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2022年初的时候,我们看到国家把年度经济增长的目标,定在了5.5%的位置。
实事求是的讲,在年初疫情多点开花的背景之下,我们年底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是有一定挑战的,也是需要努力的。

因为后续能发力的点,是非常有限的。毕竟对于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其实决定因素并不复杂。
基本上一个成熟国家拉动经济,无非就是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
这套架构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适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三驾马车起到的阶段性作用不一样。
只要按照这个架构做拆分以后,就会知道未来经济可能要在哪里发力,可能出现短期增量的点又是什么。
01 存量和增量
我们都知道,通常一个国家计算经济总量,用的是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
GDP说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这也是为啥在经济领域,考核经济增长最常见而且最有效的指标就是GDP。
一个国家经济产出有没有增加,国内老百姓的收入有没有增长,只需要核算年内的GDP增长就可以了。
可以说在经济领域,GDP增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最核心的指标。
以前总听人说,GDP增速对于个人来说不重要,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假如把某个国家的经济看成是一张大饼,假如这张大饼总量是100万亿的话。
那么这个100万亿,反应的是占据早期优势那部分人,能分到的部分。
每年造出来的大饼,会沿着之前固有的管道,流到这些已经占据优势的人手里。
由于这部分早就已经被拥有先发优势的那些人占据,你作为一个后来者是没什么竞争优势的,所以很难在存量里面分得一杯羹。
对你来说,比较有意义的是增量那部分。增量部分的多少,决定了你能从中分到多少羹。
这也是为啥以前我们总是告诉大家,你如果是个年轻人,在经济依然还在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要多看看新生事物和新生领域。
也只有在这部分增量领域,由于不存在有先发优势的人,所以你才能发掘更多属于自己的机会
假如说你去从事个传统行业,比如去做个超市,或者开个工厂啥的。
这东西市面上很多人早就开了很多年,无论货源渠道还有积累的老客户,远比你要有优势。
但是如果你这几年在电商、直播或者短视频这类新兴行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入场。
这时候大家基本都是一片白纸,所有入场的人都没有积累和经验,在这个新的市场里你就很容易分得一杯羹。
这道理就像90年代下海为啥能赚钱,因为下海是个新鲜事物,市场空白很大。

那时候市面上国企占据了主导地位,多数人找工作基本也就是进国企拿铁饭碗。
下海这玩意是个新鲜事物,大家基本也都是新手,在之前都没啥经验和渠道积累。
再加上当时市场上需求也比供应大,所以这时候你只要找到一个爆点,基本就能致富。
不过你说九十年代人们转身下海,和前几年人们做电商、直播或者短视频有区别么?
底层逻辑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投身有增量的新鲜事物。只是表面上换了层皮而已,换汤不换药罢了。
02 增速决定了收入
同样的,除了从事有爆发性增长的新兴行业,你的收入增长也和整体经济增速或者你行业的增速息息相关。
如果某个时间段,国家的GDP增速快,或者说你的行业增速快,这往往意味着整体经济的增速快,或者你行业的产出增长很快。
产出增长快了,从业人员的薪资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大家每天干劲十足的。

很典型的就是拿最近十年的互联网行业和实体行业对比,我们就能看出明显差异。
大家应该知道,互联网行业在最近十年,不断的从传统实体行业抢夺市场。
所以我们看到互联网行业在最近十年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实体行业在不断萎缩。
一边是互联网行业的薪资高歌猛进,一边是实体行业薪资多年停滞。
这个事情我们在《社区团购,新时代的圈地运动》里面,曾经讲过这个事情。
当经济增速慢下来以后,增量产出会越来越少,这个阶段大家的薪资和收入提升也就变得越来越难。
为啥我们会看到,台湾地区在90年代初,大学生的起薪就有几千块钱,那时候国内普遍收入也就过百。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台湾那边的大学生起薪依然没有提高呢,我们国内的收入逐步超过了他们。
本质上是因为台湾读过了高速发展期以后,经济增速越来越慢了,年轻人能分到的增量没了。
而国内在入世以后,开始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迎来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家能分到的增量更多了。
年长的朋友可以回忆一下,2001年入世以后,不管是外贸机械还是建筑设计,这些当时最受益的行业,是不是收入增长非常快。
同样的,如果你回顾一下我们国家经济增速最快的那几年,是不是也多数普通人收入增长最快的时候。
当整体经济开始放缓,行业增速开始变慢的时候,你的个人收入也就增长的很慢,甚至很多年几乎不增长了。
03 机会从来在增量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经济这张大饼里面,多数普通人能分到的部分,主要在增量部分上。
也就是每年整体经济这张大饼还能增长多少,或者说你所在行业的增长快慢,这部分才是你的机会。
从经济总量的角度讲,假如每年的GDP增速是10%,那意味着经济这张大饼,每年还有10%的增长。
按照100万亿的经济总量算,每年的增长是10万亿,那么后来那部分人,可以在这10万亿的增长里寻找机会。
如果每年的GDP增速掉到了5%,那么意味着经济这张大饼的增长部分,每年只剩了5万亿。
后来那部分人,也只能在这5万亿的增量里面寻找机会,相比10万亿增量带来机会,5万亿的增量少了一半。
你说这时候你是一个普通人,机会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竞争难度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结论也就非常清晰了吧。
这些年为啥大家会觉得,做啥生意都越来越难做了,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本质上还是因为增速逐步放缓了。
不过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也是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个阶段,必然产生的结果。
当经济总量10万亿的时候,每年能保持10%的经济增速,这是非常正常的存在,毕竟总量还没那么大。
等到了经济总量100万亿的时候,还能保持每年10%的经济增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树不能涨上天去,当经济的体量大到一定程度,那么我们必然要面对的就是增速放缓。
那么这个时候反应在人们的感受上,大家就会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好点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因为增量越来越少了。
现在想要有更多的经济增量,需要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或者热核聚变,这种突破性的技术被开发出来。
可是在可见的十几二十年时间里,我们看到这些技术突破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在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期以后放缓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迷茫,或者选择了躺平。
人们的抱怨也越来越多,常常把迷茫挂在嘴边。其实每个告诉高速的国家,到一定阶段增速开始放缓的时候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之前我们写过篇《从昭和男儿到平成废宅》,说得这个变化。
04 发展初期
我们知道GDP这个指标,主要反应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产出状况。
和产出相对应的是需求,因为没有足够的需求,产出也就变得没什么意义。
需求是怎么产生的呢?投资会产生物资和工业品需求,消费会产生消费品需求,净出口会产生外部需求。
这三种需求的总和,反应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终经济产出和需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GDP
所以核算GDP的方法论里面,有一个常用公式是:投资+消费+净出口+政府购买。
这也是为啥经济学上会把投资、消费、出口,称作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
这个公式里面,对经济拉动占比最多的部分,也是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个部分。
如果观察过去我们国家过去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其实也是主要依靠前三个因素拉动。
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听到,时不时新闻上就会提到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不过这三个拉动经济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排名是有先后的。
通常我们认为,投资在一个国家发展前期,是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手段。这点在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体现的非常明显。
因为投资这东西,可以带动下游多个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上下游联动的效应,从而影响一个产业链的发展。
举个例子说,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把很多外资企业引进来。

企业买地建设厂房,地方政府拿到这些钱以后,可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路网。
不管是建设厂房、投资基础设施或者是交通路网,乃至后期工厂生产都需要劳动力的参与。
当地的劳动力可以通过建设和生产,获得更多的收入。老百姓有了更多收入,各种需求和消费就会随之提升。
伴随着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他们的需求和消费在同步增长,但是市场上供应能力不足啊。
这个阶段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如1981年国家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这句话。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主要是供应相对不足,但是老百姓的需求却非常旺盛。
这也是为啥现在很多人总觉得,那个时候生意更好做,原因从供需的角度看很简单,需求比供给大。
05 发展后期
消费和投资是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进行投资以后,最终会生产出来产品。
这些产品需要有人来消费,企业才能从消费者手里拿回资金。之后才能完成生产--消费--再生产的循环,进行下一轮的生产。
所以有足够的消费需求,才能推动继续投资和继续生产,消费和生产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通常我们认为,消费分了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只不过国外消费需求,我们通常叫做出口。
如果套用以前的经济双循环,那么我们可以把出口和消费两部分,概括为外循环和内循环。
当内循环和外循环的消费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的时候,意味着供需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投资和生产端也就没办法继续扩大了。
不过这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到后期成熟阶段,才会出现的情况。
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早期,我们看到的是另外的场景,基本上就是供需两旺。
一方面由于新兴市场发展早期的地租和人工成本比较便宜,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和订单不断转移,外资在不断涌入。
另一方面这些涌入的投资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以后,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收入提高以后,老百姓需求不断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又不足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人投资,去增加相关的产能继续搞建设。
建设需要各种建筑材料,比如钢筋、水泥、沙石等等。这些材料的需求,又会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想要有钢筋,需要建设钢铁厂吧。炼钢需要铁矿石、焦炭等一系列原材料,也需要配套建设吧。
投资带动的这一系列连锁需求和下游多个行业的发展,最终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市场上的需求。
我们国家正式因为过去二三十年如火如荼的投资,从而挖掘了很多行业的需求,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
当然了,投资提升产能这件事,是没办法无限制做下去的,因为需求的总量是在那边的。
随着生产国产能的不断提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话,不管从国内看还是全球的角度看,总有一天会遇到供需逆转的状况。
因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不管是从国内的角度看还是全球的角度看,需求总量是一定的。
不断扩产以后,市面上的供给会开始过剩。市场上的供需情况,会从之前的供小于求变成供大于求。
到了这个阶段大家会觉得,投资扩大产能很容易,但是东西好像却很难卖,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不光市场上的需求好像已经不再增长了,同质化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大家利润越来越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所以这个阶段从企业层面,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大企业通过价格和产品优势,不断吃掉小企业的市场。
顶不住竞争压力的小企业会逐步倒闭,大企业会吃掉它们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大。
从国家层面来说,这个阶段国家也看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开始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供给侧改革。
所以国家也在这个阶段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
已经从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当然了,除了国内老百姓的消费行为,还有很大一块是国外老百姓的消费行为。
国外老百姓这部分消费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出口,我们可以把这部分需求,看做是国内消费的扩展。
国外老百姓的消费需求越多,转移到我们这边的订单越多,我们出口的商品就越多。
这部分出口带来的利润,可以用来提高国内相关产业链上老百姓的收入,也可以用作后面的投资和生产。
不管是用作提高相关产业链上从业者的收入,还是用作下一次的投资和再生产,其实都对经济发展有正向刺激作用。
因为出口产业链上老百姓收入提高以后,必然会有更高的消费需求,不管买日用消费品还是换车换房,都会带动经济正向循环。
当然了,由于国际贸易有出口也有进口,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参考净出口的数据。
商品出口以后,企业积累了从国外消费者那边赚来的利润,这些利润就可以继续拿来扩大投资和生产,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2008年以前,我们这边由于老百姓收入还不够高,积累还不够厚,所以当时的外贸依存度很高,对出口的依赖也高。
可以说当时的大部分订单,都来自于国外。国内的需求在这个阶段,很难消化掉这些产能。
所以当时美国遇到金融危机来求援,有一个流传的说法就是,救美国就是救自己。
06 消费端很难指望
可以看出,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指标,是我们国家过去到现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如果想要刺激经济增长,不管你做什么动作,最终都要从这三个角度来下功夫。
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曾经说过,我国的经济发展短期面临的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
为啥会这么说呢?我们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角度做个分析,可能会看得更清楚。
从统计数据上看,传统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和投资,目前的情况都在转弱。
消费转弱非常正常,因为收入增长变得越来越难。很多传统行业的收入甚至很多年,都不增长了。
我们知道多数人就业的岗位,除了制造业基本就是服务业,基本就是这两块。
从制造业的角度看,目前国内中低端制造业的产能,是处在过剩状态的。
大家同质化和价格战竞争比较严重,所以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已经很长时间没啥太多提高了。
前些年我们看到的供给侧改革,本质上也是在推动行业内大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从供给侧减少中低端产能的冗余。
中低端产能冗余,意味着这些产能是过剩的。现在的产能,已经远超下游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中低端制造业是没有足够的动力,继续追加更多的投资扩大产能的。
因为生产出来的产品过剩,导致产品的价格起不来,所以给从业人员提高收入也很难。
未来可能在制造业能提高收入的部分人群,是在某些高精尖或者硬科技领域。
这也是那些有志于从事制造业,并且想要在这个行业里面拿到相对高薪资的人,可以努力的方向。
然而我们高端制造业的突破,以及占领产业上游高利润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
而且这些高端产能基本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很高,用不了太多的人。
所以这部分人即使收入提高了,覆盖面也不会有多广,依然是属于少数人群。
更多的人被吸纳就业,其实主要是去服务业。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的,也是服务业。
服务业里面,旅游餐饮商业这些行业,由于受疫情影响根本没啥发力点,而且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收入也是大幅下降的。
去年之前好一点的服务业,可能是教培互联网这类行业,它们没有受到疫情太大影响。
不过去年开始的一系列政策层面的产业收缩,导致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收入也在大幅下降。
在这些服务业主力行业收入都在下降的背景下,目前可能我们不光是可选消费在大幅下降,有些必选消费都在下降了。
所以从刺激经济增长的角度说,消费这一块除非全民发钱,不然在居民收入下滑的背景下,消费很难指望的上。
07 出口端开始回落
我们知道由于2020年以来,国内疫情控制非常好,早早就开始正常的复工复产,所以在2021年我们出口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速。
因为当时只有我们国家很快控制住了疫情,也只有我们能保持正常的生产。
现在时间到了2022年,过去那些躺平的生产国,比如东南亚和印度这些国家,也都扛过去开始复工复产了。
后面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国家出于分散订单生产保供的需要,会把订单放在中国之外去生产。
也就是我们的海外订单在2022年,会逐步分流一部分到东亚和东南亚的其他制造国。
这一点体现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上,就是运费出现了连续11周的下跌。
身边做外贸的朋友也在反应,开年出口订单并不好,同比都有相当的下滑。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目前还是淡季,到了后面旺季可能会好转,这个趋势还需要观察。
我们前面说过,出口代表的是国外消费,国外消费就需要国外的消费者有钱。
对于出口还有个不利因素就是,随着疫情逐步走向尾声,各国开始逐步放开,疫情中间的发钱操作没有了。
很典型的美国那边,我们从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上看,体现的非常明显。
疫情期间因为美国政府发钱,所以储蓄率大幅提高,这个阶段老百姓有很强的购买力。
最近储蓄率已经逐步快速回落到正常状态,这些钱可能是消费花掉了,也可能是购买房子股票等资产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像去年一样,维持和2021年一样的高速增长是不现实的。
等于说传统刺激经济的三驾马车里面,内需出现了收缩,出口也有可能触顶。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依靠刺激经济增长的,只剩下三驾马车里面的投资项了,这也是我们最能把控的东西。
08 硕果仅存的发力点
投资项里面,其实和经济增长关系最大的两个板块,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当然了,还有一个制造业投资也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年由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制造业老板投资都相对谨慎。
起码我自己身边认识的一帮民营制造业企业老板,这一两年很少有继续追加投资扩产的。
前两天有个从事制造业的小伙伴还在吐槽说:
我们老板就是从事制造业的,一边对外在电视上吹牛要扩大生产多提供岗位,一边对内狠抓成本精简。
在业务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内要求整个事业部2022年人员缩减30%。
生产设备和配件原则上停止更新购买,不再追加投入,修修补补继续使用。
对外狠压供应商物料价格,逼得供应商老总带队上门求饶。危机意识极强,他们都觉得苦死了。
从数据上看,这点体现的也挺明显的。
因为2021年不光是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制造业投资也是低于预期目标的。
如果不单独观察制造业,把投资看成一个整体,过去几个季度数据也是低于预期的。
过去几个季度的数据显示,2021年三四季度,投资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
在2021年三四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是-0.03%和-0.5%,可以看出趋势还有扩大的迹象。
我们前面说过,未来能刺激经济增长发力的板块,也就剩下投资这部分了,这部分也是我们最具备主观能动性的部分。
在产能相对过剩,制造业投资指望不上的情况下,能主动调节的部分,就是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了。
之前我们之所以会推测:后续会看到扩大基建投资,放松房地产相关限制政策的底层逻辑,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从基建投资的角度讲,后续我们大概率会看到政府在2022年会扩大财政支出和发债,进行适当的超前投资。
因为在企业不去扩大投资加杠杆的背景下,只能是依靠政府主导加杠杆扩大投资。
通过政府扩大投资和加杠杆,把订单和资金传导到民间。民间有了订单和利润,投资的积极性才能起来。
我们过去在这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里面,曾经讲过这个事情,现在观点也没啥变化。
从房地产投资的角度讲,我们很快会看到全国范围内的限购限贷,开始逐步松绑。
松绑房地产的原因,是因为地方财政想要刺激基建,就需要手里有钱才能搞。
那么地方本身不产生收入,能做的是转移支付。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卖地来的。
我们知道楼市是财政的夜壶,因为财政困难了,就需要卖更多的地,有更多的土地出让金。
想要多卖地,那么前提是开发商需要多卖房。然而房地产带有吉芬资产属性,涨价时候才好卖,跌价时候是没人买房的。
但是经历了去年地产行业的调控和紧缩以后,目前很多民营地产商,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拿地投资了。
那么现在能做的,是逐步放宽首套和改善住房的贷款条件,把调控加起来的贷款利率降回去。
在刺激大家更多买房需求的同时,帮助房地产商把手里的房子卖出去,才能形成资金回流继续投资的循环。
需求端松绑的同时,供给端开发商这里也要逐步松绑,比如去年限制的开发贷放松,就是松绑的关键。
可以预期的是,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会从去年的紧缩降杠杆,会变成想方设法稳杠杆。
财政和货币同时发力,继续放水宽松的同时。给房地产行业适当松绑,基建也同步加大力度。
在这种背景下,再加上地产在恒大融创这类民营地产出问题以后,还有个并购重组集中度提高的逻辑。
金融和地产这些行业的估值会得一定回归,因为预期已经差到不能再差了。
除了楼市这个财政的夜壶,还有一个可能的选择是分散风险到资本市场这个经济的夜壶。
理论上如果企业遇到困难,最好的办法是给企业输血融资,但是靠银行贷款间接融资,银行需要承担坏账风险。
我们的银行主要是国有银行,国有银行承担太多坏账,等于说风险都堆到政府头上了。
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不管是IPO、增发还是配股,都可以把风险分散到亿万投资者个体头上,避免银行直接融资承担太多风险。
09 利差锁死了宽松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那我们不是还有货币和财政宽松政策可以用来刺激经济嘛,为啥不赶紧用这个工具,
因为现在想要使用这类工具,其实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间窗口,这个节点宽松不宽松变成了两难。
去年美联储宽松的时候,我们搞了一年紧缩。现在美联储已经开始紧缩了,我们宽松的空间和时间都被压缩到很窄。
我们这边想要宽松,必须考虑到中美两个国家的利差的问题,两边也必须维持足够的利差。
由于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行货币的抵押物到目前为止,主要还是美元外汇储备。
所以我们阶段性的货币政策,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有经济学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世界上所有国家央行的利率水平,都必须和美国保持一定的利差。
因为我们是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在这个背景之下,中美之间的政策利率必须保持一定的利差,体现主权信用风险。
全世界不同国家的政策利率,都要在美国政策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的点差体现主权信用差异,比如英国就加了25bp。
如果没有这个信用利差存在的话,那么资金外流和汇率贬值的风险,会变得超级大。
国内现在搞得是利率走廊上限的政策,目前最重要的政策利率定在了2.1%。
按照点阵图预计,美联储这轮加息以后,中性利率在年底大概率会达到2.25-2.5%。
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潜在利差,目前已经不到0.3%,这已经是过去7-8年极低的一个水平了。
如果想在这个阶段降息刺激经济,留给我们降息的空间和时间窗口期,可以说非常短。
因为在美元2022年开启加息周期以后,如果中美两国之间利差太小,会出现很大资本外流的可能性。
这也是为啥在去年美联储宽松的背景下,我们搞了紧缩。从经济的角度说,有点看不懂。
要知道上一轮中美政策利率的利差,最低收敛到15bp。这还是我们央行为抑制外流跟着加了四次息,才维持住15bp的利差。
目前这种情况,意味着现在想要通过降息刺激经济,比如说降到2%的利率水平是有点难度的。
因为中美要维持一定的利差,根据美联储的点阵图,要维持这个利差到年底某个时间点,我们甚至可能需要加息两次到2.5%。
可能降准可以作为选项之一,降息因为中美信用利差的缘故,时间和空间窗口都非常短,做出调整也很难。
不过降准需要宽信用配合。宽信用的关键,是下游有人有信心愿意贷款。
我们在《新一轮救市来了》里面,也曾经讲过这个宽信用的原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尾声:
可以说我们紧缩一年以后,在这个时间节点遇到的问题,不光是中美利差很窄。
就连和亚太地区的几个中等发达国家比,我们的利差也已经几乎没有了。
如果回到2019年,你可能不会相信中国的利率会比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更低,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发生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亚太地区我们的利率已经低于新西兰、韩国和澳大利亚,仅仅高于日本。
这也意味着不管从中美利差的角度看,还是和周边几个中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能够宽松的空间和时间都非常有限。
当然了,如果从乐观的角度看,我们目前的经济增速,是在没有大规模发钱和货币政策刺激下完成的。

也就是说国内在未来中美利差拉大以后,依然还是有比较大的货币政策空间的。
只不过这个拉大的时间点我们不知道,是美联储不再加息以后,还是未来出现全球系统性风险的时候。
这里后续我们最需要观察的指标,依然是M1和M2的增速问题,也就是上图中的蓝线和绿线。
看后续两个季度,代表M1的蓝线,是不是能够继续向上,穿过绿色的M2。
因为是不是能够上穿,不仅代表着资产价格的走势,也代表着经济后面会走向回升还是步入衰退。
PS:我们的新书出版了,点击下方的图片,可以直接下单。或者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也可以下单。
或者在当当搜索《看准》,也可以购买。期待大家读完以后,给我一些反馈。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炒股拌饭”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