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电影评论》杂志
时间:2023年9月17日下午
地点:朝阳区首创郎园Station
嘉宾:陈思诚(导演/演员/编剧)、王宝强(导演/演员)、魏君子(影评人/制片人)
主持人:索亚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创作初心:保持对时代的敏锐触觉
索亚斌(以下简称“索”):我想先从陈思诚监制、王宝强导演新近的两部作品《消失的她》《八角笼中》进入到新媒介时代下现实题材电影的讨论。请两位先结合一下自己的作品,谈一谈你们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提前料想到作品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为什么当下的电影观众会愿意为现实题材作品买单? 
陈思诚(以下简称“陈”):确实没有,因为《消失的她》正式上映日期是6月22日,属于暑期档的最前端,相较于七八月正式发力的暑期档,这个时间点舆论环境并没有那么“喧哗”,所以我们选定这个档期,是希望电影能有更多空间进行口碑发酵。同时,在今年暑期档之前,中国电影市场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表现比较惨淡,所以上映前大家对票房都没有绝对的信心,《消失的她》在新媒体平台上达到现有的讨论热度,以及最后取得比较亮眼的票房成绩,都是我们团队意料之外的事。 
王宝强(以下简称“王”):我个人觉得观众为任何作品买单的核心都是电影创作的质量。近年来,电影市场遇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观众丧失了看电影的热情。今年暑期档,出现像《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孤注一掷》《封神第一部》《长安三万里》等诸多“爆款”,都是创作者在电影本体下了功夫,才能真正让观众产生共情。当然,现实题材改编的电影,本身是观众生活中切切实实发生或耳闻的事,也更容易触及观众的情绪,更容易给观众带来观影的价值思考。而且,这些电影的故事内核摒弃了经典人物的塑造,展示了人性中独特的一面。这种复杂的人性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并且这种复杂的人性可以让不同的观众从多维度视角去透视角色。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现在的电影创作要从单一人物走向圆形人物,才会真正让观众在观影后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魏君子(以下简称“魏”):以我对电影市场的观察,在疫情之后,包括疫情期间,有社会情绪和价值认同的电影内容越来越获得观众的青睐。无形之中,我觉得是现在的观众对于电影的社交属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果电影人有意识地把社会热点、现实题材故事切入到电影内容当中,再加上宝强导演说的质量打磨,我觉得会大大地提高观众想走进电影院的欲望。
今年暑期档“爆款”电影,无一不具有这种社交属性。像现实题材自带的社会关注度,或者像《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回溯,这些文化内涵都对电影起到了特别大的社交属性提升,为观众创造了社交话题。这几年像《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人生大事》这些观照社会现实的口碑电影,都符合这种社交属性的要求。同时,不仅是电影创作者希望电影市场回暖,观众也在等待品质电影,来重新点燃自己看电影的热情。所以,观众为这样的作品买单,暑期档连出“爆款”,都不是偶然。 
索:在暑期档开始前,业内专家进行前瞻预测的时候,大多遵循传统电影投资制作的逻辑,认为暑期的“爆款”可能还会是像《巨齿鲨2》这样高成本的商业大片,结果没想到“爆款”集中在与社会问题挂钩的现实题材电影。
《八角笼中》《消失的她》我有幸在上映之前都看了,但当时也不太确定这两部电影的市场前景,尤其片中男主人公都不是那种商业电影中常见的绝对意义上的正面人物,不知道普通观众会不会接受。现在复盘整个暑期档电影,这些电影在市场上的成功确实有一些外在的因素,例如疫情三年优秀电影作品的累积、爆发,还有观众观影习惯的改变等,但我想电影创作内在的因素更加值得深入探讨。像《八角笼中》中向腾辉这样的灰色主人公,为什么会让现在的观众如此喜爱? 
:其实刚开始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想法没有那么复杂。创作这部电影,就是我自己向观众表达这几年的一些想法。我希望,观众在看《八角笼中》的时候有非常强的代入感,主人公向腾辉对生活的真挚,生活给予他的历练,包括他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经历,我希望都能获得观众的共鸣。我希望每个在底层奋斗的人,或者是在挣扎当中的人,能够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面临属于自己的困境,我希望让观众从电影中找到走出困境的能量。 
:其实和宝强是多年好朋友、好兄弟,一开始我不太了解他为什么做这个。可能正因为是好朋友,他反而刻意保持了一定距离,以至于我探班的时候,只给我看了一些素材。真正第一次看是在后期公司,看完以后,我明白他为什么要拍这个电影。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在聊为什么《八角笼中》能卖出这样(的成绩),我觉得这部电影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这部电影深刻地跟宝强的个体命运结合在了一起。看完这个电影,我才知道他心里的“笼子”一直都在,我本来很担心他站不起来,但他站起来了,他通过这部电影站起来了,我觉得作为一个电影人,没有什么比通过一部作品告诉这个世界“我站起来了”更好的方法。
这部电影蕴藏了宝强个体太多的东西,一些声音、一些呐喊、一些底层的情绪,他只是借由这样一个故事,借由那些从大山走出来练搏击的孩子们让自己站起来,这也是对他人生的一个梳理。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在于,观众看的不只是这个故事本身,更多的是戏内戏外的合一,这是特别难得、它独有的东西。宝强在全国观众的认知里太独特,他本身也是一个社会符号,这么多年观众伴随着他起起伏伏。所以,我个人认为《消失的她》跟《八角笼中》的成功是不一样的,《消失的她》创作初衷还是很遵循类型片规律,只是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契合了某些社会热点事件。但这种契合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近几年的一些社会事件确实给我本人带来了极大触动,虽然一部电影解决不了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但它至少会给创作者和观众一些追问和思索。 
索:《八角笼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人公向腾辉这个角色,最后他被公众质疑、接受媒体采访的那场戏特别有戏剧张力,它给了我们更多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事物,当你了解到更多的时候,对这件事、这个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评价,这是这部片子特别有价值的地方。人物的复杂性让这部电影充满了魅力,也充满了思考,至少在看完电影之后,让观众面对网络舆情的时候,不会轻易地选边站队或者非黑即白。 
:我在看预告片的时候以为《八角笼中》是一个体育励志片,类似于《摔跤吧!爸爸》。可是去看了之后,我说宝强的胆子真大,他在类型与风格之间有一个“杀招”,就是真诚。这对观众来讲,既是在看戏,又是在看人。这里面有很多处理都很大胆,在类型片中,这样处理是有风险的,包括索老师提及的采访那场戏,还有最后那一场比赛的戏,打斗场面选用的黑白影像,黑白影像某种程度上会削减动作画面对感官的刺激,动作片一般不会采用这样的方法。
:当时创作这场黑白戏的时候争议就很大,我们团队担心黑白影像太跳戏了。但是我认为,这里黑白影像是有寓意的,从黑白到彩色,就像人生,刚出生是没有色彩的,这是影片非常核心的思想;第二个就是最后一场打戏概括了整部电影的寓意——靠你自己拳头去拼搏,最后你才赢得尊严,赢得彩虹,人生才有色彩。此外,某种程度上黑白也规避了一些血腥暴力的元素。 
:《八角笼中》真的是颠覆我的观影体验,我记得去电影院看的时候,有很多小孩来看,电影前十分钟就有很多四川方言,我当时会担心小孩是不是能看懂。 
:我了解到很多家长本着忆苦思甜的目的带孩子去电影院看《八角笼中》。 
:所以,这也是今年暑期档一个特点,在暑期档电影观众购票行为的统计数据中,三人及以上一同观影的,占比达到了14%,创历史新高,不少年轻人看完之后会带小孩或者父母来看。 
:所以我认为现实题材改编而来的电影,从内核上它就不应完全是商业类型片,比如《八角笼中》需要有人物和剧情等方面的多样思考,而不是纯粹的体育类型片,这样每个年龄段的观众才能在电影中获得意义。 

现在来聊一聊《消失的她》,陈导您认为网上“消灭恋爱脑”的说法是影片想传达的故事内核吗?
:当然不是,包括引起争议的片尾彩蛋,我之所以会执意保留,因为我希望电影的内核是复杂、多元的,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二元对立。《消失的她》从现实题材出发,是希望给观众更多警惕、警醒。但是很无奈,互联网环境造就了现在的观影氛围,大家特别容易贴标签,容易从电影中提取简单、速食的内容去发散,虽然从传播学上来讲它利于话题发酵,因为标签能很快让大家建立“共识”,但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削弱一些电影真正的意义,从艺术角度来讲的包容性、多样性。所以从电影创作到营销,尤其现实题材电影,这是一把“双刃剑”。
索:有观众戏称,如果给《消失的她》换个名字的话,应该叫《凤凰男现形记》,探讨了男女之间的一些问题。但我觉得影片中有对另一层关系的探讨同样重要,就是社会阶层差异,它是与男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电影故事的基本内容可以这样总结:两个富贵家庭的女孩同在一所贵族学校读书,其中一个女孩被一个从底层向上爬、拼命想改变阶级身份的男性害死了,另一个女孩替她复仇。电影想反映想探讨的也有当下中国社会阶层逐渐固化的现实生态。 
:我认为社会中“阶层固化”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创作者最重要的是保持敏锐的触觉,时刻跟这个时代和每一个当下发生关系。我们的社会随时都在变化,比如这几年,不管是地缘政治还是大的经济环境,所有东西都在发生变化。同时最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变化之巨、速度之快,可能在人类已知的历史上都是特别鲜见的,尤其互联网加速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进而反映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是一样,我们每天吸取着大量的信息。
我国电影对现实题材的关注不是说在今年暑期档集中爆发,它只不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创作的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立项到上映,一两年甚至更久,没有人能预判或者计算出上映时的社会热点。所以,创作者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内心的敏感,时刻觉察当下有哪些东西对你是有影响的。
产业嬗变:类型叙事与现实题材的结合
索:三位刚才不管从创作者角度还是从观众角度的感受分享,都让我们体悟到电影创作者要保持一颗为时代发声的真挚之心。特别是现实题材,更要求创作者对当下社会的纷繁信息和细微变化保持敏感的触觉。在当前社会热点改编的诸多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电影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越来越娴熟地应用了商业类型片的规范与手段。现实题材的类型化,可以说是当前国产电影的一大法宝。
:其实我看《消失的她》,特别欣喜地感受到我们本土创作者对于类型电影的把握,已经进步或者说升级到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的水准。在中国电影市场化之后,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类型片被引进来,中国电影创作者要面对市场,就势必要做类型片,类型化是第一阶段要做的事情。在类型化之后,就是本土化的一个过程。
以当下的电影创作来看,我觉得现实题材的类型化就是本土化的一种表现,现实题材电影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加入了当下语境,这个层面上,不管是《消失的她》还是《八角笼中》都做得非常好。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让我看到许多不一样的文化趣味或者叫“市民趣味”,这跟以前香港电影蓬勃发展的过程是非常相像的。而且这次暑期档不仅是两位导演的电影,还有许多其他电影,都能非常欣喜地看到戏剧性叙事的回归。因为中国自有电影以来,我们就管电影叫影戏,观众特别喜欢看故事,视觉的东西其实都应该为故事服务,但我们之前就是被技术干扰太多了。
《消失的她》我看了两遍,第一次我是跟一位阅片量丰富的影迷去看的,他们这个群体对电影的评价没有那么高。原因很简单,他在看你剧作上的漏洞,关注悬疑上的翻转,以一种找问题的态度去看电影。然后第二次我是跟我儿子去看的,他之前都不怎么看悬疑类,可是看完这部电影后完全被故事打动了。所以,我觉得故事性是类型化或者说商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从迷影人群体来讲,他们看过太多的电影,会下意识地去找问题,而不是去专注看故事。但是,类型电影首先一方面是创作者的技巧,另一方面它是为市场和观众服务的,得为更大基数的观众带来良好的观影体验。所以我觉得《消失的她》在这方面其实是做到了这一点,对大部分观众来讲,他们满足了。
《八角笼中》则是人物写得好,人物也是类型电影的重要元素。整个电影跟着人物走,再加上跟宝强导演的人心合一,戏自然而然就好看了。所以,我觉得今年的暑期档是我们真正重新回归到故事本身的一次实验,这也是我们在类型化、本土化道路上的突破。
:对于商业类型电影,所有角色最重要的是服务于故事。坦白说,《消失的她》里的人物具备一定程度的符号化,比如观众定义的“凤凰男”“富家女”,都是类型电影最经典的戏剧人物设定。我们需要角色更容易被观众代入和认知,和传记类电影不同,类型片不需要过多走进人物内心,要发力在“事件展现”,当用类型化的创作手法来呈现现实话题故事,才能让更多人感兴趣,通过观影和话题转化,吸引更多观众真正地关注到现实事件本身。
索:推动商业类型片的繁荣是电影产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我们也关注到,类型化创作往往也意味着“套路化”“模板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影作品在商业上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也削弱了电影创作的进行自由艺术探索的个性化表达空间。
:其实我觉得这不是特别重要,任何电影都有相似之处。任何一个东西,你自己构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时候,你真挚地去拍自己所想的时候,其他的争议也不是那么重要。《八角笼中》作为一个故事片,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努力把剧作做到工整。但有的人就把这个叫“套路化”,就是说《八角笼中》在按照已经成型的套路去搭建起承转合,去展现人物的命运。但是千锤百炼的事实证明了观众对这种经典叙事是最有感觉的,所以在创作的时候,不用去刻意违背这个规律,而是去遵循观众接受的规律。
再比如《八角笼中》的最后,我给了主人公一个胜利的结局,这也是被大家说套路化的地方。但我认为电影是造梦的,观众的情绪随着电影到了这个位置,需要有宣泄的出口,艺术化的处理反而能给予更多观众生活的希望。所以“套路化”“模板化”我并不认为是件影响电影表达的事。
:我真的认为雅俗共赏是所有艺术创作者都希望达到的最高标准,但是非常难,尤其在互联网语境下,越来越难。一部电影想取悦所有人,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这种困境不只是电影,美术、音乐、文学等等艺术形式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任何艺术的进阶都是一个由技入艺的过程,你需要对模板、套路熟悉到一定程度,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求新求变,因此我宁愿把“模板化”“套路化”归结为创作者的基本功。电影作为已存在一百多年的艺术形式,不管从电影语言本体,还是技术手段来探讨,当今的创作者都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到开宗立派,套路、模板不仅是基本功,更是前人积淀下的成果与经验,我们没有理由去抗拒。
同时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商业性的存在是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产业都不存在了,还谈什么快速发展呢?电影要有艺术追求,但也需要有产业支撑。只有产业发挥出支柱性的作用,我们的创作才能百花齐放,有容纳下更多艺术片的可能。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那么粗暴地用二元方式来判定电影的商业与艺术,不要只以当下的票房来认定它好与不好,或者评判它的艺术性。
:刚才介绍我是影评人出身,我写影评的时候就把电影套路、电影雷同当做常用的字眼,我们从理论探讨的层面上看好像这件事没这么难。可是,当我转型去做电影,投入到创作者的行列时,就会发现讲好一个故事,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非常地难。我做过几部网络电影,像《目中无人》系列、《东北警察故事》系列,成本都非常低,不到一千万,但当我去做的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之前所说的都是理论,真正落到实际上,讲好一个故事很难。所以我们把故事做到最简单,不管是《目中无人》还是《东北警察故事》,我们做的都是最简单的故事,努力把最简单的故事讲到让观众能看下去,最后在有限的成本上获得了较为不错的口碑。这就给我一个特别大的启示,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都是写类型、写故事的好手,比如像王家卫导演、杜琪峰导演,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前都经历过很长时间类型片的创作。确实,类型、套路是陈导所说的基本功的问题,只有做到类型的熟手,不断精益求精,才能做到突破。
索:那回到基本功问题、回到具体的创作手法上来看,现实题材在类型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怎样的技巧,来实现艺术虚构与真实呈现之间的平衡?
:拿到《消失的她》剧本初版,我认为有意思的核心内容是视角的转换,像《第六感》《小岛惊魂》从“人看鬼”切换到“鬼看人”一样,《消失的她》带给了我们文本的可能性,以前的推理、悬疑故事,都是从侦探角度出发,抽丝剥茧般地理出谁是施暴者,谁是受害者。但《消失的她》在剧本层面展示了一个人从受害者变为施暴者的过程,这是文本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出现好多类似这样的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出现?人到底在怎样的一种困境下会变成这样?这里面有我对社会、当下的思考,它不是某一个体事件,不是根据大家在网上说的那个事件改编的,它还是一个社会性电影。
:其实《八角笼中》跟我个人的成长相关,所以也谈不上可以抽离出来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让我去拍别的,我可能也没有感觉,我自己最懂和最了解底层人的成长,了解他们的出路和未来在哪儿,所以拍起来是比较有激情,更懂得怎么去呈现。我没那么高境界,就是拍给大众看,拍我自己想表达的。我听到大部分观众都很喜欢后半段,可能结局让观众看到了希望,观众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我个人感觉,从人物出发,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有了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许多行为动机和逻辑。所以,我还是这样的观点:技巧是其次的,创作者的初衷和观众的期待是整个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内容。
:我有一个好奇,宝强,你选中这些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有点像当年的自己?
:这是肯定的。我当初就是这样被选中的,在大山里看到这些孩子,就看到曾经的自己,这些孩子是多年来大银幕上非常稀缺的孩子的面孔。
:我也想问思诚导演一个问题。您的《误杀》系列和《消失的她》等电影慢慢形成了一个中国电影新流派,就是“东南亚美学流派”,有强烈的类型叙事和美学风格。但是现在有点一拥而上,说这个戏怎么办,得到东南亚拍。对这样的现实题材有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的?
:首先,确实有很多很尖锐的社会问题。比如现在做的《误杀3》所要呈现的社会问题或者社会困境,它的戏剧语境绝对是远超国内的。因为我们的治安环境远比一些国家要安全,但并不是说我们国内没有这样的事儿,只不过是程度的强弱问题。《误杀2》里所谓的阶层固化或者医患关系,《误杀1》里的阶级对抗或者特权,这种戏剧张力放到(东南亚)那个环境确实更强,我们表达的空间也更大。而且,海外有近6,000万华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基数,6,000万已经是一个法国的人口基数了,足以构成一个不可忽略的戏剧空间。但也不是说要一味追求。12月15日全国上映的电影《三大队》,是我们公司第一部讲现代警匪的故事,第一次尝试,包括即将开机的电影(注:采访时),也是对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探讨。
索:《泰囧》上映之后,泰国王室还接见了徐峥,《消失的她》上映后,绝对不会有人接见你。
:刚刚一个泰国朋友约我国庆去曼谷看一看,我说我担心国庆人多,他说《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一上映,估计国庆也不会有什么人去了。
:我们可以选择优质的国内旅游地。
:促进内循环(开玩笑)。
媒介变迁:新媒体平台成为突出阵地
索:在自媒体泛滥、传播媒介融合加速的今天,电影宣发确实需要借助像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来更好地与观众沟通、来了解市场的动向。很多现实题材电影所反映的社会热点问题,本身也是新媒体平台上讨论的重要内容。各位如何看待当下电影与社交媒介之间的互动过程?
:首先,随着媒介形态发展,观众习惯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从纸媒、门户逐步转换为短视频,视觉的形式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和内容,达到信息传播最及时、全面的效果。短视频用最短的形式压缩了庞大的能量。所以如果一个电影创作者,如果还停留在曾经信息量分散、节奏缓慢的语境之中,必然是不行的。短视频生态造成观众各方面感官阈值的提升,过往的叙事节奏越来越难留住观众在大银幕前欣赏一部电影,所以创作者首先要跟上时代,跟着观众的节奏自我迭代。
其次,电影产业本身就是一个注意力经济,这就决定了电影产业的商业逻辑需要在短时间内吸引较多个体的注意才能转化购买力。基于目前短视频拥有的庞大用户基数,从产业来说电影与社交媒介交互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
:确实,现在的时代就是人人都有手机、平板,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来接收不同的信息。在这样更新迭代迅速的电影市场中,与新媒体的结合能够实现信息最快最高效的传播,所以与社交媒介的互动是现在电影产业避免不了的一件事。
索:但电影和社交媒体毕竟是不同的载体,在具体的电影宣发活动中,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社交媒体所关注的热点、所传递的信息,与电影的核心表达有所错位甚至完全不同,或者收到之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奇葩评价呢?
:我觉得现在短视频的电影营销已经在配合市场做出了许多专业化的改变,有专门的短视频团队和公司为我们包装电影宣传的内容,所以基本上每个类型都有其固定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在这个基础上,核心信息的传达基本上不会出现错位。同时,电影毕竟面临着庞大的观众群体,有各式各样的声音都是可以理解并且是我们要去接受的,所以社交媒介上发出的任何声音我都不会觉得是违背我的初衷。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便捷的信息互动之下,不断根据反馈调整宣传的策略和风口。
:宣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因势利导,面对基数庞大的用户群体,没有人能笃定某条短视频一定会引爆大众话题热点,它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在做剧本或制定宣传策略时,我们会留意一些热点,预埋一些争议性或者社会性的话题,但更多的东西是观众自发展开的。所以这里不存在错位,因为在宣传易感人群之后要扩大受众群,就不得不做好它超出掌控的准备,迎接更加广泛的解读。
索:一部电影的市场反响,有相当程度的运气成分,比如电影所指涉的社会问题在即将上映前正好与现实中的某个热点新闻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关联,有了一种契合,这种电影宣发起来借势而为就会事半功倍。有时候作为电影的创造者营销者,是不是也会刻意寻找这样的社会热点、甚至推动制造热点新闻来配合电影的宣发?
我始终认为“你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特别重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一定是某个内容它打动我、触动我,我才愿意去拍、去创作,而不是投其所好去强贴话题套故事。大家只是看到了我们成功的案例,我们其实推掉了很多项目。尤其在《误杀》成功之后,有很多翻拍电影找过来,但我不愿只是去复制一个珠玉在前的作品。《误杀1》和《误杀2》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列,是因为原片都给了我表达的欲望和冲动,都有许多我想去延展的空间,我们表达的核心思想跟原片是不一样的。当下电影已经不同以往,很难从纯视觉、技术的角度去走近观众。电影创作者在文本阶段就要重视故事的内核,一定要明白现在观众的所思所想,与社会深切的联系。我的创作之路就是从热爱看电影开始的,所以我现在的创作也只是和观众站在了一起。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团队储备了丰富的电影文本,不同题材的作品,期待能尽快跟观众见面。
索:我们最后想问一下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对于网络电影有什么样的意义?《目中无人》和两部《东北警察故事》都比较硬核,也都是与当下现实发生关联的题材。
:我记得《目中无人》上线后第一周正好发生了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我们不会去因势利导,但在不管是《目中无人》,还是《东北警察故事》的页面下,有很多网友留言说我们需要这样的警察。现在的电影,尤其是类型片,对社会情绪或者说观众对于正义情绪的释放,其实是未来一个特别好的点。
所谓的武侠片、动作片的侠义精神去哪儿了?我们之前的很多动作电影,尤其这20年来有动作电影标签,过分强调了人性的复杂,反而把最原始、最淳朴的侠义精神忽略了。对正义的渴望,恰恰是这类题材关键的核心点,而现在这个最原始的核心大家不拍了,《目中无人》拍了,就好像沾了一点红利。
《东北警察故事》系列对我来讲就是类型化、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因为一般网络电影会选择去东南亚拍这种时装动作片,因为怎么打都可以,但是这样打一两部可以,多了之后,观众就会觉得这太悬浮,到底是港片?还是东南亚片?唯独不是中国的动作电影。
所以我们做了《东北警察故事》系列,放在东北的现实语境下,讲述一个警察要面对自己生活问题,自己的婚姻,还有很厉害的坏、恶分子,形成一个我觉得像成龙大哥的“警察故事”,甚至像韩国的犯罪都市电影一样,做了比较本土化的尝试。
:记得当年评价香港电影的一句话,就是说他们把制作上的劣势转化成了美学上的优势。其实无论是《东北警察故事》,还是《八角笼中》《消失的她》,都立足于现实题材,但是都做了不同方向的尝试,事实证明都是非常成功的,我们也希望几位作者以后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给我们观众,谢谢。
摄影:达生
摄像:杨超、李文杰
整理:何罗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往期精彩
▼▼▼
阅读量:6.7W+
阅读量:1.8W+
阅读量:1.8W+
阅读量:1.1W+
阅读量:1.1W+
扫描二维码关注《电影》
微信号 : dianying2001
新浪微博:电影杂志MOVIE
“在看”给电影君一朵小黄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