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天您分享了吗?
欣姐碎碎念
上一篇我们聊到,新冠疫情会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点击这里看看前文)。其实,不仅是医疗,新冠疫情产生的社交隔离把多种服务行业上了网,比如教育、餐饮、影视、零售等。虽然疫情对传统行业从业者的打击非常惨重,但另一个角度,新兴服务模式引起了关注,对整个服务行业的结构化调整有一定积极影响。欣姐专注于医疗,就暂且不谈其他服务行业了。我们接着说,除了往在线方向发展外,医疗行业还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呢?
核心观点:医疗系统的“去中心化”或“分散化”是减轻医疗资源挤兑的主要方式之一。分散化的医疗系统在美国非常成熟,理论上对疫情的抵抗力很大,但此番也暴露出缺乏统一调控的缺点。中国现阶段医疗资源过于集中,不利于长期的持续稳定,近几年政府大力推动的分层诊疗,是去中心化改革的一个主要表现。
02
分散化的医疗服务系统
这次新冠疫情,各国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瞬时的患者人数远大于医疗系统可以容纳的范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政治因素居多),多数国家都没能在疫情最开始的可控期内,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把传染病扼杀在摇篮里,当然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也是此次疫情过后,全人类都该学到的教训。但是,未雨绸缪,医疗系统也会相应做出一些调整,增加系统的弹性,以便快速跟上患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系统性调整的核心,在于合理分配资源,优化服务效率
优化资源分配这个问题非常大,政策界有很多不同的思路。一个相对被广泛接纳的理念是医疗系统的去中心化(或分散化)。实际上,医疗系统的分散化在美国已经发展了近100年,非常成熟稳定。可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之多、复杂、零散,想必许多在美国住了很久的人也搞不明白(具体的细节欣姐以后会慢慢分节给大家讲清楚,暂时不谈)。简单的说,就是看病一般不去综合性大医院,普通头痛脑热、慢性病管理主要由家庭医生、私人诊所处理,特殊病转诊给专科医生,只有少数住院、手术或急诊的情况需要进综合性大医院。
相反,中国现阶段主要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公立大医院,患者对大医院的依赖性很高。民营医院虽已出现多年,但由于缺乏监管,前些年多次曝出负面新闻,而失信于公众。此次抗疫成功,最重要的经验在于把大量病患和最优质的资源都快速集中在一个小范围内,依靠的是万众一心的团结和一线人员的无私奉献。再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但是,社会要持续运转,普通医疗服务也不能停止,资源过度集中的模式弹性差、不可持续。除了必须要做到的严防死守和早期预警,医疗资源的分散化是未来的重要方向。由于民营医院公信力差,欣姐不认为短期内以私人诊所为基础的欧美模式会在中国实现;但分级诊疗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发布推进医疗分诊的指导意见,将医疗资源分散化提高到政策级别。目前,各省市、城乡执行细节不同,概括的说,医疗分诊的目标分为三层:
  1. 社区卫生中心(城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农村)为基层,负责早期诊断、知识科普、健康管理
  2. 一二级医院为中层,负责常见病、慢性病、和康复护理
  3. 三级医院为高层,负责疑难杂症,专科和重大疾病
分层诊疗的好处在于缓解大医院资源挤兑的压力有病都能治,大病重点治,小病基层治,急性病快速管理,慢性病长期管理。不过,要兑现分层诊疗的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执行过程会有各种问题存在:比如基层人才缺乏、资源少、服务差,百姓不信任,各级间欠沟通,转诊难,医保报销受限等。此外,在类似新冠的传染病发现最初,(除去政治因素)如何在执行层面上,从基层快速传递消息到中央,统筹并迅速反应,也是一个挑战。这些问题,短期内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需要依靠医疗系统及周边产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长期的目标。不过,疫情是一个让各界重新拥有了共同目标,一起思考出路的机会政策影响、财政补贴、技术进步、服务支持等,会共同推进医疗资源的优化进程。
说了半天中国的事,补充一下美国吧。像上面说的,美国的医疗系统分散化已经非常成熟,理论上对大规模医疗资源挤兑的抵抗力是比较强的。但是,这次近乎崩溃,欣姐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是,长达10年经济上升周期末端,遇到了大选年的党争本来医疗系统结构的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烂。此外,在资本市场,医疗周边行业多以盈利为目的,基础制造业的欠缺,供应链不独立,成了最大瓶颈。这些就扯远了,不多说。就医疗系统结构本身来讲,私人执业为基础模式的最大缺点,是在面对疫情时,缺乏统一的中央调配难以发挥作用,甚至有些诊所不得不关门变成累赘。至于疫情过后,美国是否会向一些欧洲模式靠拢,把零散的私人执业点国有化,欣姐不在国会工作,说不清楚。不过从商业的角度,私人诊所、民营小医院逐渐被大医院并购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小结:医疗系统的去中心化,是资源优化分配的有效方式。在中国,去中心化的核心形式在于分级诊疗。国家从2015年起已经将推进分诊上升到政策层面,但兑现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疫情是一个推动此进程的催化剂。美国的去中心化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但在疫情中也暴露出缺乏统一调配的缺陷。美国走欧洲模式进行医疗国有化的可能性不大,但从商业层面,私人执业点逐渐被大医院并购会是大概率事件。
未完待续
欣姐原是工科出身的PhD一枚,误打误撞进入了医疗行业,从此发现了新的人生意义。海漂十余年,曾游学于欧洲大陆几十个国家,近年定居于美利坚博士屯。混过医疗仪器,生物制药,现栖身于数字医疗领域,闲暇时顺便在查尔斯河畔的某不知名小学校修读医疗管理MBA。
有收获的话就点下“在看/WOW”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