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咱们发过几篇文章,是讲如何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的。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几位妈妈的留言。
她们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你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我带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感觉无处着力,家里没有你所说的这类好书,我要如何选书才能针对性的来帮助孩子呢?
于是,我决定好好结合给毛豆选书的九年经历,和大家说说“选书”这个话题。
说起这个话题,我是心有感触,带起来一大波美好的回忆。
在我看来,你给孩子选书的本质,就是原生家庭爱、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传递。
我是80后。那个时候,北方小城的文化资源并不丰富。我的小学附近,一到放学就有摆地摊的小贩,推销日本流传过来的漫画书。
但是我的家人不允许我看那些未经甄选的书,而是一直注意为我挑选精选、经典的儿童读物,回想起来,那应该是我最早的、也是最有效的早教吧!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奶奶就牵着我的手,带我去当地的新华书店买《故事大王》,《儿童文学》等优秀杂志,现在我的家里还有好几本我童年买的故事大王,它们跟着我一起辗转搬过数个家,我一直珍藏它们如瑰宝,这是我家庭儿时对我文化熏陶的见证。
这样精选的书籍,甚至连第三代毛豆都是受益者,连2022年的他,也在一直看。
△ 90年代初的故事大王,暴露年龄了,有也看过的吗?
小的时候,爸爸会带我去邮局订阅杂志,那时候订阅期刊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在网上下单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大人带着去当地的邮局填一个纸质的征订单,仔细把订阅代码、家庭住址填清楚,递给邮局工作人员让他登记,现在想想好有仪式感!
那时候订儿童杂志是件稀罕的事情,邮局阿姨一看这么小的小姑娘来订杂志了,每次都要考我几道数学题
我还记得爸爸给我订过《少年科学画报》,这是我科普的最早启蒙。
在文学启蒙上,我爷爷很注意给我买知名作家童话,那时候,我的《陈伯吹童话集》《严文井童话集》就是他给我选的。
每次回忆到这里的时候才恍然发现,即使在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我的家人就已经非常注意为我选名家写的书了。
虽然那时候,书籍算是价格不菲的商品,每本书都要几块钱,在那个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买书对工薪阶层的我家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了,但他们还是坚持为我买。
多买书、选经典的好书,不看烂书,这个家庭传承表面是知识,实质是爱,我一直把这个观点留存到了现在,现在要一直传递下去,传给毛豆和他的孩子呀!
说到这里,有的人会问了: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书,虽然少但是精,孩子本本爱看,现在的书很多,但是买回来孩子不爱看呢?
还真是这样,现在我身边的朋友们都说,给孩子买了很多书,但是放家里很久也看不下去,一直到某天断舍离了,还没看一半。
这并不是因为孩子不爱看书,说实话,更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咱们买书失败了。
买到的书不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实在是读不下去,找不到应该有的兴趣点。
其实这类不招孩子待见的书很多,真正的好书反而比较少。毫不夸张的说,童书的质量也符合二八定律,市面上的书只有20%的好书,另外的80%,仅仅是书而已,印多了你会觉得浪费纸。
我的工作就是整天接触各种书籍,那我就来介绍介绍,我选书的经验吧。
挑选专家、大师的作品!不要贪便宜
这点在买科普书的时候尤其重要。
这么多年,关于科普书,我踩了无数次坑,买的不少书毛豆也不喜欢看最后发现——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能写出好书,但是按照概率来讲,还是专业能力越强的人,越能说到点子上。
尤其是一些有专业性的书籍,专家、大师的一句话往往能让你豁然开朗,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而有些对知识了解的“伪业内人士”也能给你写出个一二三点,但是看他们的书,总感觉浮于表面,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总感觉糊着一层窗户纸,看不透事物的本质。
比如,我以前给光看书名唬人就给毛豆买的一套科普书,其中有一段讲海洋生物的。
大家点开下面的大图,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我看了三遍,才明白这段想表达的是:
最开始,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就是退潮时候留在海滩的鱼虾。但那时候受限于技术条件,人类没办法进入海里深入观察,因此海洋生物对人来说,是十分神秘的。所以大家就通过想象、编造故事,来猜测海洋里都有什么,于是就有了海洋的神话。
这套书的定位是6-12岁,但是,我觉得给一个普通孩子看这段,孩子真的看不懂。
还“他们往往只提出新问题,而无法给出解答”,这句话是认真的吗?作者确定不是凑数的?这句话能帮助一个六岁的孩子理解主题意思?
同样是讲海洋生物,另一段就更让我想吐槽了——
我明白作者的苦心,他是想要使用专业精确的词汇,但是让读者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有意思吗?
请问第一次读海洋类科普书籍的6岁孩子,能明白大洋海底和海洋水体是什么吗?
是不是应该找个贴切的、让孩子能理解的词语代替一下更合适?或者用大白话介绍一下?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豁然明白——
这本书的作者,也很专业,不是外行人写的,但是文章却是一些专业词汇的堆砌,并没有“孩子看完就懂,并强烈希望看下去”的欲望。
这样的作者,就像是生活中那些“不明觉厉”的专家,人家的目的就不是让孩子们听懂,而是让别人觉得他“很厉害”!
从这两段我们也能看出来,他和大师的区别。
大师不但会写一些经典永恒的作品,也会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给晚辈、学生讲解专业知识。
要知道,大师的学生很多,天赋也不同,有的可能聪明绝顶、一点就透,有的却很难开窍,怎么讲也听不懂。
最后大师会发现,“诶?原来他不明白的地方是这里”“原来这里我要这么说,他才能理解。”
所以,当我们看大师的作品的时候,总有一种他就在我面前娓娓道来的错觉。
这类书最大的缺点就是“贵”,因为名作家的版权费也贵,毕竟真正的大师抽出时间写书,是需要高昂的时间成本的。
但是孩子却愿意一遍一遍的看,这就是大师的魅力。
比如,最近我在带毛豆看一套院士科普中国桥梁公路的书的时候,院士就提出了一个孩子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每天这么多车在一起行驶,不会把路面压坏吗?”
院士就举了一个例子,说:“铺好的道路其实是多层的,从侧面看上去就像米花糖一样”。就这一个比喻,毛豆就秒懂啦!
至于古代的桥梁是怎么建造的,院士也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搭积木”,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和清明上河桥都是这样搭建而成的,说白了就是“筷子桥”。
我觉得好书就是能够这样一下点透孩子。
美感
说到书本的美感,倒让我想起来几个月前掀起的“丑课本”风波,不知道当事人有没有被彻查。人教版数学教材丑爆了,但没人知道,几十年前孩子的老课本是美学标杆
当时有个人给我发了一套孩子的绘本的图片。
这套书本身画风就让人不舒服,又到处充斥着与故事内容完全无关的暴力血腥画面。
我非常坚决的告诉他,这套书赶紧扔了,给孩子看,就是在毒害孩子。
这类书,不但让孩子感受不到美的享受,不能收到美的熏陶,甚至连文字的美都难以体会。
但是大师的作品就完全不同了。
大师的作品除了能一语点破,大部分大师的作品还能同时带给你美的享受。
你不但愿意“听”他讲,还愿意看他画的各种示意图,配图,甚至排版都觉得很舒服。
当然,还有成本更高的书籍,会为大师找专门的美术插画师,专门为这套书话一套插画。
这类书就是大师+大师的的作品,不但内容让我们看着很感兴趣,排版和插图看起来更是一种享受。
比如,毛豆没有新书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反复读的一本书
看看随便一张的细节
还有我特别爱看的一本书,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了,不知道看什么书的时候,我也会拿出来随便翻翻,
说实话,这两套书的价格都比较贵,但是光看图片就是一种享受,难道不是很值吗?
最后一点嘱咐
1.我们为孩子挑书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孩子的经验、知识、阅历比较少,有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会有困难,所以,尽量选择一些语言比较平实,专业词汇比较少的书籍。
2. 当然,有些专业词汇可能没办法用常见词代替,这时候最好有一些巧妙的讲解,让孩子能一下明白,“哦~原来是这个意思”,不然孩子看书云里雾里的,本来接触的就是新知识,讲的还迷迷糊糊,更难懂,孩子肯定也更不愿意看了。
3.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去一些国营图书馆或者书店看书。
这些国营的书店、图书馆没有盈利的压力,所以它们购买很多新书,大家去了即使不买,也可以拆开新书看。
如果孩子在这类书店、图书馆特别喜欢某一套书,而经过我们的判断这套书是知识性或者文学性非常好的书,那即使它贵,也值得我们购买。
人民币再贵,没有孩子的时间贵。

4. 在这里我说一下我非常讨厌的某些直播卖书的主播
他们不说书的优点、不说书适合什么年龄层、也不讲孩子爱不爱看,就强调书便宜,但是等妈妈们拿到书才发现,孩子根本不爱看,那这书再便宜也是一种浪费,且给孩子一种看书很无聊,书很枯燥的错觉,更是得不偿失。
5. 除了我们给孩子挑书要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还要注意不要挑选无厘头、口水漫画,这类书很符合孩子追求趣味的口味,有不少孩子看起来就没完,但是它没有一点知识性,纯就是浪费时间;
而且最严重的后果是,当我们给孩子看一些知识性的书籍时,因为没有这种口水漫画有趣,孩子就会更难看进去。
好啦,就是这些嘱咐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