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周星驰监制的动画电影《美猴王》在奈飞上线,但从日前的反馈来看,观众们对这部动画并不买账,纷纷表示失望。
且不论大家对猴子造型的吐槽,《美猴王》无法服众的核心原因也许并不在此。
本片聚焦于齐天大圣刚出生到被压至五指山下的这段时间,他是一个誓要比天高、狂妄无畏的猴子,偷神针、打魔王、大战红孩儿及一众仙人。
其实,这部动画的制作班底非常强大。
导演安东尼·斯塔基,代表作《盒子怪》,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编剧史蒂夫·本西奇、朗·J·弗莱德曼,两人凭借《熊的传说》提名动画安妮奖最佳编剧奖;
周星驰,90年代华语喜剧电影之光,他在《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演绎了一个难逃情关考验的经典猴王——至尊宝,甚至它的配音演员也用了好莱坞里非常优秀的华裔演员:欧阳万成、杨伯文等。
按理说,如此雄厚的制作班底,理应能够创造出一个无论视听还是内容都算上乘的作品。
而这一次,从造型、剧情到视觉,观众通通表示:接受无能。
齐天大圣真的是一个很难改的IP吗?这里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是由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

从延续美猴王的传统叙事之后
POST WAVE FILM

2023年,我们看到的这部《美猴王》在故事内容上并没有魔改,依然遵循着原著的意志:
从石头中蹦出的美猴王,在一众猴子中显然是个异类,他有着超越旁人的功力,也总是显得十分躁动。

魔王侵扰猴群,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他去东海龙宫偷走定海神针作为自己的金箍棒,打败了魔王。
而对于能力超群的人,成仙或是成魔的起因往往在于难以满足的欲望,这样的欲望常常是:征服一切。
从那之后,他想要打败100个妖怪,获得永生,成为仙人。
自这个由头开始,这个电影便由两条线构成:美猴王想办法获得永生之路,和龙王追击美猴王夺回定海神针之路。
迎战红孩儿时,美猴王遇见了人类女孩小琳。小琳背地里和龙王做了交易,要用美猴王的金箍棒换村庄的一场甘霖,因此设法成为了美猴王的助手。
通过这个“伙伴”角色的设置,两条线产生了交织。
美猴王带着小琳闯入地府,企图篡改生死簿,获得永生;来到蟠桃园吃仙桃;又去求取仙药……在这过程中,龙王同样一路追逐着美猴王。
就这样,猴王为了永生一路追寻,一路打斗不止。
他原本的成仙之路,逐渐走成了成魔之路。
直到被一条符文压在五指山之下,这部类同“美猴王前传”的电影迎来尾声,从彩蛋看,它或将还有第二部。
所以,实际上这版《美猴王》尽管是西方的制作班底,但是内核仍然遵循着东方的传统叙事:仙与魔,在一念之间;永生与毁灭,欲望驱动着一切。
但故事的走向就像很多美式英雄IP的前传那样:人物初始,本性扩散,酿成祸端,然后面临惩戒,迫不得已被封印能力,等待下一次复苏。
这是一种最轻松也是最容易的讲述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膨胀的欲望和狂妄的搏斗都可以用最为视觉化的表达形式呈现出来。
但它没有留白,这些本该留给美猴王面对自己的时刻,才是扩展故事深度的关键点,也是前传真正应该聚焦的点;另外一个,就是他和金箍棒的关系,这个使他拥有无限能力的武器,和他与日渐增的欲望相伴而生,也是他逐渐成魔的关键因素。
但我们只看到他永不停歇地,征服、打斗,得到、失去又再次重获金箍棒。剧情是挺紧凑的,但是除此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余味。
前文提到,《美猴王》给大圣设置了一个“伙伴”角色——小琳。
一个普通的村庄女孩小琳,她和美猴王是一种镜像的内在投射——她同样不甘于平凡,不愿意接受命运为她设定的平庸。
尽管一些观众对于小琳接近大圣目的不纯而感到接受无能,但这确实对应着大圣身上的另一个特质:狡黠。
她为了偷到大圣的金箍棒,与龙王做成交易,以助手的名义一路追随他,也迎来了一个轻易可以想象的结局:最后,她还是帮了大圣一把。
比较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关于小琳自己的重要变化,她作为工具角色的功能要远大于她作为一个重要的配角。
以上,大概是《美猴王》在剧作内容上的憾事,整体来说故事本身聊胜于无。
但是,观众对《美猴王》的造型与画风,可能还有着更直接的意见,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大家对电影的观看感受。
美猴王的造型缺乏一些精神气,较为戏谑,被嘲为驴猴王:
龙王的造型如同鳄鱼和恐龙的结合体:
如来则变得幼态可爱:
红孩儿很像一个恶灵:
新版《美猴王》的画风使用了一种常见的西漫风格:直接、夸张、变形、异化、没有留白,亦直接摒弃了一些常见的中式元素如水墨、神话风等等。
这样的设计也许是为了打通儿童市场,但却与这个故事本身的底色相去甚远。

西游IP,成败一举之间
POST WAVE FILM

《西游记》似乎一直是一个热门的改编IP。
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真人电影的改编,甚至是在剧作上参考《西游记》的思路,吴承恩在写下此书的时候也许未曾想过,几百年来它将总是被人津津乐道。
前阵子同样饱受争议的迪士尼剧集《西游ABC》也是将此IP西化的一个故事,但改得比较飞,为现实语境和《西游记》的神话语境间建立了一个通道。
尽管《西游ABC》的重点仍然在现实世界,它讲述了一出移民喜剧,但从观众反馈来看,大家对刻意漏洞百出的西游神话世界也并不买账。
但是,这种下沉的、解构的手法,真的不适用于还原西游世界吗?
这就要提到《美猴王》的监制周星驰了,他曾经饰演的至尊宝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在媒介不断衍生的过程中,渗透进中国观众的方方面面:曾经泛滥的至尊宝头像、被剪烂的至尊宝紫霞告别的片段、被人铭记的电影台词、甚至是依然大热的电影原声曲目《一生所爱》……
《大话西游》系列是一个基本只取用《西游记》人物设定而无关原著的故事,同样是下沉、解构的。
但它为什么成功了?
因为它把《西游记》原著没有交代的想象空间,用一种非常贴近人物个性的方式展现出来了:如果大圣也要面临情关,那会是什么样的?
可想他一生桀骜不驯,不会为谁真正停留,但他同样赤诚、真性情,也许也有真实的情欲,也可能会动心起念。

关于他个性和情欲抗衡的完美想象,尽显在悲喜之间。
此外,周星驰本人也曾拍摄过《西游降魔篇》。
于是,也有观众说《美猴王》里有周星驰的自我致敬,这样的猜想无从考证,只能看出其中有包租婆的经典形象,但和大圣的特质似乎并无关系。
8年前,国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备受好评,田晓鹏因此声名鹊起。
同样是《西游记》IP改编,这部国漫为何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除了完美贴合东方神话的画风之外,《大圣归来》的侧重点在于:对大圣的祛魅。
故事从大圣在五指山的封印无意中被江流儿解除开始。但此时他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七十二变、长生不老。他的修炼之路要从一只普通猴子开始。
当神话黯淡,当他孑然一身,当英雄面临退场后的重返,他要真正面对的是什么?
他要面对一个最接近自我的时刻,于是,他在这个过程中,重拾勇气、正义、希望,就如同每个成年人卸下儿时的幻想和昔日的灿烂,重新面对生活的重击和漫漫人生路那样……
美猴王最动人的特质因此流露:不在于他的作战能力,而是真正成就他“斗战胜佛”的斗战精神。
真正的神话是没有神话,个体会在平凡中铸造一种伟大。
也许,未来还会有很多关于西游的IP改编,但每种改编,也许都是一次看向个体的过程。
作者丨飞檐
影像作为媒介的可能性。

编辑丨飞檐    排版丨lmx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往期精彩
▼▼▼
阅读量:6.7W+
阅读量:1.8W+
阅读量:1.8W+
阅读量:1.1W+
阅读量:1.1W+
阅读量:1.1W
扫描二维码关注《电影》
微信号 : dianying2001
新浪微博:电影杂志MOVIE
“在看”给电影君一朵小黄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