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六好呀!
本期「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 抑郁症会影响大脑的情绪识别能力

  • 孩子可能成为夫妻间互相伤害的手段

  • 性骚扰可能对女性脑健康造成影响

  • 约会的时候最不该在什么事上撒谎

  • 双相患者可能11年后才能得到正确诊断

  • 你的梦里有猫吗?
抑郁症会影响大脑的情绪识别能力
对于许多人来说,青少年抑郁症往往和矫情、脆弱、消极等负面评价联系在一起,这使得他们将抑郁症视为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从而将责任归结到青少年自身。

图 / 《超脱》
尽管抑郁症患者的确对负性事件和负面情绪更为敏感,但一项发表在《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 》上的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并不单纯是认知方式造成的。
近日,来自我国暨南大学的研究者对 67 名被试( 37 名抑郁症患者,30 名普通人,平均年龄 16.5 岁)进行了情绪识别测验,并同时监测了他们的脑部活动。
研究发现:
  • 抑郁症患者对快乐的识别准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厌恶的识别准确率则较高;
  • 在对情绪的强烈程度做出评估时,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对快乐程度的评分偏低,但对悲伤和恐惧程度的评分较高;
  • 患者左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低于普通被试,右侧丘脑和右侧基底核的活动较高;
  • 右侧丘脑的唤醒程度与对快乐面孔的反应时呈负相关,与负面情绪呈正相关;
  •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前额叶-纹状体-丘脑-小脑的回路与情绪识别能力有关;
抑郁症患者在情绪识别时存在注意力偏差,对积极情绪的知觉敏感度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相关脑区活跃程度低,缺少足够的神经组织,导致神经完整度和神经功能水平下降。与之相反的是,他们负责处理消极情绪的脑区唤醒程度高,较为敏感,这种生理差异会使得选择偏好更为明显。
研究者表示,青春期是神经网络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对青少年抑郁症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不是想积极就能积极起来的,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尤其如此。
孩子可能成为夫妻间互相伤害的手段
“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
——你小时候被问过这样的问题吗?
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这样的问题可能只是一个玩笑,但在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中,这样的问题就可能带有伤害性目的。
近日,一篇发表在《 Personal Relationships 》文章揭示了一种夫妻之间情感暴力的新模式——父母异化( Parental Alienating )
父母异化行为是指父母中的一方毫无理由地希望孩子站在另一方的对立面,他们通过说坏话、撒谎、奖励、威胁、骚扰、恐吓或者让孩子感到内疚等方法影响孩子对父母另一方的态度,最大程度限制或禁止与孩子见面。
与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产生的疏离相比,这种疏离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正当理由,家长很可能没有不当行为,但被描绘成了一个“坏人”。这种现象大多发生父母在离婚后或分居期间,但也有可能发生在完整家庭之中。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的 Jennifer Harman 教授是该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父母异化与亲密关系中的强迫性控制甚至是 PUA 有着相似之处,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种不平等的权利关系。
在调查中,研究者发现父母异化有两种最主要的行为策略:
一是不对称依赖( asymmetries dependence ),表现为限制孩子与某一方家长的接触,缩短见面时间或者彻底禁止与孩子见面,在调查过程中有 66.4% 的受访者表示感受到了不对称依赖;
二是通过“胆小鬼”游戏( chicken ),将对方置于一种无论如何都无法两全的境地。在文章中,研究者这样描述这种策略——
一位母亲拉着孩子的手,啜泣着说:“妈妈不想离开你,但是爸爸非要这样做,我也没办法。”
此时如果父亲让孩子跟妈妈就会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如果让孩子跟着自己,就会被塑造成一个迫害母亲的“坏人”,这让父亲陷入了两难。
父母异化不仅影响父母,同时也会让孩子感到痛苦,这种针对伴侣的情感暴力往往伴随着对孩子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美国约有 350 万儿童受到父母异化的影响。
某些虐待儿童的家长会以父母异化为借口来逃避法律的惩处,这使 Harman 教授的研究遭受了大量的非议。不过今年早些时候,她与心理学家兼律师、法医德摩斯梯尼·罗兰多斯( Demosthenes Lorandos )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有力地反驳了这些说法,并表示自己会继续开展相关研究,继续探索父母异化对家庭、孩子乃至社会造成的影响。
性骚扰可能对女性脑健康造成影响
性骚扰的负面影响,不仅发生在心理健康层面。
近日,一项发表在《 Brain Image and Behavior 》上的文章表明,性骚扰还会增加女性脑病风险。
图 / 《爆炸新闻》 电影讲述了美国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的女性员工联合起来揭露公司高层性骚扰的故事
研究者招募了 145 名普通中年女性( 平均年龄 59 岁 ),用 3T 磁共振( 3 Tesla magnetic resonance )对她们进行脑部检查,测量其脑白质信号水平。白质信号是检测大脑是否有病变以及病变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白质高信号(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往往预示着痴呆、中风以及其他脑血管疾病。
数据结果表明:
  • 68% 的女性至少有过一次创伤经历,其中最普遍的是性骚扰,其次是目睹严重的受伤或死亡事件;
  • 与没有创伤经历的女性相比,有过创伤经历的女性脑白质信号水平更高;
  • 与白质高信号相关程度最高的创伤类型是性骚扰;
图 / 遭受过性骚扰的女性脑白质信号水平更高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特别平衡了睡眠、心理疾病、过往经历、成瘾行为以及其他身体相关因素可能对脑白质信号水平产生的影响,这表明性骚扰的经历可能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着女性的大脑健康。
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来自匹兹堡大学的 Rebecca C. Thurston 教授说:“该项研究的结果为专业医疗人员预测中风和痴呆的风险提供了一项新的指标,也向所有人强调了加强性骚扰预防的重要性。”
约会的时候最不该在什么事上撒谎
(单身多年的)编辑一直很好奇,大家工作以后都是怎么谈上恋爱的?
直到我们偶然翻到一篇研究,2000年往后,“通过网络”认识彼此的情侣数量飞速上升:
不过,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始终是一个不小的隐患,网恋奔现发现被骗的新闻不在少数。已有研究发现,大约有 81% 的线上约会软件使用者在编辑个人信息时加入了虚假内容。
为了探究人们最反感哪些信息造假,来自加拿大尼皮辛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者询问了 280 名大学生( 125 名女性,155名男性 )当约会对象在外貌、职业或利他性上隐瞒或伪造事实时,他们所感受到的不安程度。
研究表明:
  • 与男性相比,虚假的职业信息更让女性感到不安;
  • 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对外貌欺骗的不安程度高于女性;
图 / 男性和女性对三种欺骗类型造成不安级别的排序
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又将 364 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三种欺骗场景之中,并在情景结束后询问他们的不安程度以及继续约会的意愿,研究者发现:
  • 男性在遭到欺骗后的不安程度显著高于女性;
  • 外貌欺骗行为会降低继续约会的意愿,且这种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
  • 与其他两种欺骗类型相比,男性最有可能因为遭到外貌欺骗而取消约会;
  • 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遭到有关利他性和职业的欺骗后更有可能取消约会;
  • 无论是约会对象的价值高低还是对性的开放程度,都无法改变遭到欺骗后的不良体验,换句话说,即使一个海王被骗了,也还是会不好受;
研究者认为,对欺骗的反应存在性别差异,可能与人类千百年来的进化过程有关,自然选择的过程使得男性更看重外在吸引力,而女性更看重身份地位。但这种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认识会随着观念进步逐渐消失,从根本上来说,真诚是最重要的,愿意向对方显露出真实的自我才是建立关系的基础。
不过与外貌和职业相比,利他性这个特质在约会里也太没存在感了。
双相患者可能11年后才能得到正确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5 )将出现躁狂发作的叫作双相 I 型障碍,出现轻躁狂发作的叫作双相 II 型障碍。据调查,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 2.4% 。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造成患者的认知能力降低,脑组织损失以及脑功能失调,但由于其症状发作具有周期性,许多患者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正确诊断。
在一项发表于《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 》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三国的研究者对 319 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其中 192 名 I 型,127 名 II 型 )的未诊断时间( duration of undiagnosed bipolar disorder ,即从第一次就医开始到正确诊断为双向障碍的时间 )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
研究发现:
  • I 型双向障碍的平均未诊断时长为 5 年,II 型为 11 年;
  • 首次症状是抑郁发作的患者平均未诊断时间为 11 年,首次是躁狂发作的患者则为 3.5 年;
  • 儿童的双向障碍未诊断时长平均为 15 年,而成年人为 5 年;
  • 自杀尝试和焦虑症共病症状会使未诊断时长增加;
  • 精神失常症状和住院治疗降低了未诊断时长;
图 / 三种不同的颜色深度分别代表了第一次发作的年龄、第一次寻求专业帮助的年龄和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的年龄;
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躁狂发作的时间更短,与抑郁相比对生活造成的影响更小,某些轻度躁狂症状甚至会被误认为是愉悦、高产、富有活力的表现,人们也更倾向于在抑郁发作的时候就医,躁狂症状在诊断过程中被忽略,这使得双相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
图 /《星空》 有人认为著名画家文森特·梵高就是因双相障碍自杀,而他对色彩的极致运用可能是躁狂发作的结果
研究者表示,正确诊断的延后会导致患者的预后变差,他们希望该项研究能引起医生的重视,在诊断时采取更为严谨的策略。
如果你或是你身边的人会在一段时间的抑郁后突然表现出反常的活力,请务必注意,并建议就医。
相关阅读:
确诊双相后的那几年,我好像要从世界消失了
你的梦里有猫吗?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宠物几乎是成为“人生赢家”的必备条件之一。
不过,你的梦里出现过猫或狗吗?
图 / 《猫狗》 我的梦里没有猫,也没有狗,但是有猫狗
来自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 Heidelberg University,Medical Faculty Mannheim )的多位研究者(闲着没事)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他们在网上招募了 1695 名被试( 960 名女性,735名男性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他们做梦的频率、猫或狗在他们梦境中出现的次数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经数据分析发现:
  • 大约有 5.52% 的梦境中出现过狗,猫的出现几率稍低,大约为 5% ;
  • 现实生活中有猫(狗)的人更容易梦到猫(狗),换种说法就是,如果你现实里没有猫,梦里也不太可能有;
  • 猫(狗)睡得离人越近,就越有可能被梦见;
  • 多数有或狗出现的梦境都是积极的,少数消极梦境往往与个人经历有关
这样的研究有什么具体应用呢?
——没有!
唯一的意义可能就是研究者说的:“因为梦境中猫和狗的出现往往与现实生活有关,因此,想要对梦里的猫和狗做出象征性解释是毫无意义的。” 单方面的所谓解梦、释梦,并没有任何根据。
该项研究中有关狗的部分于 2020 年发表在 《 Animal 》杂志上,有关猫的部分于 2021 年发表在《 Dreaming 》杂志。
感谢这几位心理学家为破除迷信做出的贡献吧。
本期weekly就是这么多,希望你又得到了一点有意思的心理学知识。
我们下周再见!

💡今日互动:
你有猫吗?
如果现实没有,那梦里有吗?

三三 ✑  撰文
江湖边 ✑  编辑

Kamyar Keramatian et al., 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diagnosis of bipolar disorder: Data from Health Outcomes and Patient Evaluations in Bipolar Disorder (HOPE-BD)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21, DOI: 10.1016/j.jad.2021.09.094
Sihui Lv 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facial emotion processing and biochemical abnormalities in untreated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21, DOI: 10.1016/j.jad.2021.08.129
Rebecca C. Thurston et al., Sexual assault and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among midlife women, Brain Image and Behavior, 2021, DOI: 10.1007/s11682-021-00536-2
Jennifer J. Harman et al., Power dynamics in families affected by parental alienati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21, DOI: 10.1111/pere.12392
Jessica Desrochers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Deception Across Mate-Value Traits of Attractiveness, Job Status, and Altruism in Online Dating,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21, DOI: 10.1007/s10508-021-01945-6
Schredl Michael et al., Dreaming about cats: An online survey. Dreaming, 2021, DOI: 10.1037/drm0000176
Schredl Michael et al., Dreaming about dogs: An online survey, Animals, 2020, DOI: 10.3390/ani10101915

往期 WEEKLY

这世界太丧了,我们想做点治愈的事儿。
点击名片,让我们陪着你↓

点击阅读原文,
看更多心理学专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