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我们
以前我们写过一篇《日本的标准案例,中产不掌握生产资料终将走向下流》,文章里提到日本在经历高速发展期以后,一次次的量化宽松叠加失去的二十年,把日本的中产带到了坑里。
在这里很多小伙伴有个疑惑,为啥日本发展的好好的会失去二十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说因为美国逼着日本签了那个著名的广场协议,后面让日本失去了二十年。
其实当时签广场协议的不止日本,一共有英美德法日五个国家,这里面只有日本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衰退。
真正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日本自身,石油危机以来,日本跟随欧美从1940年体制转向了新自由主义,放松了金融监管。
后面又在大宽松催生了泡沫以后,戳泡人三重野康亲手刺破了这个泡沫,一轮轮资产价格下跌和信用紧缩让日本再也爬不起来,陷入衰退的二十年。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故事的前世今生,再看看普通人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和教训。
01
前面我们说过一个名词,叫1940年体制。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1940年前后,为了确保在二战中取得胜利,日本实施了一套“国家动员体制”,国内所有的资源都要为战争服务。
说起来,这套1940年体制的由来还和1936年的中国的东北有莫大的关系。
1936年,岸信介出任伪满洲国工业部长,他是带着目的而来,要在满洲践行他发现的一套理论。
理论是从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衍生出来的。
很多人要问了,日本不是学美国的嘛,怎么又去学苏联了。
当时的欧美正处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理论在那个年代受到重创。
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在经济泥潭苟延残喘,后面罗斯福新政实施以后,才被逐步拯救。
都这样了,谁还会去学它们啊,这个以前在70年代传颂的美国中产梦已然破碎》里面描述过。
当时的普通民众生活有多惨我们之前也贴过。
苏联倒是欣欣向荣,在那个时代就像灯塔一样。
1937年的苏联刚刚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相比五年之前,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
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轻工业增长了100%。
农业总产值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负增长,变成了增长54%。
老百姓工资增加了1.5倍,集体农庄的农民收入增加了两倍多
苏联的突飞猛进让大家觉得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这套东西是不是有啥问题,后面自救的时候,纷纷把目光转向了苏联的计划经济。
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曾经写过:“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西方原先对苏联这套东西的怀疑转变为真正的兴趣和模仿。
罗斯福新政就是当时典型的代表,面对1929年的危机,美国效仿苏联,直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拯救了当时的美国。
有些那个年代的事儿现在看起来是很好笑的。
比如为了给底层提供基础保障,罗斯福上台想让美国和苏联一样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可这玩意在国会根本通不过。
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他们的观点是,要是国家建立社保体系,子女就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这套从苏联抄来的东西会把美国苏联化。
知道那个年代为啥苏联才是人们心中的圣地了吧。
那个时候苏联两个字就是福利好,保障全的代名词,同年代的西方基本还在把工人当牲口用。
日本和美国一样,目睹了苏联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觉得这套东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开始研究苏联的计划经济和五年计划。
岸信介跑到东北去就是为了实践他这套新发现的理论。

熟悉他的人应该知道,岸信介是现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
当时的岸信介和东条英机他们几个人被称为满洲五巨头。
他们在伪满洲搞了个满铁,在计划指令的调配下,把整个东北当做公司来运作。
满铁垄断了伪满洲国境内所有的钢铁、煤炭、化工和电力产业。
当然,这套计划经济理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伪满洲的工业产值从1936年的8.07亿元,到1940年达到26.47亿元,四年三倍。
生产力指数上升幅度超过60%。
1941年岸信介回到了日本,成为为日本经济掌舵人,各个经济部门也换成了他在满洲搞经济时候那帮人。
当时他们被日本人称作改革派,也被称为“岸-椎名阵线”,这是根据岸信介和他的副手椎名悦三郎的姓氏命名的。
这帮人的理念是对产业实行国家计划管制。
他们认为企业必须为公共利益做奉献,不得追求私利,也不允许不劳而获的特权阶级存在,最终目标是日本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后面1945年日本战败了,但是这套体制却有幸保留下来,成为二战以后日本崛起的基础。
02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军进驻,岸信介被当做甲级战犯抓起来差点枪毙。
不过执掌日本经济的依然是他以前手下的技术官僚,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做了进一步改革。
通过麦克阿瑟完成日本土改同时,在各个领域做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
想发展经济就得有钱啊,战后日本技术官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救助金融机构。
1946年,全国财政预算超过20%花在了专项费用补偿银行,防止银行破产。
同时用计划的手段限定某些企业可以用低价购买钢铁煤炭,中间的差价政府来补助。
这个补助力度非常之大,超过了1947年全国财政预算的25%,等于是政府贴钱推动钢铁煤炭产业的发展。
是不是有点类似我们当年的双轨制。
因为战后基础设施破坏殆尽,重建对能源钢铁需求非常之大,这些基础产业的投资带动了其他下游产业一起增长。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1947年日本GDP达到了前一年的2.9倍至1.39万亿日元。
1948年达到了2.68万亿日元,几乎是倍增。
现在人们看到补贴搞煤炭钢铁都会觉得很奇怪,这不是该淘汰的落后产业么?
事实上那个年代这玩意就相当于现在的高科技。
每个国家都很重视,我们国家不是也有过一次大炼钢铁赶英超美嘛。
炼钢的同时日本还上马了一系列的重化工业,机械制造业。
和我们国家九十年代末期一样,这个阶段大量的日本农民走进工厂,城市化率快速提高。
不光是计划手段和财政补贴。
后面日本政府还成立复兴金融库,为国家基础产业投资和企业扩张发展提供低息贷款。
我们的国开行就和这个很类似
贷款利率远低于物价上涨和通胀,名义上是贷款,其实就是日本央行印廉价钞票给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
为了保证能供掌控和分配资源达到预期的重工业化效果,日本当时还出台政策限制社会资金,严格控制资金流向。
毕竟重工业投资大,回报慢。
如果不限制资金流向,实行市场主导,资金多数会流向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民间资金更显然追逐短期利益嘛,大家投资就是想赚钱的嘛。
有了1940年体制推动,加上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人军需物资的迅速增加,战后短短十年,日本就已经实现了复兴。
不过能这么快复兴,得说日本人运气好占了很大成分。
如果朝鲜战争没爆发,基本上也没日本崛起啥事儿。
大家都知道战后日本打成了一片废墟,即使重建完成,老百姓手里也没钱,啥也买不起,所以企业生产了也没用,因为卖不出去。
生产、消费、研发迭代、再生产的链条根本循环不起来。
朝鲜战争打破了这个魔咒。
因为美国人军需订单暴增,大家都跑去工厂打工,给美国人造东西然后领工资,有了钱就能买东西消费了。
东西卖出去,工厂也可以继续开工生产了,整个经济链条就活了。
那时候日本国内有100多万人为朝鲜战争服务,炮弹/燃料桶/军用汽车都要从日本采购。
丰田就是个典型例子,战前给日军造卡车,战后干一样的活儿。
战后因为日本国内经济不行,卡车卖不出去眼看快要倒闭了。
朝鲜战争爆发让军用卡车订单雪片一样飞来,第一笔就是46亿日元的巨额订单。
当时的丰田人形容朝鲜战争是“上帝的礼物”。
还有那个三菱重工。
不少人应该看过纪录片《长津湖战役》。
这次战役比上甘岭还要惨烈,志愿军光冻死冻伤就有三万多人。
美国人在长津湖差点被围歼。
后面从长津湖逃出来时候架的桥就是三菱重工连夜做好,空投到美军阵地的。
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的红利是巨大的,几乎打通了日本的生产消费产业升级整个链条,让日本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到1954年12月,日本开始进入神武景气,这时候的日本已经能依靠投资和消费等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真正走上内循环的高速增长之路。
韩国后面的崛起很大程度也是依赖了神武景气的资金溢出效应。
到了1955年之后,日本平民开始能用得起三大件。
黑白电视,洗衣机和冰箱变成标配,可见当时发展之快。
60年代更是日本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GDP每5年就翻一番。
这也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
到现在很多日本人还在怀念那个时期呢。
以前总有些专家学者说增长不重要,GDP不重要。
各个国家的发展史都告诉我们,只有经济快速发展,饼快速变大的时候,普通人才能分一杯羹,享受到快速增长的溢出效应,吃到增量。
一旦增长停止了,大家都在分存量的时候,日子就越来越惨了。
7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世界范围爆发了原油危机。
二战以后,油价在2美元徘徊了很长一段时间。
第一次原油危机爆发以后,先是涨到12美元,接着到了40美元,相当于一下涨了20倍。
欧美国家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尤其是依赖石油进口的重化工业。
不过日本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很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日元不断升值提高了汇率。
货币升值相当于降低了进口产品的价格,缓解了石油涨价的影响。
日元第一次大幅升值是在1971年12月,西方十国财政部长搞了个《史密斯协定》。
日元当年升值16.8%。
到了1977年,因为美日贸易摩擦,日元继续升值。
和1971年比,几乎升值了60%。
从最初的1:360的固定汇率升值到1:180左右。
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
到1988年,升值幅度几乎达到100%。
汇率从1:240飙升至1:120。
美国人逼着日本人升值主要是因为日本对美国顺差太大了。
70年代开始,日本对美贸易带来大量顺差使得外汇储备急剧上升。
1970年还在44亿美元,1971年就增长到154亿美元,一年增长4倍。
大家都知道当时日本是出口导向型国家,为啥日本竞争力强,一个是因为汇率低,另外一个就是工资也低,一个日本人干美国人两倍的活儿,拿十分之一的工资,加上产品质量还不错,竞争力当然强了。
所以美日贸易摩擦就没断过。
广场协议之前,美日还经历了“纺织品大战”,“钢铁大战”,“彩电摩擦”,“汽车贸易摩擦”几个阶段,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出来日本的制造业和产品在持续升级。
因为日货物美价廉搞得美国货完全没市场,当时全美都在抵制日货。
警察看到日本车就罚款,打砸日本车是爱国行为,为此还把一个华裔当做日本人当街给打死了。
不过抵制了半天,丰田这类日系车企依然差点把福特这些美国公司挤得破产。
劳动力和日本一样便宜是没可能了,只能汇率升值。
升值了产品不就没那么便宜了嘛,也就没那么有竞争力了。
现在美国也在逼着我们干这个事儿。
不过有意思的是,因为升值实在太快了,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以后第二年,也就是1987年2月,在美国人主导下,七国领导人又签了个《卢浮宫协议》。
日本在协议里承诺降低利率、扩大内需,还有阻止日元继续上升。
是的,你没看错,之前是美国人要求日元升值的,现在为稳定美国外汇市场,阻止美元过度下滑,又要求日本控制升值。
不过这次没啥效果,升值预期太强了,3月30日,日元汇率突破1:145,突破了协议规定的底线,《卢浮宫协议》失败了。
03
很多人都说日本之所以失去二十年是因为日本被逼签订广场协议以后,日元的升值刺破了泡沫,财富都被美国人掠夺走了。
其实这是个很扯淡的说法。
事实上,广场协议签订的时候,日本泡沫还没怎么出现。
但是快速升值确实给经济带来了影响。
即使产品再牛逼,日元升值100%,意味着你的产品在海外几乎贵了一倍,竞争力下降是不言而喻的。
拿当时日本最厉害的汽车来说,1985年升值以后,日本汽车出口陡然进入下行周期。
家电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即使竞争力下降了,日本依然保持着对美国的巨额顺差。
直到90年代泡沫破灭,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仍占其全部贸易盈余的三分之一以上。
1992年克林顿当选,美国为了减少对日贸易逆差,依然不断压迫日元升值,以降低日本出口、增加其进口。
1993年时美国财政部长还表示,为了平衡日美贸易,日元需要升值20%左右
不过即使总份额还在增长,增速下滑依然带来了经济疲软。
比如出口导向型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就在日元升值背景下遭受重大损失。
出口利润大幅下降,1986年一年日本企业因日元升值就便损失8兆日元。
出于对升值萧条的担忧,日本政府搞了个常规操作刺激经济----降息。

这种操作非常常见,大家最常听到的就是美联储今天加息明天降息。
每次经济疲软,美联储就降息印钞刺激经济。
经济回暖就加息回收钞票给经济降温,循环往复。
我们国家也经常这么做,很多炒股炒楼的人关心的降息降准也是一样的道理。
日本央行从1986年开始连续五次下调贴现率至2.5%。
市场一下子多出来一大笔便宜的钱。
资金倒是多出来很多,但是往哪儿投呢?
让制造业企业拿去扩大生产么?
以前的文章我们讲过,市场靠什么驱动----购买力需求。没有新增需求,没有人会扩大生产,因为生产出来你解决不了卖给谁的问题。
日本也是一样的道理,本来货币升值,竞争力下降东西就难卖,谁再去扩大生产啊,那不是企业家脑子出问题了么。
回顾历史,每当这个时候,过剩的钱到了企业手里,大家的操作都是一样的。
这些钱被拿来做资本全球流动套利,加杠杆炒房炒地炒大宗炒股票,推高资产价格。
当时的日本自然没有免俗,因为手里资金实在过剩,很多制造业企业拿到银行巨额贷款以后,并没有扩大生产,走上了炒房炒股的“金融化”道路。
1986~1988三年内,日本银行业一共向日本民间企业提供融资67.5兆日元。
由贷款利率下降产生企业过剩资本高达20兆日元
过剩资金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股价和房价的大幅上涨,泡沫经济逐渐形成。
如果你认真看过日本的地价和股票市值曲线会发现,无论日本楼市还是股市的泡沫,都是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才形成的
说广场协议签订刺破泡沫根本是无稽之谈。
那时候泡沫还没产生呢怎么刺破。
后面泡沫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日本央行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
因为市场上钱太多了,当时日本的股价房价涨的匪夷所思。
1986年日本地价开始急速拉升。
到1987年,地价又涨了30.7%。
到1990年均价几乎上涨了100%。
地价的上涨让人们陷入了狂热,很多荒唐的事儿在那个年代发生。
当时日本到处流传着两大神话:
一个是坚信土地不会贬值,日本人多地少,土地永远稀缺。
当时全民都在买房炒地,地王几个月就刷新一次,一寸土地一两金。
第二个是东京房价不会下跌。
日本只有一个东京,政府也永远会支持房地产。
到1990年,东京的地价就超过了整个美国全国。
而美国的面积是东京的1.5万倍。
资产的快速膨胀给日本人带来了极大的自信。
当时的日本报纸上有个特别搞笑的说法:“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土地出租给美国人住。”
银行放贷也很随意,每个员工都有放贷指标。
大家都疯了一样往外借钱,只要你有工作有固定住址就能贷到钱。
那时候的疯狂现在几乎无法想象。
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银座五丁目有个警察岗亭,这玩意后来被16个人当做私人财产抵押,获得了630多亿日元的贷款。
有个日本歌手千昌夫唱了一首《北国之春》红得发紫。
银行找到他,建议他投资夏威夷的酒店。
因为日本人成群结队的去夏威夷结婚,绝对有必要在那边建一个五星级酒店。
千昌夫说我没东西担保,银行说你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担保。
之后千昌夫从5家银行拿到了2700亿日元的贷款,不光在夏威夷投资了酒店,还投资了高尔夫球场。
不光楼市,1986年开始,日本股市也开始大爆发。
到1989年指数涨了400%多,当时的日本股市市值占到全世界的45%,超过美国一倍多。
按照日本人的话说。
 “辛勤劳动未必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而空手套白狼的各种虚假无德的行为却能带来巨大财富。”
再没人有心思正经上班,全日本老百姓都沉浸在投机之中,毕竟钱来的太快太容易了。
来得快花的也快,法国奢侈品有一半被日本人买走了。
因为钱来的太容易,还经常会出现两个日本人想去吃一碗800块的拉面,花了1万多日元打车的场景。
一个家庭主妇在家炒楼炒股,赚的比上班族多多了。
也从没人考虑过日本的楼市股市会下跌。
老百姓都沉浸在狂热中,可政府开始担心了,银行体系借出去这么多钱,万一泡沫垮了连环违约金融机构都得破产。
还有就是海外热钱来得太汹涌了,通胀来了。
从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快速升值开始,大量资金就开始涌入日本。
原因很简单,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海外热钱只要把手里的货币换成日元,躺着啥也不干,平白无故一年就多了20%,还不说如果拿日元买了日本国内疯涨的资产。
资产价格和物价的上涨给普通上班族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央行必须出手了。
04
为了回收宽裕的流动性、抑制海外热钱,1989年开始,日本央行开始温和加息。
到了下半年,平成恶鬼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
他上台以后,开始了快速加息之路。
这个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个二杆子。
当然我们不是说这里不该调控,但是快速刺破泡沫的调控方式就是一场灾难。
历史经验早就表明,慢撒气才是正确路径。
1990年8月,日本利率迅速从2.5%提升到6%。
股市和楼市都被掐断了货币供应,泡沫破灭了。
我们知道,货币和资产价格是水和船的关系,不管楼市股市道理都一样。
水涨自然船高,没水了,船自然就要沉底了。
1990年,股票市场先崩为敬
日经指数从最高的38915点跌到14309点,跌幅高达50%以上。
到1992年底,股票市值只剩1989年的38%。
后面就是漫长的下跌。
从1989年的38915点一路跌到2003年的8000点才止住,这都14年过去了。
楼市也没逃掉。
由于土地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资本市场崩盘随即传导到楼市。
金融机构为避免损失,要求企业偿还贷款,企业不得不变卖股票和抛售不动产,地价应声而跌。

2003年,地价已经比1991年高点下跌了45%,1000万亿日元资产被蒸发,高点买房的投资客们沦为赤贫,还欠了银行一屁股债。
而这批人,多数是当时相信日本第一,日本永远涨的中产阶级。
88年东京都港区青山南骨董通一座民宅,立牌上写 “此土地家屋绝对不卖。
到了1991年,这里变成商住两用楼,转卖价格1.6亿日元。
96年时这座楼变卖,价格只要730万日元,跌了22倍。
以前在西西河看过一个故事。
说一个去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公园遇到一个流浪汉。这个人76年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部,因为泡沫破灭欠了银行一屁股债流浪街头。
留学生觉得很奇怪,这个人破产时候才四十岁出头。
为啥那么多人都可以从零开始,他一个经历过创业期,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际关系的日本精英,倒下一次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呢?
就算是做一个贫穷的底层劳动者也好过流浪汉呀。
流浪汉的回复是:“呵呵,你还真天真。知道我欠银行多少钱么?大概10多亿吧。我就算再努力地工作,我赚的钱只能留住自己最低的生活费用,其余的钱都要还给银行。我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他唯一能够做的事就是和太太离婚,尽量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太太和孩子,然后背着沉重的债务去做流浪汉。
05
很多人奇怪为啥楼价会跌这么厉害,我们国家不是一直很稳定的缓慢上涨嘛。
简单说就是因为急速去杠杆带来的信用收缩。
举个例子,之前你花了500万买了套房,想1000万卖给别人。
后面那个人因为银行收贷,贷不出款拿不到钱了。
你买的房又怕砸手里,不就需要赶紧卖嘛。
问题是本来价格就是虚高,人人都这么卖,又没有承接,直接不就把日本楼市砸崩了嘛。
楼市是边际定价市场,一个小区均价500万,在卖的就那十套八套。
上涨预期形成,突然有人来抢房,有一套600万成交了,全小区的定价就涨到了600万。
要是形成下跌预期,有人400万砸盘卖给别人了,全小区定价就变成了400万。
不动产价格波动长期看价值,短期来自预期。
剧烈去杠杆带来的信用收缩导致的预期急速转变是非常恐怖的。
以前我常说一句话,上涨无房源,下跌无刚需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的
涨了都舍不得卖,因为觉得还会涨,房东惜售,可不是没房源了嘛。
跌了就没人买,因为觉得还会跌,刚需也怕买了赔钱啊,都在观望。
如果你学过货币金融学,了解货币创造的过程,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每一次急速剧烈去杠杆都会导致信用收缩。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负债是刚性的,也就是一定的。但是资产价格是波动的。
在信用收缩的过程中,最先卖出资产偿还债务的一方才能安全的去杠杆。
随着信用收缩进行,资产价格不断下跌,刚性负债的前提下,越到后面被迫去杠杆的一方,权益损伤越严重。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后面就看到了连环爆,去年的股市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说完很多同学可能还是不明白。
那我们再打个比方。
你在日本泡沫破灭前花1000万买了套房,首付300万,贷款700万。
一看房价要跌,赶紧1000万转手给别人。
在这里链条里,你就是最先卖出资产偿还债务的一方,安全落地了。
接盘你房子的下一个人同样是300万首付700万贷款。
他赶上了泡沫破灭,楼价跌了一半,房子市值只剩500万。
除去亏掉300万首付,房子价值从1000万掉到了500万。
因为还有700万贷款,所以权益变成了-200万。
因为日本当时没有破产制度,你的房贷还得继续还。
负资产,现金流还得用来还债,怕是最惨的状态。
公司的道理也一样。
在资产价格高点花了大钱投资的企业也掉入了信用收缩循环,大批企业破产。
后面就是降薪裁员,随之带来的就是普通老百姓收入的降低,进一步加剧前面的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一直说,资产到了高位,最怕的就是信用收缩以后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连锁反应,比如企业抵押物不足带来的倒闭裁员失业潮和大规模断供。
因为对多数人来说,买房都需要贷款。
你买个房子,一个月月供1万,你赚1万5,咬咬牙还贷没问题,但是你们公司突然倒闭,你的工资没了现金流断了又借不到钱,不就还不起贷款得卖房了嘛。
你一个人卖也无所谓,问题是突然一大批人都开始这么做了,卖的人越多越没人买,价格下行就越厉害,不就崩了嘛。
急速加息道理也一样,你本来还1万的贷款加息以后到了1万5,还不上就卖呗,结果大家都卖就卖崩了。
日本当时就陷入了我们刚才列举的恶性循环。
所以在这一年你看到,大批日本地产公司倒闭,银行也被拖下了水。
随着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信用收缩,银行业开始倒闭。
连锁反应被触发,大量企业跟着倒闭了。
一年时间内就有上万家企业关门破产,随后就是裁员潮和失业潮。
这上万家企业的员工突然出现在人才市场,一下子供过于求。
那边负资产还要还着房贷,这边工作找不到,痛苦极了。
以前我们总听到一种说法,反正自己住自住买房不择时,只要现金流跟得上,买贵买便宜无所谓。
我一直觉得这个说法扯淡,一线城市买入高低点差值大的能有一两百万,这些钱拿来改善生活不好嘛。
这里日本又告诉我们一个案例,买入择时还是必须考虑的。
当时好多普通日本职员刚刚买了几千万日元的房子就赶上了泡沫破灭,然后就是被裁员,现金流跟不上房子被银行没收,流浪街头。
而且即使流浪街头你的债务依然得还。
只要没有个人破产,债务就不会死。
你的债务银行即使倒闭了,也会把你欠的债卖给下一家,下一家会来追债。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以前很多人担心国内的楼市。
实国内一线到目前基本没啥风险。
原因很简单,每一次到了有风险的位置,看不见的手就会出来调控。
先是通过限购限贷各种政策把价格锁定,之后控制在一个低风险的高位缓慢回调,然后等收入和储蓄上升,化解风险。
每轮都差不多,中间也会有个低点。
最终能不能买到好的价位主要取决于你对政策的理解。
尤其是限购限贷的理解。
很多人不明白,限购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要涨更多。不然2014年全国都在限购,房价就不会回落。
真正的意义这轮涨到位了,需要保护购房者的购买力。
后面价格回调到一定阶段,再让这批购买力再来护盘。
你非要限购了去炒作被套个几年也没办法啊。
而且限购开始的时候通常伴随限贷。
信贷收紧,利率上升,首付提高是标配,典型的就是2017年底那阵的二线城市。
当时很多人还想着投资买买买,早就没有洼地了,基本都是追高。
这时候投资总有种吃屎都赶不上热的感觉。
从限购时点开始,二线城市盘整三、五年算是正常。
为啥是这个时间?因为下一波人三、五年能攒出首付啊。
买在高点上的个体损失一般都挺大。
说起这个,我有个小伙伴就是典型,北京的同学都知道京楼高点在2017年3月17前后。
那时候真的疯狂,抢房子就像抢白菜一样,其实每次这个时候离亏钱就不远了。
当时我们都劝过他是高点了。
这个小伙伴抵押了天津的房子拿着贷款在北京东三环买了一套,除去首付手里还留了两年月供。
算盘打得挺好,两年涨五成,10年工资就赚出来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现在大概回落了近三成,大概市价在880万。
但不幸的是,两年过了,他的月供现金流要跟不上了。
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降价卖掉还背着天津的抵押贷款,也算是一夜返贫了吧。
虽然一线楼市是曲折向上的,但是重点是曲折,不是向上。
每次曲折的时候,都会有一批高杠杆的投机客倒下。
或者因为杠杆过高,或者因为现金流跟不上,调控的主要对象就是他们。
每次他们死了,下一波上涨就来了。
日本这次泡沫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日本国内长达了10年的萧条,被称为“平成萧条”。
整个社会情绪都很低迷,大家也很迷茫,觉得找不到出路,由此诞生了大量的平成废宅。
当年朝气蓬勃的昭和男儿早已不见踪影。
废宅们没有欲望,也没有野心,也不想奋斗。
只想做个安静的食草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系青年。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大家连恋爱都不谈,追求女生都没兴趣了。
前段时间日本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
日本18至34岁女性中,有39%还是处女;
日本18至34岁的男性中,有36%是“童子身”;
调查报告还显示:
18岁至34岁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没有男朋友;
在35岁至39岁的年龄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从未有过性经验;
而日本34岁以下的女性的处女率达到40%。
尾声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如果说我们普通人需要从这次日本的教训学到什么,那大概是如果投资,需要辨别清楚,千万别在资产价格高位做战略牺牲品,也千万不要在高点跑去接盘。
因为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资产的逻辑会改,商业的逻辑也会改。
比如说以前商铺是好资产好投资,很多人高价买商铺。
可现在因为电商普及和冲击,逻辑早就完全变了。
连我爸妈这些老年人都知道多数商铺买错就是赔钱。
以前都觉得开工厂挺好,现在都觉得又辛苦又不赚钱。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中速增长的成熟社会,未来会进入低速增长的成熟社会,过去躺赢的东西每到下一个阶段就不复存在。
做投资只有一条真理永存。
超跌才有价值,低价才是王道,发展才是硬核。
出手之前,低价、确定性、重仓三者缺一不可。
先说低价,低价是王道,股票房产投资都是一样的道理。
举个例子,上海十年前新天地翠湖就七八万,宝山郊区顶多也就五六千。
现在翠湖12-13万还不好卖,宝山郊区早就变成4-5万了。
如果计算杠杆,收益率差太多了。
土豪自住就无所谓了,本就不为投资赚钱。
只要自己开心,承受的起随便买。
再说确定性。
投资的确定性机会都是波段性的。
楼市股市都一样,不要在波段高点去买单,日本那批人就是因为在高点买单所以返贫了。
我们当然不会出现日本的状况,但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小伙伴一样,高位回调20%也很难受。
如果杠杆再大的话,就更不舒服了。
重仓就不用说了,你买个股票涨了10倍你买了100股也没啥用啊。
但重仓是在能明确识别前两点的基础上才能做的事儿。
毕竟方向判断错误的失去的不仅仅是利润,还有心态和下次投资的机会。
有句讲句,高杠杆在17年跑去投资上海北京房产的,基本已经失去靠投资改变人生的机会了,我的小伙伴就是典型。
如果给赚钱难度排个序,打工赚钱最容易,其次是创业赚钱,最难的是投资赚钱。
《史记货殖列传》里面就讲过这个道理,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绕争时,此大经也!!
这几项对人的头脑和性格的要求逐级提高,即使全部素质具备了,还有个大浪淘沙赌命的过程,很多人把顺序理解反了。
投资的本质是估值,择时和对风险率的控制,背后是对社会、政策、行业、产品、人性、交易对手的深刻理解和洞察。瞎猫抓到死耗子的幸运儿一直都有,但是把幸运当能力,最终依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全文完。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个在看或者转发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