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在《兵势篇》一文中指出,必须善于顺应天时,善于利用地利,充分发挥人和。为将之人能做到这三点,就能“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何尝不是,要顺利推动数字化建设工作,企业不仅要在技术能力上发力,还需需借势、精准找好切入点、充分发动群众,就是孙子兵法提出的天时地利人和。下面老杨来一一阐述。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翻译:孙子说:管理千军万马就如管理小部队一样应付自如,是因为军队组织、结构和编制合理严密;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到位,是由于号令指挥明确、高效;全军与敌对抗而不致失败,关键在于奇正战术运用正确、巧妙;指挥进攻,能如同以石击卵般容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关键在于擅长避实就虚。
这句话在老杨看来对数字化转型有如下启示:
第一,战争军队综合素质很重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组织能力同样很关键,需着重进行组织能力建设,组织能力是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数字化转型的保障保障条件之一就是要配到合适的人,要做组织转型激发组织活力。
第二,指挥军队作战号令明确、高效是关键,好的军队一定要把能力建在组织上,不是个人能打仗,而是组织能打仗。很多企业领导人认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技术,其实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根本不是技术,是人。没有人的数字化,就无法实现系统和机器的数字化。毛主席说过,革命的方向定了,人的思想工作就是第一,企业数字化的方向确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根据目标制定组织任务,也就是号令。
第三,行军打仗需要“出奇制胜”,数字化转型推进同样需要策略、战术,并不是购买了软件系统即宣告数字化转型成功,关键还是在于落地,而落地能否成功的前提是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必须是痛点,而非痒点,必须能够解决企业内部用户的工作难点,提高工作效率,而非增加负担;同时在数字化变革过程中有五个要素在不断循环:意识、激情、知识、能力、强化。让员工产生“意识”,理解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并且要清晰的让员工知道自己不会被数字化替代,他依然有自己的价值。理解之后,才会产生激情,一起决定要采用新的工作方式,并且员工有意愿做这件事情。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员工采用新的工作方法,有能力实现这种改变,最后再去强化新的智能工作,并为持续不断改进而努力。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这场战争中,新手重打仗(技术),老手重组织。一个企业优秀的数字化组织应该具备以下3条要求:
第一,有清晰的数字化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第二,组织成员之间一定是有信任感的;
第三,组织一定是充满活力的,不是刚性、官僚化的组织。
真正强的数字化组织都是能做到三件事情的——那就是承认先进、学习先进和赶超先进。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运行一样变化无穷无尽,像江海一样奔腾不息,永不枯竭。周而复始,就像日月运行;去了又来,就像四季更替。音阶不过宫、商、角、徵、羽,但五个音阶融合演奏的音乐却是无穷不尽的;颜色不过青、赤、黄、白、黑,但五种颜色调和绘成的画图之美是观赏不完的;味道虽然只有辛、酸、咸、甜、苦,但五味调配的滋味却是品尝不尽的;作战的战术方法不过两种,但奇正的变化运用,却是无穷无尽的。奇正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就如同圆环那样无始无终,谁又能使它尽呢?
这段话在老杨看来对数字化转型有如下启示:
第一,数字化转型是对创新与敏捷的业务及商业模式的不懈追求,依托于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流程方法和人才能力,为目标客户、员工以及利益相关方创造新的价值与体验。要达成这个目标有很多的方式与方法,我们都在谈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关键看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度,关键看战略、技术、组织、文化等等,这些看似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难度很大;所以要采取相关的推进策略与推广战术。
第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不是介绍新技术、新系统,而是探讨如何建立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企业管理模式,讨论的重点是技术背后的方法和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本质是管理体系的构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很多企业领导人只看到了其他企业的表象,就照抄,如文中说的一样只看到了“五色”的表象而未体会“五色”之变,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要实事求是、量身定制。因为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需求,比如企业战略不同、管理策略不同、人员结构不同、企业规模与管理成熟度不同、企业文化不同,甚至每位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不同,所以数字化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数字化建设很难完全照搬,如果企业数字化转型就只简单模仿,以复制与模仿的心态去做数字化转型,起点就错了,怎么可能会成功。
所以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有五大要点:
① 灵活应变与成长型思维的企业文化;
不惧怕变革的发生并为此做好准备
充分有效的协同以替代恶性的竞争
自发的价值实现及可持续的改进
尊重变革的生态环境并有机的结合
每一个企业的数字化,每一个场景的数字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一个系统,而是数字化的技术和业务、场景融合起来,变成一个个的业务能力,所以企业的数字化系统演变成企业的业务能力,我们把它称之为战斗力,特别是疫情当下,企业的业务能力更是一种战斗力。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湍急的水流疾速奔泻,以至于能将石头冲走,这是由于水势强大;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置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因此,善于作战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总是险峻而咄咄逼人,发起攻击的节奏总是短促快捷。险峻的态势如同张满的强弩,短促的节奏如同触发的弩机。因此,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自己造就去追求胜利,而不苛求部下以苦战取胜。因此他能够很好地择才用人,巧妙地利用或创造必胜的态势。善于利用态势的人,他们指挥军队作战就像转动木头、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安稳平坦的地势上就静止不动,放在险峻陡峭的斜坡上就会滚动;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滚下来那样,能无坚不摧。这就是所谓的
这段话在老杨看来对数字化转型有如下启示:
第一,数字化的“势”是什么?老杨认为数字化技术必须要能够实现赋能,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势”,这个“势”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非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数字技术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生态圈共建共赢。比如可以助力业务规模增长、人员效率提升、决策难度降低、经营风险可控、部门协同效率提高、业财资税一体化和生态合作更顺畅等方面。
第二,数字化建设要善于利用基层需求的“势”,其核心是以用为主,做到实用、好用、爱用、易用。“实用”就是功能实用,能满足员工需求但不过度建设。“好用“是系统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工作。“爱用”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痛点。“易用”是指系统界面的交互友好,用户体验愉悦度高,所以用户体验很重要。
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都是地地道道的CEO工程,所以企业一把手的“势”很重要。只有企业一把手发挥自身领导力与战略、业务、技术、组织环节紧密交融在一起,才能推动转型的最终落地。战略洞察、勇气决心和资源投入,是企业领导者在面临数字化转型决策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特质。只有企业领导者变革领导力提升,才可能最终落实数字化给企业带来的深刻变革,而不是留在表面。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寻找和培养桥梁型人才,也就是那些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因为这些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他们才能制定接地气,又能引领业务全局发展的技术实施规划。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根本不是技术,是人。没有人的数字化,就无法实现系统和机器的数字化。数字化第一要解决的是人的要素。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没有一支合适的队伍是不可能的,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并保持具有高度数字化意识和能力的团队,需要有效组织和迅速的行动来鼓励试错,数字化底层是技术,上层全是思维、人和组织的问题。
往期内容回顾:
关注公众号不定期发布数字化转型干货
本文内容部分来自于网络,仅供交流,不做商业用途!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惑,如有问题请在公众号发消息给老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