄清一下:剑桥大学的文章没有得出任何溯源的结论,只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建立了一个模型,有望用于预测病毒的发展趋势。论文的主要缺点在于数据较少,需要未来更多的数据进行优化。更重要的是,只要新冠病毒并非人为,纠结最早在哪里开始没有意义,因为都是自然界的随机事件,不应该成为政治的武器。
既然大家对药物和疫苗的兴趣开始下降,欣姐医话又想继续做下去,那今天我们就换个话题,不再纠结眼前的疫情,而是讨论一下疫情过后,医疗系统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吧。
01
互联网医疗大发展
互联网医疗这个话题其实非常大,包含很多不同的方面,比如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处方、个人信息在线查询、在线挂号问诊、远程多方会诊、远程诊断和治疗、物联网仪器等。这次疫情发生之前,各国医疗体系的架构和用户需求不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和侧重情况不一。
在美国,比较完善的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处方、个人信息在线查询等系统。电子健康档案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经过了40年漫长的推广,2014年被列入全美所有医院和诊所法定必须采用的系统。目前,所有健康档案和处方都可以通过无纸化的数字系统来传输,病患也都可以通过网站、App等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但是技术的完善,不等于用户的接纳。经过40多年,仍然有医生和病患习惯使用纸质化报告。根据欣姐供职公司的内部资料,仅有15%的病人会选择在线查询个人健康档案。此外,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技术和平台都已经广泛存在,但市场的接纳度却比较低,用户量不多
在中国,互联网医疗起步于2000年以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多方面应用同时兴起。知名度和用户量较高的主要是在线挂号、即时问诊和健康教育这些方面,比如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基于广泛的用户量,大面积对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需求,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相对灵活的法规,这些应用的市场接纳度要远高于美国。相反,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处方等在美国比较完善的体系,在中国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虽然技术层面已有多家大软件公司的产品在争抢市场,但距离广泛使用到所有医院仍然需要不短的时间。
这次疫情,对于各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都可以算一个利好。在美国,最获益的要数在线问诊行业。比如TelaDoc这家已经存在近20年的公司,在3月份疫情爆发的第一周内就报告了50%的用户增量,其股票也应声逆市上扬了50%。欣姐供职的公司开发的远程面诊App,上市5年日流量一直在5万分钟以下,4月初已达到150万分钟的日流量。除了疫情造成的社交隔离,和普通医疗服务的暂停,此番增长最大的助推力在于保险政策对远程医疗的认可。此前,在线问诊在美国鲜有人问津的最主要原因是,多数医疗保险不理赔。疫情中,在政府的强烈建议下,保险公司开始推出部分理赔计划。但是,这些计划都限制了理赔期限为疫情期间内,所以,疫情过后,在线问诊是否还能维持如此高的用户量,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无论如何,疫情推动了医生和病患双方面去尝试在线问诊的功能,对于改变用户习惯,增加市场接受度都有正面的意义。
在中国,在线挂号、远程问诊等的市场需求一直较高。同时,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三月初联合推出明确的医保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范围。虽然具体的执行还有待时日,但这项政策必是推动互联网医疗的一个加速器。此外,疫情也暴露了一些医疗行业存在的短板,比如电子医疗档案的欠缺,使得在疫情爆发初期,难以收集准确的病患和临床信息。各医院的信息系统间存在兼容、难以互通的缺点,医生经验无法共享,转诊困难,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难以连续等。这些问题在平时,可以通过纸质系统达到目的,但瞬间大量的临床需求,纸质系统的低效率暴露无疑。疫情推动下,电子化医疗档案在中国的发展,必是大势所趋
未完待续
欣姐原是工科出身的PhD一枚,误打误撞进入了医疗行业,从此发现了新的人生意义。海漂十余年,曾游学于欧洲大陆几十个国家,近年定居于美利坚博士屯。混过医疗仪器,生物制药,现栖身于数字医疗领域,闲暇时顺便在查尔斯河畔的某不知名小学校修读医疗管理MBA。
感兴趣的话您就点个赞让欣姐知道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