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17年已经过去大半了。
这意味着,大半的00后都快要成年了。
时间总是跑得比香港记者都快,
80后还在忙着用李雷韩梅梅追忆青葱年少,
正青春的00后就已经面临着被10后斥为“老人”了。
由于青春的普遍性与不可重复性,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从未远离过我们的视线,于是我们习惯了看着成群的影视明星们顶着早就跟青春期搭不上关系的脸把自己塞进千奇百怪的校服里。
所以当电影《秘果》开始宣传的时候,不少人倒觉得有些新鲜--银幕里几个真正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哭着笑着都透出属于那个年龄的青涩又蓬勃的生机
▲ 电影《秘果》海报
于池子对段柏文隐秘又磊落的喜欢在每一天的结伴上下学中默默生长,变成被他教着做题时的一行行草稿。而段柏文像大多数青春期男生一样,一边跟家人闹着别扭一边学习如何应对青春期里的懵懂情愫。
在文学IP改编的众多青春电影里,没有性没有堕胎只是把许多青春期秘密串起来的《秘果》,不算是一部典型作品。
而影片中男主角段柏文的扮演者,陈飞宇,也因此获得了一段非典型青春
陈飞宇具备几乎所有在演艺圈里混出模样的条件:优渥的家庭,良好的教育,高挑的身形,精致的五官……但他却说,在被饶雪漫老师看中出演《秘果》之前,他从没想过要走当演员这条路。虽然他生长在明星家庭里,但是他的生活像其他高中生一样。
生长在明星家庭里的陈飞宇因为耳濡目染,对娱乐圈和电影行业早有了解。对他来说,镁光灯并不是什么迫切的需要。即使是放暑假在父亲陈凯歌的《妖猫传》剧组里打杂,他也只是出任一个小小的导演助理,边跑腿边学习。还顺便当了一回铲屎官,帮着剧组照顾几位猫主子的饮食起居。
▲ 抱着主子的铲屎官
直到他遇见段柏文。
段柏文的十七岁是属于青春期的秘密和成长,知晓了爱与被爱,体会了亲情友情。
而陈飞宇的十七岁,遇见了段柏文。
连陈飞宇自己也很难解释清楚,段柏文这个角色最初吸引他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可单单是能在十七岁的时候体验一把另一个同龄人的人生,就已经足够成为他接下这个角色的理由了。
陈飞宇说,他跟段柏文还真是不太像的。段柏文比他成熟,比他沉稳,他得从他身上学着遇事不逃避不纠结。然而就像所有典型非典型青春片里所呈现的那样,成长何尝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呢?比起幼年丧母又与后妈有龃龉的段柏文,在家人呵护中长大的陈飞宇自然单纯许多。
“我进组的第一周,是我妈陪着我去的。第二周换成了我哥。后来?后来我自己渐渐习惯了适应了,他们就不来了。” 刚结束一节形体课的陈飞宇看似已经做好了进入演艺圈的准备,却还是在说这句话时笑出一身少年气。
要当好一个演员,需要对周遭事物保持极大的敏感度,才好去体会。在这一方面,少年人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优势在于他们经历的还少,对一切好奇,有大段空白的生命像空空的笔管,等待着被墨汁填满再去书写。陈飞宇说起学音乐是吉他钢琴一起练,说起读书则是一边看着《罗马是如何诞生的》一边推荐漫画《V字仇杀队》。
 “不管当不当演员,完成学业都是必要的,现在累积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是日后立足社会的底气嘛。”少年言之凿凿,张着一双手臂准备接收飞奔而至的未来生活。
可是劣势也是客观存在的。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离群索居并不是大多数人能适应的生活方式。对于精力旺盛又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难免需要在许多社交场合与这个世界打交道。如果说诸如读书思考一类的内向交流可以培养人的敏感,那么过多的外向交流觥筹交错来往寒暄就会放大人的钝感。
于是我们问他上一次参加party是什么时候。
 “额……好像是我妈的生日会。” 陈飞宇仔细往前回忆了一阵。“我从小到大参加的大部分party都是父母生日。”
因为演了电影,陈飞宇最近的社交活动变得有些多起来,每天飞来飞去跑路演做宣传。可一旦以学生的身份回到校园里,他的日常生活就又会被学习健身与好友交流填满,即使他的校园远在大洋彼岸,脱离了父母的监管范围。
图片来自《时尚芭莎》,摄影师陈漫
陈飞宇语气平淡地将社交活动描述成“无谓”的事情。
“我不social的,” 他说,“相反我有点anti-social。相比起假期的高强度工作,学校的生活清净很多。”
“我一直知道片场的工作很紧凑,工作人员布光取景镜头角度都需要精心计划,所以演员等待拍摄的时间会有些长。但因为我们这个剧组都是年轻人多啊,所以候场的时候我,娜娜,元元总是聚在一起吃吃吃,剧组里天天零食没断过。”超越年龄的清醒理智维持了大概五分钟,陈飞宇的少年心性突然又露了出来。
《秘果》是陈飞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由于尚小的年纪,待打磨的演技和好看的皮囊,陈飞宇少不得是要被媒体归入“小鲜肉”行列了。近年来,这可真不是一个正面的标签,可陈飞宇却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小鲜肉”只不过是用来判定年龄和阅历的,犯不着急着摘掉:“老戏骨也都曾是小鲜肉,等经历的多了,自己充实了,标签自己就掉了。”
话虽然是这么放出来了,可当被要求给自己选一个标签的时候,陈飞宇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标签都是别人贴过来的,哪有自己给自己贴的,我不会做这样的事。”
图片来自《时尚芭莎》封面拍摄素材   
带着这种少年人的意气和骄傲,陈飞宇演完了《秘果》,也算正式踏入演艺圈。作为一部文学IP,电影自带一定的热度。加之电影里聚集了好几位星二代,自然受到的关注就更多了。在这个由众人目光交汇成的圈子里,毁誉一定是共存的。陈飞宇对此的回答很官方,评论一定有正面也有负面,这些要自己去判断,从这些评论中不断学习 。
我们当然并不满足于此,一再追问他最不能接受的评价。
他沉吟良久,哂笑着说:“我真的很讨厌别人说我现在已经一米九了!我没有那么高!太高了戏路很受限制的!”
  “……那可以透露你现在到底多高吗……”
   “187。”
 笔者小记
这篇文章,从采访到成稿都很坎坷
因为工作安排多,陈飞宇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飞机时有延误,采访时间一直敲不定。甚至有一次,恰逢经纪人不在身边,他被一群小迷妹认出,受困于机场,发微信跟我们说抱歉采访要改时间了。
至于写稿部分,我也罕见地拖了好几天才完成。期间数次跟主编抱怨:真的不好写。
陈飞宇的人生就像一幅刚动笔的山水卷轴,没有图穷匕见的跌宕刺激,也没有绵延起伏的山林丘壑,只寥寥几笔勾勒个轮廓,起手干净笔势清隽。至于后来的发展,我们作为旁观者可以想象,却没资格将想象落与实处。
面对这样留有无限空间的故事,我总觉得自己是个蹩脚的捉刀人,怎么遣词造句都落了窠臼。就算从他出生巨细靡遗地写到现下,也只是开始罢了。
说到底,这卷轴上的层峦叠翠樵子山僧还都得等他自己一笔一笔添。
 作者:伍岳 
 美编:羽晨 
 统筹:杨笛 
 图片来自陈飞宇工作室 
更多阅读
▾▾▾
人|故事|經歷|青年態度
北美新媒体平台
N E B U L A 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