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米粒妈,国庆假期马上到来,先祝大家假期愉快!
每到假期我是既开心也发愁,最发愁的是天天和米粒在一起,我们又多了很多斗智斗勇的时间。
也知道对孩子要有耐心,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伤害很大。但是你们懂的,熊孩子有时候真的惹到你发毛,不发火不行,但发完又经常后悔自责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烦恼,怎么可以做到既不憋屈自己又能好好教育熊孩子呢,今天要给大家分享帝都俩娃妈不焦虑(ID:DiDuLiaWaMa)沙粒的一篇文章。
观点很新颖,让我很受启发,以后终于知道怎么跟孩子好好发火了
沙粒是俩个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分别备战初中和高中,她非常重视孩子的科学养育。
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学习了正面管教,成了美国正面管教讲师,她也是一个亲子阅读推广人。
她在公众号里,分享了很多非常干货的学习方法总结、私家宝藏资源。作为一个特别重视阅读的妈妈,她也分享了很多很实用的阅读方法和以及她家俩娃都超级喜欢的书单。
神兽归笼,如何和老师保持有效沟通,摸索十几年,我发现这几点很管用!
这个辅娃神器我用3年了,是我最舍不得分享的APP
1、2年级没有作业不考试,这几点做好了,双减了也不用慌!
有了这些宝藏UP主,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没有补习班上了!
英语取消考试、美育进中考?在纷乱的教育改革下,怎么规划孩子的教育?
另外,她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所以除了孩子的学习,她更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她公号里也有很多很实用的家庭教育、情绪管理、亲子沟通、内驱力培养等等文章。
赶紧关注她吧,收获更多好文和干货!
昨天,瑞哥儿上午把学校作业做完了,中午开始愉快地他的自由时光,打游戏、和同学聊天,帮爸爸修理厨房,然后出去骑行了1小时,晚上一起看了联播。
新闻联播结束后,我们提醒瑞哥儿该去做他整理的错题了。
嘴上答应非常痛快的瑞哥儿进房间后说再检查一下作业还有没有完成,结果一会儿出来说英语还有个作文还没改完,还需要改一下查一下有道词典改一下,结果iPad一拿进去半个多小时也没出来。
当我进去把他iPad收了一看,有道词典不过用了4秒钟,而在浏览莫名其妙的网页上花了几十分钟,而那一堆的错题一道没做!
我的火一下就冒了起来,指着他的iPad质问他怎么回事?!他不但不好好解释,还找各种借口推脱,我忍不住凶了他!
青春期的大男孩被我凶完后也一点没示弱,气呼呼地把一个小玩偶狠狠地仍在了床上。
我看他那样子,很生气地质问他:“你干嘛对这么扔东西?!”

瑞哥儿理直气壮地说:“我又没伤害自己、没伤害他人,我就是把玩偶扔到床上发泄一下我的情绪不可以吗?!”
怼的我哑口无言!
我无言以对,拿着iPad气呼呼离开了他的房间,到客厅一边叠衣服一边整理自己的情绪,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自责!
等我叠完衣服,我的气和孩子的气消了,该干嘛干嘛去了,睡觉之前还互相道了晚安。
早上一如既往早起给孩子们做早餐,一如既往看着吃饭超级香的瑞哥儿吃饭,一如既往跟孩子们拥抱道别。

1
情绪无对错,它只是个信使
我是个脾气火爆的人,萱姐儿小的时候,经常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和谁谁谁的妈妈那样,温柔地说话呀?“
以前每次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会常常很惭愧,也常常会自责自己:怎么就不能像别的妈妈那样轻声细语细语地讲话,为什么别人的可以不像我那样,动不动就发脾气吼孩子。
后来,自媒体开始轰炸我们的朋友圈,很多的文章都跟我们说:请不要对孩子发火,发火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看完这些文章后再面对孩子挑战时会刻意去忍,但后来会发现,越忍越委屈,越忍越抱怨。
我都已经忍了你那么多,你怎么还不听话!然后我们会忍不指责孩子、埋怨孩子,甚至不理孩子。
一旦我觉得自己很委屈的时候,我几天心情都好不起来,因为我不高兴,家里的气氛就好不起来,甚至因为孩子的事开始迁怒到队友。
后来,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书,上了不少的课后,越来越明白
不吼不叫其实是每个父母一生修炼的目标。

所有的情绪都是一个信使,它就是来告诉你,在这个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期待)。
这个需求只要没有被满足,忍不是出路,只是让内心深处的需求被一次次地被压抑而已。

现在每次跟孩子发火后,我不再自责和愧疚,而是找个安静地方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做以下几步:
想想孩子的这个行为为什么会让我发火,我发火的背后是有哪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为了满足我这个需求,除了让孩子这样做或者那样做之外,我还有哪些解决方案?
因为一个需求,有无数的解决方案,
与其跟孩子死磕,不如想想我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我对瑞哥儿发火,是因为我对他有以下期待和渴望:

第一、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护眼睛,保证身体健健康康,他健康了我就省心了,我就轻松了;

第二、瑞哥儿能自律地学习,学习不用我操心,他学习不用我操心了,我就省心了,轻松了。
看到没,我之所以发火,是因为我对省心、轻松有强烈的需求,但凡孩子的行为触动了我这个需求,我都容易情绪爆发。
比如,孩子把家弄得一团乱糟,孩子没有及时完成作业等等都能分分钟让我情绪失控。
弄清楚自己背后的需求后,就可以找出很多方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
1、可以多在平时做一些给自己充电的事,比如我自己,每周一次的读书会能让能量满满,会减轻我很多焦虑,也能让我自己得到放松;
2、每天练习冥想或者站桩,这两项都是让我心越来越宁静,焦虑越来越少的两个练习。
2、求助队友,让队友照看一下孩子,昨晚,我跟瑞哥儿生气后,后来就让他爸爸介入,也避免了我和他正面冲突;
3、思考一下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孩子,比如关注他的视力,就想想怎么给他创造更多时间去户外活动,想让他更自律、更爱学习,就想想还有什么方法能激励他。
当我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情绪转移到解决方案的时候,情绪就没了。
《觉醒的父母》有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
觉醒的人不仅有能力容忍情绪的波澜,还能接纳所有的情绪。
只有当我们学会尊重、欣赏自己的感觉,才会尊重、欣赏孩子的感觉。
2
发火,也要掌握好几个原则
当然,我提倡大家想对孩子发火,就好好发,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发火的时候可以口无遮拦,任意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发泄情绪和合理地表达情绪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我现在虽然仍然会发火,但一定让自己做到这几点:
01
不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你怎么教那么遍都教不会,真是笨死了!
你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呢,瞧你胖的跟头猪似的,看你长大怎么嫁出去?!
你怎么就那么懒,像你那么懒,这辈子也没人喜欢你!
02
不恐吓孩子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来把你带走!
你要敢再拿别人东西,看我不打死你!

你太不像话,我这辈子怎么会生了这样的孩子,我不想要你了!
这些话是典型的发泄情绪,怎么痛快怎么说,这样的话其实像刀子一样伤害孩子的心。
还记得去年武汉那个被妈妈狠狠煽耳光、骂废物后从5跳楼身亡的14岁男孩吗?
有时候语言暴力比行为暴力更伤人!
我们可以发火,但请一定对孩子陈述事实、表达感受
,不要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和恐吓。

比如下班回来,看到满地乱七八糟的玩具,非常恼火可以说:


妈妈上了一天班很累了,看到客厅的地上还有你房间的地上都是你的玩具车和乐高混在一起(陈述事实),妈妈真的非常烦躁(表达情绪),你和弟弟把玩具收起来吗?
而如果我们冲着孩子喊:
赶快和弟弟把满地的玩具收起来,再不收,我全部丢了(恐吓)
我昨晚对瑞哥儿说,看你在网页和游戏上又花了一个多小时(陈述事实),我真的很生气,你知不知道我多担心你的眼睛表达感受)
我们
可以表达对孩子行为的不满,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不是不爱他这个人!

3
发完火,要尽快修复
发完火后,我安抚好自己的情绪,就像前面说的,让自己先平静下来,然后再去觉察自己情绪背后的哪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再想解决方案。
当我自己平静了,也和自己和解了,也要尽快去和孩子和解。
第一步、跟孩子道歉或者平静地告诉孩子自己发火背后的期望
比如,跟孩子道歉,再把自己的发火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期望都真诚的告诉孩子
孩子真的爱我们比我们爱他们多,所有孩子对父母的爱都是无条件的,但是很多父母很难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当我们真诚地跟孩子道歉时,孩子真的非常容易原谅和接纳我们!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如果家里总是有些事情会惹你发火,正好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都说教育孩子最好的机会一是在孩子做对事时,还有要一个是在孩子做错事时。
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第三步、平时多在你们的情感账户储值
虽然我说想发火就不要憋着,但是每一次发火或者和孩子起冲突,其实都在消耗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给孩子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促进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感情,比如一起旅行、一起郊游、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玩游戏、一起运动等
只有我们情感账户足够丰厚,才不会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被消耗光。
4
60分妈妈挺好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我们没必要为了追求政治正确不断地苛责自己。
比起完美妈妈,孩子其实更喜欢真实的妈妈!
具体来说,就是跟娃有冲突时,平静次数比发火次数多点儿就行。这样,娃能受到平静状态的滋养,她也会知道,坏情绪人人有,她不必为负面情绪惊慌失措。
让情绪流动起来,不憋屈,老母亲、老夫妻的状态也能更好一点吧!
点个
在看
和你不走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