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双减之后,这一类孩子更会笑到最后》这篇文章里,和大家聊过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班杜拉教授最重要的研究发现之一——自我效能感
最后,我提到班杜拉教授的其他重要研究发现,问大家还想不想多了解一点。
不出意外,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那只全球闻名的充气娃娃。
波波玩偶实验
一切还是要从班杜拉教授,做过的著名“波波玩偶实验”说起。
波波玩偶,就是那个和孩子身高相近的充气玩偶玩具,
很像我们小时候看的巴巴爸爸。

在实验中,班杜拉和同事,共邀请了72名小朋友参与实验。其中36个男孩、36个女孩,这些孩子年龄在3-6岁。
他们被分成3组:第一组是对照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是实验组。
两个实验组的实验内容,截然相反。

第二组(非攻击组)的孩子,被带进一个游戏室,游戏室里面,有一个成年人和波波玩偶,还有很多玩具。
实验过程中,成年人和孩子们一起玩玩具,虽然房间里有波波玩偶,但被孩子们忽略了。
第三组(攻击组的孩子,同样被带进一间游戏室,游戏室内,同样有一个成年人。
但与第二组不同,这个成年人并没有加入孩子们的游戏,反而在游戏室内,对着波波玩偶进行暴力攻击。
他一会儿拿着锤子,猛敲波波玩偶的头部;一会儿又将玩偶扔到空中,进行摔打。在暴力攻击时,成年人还会掺杂着语言攻击。
之后,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孩子,被带入一个房间,里面放置了很多洋娃娃等人形玩具,同时还有飞机、汽车模型等。
但实验人员要求孩子们不能玩这些人形玩具,目的是造成挫败感。
最后,两组孩子被带入一个实验室。
实验室内放置了波波玩偶,锤子、带链子的球等暴力工具,还有非暴力性的玩具,比如洋娃娃、玩具汽车等。
孩子们可以自由在房间内玩耍20分钟,独立且不受干扰。
结果,实验人员发现:
第二组(非暴力组的孩子们,相比于参照组,表现出了更低的暴力攻击性。
第三组(暴力组)的孩子们,则表现出了很高的暴力倾向。
他们在没有成年人在旁边的情况下,会模仿之前看到的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用锤子捶打波波玩偶,摔打波波玩偶……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却残酷的事实:

成人的暴力行为,引发了孩子的暴力行为。孩子会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自发的学习。
作为孩子最为亲近和接触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的行为。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视频里孩子,和父母的行为、语言如出一辙。
妈妈在扶梯上吸烟,身后的女儿,也手握一支燃烧的烟;

爸爸大街上喝酒,儿子也跟着喝,连扔酒瓶的姿势,都一模一样;

爸妈满嘴脏话、大吼大叫,孩子也跟着言行粗鲁,面目狰狞;

爸爸辱骂妈妈、甚至拳打脚踢,儿子也会变成一个“家暴”的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影子。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样子长大的,我们什么样,我们的孩子就什么样。
因为,孩子对父母的观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甚至很多时候,这种观察根本就是下意识的,可能连孩子自己,都不曾察觉到。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社会学习主要有两种途径:直接观察学习、抽象观察学习。
而这两种途径,常常被孩子用来观察父母。

直接观察学习
直接观察学习是指孩子对观察对象行为、情绪的直接模仿。
相信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犯了错,爸妈会进行教育。
有时候爸妈说着说着,就会越来越大声、越来越严厉,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
然而,你骂的越凶、训的越狠,孩子的反应也会越激烈。

他会用同样甚至更大分贝的音量来回击,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很多时候,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为了孩子好,苦口婆心教育他,结果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反而跟我们扛上了。

很多爸妈,会觉得这是孩子逆反。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你训孩子、孩子反呛”的过程,不过是一个“直接观察学习”的结果。
要知道,相比成人,儿童更善于捕捉情绪。

当爸妈对他河东狮吼时,他的小马达,会接受到爸妈的情绪信号。迅速内化后,用这样的情绪来“反击”。
这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唤醒”。父母暴躁不安的情绪,会唤起孩子同样的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背后,一定是情绪不稳定、爱吼叫的爸妈。
抽象观察学习
不同于直接模仿,抽象观察学习,是孩子通过对他人的观察,从中提炼出的一套行为规则。
作为孩子主要的养育者,父母是孩子接触和观察最多的人。孩子会通过对父母的言行的观察,总结出一套行为准则。
之前,看到过一个知乎问题: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答主的父母离异,所以从小他都是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在答主看来,他长大后的很多性格特质、为人处世的方式,都深受母亲印象。
作为底层员工,母亲工作上遇到不顺,就会跟答主吐槽。
她会把自己对工作、领导、体制甚至是生活的不满和不公,全部一股脑地灌入了儿子的耳朵里。
愤恨的语言、悲观的态度,直接影响了答主看待世界的心态。
他自己说:
这为我今后对社会事件持相对不满态度和看事情更关注阴暗面,埋下了伏笔。
除此之外,母亲为人处世、处理亲密关系的方法,也深深影响了答主。
他说母亲遇到矛盾,总是不肯妥协低头,只会选择用冷战的方式解决,他就常常成为母亲冷战的牺牲品。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答主长大后,将母亲的这一套用在了自己和身边人身上。
和同学、朋友大声矛盾时,他会变成母亲,而别人变成小时候的他。
他动不动就跟人冷战,只不过没有人会像他对母亲那样,给他认错、更没有人会讨好他。
所以,他从母亲身上观察、总结出的为人处世的标准,最终,只成了他人际关系的障碍。
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是父母的问题
其实,班杜拉后来还做过一个“波波玩偶”的后续试验,被很多人称为波波玩偶实验”2.0版本
实验人员这次同样邀请了3组儿童进行试验,年龄在3-6岁。
这些孩子,被要求看了一个视频,视频里是一个成年人在殴打波波玩偶。
第一组孩子,是对照组,他们只看到了成年人殴打波波玩偶,没有其他内容。
第二组和第三组是实验组,这些孩子观看的也是波波玩偶被人殴打。
不同的是,第二组(奖励组)的孩子,看到殴打波波玩偶的成年人,得到了奖励。
第三组(惩罚组)的孩子,则看到殴打波波玩偶的人,受到了惩罚。
随后,工作人员将三组孩子分别带入放有波波玩偶的房间,发现:
第二组(奖励组)中,殴打波波玩偶的孩子最多;
第三组(惩罚组)中,殴打波波玩偶的孩子最少。
这个实验的结果,揭示了另一个社会学习中的重要问题:
在孩子通过观察习得某种行为后,这种行为会不会表现出来,会受到外界对行为反馈的影响。
当行为受到强化时,行为更容易被表现出来。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种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
直接强化
直接强化是孩子因表现出某种观察的行为,而受到了正面的反馈,进而该行为得到强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直接养育者,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有意无意地进行直接强化。
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

一个男孩和妈妈在火锅店里吃饭,男孩调皮,跑到隔壁桌去,想要偷拿一个女生的手机玩。
结果被女生发现了,并遭到了拒绝。
孩子心生怨气,不仅朝女生吐口水,还跑回座位跟妈妈告状。
这位母亲的反应,也让人大跌眼镜。不仅没有教育孩子,反倒阴阳怪气地讽刺女生小气,说不过是给孩子玩下手机而已。
孩子犯错,妈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对被害者冷嘲热讽。
这样的言语,加重了孩子心中的怨气,也让他彻底迷失在自己的错误里。
没过一会儿,男孩又开始实施新的报复。

他将一盆滚烫的火锅热油,一股脑地全部泼向女生,引发了更大的悲剧。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直接强化的例子。
儿子犯错,妈妈不批评、不教育,反而怪罪被害人,给了孩子“恶行”肯定的反馈。
孩子的恶行得到了直接强化,这让他变得越来越嚣张,直接做出了后来疯狂的举动。
替代性强化
与直接强化不同,替代性强化是孩子看到榜样的某种行为被强化,进而强化了自己的行为。
一个在少年监狱工作多年的狱警曾说:
她曾跟很多少年犯聊家庭、聊父母,当她问孩子,你爸妈最经常跟你说的话是什么时,有个孩子低头想了半天说:
我爸不爱说话,但他经常打人。我妈说错话了打、让他不满意了也打,外人惹他不高兴了,他也打。
孩子从小看着父亲的暴力行为长大,看着父亲用拳头解决问题,并且从没有受到过惩罚,也没人制止他。
于是,父亲的暴力行为不断在孩子这里重复,不断被强化,慢慢地他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用拳头、用暴力来解决了。
最终,走进了监狱。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抱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但其实,孩子的很多问题,本质上都跟我们脱不了关系。
导演姜文,曾在访谈中谈到,
自己的不自信和母亲有大的关系。
在姜文眼中,妈妈总是不高兴的。因为,不管他怎么努力讨好妈妈,她总是很淡漠。
姜文说,当他考上中戏,兴高采烈地把通知书拿给妈妈看时,她非但没有开心,反而转手扔到一边说:“你那一盆衣服没洗呢,你别跟我聊这个。”
当他给妈妈买房子,想让妈妈开心时,却发现妈妈不喜欢那房子,从来不去住。
或许,我们不像姜文妈妈那般决绝,一直在打压孩子、疏离孩子。
但不可否认,我们身上也曾在很多时刻,出现过姜文妈妈的影子。
当我们抱怨孩子没自信,遇事总往后退时,可曾想过,是不是我们平时给他的批评太多、鼓励太少。
当我们吐槽孩子没主见时,可曾想过,是不是我们自己太过强势,从来也没真正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当我们觉得孩子害怕失败、脆弱敏感时,可曾想过,是不是我们平时太注重结果,忽略了他的努力。
很多育儿问题看上去是孩子的问题,但根儿都在我们这里。
我们给了孩子太多直接或间接的强化,有意无意间把他们推向了最不想看到的另一端。
管教孩子最好的方式:父母做好自己
知乎上有一个讨论度很高的问题,是这样的:
父母要求孩子上进,那么孩子要求父母上进,有错吗?
在近400条回答中,有两个高赞回答,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
@白云观孙不二
我国国情:
父母要求孩子上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孩子要求父母上进——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
@钰瑶
想让孩子上进,父母先做给孩子看。

暑假孩子没作业,我要求读英语、练字、数学题、学拼音,写了几天,孩子抗议,我就让他看了我每天读的英语,练字,读书笔记。
然后,一句话没谁就回屋写数学题了。
养育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父母不上进,却拼了命地逼孩子努力。
“波波玩偶实验”告诉我们:
孩子是通过观察进行社会学习的,当他们的行为,得到正向强化时,孩子更容易将习得的行为表现出来。
这种习得,是不分好坏的。
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用好的行为去影响、强化,孩子就会一直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
就像清华才女武亦姝,人人都看到了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父亲每天4点半之后,就不在用手机,而是专心陪伴孩子。
之前刷屏的清华评优中,有“小周杰伦”之称的陈逸贤,凭借帅气的外貌、纯正的伦敦腔、优秀的履历,圈粉无数。
网友都感叹“羡慕他的父母”。
但有谁知道,他的父亲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自己先做到不玩手机、不耍手机,多年来一直用一部老年机。
简而言之,班杜拉教授主要研究的是,孩子通过身边成年人开展的社会学习。
当然,围绕在孩子身边的成年人不仅仅是父母。但,一般情况下,父母是距离孩子最近、最亲密的成年人,于是通过父母的社会学习往往对孩子的影响最显著。
白岩松曾说,打麻将的父母,教不出上进的孩子。
当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时,请先努力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鸡娃前,先自鸡,永恒的真理!
参考资料:波波玩偶实验
川妈说说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童靴会不同意:孩子的问题怎么能都让父母来背锅?孩子,他们根本又不是一张白纸,我们不可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事实上,孩子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父母导致的,而可能是群体、社会环境等等外在因素的作用结果。
确实如此。像孩子这么复杂的“产品”,影响、决定他质量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复杂了。绝大多数研究会聚焦其中一个或若干方面,并在相应领域发现重要的影响因素。于是,我们常常从单一研究读到相对“片面”的结果。
研究可以这样做(往往只能这样做),但我们养育孩子必须看树木又看树林,整体把握、个个击破,满怀希望又接受现实。
养娃路上,太多无可奈何和只能接受,不然再专门写一篇来说道说道?想看就点个
“在看”
告诉我吧
~

推荐阅读
喜欢文章,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