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st
华盛顿邮报
2017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类型:剧情 / 惊悚 / 传记 / 历史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 汤姆·汉克斯 / 莎拉·保罗森 / 鲍勃·奥登科克 / 崔西·莱茨 / 布莱德利·惠特福德 / 布鲁斯·格林伍德 / 马修·瑞斯 / 爱丽森·布里 / 凯莉·库恩 / 杰西·普莱蒙 / 大卫·克罗斯
斯皮尔伯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首度合体,拍出了[华盛顿邮报]。
三位好莱坞的“老骨头”,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吗?
没有,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老花样能玩得这么惊心动魄了。
三巨头
事实是,电影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冒死披露战争真相,确实是1971年的故事了。
那种古老的新闻理想、专业主义,虽千万人吾往矣,依然看得人浑身颤抖。
大洋彼岸,这些新闻媒体早就度过自由主义时期的疯狂,确立了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信条,更相信呈现给公众事实,是安身立命之本。
1971年,《纽约时报》先披露了五角大楼的机密文件,表明美国政府早知越南战争是一场打不赢的仗,却仍送士兵上战场送死。
随后,政府对《纽约时报》施行禁制令,禁止他们继续“泄密”。
《华盛顿邮报》正是在此时接力,继续将五角大楼文件公之于众。
梅姨饰演《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瑟琳
汉克斯则是主编本
而这份报纸,彼时刚刚上市募股。和政府作对,无疑是银行家们眼中的风险。
前有政府禁令,法律追责,后有经营问题,经济风险。
[华盛顿邮报],讲述的正是这个至关重要的决定,这个发表文章的决定。
这个决定让《邮报》从地方性报纸变为“美国三大报”(《纽约时报》
《洛杉矶时报》、《邮报》)之一。
更重要的是,这个决定促成了美国撤出越战,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角色原型
而这个决定,在一场教科书级的电话戏中,达到了高潮。
梅姨咬个唇我都手一抖
拉个片
这一通电话,参与者有六个。
他们早在两头电话的主机和分机旁,埋伏停当。
本的家中。
弗里兹在小黑屋里打了电话
本见他要劝说凯瑟琳不发文,赶紧拿起分机
其他记者,随讨论愈酣,在又一分机旁守着
凯瑟琳的家中。
卧室,先打发两人去听分机
一个在楼梯口
一个以凯瑟琳晚宴宾客为背景
场景及光线、色调不同,几方势力明确。
而画面中央,是凯瑟琳。
御用摄影雅努什·卡明斯基,太了解老斯了:他就爱伟光正的演讲,还有无聊的室内戏。
所以他向老斯提议,制造点骚动的情绪。
老斯在片场布置了一个台子,固定相机。从卧室的上方俯拍梅姨。
凯瑟琳变小了
凯瑟琳被卡在镜头的中心位置,却是一个尴尬的中心位置。空荡的四周,显然涌动着她难以抗衡的力量。
台子开始带着相机缓慢上升、旋转。而电话另外几方你一言我一语。
画面天旋地转,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
360°旋转的想法,是老斯提出的,为的是制造一种“惊悚感”。
之前他就将[间谍之桥]定义为“谍战惊悚片”;而[华盛顿邮报]则被他称作“政治惊悚片”。
而打光也是众星拱月:凯瑟琳一身金色长袍,光线是温暖的黄;与她对话的男人们,则在黑暗的角落,或灰蓝的光线中。
聚光灯让凯瑟琳处于焦点位置,所有的博弈,只等她的决定。而暖黄色,也暗示着将要做出的决定,充满希望。
汉克斯的镜头也有讲究。在拍摄其他几个男人时,摄影师都有意让画面看来四平八稳。
非常正式
而到了汉克斯,他特意使用了更广的角度,近景,让他的半身纳入画面中。因为在几个男人中,只有他支持发表文件,势单力薄,情绪也更为激动。
一直在画面中张牙舞爪,躁动不安
在凯瑟琳询问弗里兹的建议后,画面牢牢锁定她的近景,然后慢慢推进,推到特写。
原本在画面中小小一只的凯瑟琳,占据了整个镜头。
她的颤抖一清二楚
也让人忍不住跟她一起颤抖,尽管你知道她的回答,一定是Yes。
“来吧来吧来吧,让我们发表文章。”
即使是黑粉,即使对大熟脸梅姨心生厌倦,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幕,凯瑟琳赌上一切,在稳妥与正义之中艰难抉择,演得人瘫软在电脑前。
而凯瑟琳慌忙挂掉电话,像怕自己反悔。
镜头也拉到全景
让摄影机跟着演员,跟着观众,一起松了一口气。
打个Call
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电话戏中,最凌厉的。
电话戏大致可以分三种。
第一种是独角戏,画面中只能看着一个人说,中间停顿,却听不见电话那头的声音。
比如[奇爱博士]。
将军接到妹子电话,搁下世界和平,讨论起天长地久。
对比十分滑稽
总统与克里姆林宫通话,总统在这头慌慌张张地解释自己不是不在乎两方的情谊,而是有更紧急的核事件。整场鸡同鸭讲。
最后陷入了你来我往的对不起僵局
好处在于突出单边人物,对话的留白,反而让他们的行为更可笑。
考验的是台词和表演:台词要清楚明了,不会因为缺失另一方信息而困惑;表演要经得起镜头长久注视,不让人无聊。
第二种,画面只有一边,但能听见对面的声音。
比如[至暗时刻]。
丘吉尔和罗斯福通话,希望美国支援英国,被拒后退而求其次,希望他们派航母把英国购买的武器送来,再次被拒。
罗斯福声音美式自信,但丘吉尔已眼泪汪汪
可以看作第一种的衍生,在塑造单边形象的同时,强调冲突。
不过,即使观众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在大部分拍摄中,演员只有现场工作人员帮助对话,后期才加入对方的音轨。
第三种,就是两边的画面、声音,都展现在电影中。
比如[赎金]。
父亲被绑匪激怒,转而威胁绑匪。
父亲急了,劫匪慌了,而母亲通过警方监听设备听着两人对话,已经崩溃。
每个人都失控,每个人都在咆哮
这种显然更为抓马,最强调冲突。但显而易见,调度最困难。
[华盛顿邮报]大体上就归为最后一种。而且,它调度的并非两方对话,而是六方。
其中记者编辑一组,又是在对话中未露脸,只有声音的。
但它一开头就清楚交代每一方所处的环境,并利用摄影、灯光,实现主次分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脸盲啦。
不会因困惑分心,完全沉浸于纠结悬疑的情绪里。
前面的剧情铺垫,报社的内外交困,五角大楼文件的“不可说”,或许只是客观情况的陈述。
但在这个电话中,在旋转的镜头,在梅姨颤抖的声线中,做媒体的生存之难,责任之重,感同身受。
与世界为敌,甚至与自己为敌。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老故事,永远没老。
点击关键词获取相关文章
马戏之王油腻中年吸猫猿流感小熊维尼24小时:末路重生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移动迷宫奇迹男孩英雄本色公牛历险记希斯·莱杰第一夫人神秘巨星水形物语大世界电锯惊魂8无问西东勇敢者游戏灾难艺术家佛罗里达乐园脸庞·村庄三块广告牌伯德小姐星球大战前任3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心理罪:城市之光妖猫传芳华奇门遁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