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家好,欢迎准时做客齐俊杰的财经读书圈,今天我们说说李贽,一个哲学家,可惜生错了时代。
他的祖上是做海外贸易的,还娶了个洋媳妇,所以他们家有混血的基因,他出生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中举之后就赶紧去找工作了, 但依旧贫穷的很,在当候补官员期间,他得靠教书才能勉强糊口度日。他说曾有过7天没吃到东西的时候。这都不死,也足以说明这位李大人生命力顽强。他的两个女儿也因为营养不良夭折。简直惨透了。
半辈子辗转,都在穷苦中度日,直到1577年,他才混了个知府的实权岗位,这一年他已经50岁了。当上了知府,收入增加是一方面,另外也有了各项常例,我们说过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向老百姓摊派的附加税。显然李贽也并非什么清官,相比于海瑞,他还是稍微懂得一点变通。
而仅仅干了3年,李贽就要求退休了,他要去寻找他的精神世界的解放,但结果却是不得不又过上了悲惨的生活,他们夫妇再次两地分居,他媳妇劝他回老家泉州团聚,但他不愿意跟家族中的是非有所纠葛,于是坚决不干,媳妇死了他也只是写写诗词而已。
他逃避宗族,逃避家人,逃避官场,只为了背离传统,重新思考 生命的意义,这在当时的人,甚至现在的人来看,都是神经病。用现在的话说,他不愿意当公务员了,因为他觉得当个自媒体就够了。他后来一直住在一个私人佛堂里,跟寺庙差不多,而李贽则成为这个私人佛堂的CFO,不断写信给一些好友,然后融资。而他有的朋友真的很铁,竟然资助他长达20年,这其中不乏朝中重臣。
这就跟看文章之后的赞赏差不多,当时的人都是对李贽的思想产生兴趣,所以愿意养着这位思想家。李贽认为所谓儒家的仁义道德只要存在于内心就好,至于是否做的到不重要,而现实生活中,也不必以此为标准,这对那些达官贵人来说就太好了,李贽就是一针安慰剂。跟现在的做慈善没什么区别。他们时不时的就需要李贽这样的人给疏导疏导,排解排解。而李贽的现实主义思想,正好能治疗他们这些离经叛道,背离儒家理学的毒,所以拿他当大师和高僧了,而事实上,李贽真的也落发为僧。

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想基本都是儒教和理学,儒教讲究孔孟之道,坚信人性本善,孟子说人性的善良就跟水往低处流一样,没什么好争辩的。而理学家则认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才是你内心最深层次的东西。而你的欲望都是妖魔,所以要克制。回复到人性本善。但李贽就觉得这些玩意都挺扯淡,人性就是开心就好。道德的东西不过都是精神枷锁,有一次他还专门带着僧众,去寡妇家里化缘,估计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吧。故意表露出于世俗观念的不同。
李贽是心学里面的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那么心学就不得不提,这是明代第一大思想家王阳明创造发挥的,是一整套系统,王阳明本名王守仁,这是一位神人,从小就跟神经病一样,从小就励志要当一位圣贤,然后学习朱熹的理学,天天对着竹子格物,就是大眼瞪小眼,然后果然一病不起,后来他终于顿悟,提倡良知,要向内心找理,理全在人心,讲究知行合一,表里不可分割。说的通俗一点,你最好就是怎么想就要怎么做,别天天表面上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不怕真小人,就怕那种伪君子。这种理论虽仍然唯心,但是已经比宋明理学好的多了,有了一定的唯物基础。找到良知就找到了你行动的基础,但良知又是什么呢?王阳明只说良知无善无恶,意念有善有恶,这话说的就比较玄乎了,于是也就为他的弟子分成几个派别奠定了基础。有人解释,良知是目的,不是工具。一个人要想找到良知,就得过简朴的生活,别被物质生活带节奏。这样你才能找到心中的良知。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接触恶,那么他也就无法分辨什么是好坏,反正李贽就是这么看的。于是他一边逛妓院,一边讲大道理。
但是李贽还是很务实的,他穷过,所以不愿意再过贫困生活。他觉得不见得非得穷才能悟出真理,所以他并不介意别人对他的施舍。这么想的一般有两类人,一类是真的看透的大师,另一类就是骗子。而大师是不是骗子,有时候大师自己也分不清楚。李贽同志还有一个非常牛逼的观点,这个观点放到现在也是适用的,他说一个贪官可以危害至小,而一个清官却可能危害很大。当然他指的就是海瑞,海瑞这种清官根本就没什么用。而戚继光这种贪官,到是朝中的栋梁。甚至是张居正,这样的贪污上亿的,也应该是国家栋梁。李贽对于张首辅死后被反攻倒算愤愤不平。更是把那些保全名声的小人都骂了个遍。
李贽无疑是进步的,他已经能跳出当时的礼法道德来重新审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对社会有益,什么又是对社会有害,其实好处不光是金钱,还有名声。很多人虽然没有捞到金钱,但却捞到了一生的名声,从这点来看,无疑也是一种贪腐。但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为导向,你这个人到底对国家对人民有没有好处,如果有大好处,那么就不必拘泥于小节。而这一点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是不明白。
比如当时一个封疆武官梅国桢,他的女儿就跟李贽学习,在世人眼中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但李贽却觉得,这又有什么呢?我们传授的是学问,你们心中有龌龊,所以看什么才都是龌龊。当时的人觉得李贽有伤风化,而且他的影响越大,就越让传统的礼义廉耻的人物感受不安。甚至偷偷放火烧了他的栖身之地。
李贽最后的观点听起来更吓人,他说一个王朝如果文极,那么就会有新的王朝来取代他,而什么叫文极,就是说文官制度呆板到一定程度,上上下下太过咬文嚼字,深受文化腐败所害的时候,这时候必然就推倒重来,而当时正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金开始有文字的时候。所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一个文化上被自己禁锢死了的民族,不得不被一个初级文化的民族征服。
当然李贽是看不到这一天了,有人一纸诉状告到朝廷,李贽妖言惑众。就是邪教。皇帝批示,锦衣卫抓人,作品一律销毁。而被抓之后,皇帝也并非要杀他,但李贽却利用剃头的机会,用剃刀自刎,不过他手法不太好,自刎后鲜血流了一地,足足两天后才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70岁的老者用这种方式结束生命,听听都是菊花一紧,随后狱卒报告却说他是绝食死掉的。随着李贽的死去,明朝的进步思想也被扼杀,而这本万历十五年,也即将结束。

这本书我们讲了一个典型的明朝,一个固化的官场,一个深受毒害确有略带开放的文化,一个百姓深受其苦的社会百态。有人说明朝的转折就是张居正死掉之后的万历十五年,自此之后明朝就是在吃老本了。而到了崇祯皇帝,明朝的老本终于吃干净了,虽然崇祯励精图治,比他的前几任强太多了,但却已经无力回天。万历皇帝为了一个贵妃一个皇储跟群臣赌气30年不上朝,结果葬送掉了大好河山。却甩出了一个锅,让崇祯来背,但明朝结束了也好,毕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搞笑,最腐败的王朝,没有之一。之所以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火了30年,其实都是在借古喻今,我们的社会是否存在严重矛盾呢?是否像万历和张居正那样,有权力斗争呢?又是否有一帮申时行那样的老好人和稀泥却耽误了很多大事呢?戚继光这样的能臣是否因小节而被埋没,海瑞这样的庸才,是否又因为所谓的道德高尚占着茅坑不拉屎。进步思想是否又不被社会所兼容,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而被残酷打压?一部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多少看到了这些的影子,高育良像不像张居正,那个什么事都不干天天看星星的孙连成区长,像不像海瑞?检察长季昌明又像不像和稀泥的申时行,李达康是不是戚继光不好说,但是毛病不少,却也算个能干事的好官,而祁同伟就是一个把好人变坏的大明官场的缩影。
【点击下面链接 收看往期内容】
【请理性点击广告 不要过度点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