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因为微信又......“改版”,现在如果没星号的话,基本就很难看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所以拜托大家务必给我们公众号设成“星标”。多谢

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淀粉肠的热点已经过去了一周,不过这几天连续被两次问到了类似的问题。

一次是和朋友一起烤串的时候,对方点了淀粉肠,我说我不爱吃这种,就被他问“你是看了315曝光淀粉肠质量问题所以不吃吗?”
第二次则是在后台,有读者留言问我最近上热搜的淀粉肠能不能吃,我说可以啊,但我不吃。于是也被问了相似的问题。
我不吃“淀粉肠”其实和315没什么关系,我也有自己喜欢吃的淀粉肠。所以周五晚上了,就干脆聊个吃的话题吧
其实关于“315淀粉肠”的真实情况,这些天已经有不少媒体、自媒体分析过了。
所谓“315曝光淀粉肠”的问题里,有些是存在的:成本低、不健康、添加剂多、没有国标等等。这些说得都没错。只是这些不是它上热搜的原因。
真正引爆网络的,是下面这段: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段话很容易导出来一个结论:
淀粉肠里有人不能吃的东西。
我不太清楚,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和编辑,是不是也想引导读者这么想。

但这段话其实有很多问题 —— 比如到底有多少淀粉肠厂商使用了鸡骨泥?使用的鸡骨泥是宠物食品店卖的这种吗?
事实上,“鸡骨泥”是食品工业里长期使用的一种原料。这种把肉类边角料打碎成泥的加工方式,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宠物食物里可以用,人类的食物里也允许用,当然两者的标准不同。之前还有不少关于在火腿肠中放骨泥类产品是否可以补钙的研究。(虽然我个人觉得这么补钙的效率也不咋样)
鸡骨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肉类原料,的确会出现在一些廉价肉丸、淀粉肠里。但使用了鸡骨泥和淀粉肠是否安全合格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用了的也可以安全,没用的也可能存在其他问题。如果媒体真的是关注消费者权益和健康,想深入调查淀粉肠市场是否有普遍的卫生安全隐患,那就应该去调查哪些厂家使用了鸡骨泥,他们购买的鸡骨泥来源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等。而不是看了一眼宠物食品中也用,就直接扣个“人不能吃”的帽子。
最初发现“315曝光淀粉肠”上热搜的时候,我还惊奇了一下,因为记得在看晚会内容的时候,没看到这段啊,难道是我看漏了?
又去搜了一下相关新闻,才确认了晚会的确没说什么淀粉肠。
再搜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央广网”的“新闻”说的。
这就不怎么意外了,央广网虽然有个央字,也算得上是一个央媒。但和央视相比,含金量还是有区别的。
虽然央视315晚会这些年越来越混日子,很少再有过去那些能真的让消费者感同身受的曝光。但作为央视的重点项目,相关编导、记者在采访调查和制作节目的时候,至少还是有一些专业精神的,很少会出现刻意标题党,或为了抓眼球而吓人的情况。
我们再看一下央广网这篇文章,“头条式标题”的大段水词,以及末尾的叹号和表情,很难想象这是出自央媒,还是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严肃内容。
这篇所谓的食品安全曝光文章发出之后,因为本身内容的不严谨,引发了社会性的恐慌。不少科普博主都出来反驳,今天的《解放日报》也发文说了相关情况。
不过即便如此,这篇文章的影响依旧广泛,让很多路边摊主们倒了霉。
但反观造成这样后果的央广网,又是怎样的反应呢?是在两天后,又用得意洋洋高高在上的语气发了一篇。
文章没有回应自己引发的争议,对那些因为上篇文章而让生计受到影响的小摊贩们也没有央媒该有的关怀和温度。
说回淀粉肠,其实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啊?淀粉肠里居然有不少肉?!”
因为我自己不吃淀粉肠,没关注过成分表。所以一直以为那么便宜的路边烤肠里,应该主要是淀粉,再加点植物油、香精就够了啊。这次才知道,原来里面真的有加一些肉类的成分,即便是鸡骨泥,我也可以考虑下次给淀粉肠加点分。
当然,淀粉肠这种重加工食品,再经过煎烤炸的烹调方式,肯定是和“健康食品”八竿子打不着的。
不只是淀粉肠,我去路边摊,或者去吃任何的烧烤、火锅、麻辣烫这些,都肯定不会想什么健康不健康,而是为了过个馋瘾而已。至于我不吃淀粉肠的理由,也和卫生、健康都没什么关系。很简单:童年阴影。小时候因为出去旅游连续吃了好几天的午餐肉和火腿肠,之后就对这类产品有了抵触心理,而后则投入了香肠、台式烤肠这些产品的怀抱。
不过在我的美食清单中,一直都有一款“淀粉肠”的。而且还真的是只有淀粉的肠。

最近文章

1
本期团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