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电影《芳华》是街头巷尾议论的大热门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观众看完泪流满面12月15日自中国首映,口碑票房高涨,两天票房就超过了2个亿。
《芳华》号称是冯小刚最用情的一部作品,将半个娱乐圈都弄哭了

《夏日最后的玫瑰》

出现在电影放到将近21分时,文工团第一次随野战坦克部队野营拉练回来,姑娘小伙子们一连串卸车、洗澡的镜头上,还是陈灿小号吹出的。
相信很多人都是在三十多年前,从西德电影《英俊少年》(1970年上映,1981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引进)中认识这首《The Last Rose Of Summer(夏日里最后的玫瑰)》的。事实上,这是一首相当古老的爱尔兰民歌,至今流传的各种版本非常多。
《The Last Rose Of Summer》,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它孤独地开放,孤独地凋谢。作者用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比喻等待爱情的女子,她等待的爱人迟迟未回,她只有独自凋零,就像那朵夏日的玫瑰。
Hayley Dee Westenra演唱

巴赫《(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
出现在电影7分25秒,何小萍领到个人用品后去宿舍时,画面中一个乐队拉大提琴的女孩在阳台上练琴拉出的。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名曲。如果说巴赫被历代的音乐家奉为大师中的大师,那么他为大提琴独奏写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它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堪称举世无双。《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前奏曲》是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一首,共42个小节。
乐曲的调性(G大调)决定了其明亮而有朝气的色彩,诠释了大自然的生长,春天鲜花盛开,四季交叠的内在活力与动力。这是一种蕴含在内中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人都不会不被这首乐曲迸发出的这种力量所感染。
马友友演奏
3
《那不勒斯舞曲》
出现在电影4分50秒,何小萍第一次到文工团排练大房子里,演员们排练《草原女民兵》休息时时,陈灿吹出来的。
那不勒斯舞曲》又名《拿波里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
舞曲奏响时的场景是:恶魔罗德巴尔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王子。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会儿又变换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此曲即为该女所跳的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电影结束之后,很多人一直听完片尾曲《绒花》才肯走出影院。
《芳华》版《绒花》用的是韩红的翻唱,一曲《绒花》,宛如天籁,曲调悠扬,芳华难忘,再现那些年轰轰烈烈的青葱岁月。
      “《芳华》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我在叙述人和我自己之间游离、变换,似乎是真的,又似乎是假的。占取了一个虚实之间的便宜,所以讲了大量的真话,也讲了很多我对当年的一些战友,尤其是何小曼这样一个人物的忏悔,以及很多对青春里发生的一些现象的反思。有很长时间,我一直在想,人群里对一个弱者的迫害欲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我们人性中的一个弱点,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现象,导致了4个女兵不同的命运。
     《芳华》的男主人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模范式人物,那个时候,平凡即伟大,每个人帮每个人的忙。他是英雄,因为他平凡,他平凡到了最不起眼的程度,但是他又是具有美德的人。一个英雄到底可不可以爱?可不可以爆发一个男性对女性的接触?恰恰是这样的接触改变了我们所有人命运的走向……这些思考就是我写这部小说的起因、过程。”
—— 严歌苓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