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之路,与您同行」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以琳朗读音频
文 · 李贤 | 主编 · 李贤
原标题:读《复活》(三):罪之凿凿,当如何自处?
【编按】
《复活》系列阅读分享,试图解读托尔斯泰所映射的罪观,并与圣经中独特的罪观进行比较;进而探讨良心在不同阶段之于人的作用,最后将探寻托尔斯泰和圣经不谋而合的对罪的解决之道。
当人的兽欲被满足时,之前的喜好会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厌恶。圣经中大卫的儿子暗嫩对他玛就是这样,托尔斯泰笔下的聂赫留朵夫对马斯洛娃亦是如此。暗嫩的行动与其说是拒绝负责任,倒不如说是悔痛和掩饰。他要掩饰人在罪恶面前柔弱的面貌。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背后正是人犯罪后常见的心理活动,罪恶并不美好,至少犯罪之后大多都是如此感悟。但凡人忤逆良心而行,都会产生强烈的厌恶感,与其说是对罪恶本身的厌恶,倒不如说是对自己深刻的厌恶,人性的无奈和渺小足见于犯罪的人。奇怪的是即便罪恶如此之不好,人却周而复始、且每况愈下。内中缘由值得深究,深入分析聂赫留朵夫犯罪后的一举一动,好似圣经中的亚当犯罪后一般。无论是个人特写,还是圣经真理。试着摸寻人在犯罪后的定式为何,从聂赫留朵夫的行径一窥可知,犯罪后的行为模式如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大同小异:
(一)逃避
聂赫留朵夫侵犯马斯洛娃之前踌躇不前,目的达到之后是悔痛难当。最直接的想法就是一走了之。包括在十年后的法庭相遇,他还是将其归咎于巧合,他最开始考虑的并非是如何去补偿,而是害怕自己以前的恶行被公开影响目前的身份和地位。不得不说,托尔斯泰极为洞察人犯罪后的心理活动,犯罪后大多人都是选择逃避。极为类似的就如圣经中的亚当,偷食禁果之后是躲在树后逃避神。一方面可能是罪人无法直视满面荣光的神(出33:20),其次是罪人通常都是羞愧不已,心觉不配。逃避显然是唯一的选择。这就比较好解释为什么彼得意识到自己的背叛行为后,是不顾一切的往外跑,而非是跑向耶稣脚前俯伏认罪(路22:61-62)。又好如马斯洛娃和始作俑者博奇科娃的自我辩护一般(21章),诚实的人敢于面对和言说事实,哪怕事实那么的不利己。而虚谎的人急于掩盖事实,他们习惯大声的,重复的告诉自己和别人:责任不在我。人在犯罪之前,撒但循循善诱地说:没问题,就这一次,没关系的。犯罪之后人发现自己上当了,撒但便立时严厉的告诫人你是个污秽不堪的人,圣洁的上帝是不会接纳你的!前前后后,尽显撒但的诡诈,目的是使人与神远离。而逃避的结果不是修复,而是与神渐行渐远。
关于逃避和掩饰的描绘,英国文豪切斯特顿和托尔斯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为精湛。切斯特顿在《将军的断剑》说道:「藏一片叶子放在森林,藏一片枯叶,制造一片死树林;藏一具尸体,最好的办法是制造数不清的尸体。」1可怜的是,为了掩埋逃避过失,人竟然会不折手段,最终被维护的不是真我,而是自我中心的自我。
当前社会对此并不陌生,弗洛伊德主张人应该将责任推给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在心理学的鼓吹下,人的逃避和掩饰变得更加明目张胆2。《成功的辅导》直指这种断论的危害性,亚当斯博士强调圣经从来不否认环境可能给人带来影响和改变,但都不是主导性的,选择犯罪的是人,需要承担的也是人。学习承担才是走向医治和修复的开始。
(二)愧痛难当
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逃避实在有违君子道义,整整有十年的时间是在难以掩饰的悔痛中度过的。而逃避更加剧、深化了这种痛苦。这段时间并没有特定的时限,开始与结束都把握在人的选择中。愧疚感会从犯罪时开始,直至承担为止。严格意义上说,这些是无可弥补的。悔痛主要是因为良心的谴责,一时的罪中之乐将换得一生之久的悔痛。愧疚感可能会被随着责任的承担逐步的被减缓,但是任何的罪,除了对人的亏损,更直接的亏损的是上帝。要想弥补后者的亏损,这是在人的能力之外的。在有着信仰的前提之上,托尔斯泰重点发挥了对被伤害者的弥补,这也是个人走向康复的过程。
人们内心难以抑制的悔痛感总是催逼着他们有所行动,或者找寻可能的帮助。眼前的心理学似乎把这种悔痛感看作是不正常的,或者可以透过心理干预和药物理疗减缓这种痛苦。但人急需从圣经的角度正视这种痛苦。如果着重点只是减缓这种痛楚,结果将是治标不治本,害处更大。着手单一的情绪数据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无非就是找到导致悔痛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处理。因罪懊悔是合宜的(林后7:10),说明了人本身具备这种强烈的道德要求和责任感。需要放低的不是道德要求,也不是责任感,而是自我虚荣的姿态,并催促其敢于面对和承担。
(三)自我救赎的尝试
聂赫留朵夫在离别之前主动,甚至是强迫性的塞给对方一百卢布,在当时,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不是为了马斯洛娃,而是为了他自己。既然无法安抚不安的内心,人们喜欢用简单且得心应手的方式去转移这种不快。有趣的是,人类总是意欲用有限的物质力量弥补永恒的裂缝,结果是毫无效益的。这种错谬是基于对罪的无知,以及对罪所造成的影响缺乏认识。
在真理之外找寻其他出路,这种尝试自古以来毫不稀奇:先知耶利米指责以色列的问题,也是人类共有的,就是离弃活水,为自己凿出破裂的池子(耶2:13);亚当夏娃摘食禁果,挑战上帝的权威,试图自己定义善恶,至此人沦落罪恶的泥淖(创3:6);齐聚巴别塔的人们意欲借着高塔宣示人的荣耀和智能,至此语言混乱无法交流,真正的混乱是从人不自量力的自我尝试开始的(创11:9);出埃及的以色列民觉得前路漫漫,于是想用可控制的金牛犊做自己的上帝,至此在西奈半岛整整逗留38年之久(出32:4);20世纪的人们建构科学的高塔,崇尚知识与现代工业,主张科学是一切真理的标准,两次世界大战无情的浇灭人的梦想;眼前人更加现实,也更为直接,直接把人供奉为神,混乱与赤裸裸的放纵正在逐步蔓延开来。之所以愁苦,是因为以别神替代了耶和华(诗16:4)。总结这一切的失败,除非有一位更大者的帮助,否则便毫无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聂赫留朵夫的策略和亚当犯罪都如出一辙,亚当就地取材,取来树叶意图掩饰羞愧之处。随着时间的久长,枯黄的树叶再也无法掩盖人的罪行,凄凉的事实宣告了人自救无效。一切意图拯救自己的方式都是招人笑话的。体恤人苦情的上帝宰杀了羊羔,并以其皮毛作人的衣服。这似乎是在告诉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来9:22b)。神也借此告知人一个极好的消息,就是出路在上帝那里。
(四)自欺欺人
满足自己的欲望之后,聂赫留朵夫呆呆的告诉自己:“这种事情素来就有的,大家都是这么做的。”3三年后,当聂赫留朵夫参军回来,询问马斯洛娃之后的际遇,得闻姑姑们评价马斯洛娃就如其母亲一般天性淫荡,类似的话和事情对于他本人而言,就如冰凉的冷饮一般,使其舒畅。他告诉自己有理由不再继续自责,也无须苛求自己去承担责任。因为这件事情,对方也有不可开脱的责任。这就是人在一切努力之后的自我安慰,任何稍稍可能与之有关的事情,都会看作合乎情理的台阶,把自己也作为一个受害者来可怜。
事实上,这些安抚都是自欺欺人,就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再见马斯洛娃一般,即便对方根本没有认出自己的样子,他的内心还是隐隐作痛,直至他愿意去承担和面对。新约圣经中记载着彼得和犹大二人都背叛了耶稣,但是犹大自尽了,彼得却成为改变历史的使徒之一。二者的区别在于彼得领会了什么是恩典的意涵。彼得给了自己机会,回转向神,或者是给了耶稣时间在其身上做挽回的工作。神的心意是更长远的,极富爱怜的。人到绝处,上帝并非是要人左右为难,而是要其认识到神的恩典。无可厚非,这真是个需要恩典的时代。除非你认识到什么都不能做,你将永远无法知会恩典所富有的怜悯。

[1]G.K.切斯特顿着,《布朗神父探案全集》(译林出版社,2008)
[2]亚当斯:《成功的辅导》(团结出版社,2011.8),112页.
[3]列夫·托尔斯泰《复活》,P.71
< END >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您的感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给我们点赞哦!
李贤,全职牧师,现于湖南服侍;道学硕士、文学硕士;擅长系统神学研究,青少年教导。以牧会与神学教育为志向。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除了承认自己无能为力,还必须承认基督的浩大能力,唯独在祂的里面才有真正的拯救,真正的出路。下期为您分享李贤的《读〈复活(四):无法洗净的灵魂污垢》。
长期有偿征稿,征稿类别如下:信仰生活、感恩见证、时事评论、神学解析、婚恋家庭。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类别/阅读分享,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教会微刊目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