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参加了大宝班级的家长会。这次家长会,除了老师的和家长的互动交流,还特别设置了嘉宾分享环节。
学校请来了著名青少年学习心理专家宋少卫老师,他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干货满满。
其中,宋老师提到的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家庭模式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家庭模式可以分为疾病模式健康模式

回家以后,我一口气读了两本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感觉收获了很多育儿视角。
现在,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学到的关于家庭模式的干货。
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始~
疾病模式:用心不等于好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
甚至有研究发现,原生家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孩子的大脑结构和认知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长怎么做,就能为孩子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呢?
在展开相关讨论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她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班里的尖子生,父母总是以她为荣,对她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每天都会督促她用心学习,为她制定的作息时间表甚至精确到了分钟。
不过,这位朋友总是很困惑,为什么其他孩子都可以快乐玩耍,自己却不可以?而且,即使她已经非常努力了,在外人看来也足够优秀了,但她本人总会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
后来她发现,问题出在了父母对待她的方式上
她的父母总会语重心长地跟她说,“你一定不要犯错”“你千万不要学坏”“你今天没出什么问题吧”一类的话。

这让她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很压抑,很无助。
升入大学后,她以为远离了家庭,就可以轻松享受生活了,但她发现自己错了。
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她总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其他人不合拍的地方上,还会引不断思考:
这个人是不是瞧不起我,他是不是在想方设法地跟我过不去,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朋友在学业上很优秀,本可以拥有很好的前程,但她过得并不快乐,甚至回避与人交往,导致她在事业上也不太顺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这次家长会中,宋老师为家长们介绍的这门新兴学科——积极心理学,或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 21 世纪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趋势。
不同于长期以来,心理学主要关注心理障碍、问题、痛苦、困惑等消极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人类的优势、力量、美德和幸福,帮助大家更好地发挥潜力和实现价值。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Tal Ben-Shahar ,专门在哈佛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幸福课”的课程,课程主体就是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这门课程在哈佛大学非常受欢迎,很多学生都评价这门课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学者认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疾病模型/问题模式它关注孩子的弱点和不足,以及可能导致学业、情绪和人际交往不佳等问题的因素。
这种模式认为:
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如疼痛、不愉快和挫折等,强调孩子一定要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和问题,以避免负面情绪和行为的出现
说白了,就是家长每天都在担心孩子别出什么岔子,别走弯路。

这种担心和焦虑可能只是针对某一件事,也可能是持续很长时间的一种状态。
可以看出,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就是典型的成长于疾病模式家庭的“受害者”。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疾病模式中,父母会过度关注孩子有问题的一面,从而产生三个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 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及有问题的人
这种模式过于关注孩子的问题和弱点,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受害者或有问题的人,从而降低了自信和自尊心,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在经历了多次失败或挫折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局面,从而产生无助和消极的情绪。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它可能导致个体对未来的期望降低,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可能与个体的归因方式有关。当个体将失败或挫折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或努力不足时,就可能产生习得性无助。
此外,个体的情绪状态、环境因素、社会支持等,也可能影响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 忘记改善孩子正常的生活及发展个人的潜能
过于关注问题和弱点,就会忽略孩子取得积极进步的可能性。
对疾病模型而言,最优的结果就是 0 ,能平平安安,别出岔子就好了。
因此很少考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很难让孩子拥有获得更大成就的动力。
  • 采用治疗的模式来培养孩子的发展模式
积极心理学认为,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治疗和干预,会堵住孩子成长的道路。
在这种模式中,父母每天都盯着孩子,老想着孩子千万不要犯什么错误,所以家庭的整体氛围是紧张压抑的,而不是轻松快乐的。
要知道,快乐才是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对孩子来说,快乐才是一切发展的“基本土壤”,孩子都是从快乐中汲取成长养分

如果哪天孩子不快乐了,成长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的内在动力枯竭了。
健康模式:换个角度,世界大不相同
与疾病模式相对应的另一种模式是健康模型/积极模式。
积极模式强调关注人类的积极方面,如幸福、满足、愉悦、兴奋、快乐和心理健康等。
这种模式认为,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不仅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积极因素的影响。
关于积极模式的发现,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父亲在自己屋前的花园里割草,他的小女儿在一旁玩耍。
这位父亲是一个做事认真专注的人,即使他在割草的时候也是如此。
女儿非常天真活泼,在父亲的身边又唱又跳,还不时地把父亲割下的草抛向天空。
父亲对女儿的行为不耐烦了,于是对着女儿大声地训斥了一声。
女儿一声不响地走开了,可不久后她又回到花园,并且一本正经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和你谈谈。”
“可以呀。”爸爸回答说。
“爸爸,你还记得我在过5岁生日之前的情况吗?你常说我在3岁到5岁之间,是一个经常爱抱怨和哭诉的人,那时的我经常为很多事抱怨和哭诉,也不管这些事是要紧的还是无关紧要的。但当我过了5岁的生日后,我就下决心不再就任何事对任何人抱怨和哭诉了,这是我长这么大做过的最难的一件事。不过我发现,当我不再抱怨和哭诉时,你也会停止对我吼叫和训斥。”
故事里的这位父亲,就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塞里格曼。
小女儿的这番话让塞里格曼非常吃惊,他没想到小小的女儿居然明白如此深奥的道理——停止抱怨,积极生活

《积极心理学》一书中,还记录了他自我反省的过程:
首先,他觉得抚养孩子不要一味地呵斥和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是要理解孩子的心
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孩子本身具有的积极力量,并对孩子的这种积极力量进行培养和鼓励。惟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取得进步。
其次,他认为父母的生活方式也要有所改变
身为父亲,他总是生活在消极的阴影里,用消极的方式去对待身边人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不幸与不公,这让他生活得很不开心。
这种情绪必然也会传递给孩子,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也许换一种积极的方式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自己的生活状态就会有所改善。
最后,他认为父母应当投入更多精力去发现子女的积极力量和品质
父母应该相信子女们具有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也就是应该在育儿的过程中启用健康模型,挖掘和发现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力量,才能帮助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
说白了就是,我们每个人能关注到的事情是有限的,健康模型强调我们可以主动关注更好的事情,不断积累能力面向未来,而不是被动地在问题出现后,不停地查漏补缺,弥补错误。
在《积极心理学》一书中,作者还提到:
我们应该更多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积极体验,包括
正面情绪、主观幸福感、乐观、创新、感恩、宽恕、幽默和利他
等。

这些积极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也可以多关注个人性格中的一些优势,比如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放、爱学习、洞察力、真诚等。
所以说,如果想要培养一个普通的孩子,让家庭处于疾病模型是合格的,因为疾病模型可以尽量规避不好的事情,不让担心的问题发生。
但如果想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就必须让家庭处于健康模型,家里一定至少要有一个人,一直肯定孩子、看到他的优点。
如何进入健康模型
想要进入健康模型,首先我们需要相信一个基本的概念:人是可以改变的
坚信每个孩子都拥有自身的长处和潜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鼓励和肯定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自信、不踏实、情绪低落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积极关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具体可以这样做:
1、关注孩子在平时的表现,找出长处和闪光点
我们要帮孩子找出长处,并且让孩子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拥有哪些优势。‍‍‍
优势,指的是一种预先存在的能力,在使用自己的优势时,会感觉触及了“真实的自我”。
这个“自我”正在做一些我们该做的事情,并且能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拥有活力的,充满能量的。
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
你擅长什么?
你喜欢做什么?
和我讲讲你最棒的体验是什么?
别人身上有什么是让你欣赏的?你在自己身上能发现这些吗?
你觉得自己在什么时候会处于最佳状态?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希望末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你能做什么来实现它们?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尝试过和孩子一起寻找闪光点,但孩子表现得很抗拒,根本不配合。”
这是因为当我们尝试和他们讨论此类问题时,常常让孩子有这样的担心:
是不是在说我有什么不好,会不会对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样的话就会让对话会走进死胡同,最后我们最有可能听到的答案就是:“我不知道。”
其实,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帮助发现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
可以选择在户外运动时和孩子聊天,或者在一些碎片时间对话,不要让对话显得过于正式
平时聊天时,可以多留心观察孩子的语调和肢体动作
人在谈论弱点时会更消极、更迟疑、更疏离,能量水平会下降。肢体语言上也会有很明显的表现,注意焦点也会更狭窄。
具体表现可能是,声音听上去单调而呆板,双手合抱在胸前,整个身体向前蟮缩着。
但是,在谈论自己的优势时,人就会显得更积极、更有活力,也更投入。
声音听上去更欢快、自信,也更放松,在语调中会透出一股热情,谈话更流畅,并且对事情的解释也会清晰而明确,还会和交谈的对象有目光接触。

同时,我们也可以多留心观察,孩子有没有在无意间透露出一些优势迹象,如:
在使用优势时,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活力和投入,甚至由于过于投入,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可以迅速地学习到与优势有关的新信息、活动或做法
在使用优势时,可以反复地获得成功,有时会出现堪称典范的表现;
凡是需要使用优势的任务,似乎总能完成;
渴望使用优势,而且一旦没有机会使用优势时,会感到沮丧、低落;即便在疲惫、有压力的情况下,依然会情不自禁地去做那些会动用优势的事情。
通过这些观察,我们就可以抓取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天生优势。
2、将孩子的长处解构再重构,运用到更多方面
如果发现了长处只让它停留在那,那我们前面的一系列发掘行为,就失去了意义。
此时,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帮孩子发现这项优势的新意义,并且学会使用这种意义,来强化孩子的自我概念,从而让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篮球打得特别好(也算是一种优势),那除了体育领域,他是否也能在生活领城运用这项技能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可以在打篮球这个优势里,挖掘出更多的个人优势和潜能。

篮球打得好,原因可能是这个孩子个子很高,那么身高可以成为一个优势,比如在就业与择业问题上,高个子的人会拥有更多选择机会。
还可能是因为这个孩子打篮球很有技巧,善于和队友配合,说明孩子善于思考,头脑灵活,反应迅速,协作能力强等,这些更深层次的优势,可以运用的场景就更多了。
这样分析下来,仅仅篮球打得好这一点,就可以找出很多对孩子的个人发展,有着直接且深远影响的优秀特质。
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这些长处以及它们可以运用的场景,就可以在日常体验、社交认同、意向性学习等方面都催化出好的变化,从而推动孩子能力的全方面提升。
3、及时鼓励孩子的长处
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长处,并分析出这些长处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后,我们就应该更细心地观察,孩子有没有将这些长处运用在实际场景中。
如果运用了,就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不断强化孩子的意识:我很擅长做这样的事,我能胜任这一类的任务……
尤其是当孩子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拥有这些长处时,如果家长及时关注和鼓励孩子,能激励孩子获得更大的进步。
4、合理运用孩子曾经取得的成绩
如果某段时间孩子状态不好,我们实在没什么夸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强调孩子曾经有过的闪光点。
因为我们鼓励的根本目的,是要促使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改变的信心‍‍‍。‍‍
因此‍‍,过往取得的任何成功经历,都可以用来激励孩子。
不过,在鼓励的过程中,以下几点一定要多加注意:‍
态度要真诚,只有表现出真诚的态度,孩子才会相信我们,不然效果就不好;
要实事求是,我们提供的积极关注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盲目乐观,应该建立在真实表现的基础之上;
要有针对性,我们给予的关注应该是孩子需要的,针对性越强,效果越好,同时也应该符合我们的目标,想让孩子往哪个方向发展就夸哪方面;
尽量避免孩子某些故意迎合的行为,有些孩子会故意做出一些改变,目的是为了讨好家长,为了获得父母的赞扬;还有的孩子会用一些行为,掩盖自己想要逃避的问题,这些进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比方说,有的孩子借好好学习的名义,不参与集体活动,把学习作为一种回避社会交往的手段。
我们对这种虚假的进步,不应该予以鼓励,要适当地指出来,让孩子敢于去面对自己的问题。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我们在运用积极关注的时候,最好能启发孩子自己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力,并学会鼓励自己。
如此,当有一天他们从我们身边离开,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纷纷扰扰时,也可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 《积极心理学》,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群言出版社,2010年出版
2 《积极心理治疗案例:幸福、治愈与提升》,伯恩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3 《积极情绪的力量》,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湛庐文化·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年出版
川妈说说
宋老师讲的过程中,讲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培养一般的孩子,疾病模式也许够用,但如果想培养学霸,必须采用健康模式。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学霸,但我关注健康模式,主要是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家里是很少甚至没有精神内耗的。
当我们揪着孩子的问题和缺点不放,难免会产生冲突矛盾,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淖。但如果我们更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局面则不同了。即使孩子有问题,我们也会怀抱积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面对和解决。无论孩子未来的发展如何,至少我们能收获融洽紧密的亲子关系,快乐的家庭生活。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