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冬天,郭柯导演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三十二》剧组与韦绍兰老人及其儿子的合影。老人坐在正中间,戴一顶深红色的毛帽子,瘦瘦小小,坐得极板正。郭柯穿一件大红的厚外套坐在一旁,弯眼笑着。
他配文“定格”。那条微博如今有八个评论,八个赞。
▲ 导演郭柯2012年的微博截图
《三十二》是郭柯的第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被强征成为慰安妇的韦绍兰老人。意识到慰安妇老人们正在一一离去,郭柯拍摄第二部纪录片《二十二》,用镜头记录下了仍在世的几位老人。
2017年的夏天,《二十二》成为中国首部票房破亿的纪录片,获得了300万余的观影纪录。
郭柯导演表示很满足:“上映前想都不敢想能有这个成绩,它是奇迹。”
▲ 《二十二》中国大陆正式海报
和郭柯导演连上线是北京时间二十一号晚上九点多,他刚结束一天的路演和一场直播,正赶去饭店吃晚饭。聊了七八分钟,郭柯吃了口饭,快深夜十一点又回来跟我们继续聊。
《二十二》收获空前的热度,郭柯也猛地忙碌了起来。“非常不适应,”他谈到目前的工作节奏:“但要冷静地看这个事情,因为过两天还是要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去。”
《二十二》始于一份急迫。2013年下半年,郭柯不断接到慰安妇老人们去世的消息,那时候他决定,这个事情要做了。“拍其他片子以后机会还多,面对这些老人你不拍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 纪录片中受访的老人
为了给拍摄筹资金,他决定卖掉房子。“我把这个事情发到朋友圈,张歆艺很热心地给我留言说有困难可以找她,” 郭柯说,“我以为没问题呢,后来是因为房子卖不出去,不能全款,我等不了。” 他用“走投无路”形容当时的处境,给张歆艺发信息求助,她爽快地答应资助。
“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郭柯几乎是带着一种使命感,“你去做了,才能得到答案,这件事能不能做下去,不是说光想一下或者遇到困难就退缩。”
他补充:“这个事情还真退不了。”
▲ 纪录片中受访的老人
郭柯到现在还清楚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每天放学时候奶奶都会在窗户前看着,他下了公交车一拐弯,奶奶看见他,就踏实了。
2014年的六月,郭柯及团队去海南看望影片中老人之一的林爱兰,给行动不便的她带去了一把轮椅。郭柯曾在采访中唤她“爱兰”,因为觉得与她亲近。当日他趿拉一双凉鞋,平地时一个女孩用轮椅推着老人,他便在身后跟着慢慢走。到了要上坡,就换成郭柯来推。
“来,你看,这边,”郭柯手把手耐心教林爱兰使用轮椅,“对,慢慢地。”
老人嘴角上扬,笑容抑都抑不住,有些兴奋地四处看四处指。
曾有人评价郭柯在《二十二》的拍摄中不大像一个导演。看幕后花絮,他时常夹杂在围着老人的一群人里,该属于电影导演的那个醒目而特殊的位置,就这样隐没于剧组人员和老人的笑声与拉家常中。
“我前期拍摄就要以晚辈的姿态去相处,”郭柯坦言:“就像是跟奶奶聊天一样去跟她们聊天。” 他选择呈现老人们生活本来的模样,所以抛掉一切剧本,抛掉导演身份,安静地陪老人们生活。
拍《三十二》时,郭柯还不能完全放下导演的身份。他很在乎拍摄,在乎片子出来会不会好看。那时他称韦绍兰老人为他的“女一号”,总想着如何引导她完成拍摄。在近日的采访中郭柯也坦白,《三十二》里他用了许多“技术”,指引老人去挑下水,买个菜,增加场景和画面。如今想来,他极后悔。
▲ 韦绍兰老人的背影
拍摄《二十二》时,他将导演这个身份放在了后期。以晚辈身份去和老人们相处的郭柯带着更多的尊重与温柔。有老人不大想拍摄,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事情,郭柯立马同意,也不再争取。跟李爱莲老人相处五六日,郭柯和团队只陪着她打水,喂猫。临结束前的一天,老人敞开心扉,和郭柯谈起在慰安所据点的痛苦往事。郭柯干脆关了机器,一点也没拍,让老人放松地倾诉。
“拍摄期间应该是没有导演这个角色在里面的,” 郭柯说,“在这个题材上必须要这样去做。”
2014年二月他在微博写:“第二次拍纪录片最大的感受是:当我打开自己的心,不表现自己,不功利地面对,不强加自己那点所谓的感受时,天,地,人的情感会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温情的画面。”
电影以山西慰安妇老人张改香的葬礼开始,也以这场葬礼结束。“我用这个场景就想传达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郭柯说,“就是人终究都是会离去的。”
很多人看过《二十二》,评价郭柯导演很隐忍,很克制。在我看来,他从没有抑制自己的情感,而电影中展现的“隐忍”,不仅是他作为导演给予老人们的尊重,更来自于他与老人们的情感纽带。我问他是否将对奶奶的感情代入到了这些老人们身上,他说“肯定会有一点情感转移”。
▲ 郭柯在完成《二十二》拍摄后的首次走访时所发的微博。
12天内,他再次探望了4省的老人。
是这份感情,也是郭柯内心的善意与温柔,让他愿意将老人们以一个“老人”的身份去记录,而不是执着于她们身为慰安妇的过去。《二十二》不再需要安排好的场景与画面,拍摄老人时不再需要一个“导演”,郭柯想记录的只是老人们最真实,最日常的生活。
此时的郭柯不再是一个镜头外冷静的旁观者,思路清晰地指挥着团队去记录这个特殊群体老人们的人生——他带着丰富的情绪去与老人相处,成为了老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他记录是为了让大家不遗忘这段历史,而如此记录是他心中最恰当的方式,那他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我追问这份情绪化在一个导演身上是好事还是坏事,他思考片刻答:“太情绪化不是好事,但对于这个题材来说,它是唯一的选择。”
▲ 纪录片中受访的老人
微博博主江宁婆婆曾感慨,《二十二》破亿与《战狼2》破五十亿是观众给资本上的一课。被问及《二十二》的成功是否让自己对中国电影市场更有信心,郭柯给出个否定的答案:“市场是无从判断的。”
“只能说对自己这样拍片子的方式多了一些信心。”郭柯说:“觉得以后还是可以认认真真做事情。观众是会感受到的。”至于电影市场和纪录片市场,郭柯表示自己没有发言权。
“观众是容不得谁去揣测的,人心哪儿能猜测得到呢。”
▲ 电影制作期间去世的老人们
20万,到32,到22,到8,慰安妇老人幸存者的数字在快速地变动着。
郭柯讲,拍摄期间一位海南的老人去世了,而还差三天,他们就能拍到她了。这件事让郭柯十分痛心与无力。
“如果早三天我就可以把她留在画面里。” 他说。
虽有遗憾,但好在郭柯的镜头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
20129月郭柯在微博谈及拍摄慰安妇题材时说:“说无私点是为她们这个特殊群体做点事,说自私点,是让自己的生命,有那么点意义。”
关于他是个怎样的人,从《三十二》到《二十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我无从下定论。但我想,本能的善意与温柔,让他愿意把每一位慰安妇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去看待,所以才有愧疚,才有那份舍不得引导老人的心思。面对老人时他不再是导演,而幸运的是,这种相处与拍摄模式,正是针对慰安妇这个题材,最恰当最完美的诠释方式。
“慰安妇”这个话题于许多人而言是敏感的,甚至耻辱的。韦绍兰老人的儿子因为是中日混血,七十有余,但至今没能娶妻,饱受村里排挤。有的家长不想让孩子了解这个话题——因为跟性有关,因为不雅。在无数人冷漠甚至恶毒地去对待这个群体时,郭柯选择用镜头记录下她们生活最平静,最日常,甚至有些小无聊的日子。在他眼里她们不是慰安妇,不是受害者,是有自己的生活,性格和喜好的老人们。
《三十二》时他仍在乎片子场景多不多,拍摄的前几天还在试图挖掘韦绍兰老人经受过的苦难。《二十二》时他坚决不再这样,干脆在前期拍摄放下导演的身份。在关于《二十二》及郭柯的众多采访中,他都曾提到过这份心态的转变,却从没直白地说出原因。他只提到把“创作的意图放到老人面前”,他觉得十分愧疚。
▲ 导演郭柯与受访老人
近些天他几乎是屠版了各大新闻头条,每个采访都在探究《二十二》,也在探究拍摄《二十二》的郭柯。可他的名字一直与《二十二》挂钩,对他本人我们似乎了解甚少。
我好奇,肯耐心花近五年时间去拍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的郭柯是个什么样的人,采访中我曾问他为何去做导演这一职业,是否有“奶奶情节”等问题,他一一回答,却从不讲太多。爆红后的郭柯瞬间被推到闪光灯下,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公众人物,心系《二十二》之余,他也许还没时间去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模样面对媒体发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但我们很荣幸,记录下了此时此刻的郭柯。
 作者:楼奕含
美编:韭子
统筹:杨笛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阅读
▾▾▾
人|故事|經歷|青年態度
北美新媒体平台
N E B U L A 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