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齐俊杰的财经读书圈,我们今天继续万历十五年,上回说到万历消极怠工,还恬不知耻的说是无为而治,而官员们呢,有理想的全都不干了,有能力的也都被轰走了,留下的就是一帮贪官污吏,你万历搞你的,我们捞我们的,你说什么都好。不妨碍我捞钱就行。而官员如此,民间却来了反扑的力量,在东林书院读书的一帮读书人组成了东林党,他们都是一帮愤青,发誓要力挽狂澜。但这帮人除了是愤青之外。有水平的少,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更少,反正还是标榜自己品德的那一套。后来他们中间有不少也当了官,他们也努力重新建立道德标准,但根本就没什么卵用。最后所谓的道德,所谓的问题,完全都是党争的工具。
在万历朝,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并侵略朝鲜,但这些事情大家都根本不关心,更关心的就是万历的儿子,到底谁会当储君。甚至当时民间流传着大量的皇家趣事,把故事写得有模有样。比如关于废长立幼,皇太后问万历,你怎么跟天下人交代,万历说,我就说那是一个宫女的孩子,皇太后大怒,说你不要忘了,你自己就是个宫女的儿子。这种故事很多。朱常洵和朱常洛的太子之争,也逐渐演变成了朝中文官集团的党争。
但别看有人满嘴的仁义道德,但却一肚子男盗女娼。明朝当官基本上除了海瑞,就没有真正的清官。换句话说如果真是只拿俸禄过日子,正一品官,也就是现在的国家总理级别的也就是一年32万,如果是县令一级的大概差了10倍,放到现在县令基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了,而且那会当官的吃穿用度还要养仆人,所以花费非常高。如果当官的不贪反而到成为了异类。或者说,你干脆就没法在官场上继续的混下去,地方官在地方上会抽常例,也就是一种官员自行征收的附加税。然后呢,他们会把这些钱拿出来,孝敬北京的官员们,以祈求在考核的时候高抬贵手。那是不是当官的都是坏人呢?也不一定,也有好人,也有能够为民请命,保一方水土平安的好官。但这些官也不会一点不贪,还是那句话,制度是一个让人变坏的制度,而好人反倒成了特例。
而张居正的所谓改革,不过是站在厕所上打苍蝇,除了恶心一下文官集团,把他们压榨一下,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而是自己死后被反攻倒算。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写代码,底层的框架都有问题,你做出的系统就一定是麻烦不断,只能不断的修补,忽左忽右。争论声音不断。但其实,如果你不进行代码重构的话,很多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所谓代码重构,说白了就是重新做框架,重新写一遍。但人都是懒惰的,但凡能够凑合,谁也不会走出这一步。
万历也是如此,他也被这个框架困在其中,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很是有限。绕不过祖宗礼法,也绕不过礼仪道德,有的时候为了礼仪而礼仪,为了道德而道德。最后他越来越厌恶这样的生活,甚至以各种借口,比如脚疼,行走不便,拒绝参加这些繁文缛节的活动。然后这位大哥,成天在后宫里面,自己开赌场坐庄,跟宦官赌博。像这么混蛋的皇帝,明朝多的是,比如正德这是一个完全不守规矩的人,就不爱住在紫禁城,搬到一个自己的别墅叫做豹房的地方,然后自己弄马戏团,训练老虎。你这不是作死吗?差点被老虎给吃了。要不就去练兵,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朱寿,跟键盘侠一样,天天叫嚣着打仗。赶上鞑靼在边境上制造摩擦,正德皇帝心血来潮,你等着,朕亲帅大军去抽你。文官全都反对,所以这大哥一气之下,一个文官都不带,结果却弄了个悬案,因为没人记载,谁也不知道他是赢了还是输了,有人说正德根本就只干掉了鞑靼的一个小游击队,有记载鞑靼16人战死,我军却伤亡数百人,在冷兵器时代,这个战争规模可想而知。但根据他自己说这一战打的惊天地泣鬼神,对方主将被正德亲自斩杀。至此打的鞑靼不敢再炸刺了。不过明朝的大臣史官们是坚决的不信,所以没有记录,以后的历史研究者也不信,皇帝要有这个丰功伟绩,这史官能不给记载?反而抹黑皇帝?这有点不敢想象,反正确定的事实,正德似乎赢了,回来了。然后他还打上瘾了,第二年他还要去北边带着军队巡视,大学士们坚决反对,并以死威胁,正德皇帝有绝的,你们要死就赶紧,朕我还得出兵呢。然后在出兵过程中,正德更是逗比,他不断的给自己封官加薪。一会当镇国公,一会又要当太师。
这次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一个敌人,扫兴而归。回到北京就是喝酒泡妞,呆不了几天就又烦了,还得出去玩,去各地巡视皇帝都是有仪仗的,更有专车,正德不!他不做专车,跟别人挤在一辆车里。反正就是玩,怎么离经叛道,怎么玩。还有一次,他又要以大将军的身份去南边巡视,结果文官们集体跪在了午门外劝阻,把正德惹毛了,打屁股!问题是这么多人都打吗?法不责众啊!都打一个不留。146名官员集体被打了屁股,11个被当场打死,最后谁也没拦住他,还是去了江南。在那里这大哥亲自去捕鱼,结果船翻了,虽然被别人救了上来,但不知道是吓的还是被什么东西咬到了,没多久就在北京的豹房病死了。结束了他叛逆且作死的一生。
正德的离经叛道不但没有开创新的纪元,反而被视为了一个典型,随后的几个皇帝都被大臣们看的更紧了。比如这位万历皇帝,虽然也是很混蛋,但似乎还并没有混蛋到正德的那个份上,所以他并没有勇气,完全随心所欲,而只是消极怠工。跟大臣们赌气耍无赖。万历皇帝,就像是一个创业失败的企业家一样,他也有过青春年少,也有过励精图治,也曾经想做一个明君好皇帝,还为百姓祈求下雨走过20公里的路,但当他发现他所做的根本无力改变现实之后,他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皇帝什么都不管,首辅天天和稀泥,大明的很多事情还是要处理的,比如黄河泛滥了,造成水患了该怎么处理呢,几乎每年都会黄河泛滥,而朝廷每年都要拨钱来治理水患,但往往只能拨下来很少的一部分,然后跟治理的官员说,你自己看着办吧。内意思就是说,你得去做各省的工作,让他们无私奉献一些。否则钱肯定是不够用的。
当时有人就提出,黄河泛滥是因为沙子积压多了,河道变窄了,所以才会闹水灾。于是有两派观点,一个是把河道挖宽就好,另一派说把河道挖宽水流就变慢,泥沙沉积的更多。久而久之你的河道就会越来越高。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更大的问题。那怎么办?当时有个专家叫做潘季驯,他主张反而收紧河道,以水攻沙,用急促的水流,把沙子冲出去。他在当时就是治理黄河的专家了。但后来因为给张居正家属求情被免职,后来在申时行的建议下复起,随着申时行辞职,他也再次被参劾罢官。可见当官能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上面得有人。而申时行虽然和稀泥,但显然这个老头的脑子还是够用的,起码分得清好赖人。
有一次边患危机,本来明朝和蒙古有约定,说咱们不打了,好好的做生意,明朝每年再给蒙古一点补贴,你也别来惹我,我也不跟你死磕。但有一天一个下级军官和蒙古人产生了语言上的误会,然后双方大打出手,结果这个小军官被干死了,弄得军中士兵群情激奋,这个副总兵就带着队伍去讨说法,结果追逐敌军的过程中,中了埋伏被杀身亡。于是消息传到北京,很多人主战,说要跟蒙古人拼了。而此时蒙古人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带兵过了黄河。此时申时行的和稀泥神功再次发威,他坚决反战,说千万不能主动出击,只需要切断蒙古的合并路线,不让他们会和,同时打掉他们的给养,再烧掉所有寺庙,木材草地坚壁清野,蒙古就退兵了。其实申时行的建议是相当高明的,明朝和蒙古干仗是很不明智的,你打蒙古,打赢了,追到沙漠草原上去,一点卵用都没有,你最后还得退回来。而蒙古如果赢了,打到你的城下,就有亡国的风险,正统皇帝就是没事非得跟瓦剌死磕,结果在土木堡被俘虏,大明差点就完蛋了。
那么申老师这种和稀泥的处理边患的方式就正确吗?也不一定,如果以结果为导向的话,正是因为申时行同志的和稀泥,才最终导致了明朝亡国的命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明天再讲。
【点击下方链接 观看往期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