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悉尼生活资讯

在澳洲,手机信号差像是一个公开的槽点。有时在超市里往深了走两步,或者离开city位置稍微偏一点,不满格的标记,在转圈的网页,发不出的讯息,分分钟让人叹气。无奈久了,大家对于信号中断的状况也只能见怪不怪了,
但是,近期
如再有信号中断的现象
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如果看到无故出现“SOS
更要抓紧求助
因为,那可能标志着:
你的手机已经被黑客入侵了
来自维州的克莱尔·哈里森 (Claire Harrison) 就是如此。据报道,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哈里森突然发现手机信号中断变成“SOS”了。起初,她并没有在意,但接下来的发生的一切却如此震惊:

“我的身份被盗走了,我失去了一切!”
哈里森回顾道。
危险的“SOS”信号代表隐形盗贼
数百万资产竟说没就没!
在经历手机被黑之后,哈里森无助地表示:
“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我没有点击链接,没有向任何人提供信息,就被凭空偷走了一切!”
手机无信号变成SOS的瞬间,就是犯罪团伙窃取哈里森隐私信息的第一步。随后,她惊讶的发现,手机就像忽然被抽走了灵魂的空躯壳一样,她不仅不能再使用自己的电话号码,她也再不能使用自己名下的资产!方方面面都跟着失控了…
拥有一个需要药物治疗的生病孩子的哈里森,觉得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隐形盗贼到底从何而来!
竟这样凭空接管了她的银行账户
还无迹可寻,无处可找,无从追问……
有同样经历的还有38 岁的普鲁·米尔盖特 (Prue Milgate)。米尔盖女士特拥有金融专业的商学学位,也认为自己精通IT,甚至刚从自己朋友那里得知“SOS信号”骗局,但竟然也着了道
令米尔盖特觉得备受伤害的是,尽管自己已经在发现陌生的“SOS信号”时就立刻采取行动,还是没能阻止黑客入侵。
她不止失去了自己Iphone的控制权
“盗贼”更在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
盗走 70,000 刀! 
连米尔盖特已故女儿的照片也落入盗贼之手!
所有隐私,一无所剩
防不胜防,犯罪团伙正瞄准特定人群!银行、电信公司该行动了!
澳媒经过采访发现,目前的受害者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他们都是Telstra 和 Bendigo Bank 的客户,同时也是小企业家。 
有关部门却认为,这是一个广泛性质的骗局,并不单独针对某一家电信公司或银行
据报道,在布里奇沃特经营一家插画公司的约翰·诺尔德(John Nalder) 和他的三个儿子们在这场骗局中无一幸免——四个人的银行账户连续被清空
起初,纳尔德先生认为银行已经锁住了他们账户,但在诈骗者第一次盗窃时就盗走了 3,500 刀,第二次则是 5,000 刀…最后总计数万刀
纳尔德先生在电话上花费了无数个小时来保护他的账户免受黑客攻击,却仍以失败告终。
纳尔德认为,银行或电信公司需要采取行动来扼制这种现象不然,他们迟早会失去大家的信任。
专家:这是SIM移植骗局,数以千计的类似事件正在发生…
若问起,这些诈骗的真相是什么,“隐形盗贼们”为何能做到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其实,小伙伴们未必不熟悉。
相信澳洲的小伙伴们在初来乍到时,都钻研过澳洲电话卡。为了省去合约套餐的费用,大家更没少研究澳洲特色的“携号转网”功能。尤其是各大超市打折时,低价的prepaid电话卡一定是大家的必囤物。毕竟,使用时只需动动手,就可享受无合约,无限制的低价大额流量,还能一号到底,免去各种账户信息重新绑定的麻烦。
但是!看到了“携号转网”好处的,不止一心省钱省事的我们,还有别有心思的诈骗团伙…他们利用“携号转网”的原理,随意黑入手机系统,盗走机主的身份,进行犯罪。
这,就是Scamwatch列为今年第三大最常见的骗局——“SIM卡移植”骗局,也叫身份盗用案。
SIM卡移植的前提是什么,
他们为何能做到…
在今年的1月至4月,Scamwatch 报告了近 7,000 起身份盗用案件,澳大利亚人损失超过 500 万澳元4 月份澳大利亚人因身份盗用损失了 260 万澳元,比 3 月份增加了 87%……
专家表示,犯罪集团正在购买百万用户的泄漏数据,以盗用更多人的身份信息,
以便将他们的 SIM 卡移植到新的运营商。 
虽然大多数人依靠双重身份验证进行密码重置或身份验证。但是,一旦犯罪分子在入侵手机后收到银行和其他运营商发送的短信验证码,他们就可以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授权网上银行转账或更改账户
此外,ACMA 于 2020 年 4 月就引入了针对电信公司的强制性规则,要求公司在将号码转移到新服务之前使用强大的多因素 ID 检查。但,仍架不住狡猾的骗子会规避电信 ID 流程。
“即使你只有 1% 的成功率,如果你有 100 万用户,那你就有 10,000 个人的详细信息。”专家说。
专家表示,网络诈骗是全社会问题,大家都要行动起缩小风险
针对SIM骗局的应对措施,专家认为,这必须要大家共同努力,进行防范。
个人(预防):对网上发布的信息负责
组织(保护):对收集的信息负责
各级政府:各尽其责
专家提醒大家,对于每一条即将输出的信息,都应该深思熟虑地考虑后果,以此预防重要信息泄漏。
“当你访问一个网站并输入你的信息时,停下来想一想,‘当这些信息被泄露时会发生什么?’
“不是去假设如果——而是就当它正发生…”
的确,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太重要了
当我们把生日从 Facebook 上移除
限制分享个人手机号码
填写邮寄包裹的公共代收地址……
从信息源头上切断别人侵犯的可能
或许才是杜绝类似诈骗最直接的办法
电信诈骗套路多,
小伙伴们一定警惕!
-------文章结束之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