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COVID 
后疫情时代来了,哪里做功课?
...
🆕|新年新气象|🆕
一切从开始
资深熬夜脸、产后肌、熟龄、以及面部褶皱、塌陷的人,都适合。
追求见效速度的,最好是荷尔蒙精华+面霜,直接一起上,效果翻倍。
摆脱熬夜、睡不好的垮脸,荷尔蒙流失的松弛,双重效果,复春嘭脸。

从小到大,每一年的年夜饭,都是最难吃的一顿饭。

今年也不例外
难吃到外婆问崽,“你们年夜饭吃了什么呀?”
崽眨巴着天真的长睫毛说:“虾,豆腐,没了”
2周前,让老公挨家打电话订年夜饭。
打利苑,满了;
打新荣记,满了;
家全七福,满了;
北京厨房,满了;
打潮舍,歇业;
两手一摊,问我怎么办?我说那就挑冷门的,日餐、烧烤,和坐、四季、虎兵卫、再不行就西餐。
打完跟我说,都不开门。。。
老头子打了一晚上20多个电话,都没订上,开始焦虑暴躁,埋汰我事儿多,太挑。
屋里厢行么?不行。
淮扬府行么?不行。
大董行么?不想吃。
“那你到底要怎样?利苑没位子,谁让你不早定。我实在想不出了,你自己定吧。你再挑下去,年夜饭就在家吃泡面。”
第二天,我苦思冥想了很久,又要菜做得好,又要冷门别人想不到,终于想到一家隐匿在某酒店里的冷门粤菜。

这家餐厅,我们吃了6、7年了,基本功很过硬,我每次去都会点他家的台州豆腐,来验下有没有换厨子。
果然,因为太冷门,真有位子,只不过做年夜饭的餐厅,全都改成年菜套餐了。

最便宜的6888,贵的一万多。
跟我刚生完孩子那年,在香港厨房吃年夜饭时一样,到处都订不到,被迫不得已去了SKP地下,根本没得点,都是6888、8888、10888的套餐,人家都是8-10个人的年菜。
我们就三个人,我、老头、月嫂,怎么个吃法
只能硬点个六千多的,吃不完全打包回去,过年在家慢慢吃剩菜。

今年也是一样,打了家门口的同香荟,也只能点年菜套餐,潮州冻花蟹、金汤花胶海参、老虎斑......

藏在酒店这家冷门餐厅,也是年菜套餐,10500、8160两种。

一声叹息,我们就只有4个人,怎么吃啊
我瞥了眼菜单,8160的多没什么贵菜,鸡啊,猪肉啊蟹钳啊,唯一像样点的也就是海参和老虎斑。
跟点菜员negotiate了半天,统一我先付订金,提前单点。
我就又按平时我们习惯吃的点了些“穷菜”,类似于普宁豆酱唐生菜、浓汤台州豆腐、素鹅之类,他们家我吃了很多年了,连最普通的锅贴都做得细节很到位,多年不走样。
汤大米临时加入,我又加了条鱼

结果,昨天拖着崽到了餐厅,从一道凉菜开始,我就知道——换厨子了
一口咬下去,一股面粉的糊味儿,冷不冷热不热,一点都不脆
这是一道考验基本功的穷菜,以前他家从来不会在这些小菜上翻车的
紧接着,招牌的浓汤台州豆腐也翻车,巨咸,调味很死,以前那么多年都是鲜到刚刚好
一口就知道,绝对不是主厨做的,肯定是主厨放假回家,二厨照着葫芦画个瓢,也就是平时7成水准
紧接着虾、鱼这些也都是批量大锅菜的水平,明显是预制了,临上桌前炒了下,全都是凉不凉,热不热,很尴尬的口感

更令我失望的是黄鱼年糕,年糕芯子已经泡糊了,边缘还是僵的。
黄鱼年糕的精髓本来就是年糕,连年糕都做不好,黄鱼好不好吃还重要么
老头子一直都在劝我吃黄鱼,说这个大黄鱼很新鲜。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以我的舌头保证,就连上海的网红苍蝇馆子也不会把黄鱼年糕里的年糕做糊

吃完这口年糕,我就彻底放下了筷子,再也没有心情吃后面的菜,连拍都懒得拍了。

果然一直到最后一道,连红豆沙汤圆,汤圆都是糊哒哒的,显然是提前做好,都放冷了,再重新热过的。
红豆沙汤底到没什么问题,不甜,够浓,陈皮味重。
最搞笑的是,崽子吃红豆沙,非要用嘴把每一块红豆的皮儿剔出来,把她爸给折腾疯了
只有清炒、清蒸的菜,龙虾面、汤泡饭这些,吃得出是现做的,其他肉菜鱼菜,只要是复杂一点的,都是提前预制的。
汤大米安慰我说,这些老牌做粤菜,厨子都是广东人香港人,3年没回家过年了, 终于能回家过个年,可不得都预制,交给二厨打点么?咱们也就和崽一起吃个团圆饭,吃什么不重要了。
也是,爷爷还在世时,每年我们家的年夜饭,也是难吃得要死。
爷爷奶奶在部队里生活多年,吃得很简单,俩人都不会做饭,我妈自从多年吃素以来,厨艺退步得只能凑合把荤菜弄熟了。
奶奶住养老院之前,年夜饭都是我妈凑合弄点,奶奶买点蔬菜,我去本帮菜馆子,打包点经典菜。
比如,蟹粉虾仁、上海熏鱼、家烧大银鲳,这种菜都是我们家做不出来的。
往年我都是开车去夏味馆打包,时隔多年,也不知道夏味馆还是当年的味道么

8点不到,吃完糟心的年夜饭,我们就回家了。
崽子吃了一肚子虾仁和豆腐,高高兴兴上楼洗澡了。

她爸一进门就开了瓶冰啤酒,开了罐秃黄油,跟个孤家老头子似的,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客厅吃了起来
我说你这是喝瓶啤酒,洽点下酒菜,还差一碟盐水毛豆啊
你要是坐在楼梯上吃,就更像流浪汉了
对着我大叹一口气说,这罪恶的大块蟹黄蟹膏,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挂面就完美了,来一口白白胖胖的米饭也行啊
自从6月开始蟹粉打烊,老头子开发出不下30种秃黄油的花样吃法。

什么小龙虾蟹黄拌面,蟹黄盖牛肉炒饭,什么用金黄的蟹油煎大虾......为了吃出不同风格的秃黄油,这位带饭青年,简直无所不能

今年的秃黄油,确实是肥,也幸亏一直等到天冷了,蟹长胖了,蟹膏都满了才做大货,否则就像夏天的六月黄蟹粉一样,口感会薄一点。
上海话说起来,九雌十雄,到了农历10月的雄蟹,膏才会长满,蟹黄才会金黄瓷实不散黄。
崽子她舅拍的蟹黄,就是比我拍的好
农历10月,就是阳历的11月中到12月初,早于这个季节的螃蟹,黄是流黄,过了“十雄季”,蟹黄长成一大块一大块口感极浓而满溢

奶奶是蟹黄的重度爱好者,温州人一辈子爱吃蟹,梭子蟹、大闸蟹都爱吃。
比起蟹黄,我更偏爱蟹肉和蟹膏,其实我喜欢用蟹粉炒大元贝、蟹粉烤大只黑虎虾
我还喜欢用蟹粉拌福建扁肉吃

今年的秃黄油,蟹黄太大,只适合用来炒蔬菜、拌面、做蟹黄豆腐,黄太多了。
蟹满满,我打算留着做蟹粉虾仁。
一瓶蟹满满,估计够我做至少3顿蟹粉虾仁了

真的空口吃,我更爱蟹膏的腴美罪恶
我就喜欢吃蟹膏,每次吃到大块的蟹膏,都用筷子夹起来,放到老头子面前使劲晃,然后啊呜一口吃掉
上周,冰岛的朋友寄来了好多海鲜,有鳕鱼、黑虎虾、虾仁、扇贝
我打算用蟹粉炒万物的懒人厨娘法,来做个蟹粉虾仁,蟹油烤鳕鱼,蟹黄西兰花炒扇贝

我们家抠成精的老公,为了不浪费瓶子里最后一块蟹黄,把西兰花当成钢丝球,在瓶子里使劲儿咔哧咔哧,擦了好几遍。
硬是把秃黄油的瓶罐擦得铮亮,一滴都没浪费
年初五,他要去合伙人家聚餐,说好了每个人带个菜,凉菜也行。

老头子决定偷懒,就带两罐蟹粉去,用他的话说起来,谁家做的菜不好吃,就用蟹粉扣上去,保证好吃
过年🧨,就是这样,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吃。

三年大疫,经历了无数魔幻,每个人都在重审人生的意义,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

求仁得仁,求稳得稳,求奋斗得奋斗,求野心大冒险,得巅峰体验。

无论是富贵险中求,还是岁月只求静好,我们都要,从今天起,认真活好每一天。

好-好-生-活
还没领红包封面?
扫码领👇

|LONG COVID 新栏目|
那些年,你错过的功课贴
今日功课之咩咩脱发
任何脱发,都建议先乌飞姿,再密发植。
因为乌飞姿起效快,密发植爬坡期长, 容易半途而废,先靠乌飞姿建立信心,再靠密发植突破瓶颈。
乌飞姿主要是靠“豌豆三黑”这种复方,北美、北欧近几年来很火的突破性成分。
乌飞姿减少脱发很强生发速度快,但对白发无效
乌飞姿,减少脱发的体感,一盒就能感觉到,我是吃到第4天,就明显减少落发量。群里最慢的,也2周就掉头发少了。(跟个人体质、头皮、毛囊基础及服用量有关)
怀孕、产后、哺乳,乌飞姿都可以喝

孩子免疫低怎么办?籽籽都在吃什么?
👇一键get籽籽同款
崽子同款|点击👇轻松get
兔年突然为人母?
兔年运势,新鲜出炉
简直每一句都说到我心里
我的兔年运,宜添丁,这不是叫我备二胎么?
我老公的兔年运,你猜是啥?
宜勤俭节约,
这不是叫老头子勒紧裤腰带么!
想知道自己的运s👇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