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纽约时间
公号ID:NYandBeyond
ABC新闻获取的一份联邦调查局分析显示,随着新冠病毒危机持续加剧,FBI联邦执法部门警告,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事件将会增加。
截图自ABC News
FBI警告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飙升
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获得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最新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冠状病毒危机的持续加剧,FBI警告说,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

这份报告称,由于新冠疫情蔓延,全美范围内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事件可能会飙升,并威胁到亚裔社区。FBI做出这一评估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部分美国公众将把"Covid-19"与中国人和亚裔美国人联系在一起。该报告由FBI休斯顿办事处收集,并分发给全美各地的执法机构。
去年年底,中国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自那时以来,许多美国人包括总统川普和其他政治领袖和媒体评论员,采用的做法是使用“中国病毒”或“武汉肺炎“,而不是“冠状病毒”或“COVID-19”,批评人士说,这种言辞助长了敌意,导致一些人对亚裔美国人采取行动。
倡导者举标语抗议针对亚裔的歧视| 美联社
川普为自己的言论进行了辩护,他解释这只是一种提醒人们病毒来自何处的方式。他还否认这个词是种族主义的,也否认这个词是对亚裔的污蔑。“确实来自中国,”川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术语。”
然而发布会两天后,总统改口,“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亚裔美国人。”
FBI的这份文件详细描述了3月14日在得克萨斯州米德兰发生的一起事件,“三名亚裔美国家庭成员,其中包括一名2岁和6岁的儿童被刺伤……嫌疑人表示,他刺伤这家人是因为他认为这家人是中国人,并让人感染了冠状病毒。”
FBI发言人劳伦·哈吉表示:“我们确实希望向公众保证,联邦调查局将继续致力于确保国家安全,并追究违反联邦法律的行为。”
FBI的预测已遭到验证
事实上,FBI的预测已遭到验证。亚太政策与计划委员会上周启动了一个网站,鼓励人们分享自己遭遇的歧视事件,短短一周的时间里,该网站已收到超过650条报告。
分享的事件包括:有人对他们咳嗽或吐痰、被告知要离开商店、被Uber和Lyft司机拒载或遭到口头攻击、网上骚扰以及人身攻击等。
《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撰稿人樊嘉扬说,她在倒垃圾的时候,一个路过的男人对她骂道:“该死的中国人”。那个男子甚至用到了“中国婊子”这样的字眼。”“在这个国家的27年里,我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她Twitter上写道。“我从来没有因为我的脸而害怕离开家去倒垃圾。”
《纽约时报》也对在美国的亚裔现状进行了调查。一位五年前从中国搬到美国的26岁女生遭到路人的吐口水和辱骂、流行病学家托尼·杜为自己8岁的儿子拉里会被其他孩子叫做‘中国病毒’而担忧、曼哈顿一家大型医院急救部主任注意到有一些人在靠近自己时会试图用衬衫遮住口鼻。
加利福利亚的一名16岁的亚裔男孩在学校遭到攻击,被送往急救室;一名戴着口罩的女子在曼哈顿地铁站被拳打脚踢;一名皇后区的男子被人跟踪并被对方攻击头部。
不仅是美国华人面临着病毒和种族主义的双重威胁,来自韩国、越南、菲律宾、缅甸和其他地方的亚裔美国人也面临着威吓,因为持有偏见的人无法将他们与美国华人区分开来。
来自马里兰的韩裔戏剧导演丘尔·孔说,他感觉到旁人看自己的眼神是“一种厌恶的眼神”;锡拉丘兹(Syracuse)一位30岁的摄影师在超市等待结账时,他前面的男人对他吼,“是你们这些人把病毒带过来的,”而其他顾客只是看着他,什么也没做。同一天,还有两对夫妻在好市多超市(Costco)对他进行了语言攻击。
举报网站案例仍在不断增加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字,但亚裔美国人权益倡导团体和研究人员表示,报纸上关于语言和身体攻击的报道和媒体收到的相关线索飙升 。
旧金山州立大学(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发现,从2月9日到3月7日期间,有关冠状病毒和针对亚裔歧视的新闻文章数量增加了50%。首席研究员、美国亚裔研究教授张华耀(Russell Jeung)建立了一个以六种亚洲语言呈现的网站,以收集一手信息,从上线以来已收集到几百起案例。
美国亚裔的新闻网站Nextshark以往网站每天收到几条线索,现在则是每天几十条。以下内容截自该网站,案例还在不断更新:
1、威斯康星州一名医生在医院餐厅受到种族主义言论。
2、威斯康辛大学地板上遭遇反中国人的涂鸦。
3、一名菲律宾裔工作人员在给受疫情影响的家庭送食物时,被对方候以脏话“问候”。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有网友在Facebook上为那些不敢独自乘坐地铁的亚洲人建立同行小组、在某些地区购买枪支的美国华人激增。
特殊时期,在美的亚裔处境艰难。希望每一个人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也能勇敢站出来,对歧视说“不”,攻克人心的病毒。
  • 本公号欢迎读者来稿,采用即有优厚稿酬,稿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海外华人关注的热点分析;
    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感悟与奋斗故事,本人亲历与采访他人均可;
    移民留学亲历过程与经验教训。
  • 稿件要求真情实感,不能做假,也不可有歧视言论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加交流群请先加投稿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商业推广需求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关键词,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