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传统园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1. 园区IT落后:
众多园区,弱电系统、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老化,有线、无线等多张网络独立部署,彼此不连通,缺乏智能化的基础。
2. 缺乏顶层设计:
传统园区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规划,智慧化建设以碎片化功能建设为主,系统性考虑不足,各子系统封闭孤立。
3. 运营能力薄弱:
园区管理粗放,大量依靠人工管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问题处理被动响应,主动服务不足。对持续运营重视不足,或重建设轻运营。
4. 智慧服务不足:
园区重视物理设施建设,缺乏对用户体验的关注,设施、空间无法感知人的需要,不能提供主动服务,未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联动。
5. 信息孤岛,缺自理:
各部门/各业务的信息系统“烟囱”林立,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数据获取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缺乏对数据的有效挖掘,数据应用少,无法实现整体智能化。
建设思路:
AI、大数据、云计算构建智能园区,实现园区场景智能化、管理精细化、运营数字化。
通过智能化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通过数字化运营增加园区效能
总体规划:
3体系:衣食住行文化生活体系、公共管理与基础服务体系、生产经营安全防空体系
4圈层:自然环境层、社会组织层、人造载体层、社会活动层
9领域:生产服务、生产增效、安全防控、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医疗卫生、生态维护、行政服务、设施运维
老杨对智慧园区建设相关建议:
  1. 提前进行方案规划设计;
  2. 收集各部门需求,根据园区用途进行智慧园区规划匹配设计;
  3. 涉及硬件、软件、子系统、网络众多厂商、品牌,提前要各厂家准备好各种接口协议;
   4.与内部多部门做好协同,如设计部、采购部、工程部等;
   5.建设成本可能会阉割功能,做好心理准备;
  6.建设过程中设计会变更、工程会滞后、相关物联设备会改变,做好对策;
  7.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总有遗憾;


往期内容回顾:
关注公众号不定期发布数字化转型干货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交流,不做商业用途!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惑,如有问题请在公众号发消息给老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