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剧评有轻微剧透)
昨天去看了《嫌疑人X的献身》的北京首映。这篇影评,也算是栗小姐头一次的先导报告,感觉自己终于勤快了一回呢……
猕猴桃与内裤外穿的长脸超人
先上结论:
这是一部对路人友好的国产商业片水准之作,值回票价。
关于评分
改编东野圭吾的经典著作是把双刃剑。作为素材,原著小说的内容与主题显然非常新颖,足以打动人。但也正因如此,凡是那些读过小说、看过日韩版电影的观众们,也很难避免先入为主地对影片的品质有较高要求。
换言之,这部电影天然带有两个观影群体:
A群体是普通观众。他们想要听一个好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节奏流畅紧凑,推理合乎逻辑,演员不让人出戏,对他们而言,这必然是一部精彩影片。
B群体是内容知晓者。他们是原著读者、日韩版观众或兼而有之,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整部电影的最大谜底,破梗之后的观影过程,自然也就转变为“看你如何重现整个故事”的审视。那么导演讲这个故事的方式如何,与原著和其他国家版本的差异在哪里,这种差异是升华还是践踏,演员的表现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精髓等等,才是他们的观影重点,这相当于自带挑剔属性。
为了获得双重视角,我在观影中割裂了自己,最终得到这样的结论:
对于群体A,该影片得分应在7.5左右,叙事和演员表现都足以征服普通观众。
对于
群体B
,该影片得分应在
6.5
左右,水准之上,缺陷也比较明显。

关于改编
根据苏有朋的访谈:东野圭吾先生有一个要求,每一次的翻拍必须要跟前面的版本不一样。同时任何改动必须征得他本人的同意。
那么中国版的原创内容与原著内容结合得如何呢?反正东野圭吾的官方态度是相当满意:
我的感觉亦然:中国版几处涉及案情核心的改动虽然不够完美,细想也能挑出bug,但在珠玉在前的原著面前,任何创新与改动都会非常艰难,现在这个程度已经超出预期。
个人不满的反而是一些展现手法。
比如唐川想通案情那段的处理十分割裂,情绪突兀,感觉特别挑tone,这可能是剪辑问题,也可能是导演意图传递不足。
比如登山片段里,石泓递斧子给唐川,处理成疑似杀人的悬疑感,虽然意为与之后的诡计呼应,但依然有生硬感
比如影片的结尾,明显想用数学这个意象去指向人生、爱情、选择等大命题,但略显刻意,拔高意图太过赤裸,不够自然
比如BGM过多过浓,个别时刻甚至影响对话。
比如镜头的转换衔接总能让观众察觉。
等等。
正是这些缺陷影响了影片的流畅,阻碍了影片从水准之上到精品的跨越。
但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导演,苏有朋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他用非常显著的进步告诉所有人,做导演,他不是在玩票,更不是在收割粉丝红利。
关于演员
王凯、张鲁一、林心如三位主演,无疑都奉献了非常合格的演出。以栗小姐的评价体系(复习戳这里),演技水准当然都在2以上。
对于想看一个精彩故事的观众而言,这种水准已经十分足够。
但对于总期待华语影坛多出几个大演技派的栗小姐来说,主演——尤其是两位男演员——在片中的表现,各有各的遗憾之处。
所以注意:以下评判,建立在这种额外期待之上,相当于是附加题。
王凯的遗憾是人设。
刚出场的他高智商、积极向上,但也十足自负,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逻辑解释不通的东西,不太恰当地说,像一只骄傲的孔雀。

随着案情的发展,他的疑惑、纠结、犹豫、同情、痛苦、煎熬,都要在短短几场戏里以非常克制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人物的表演难度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

而王凯,这个人设框架内做得十分精彩,给出的表演也比较精准。除了上面提到过的剧情的突兀外,可挑剔的地方并不多。
可惜当前这个剧本下,这个人物本身的发挥余地,不足以与石泓抗衡。与日版相比,这个角色的各个片段总有点匆忙的感觉,演员的施展也因此大打折扣。
两个角色在片中的势均力敌是智商上的,不是血肉饱满程度上的。
唐川这个观察者、解读者的角色,与石泓这个设计者、牺牲者的角色相比,在精彩程度上就是天然弱了一截。无论是原著,还是日版、韩版,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张鲁一的遗憾是痕迹。
就像张鲁一所说,一个演员能遇上石泓这样的角色,实在是太幸运了。他的表现显然十分亮眼,最出色的还不是表情,而是肢体语言。整部片子他都佝偻着身体,已完全看不出来演员平日雅痞里带点暗暗的骚包(此处为褒义)的个人特质。
当然表情也十分出彩,他努力(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把所有面部线条向下耷,变成这样一副模样。
这个表情一出来,人物的落魄感也就给足了。即使遮掉发型服饰,你也能毫不费力就区分开石泓、徐天与毕忠良。
就这种给予角色不同气质的功力,够流量小生们学好一阵子呢。
片尾的崩溃片段更是出彩,张鲁一在这个段落的表现与日版的堤真一大神相比也并不逊色,正式上映后估计会催泪无数。
但从全片来看,张鲁一塑造这个人物的斧凿感仍在,他与人物的贴合不够浑然一体。
打个比方:玩古董瓷器收藏的人都知道,烧制完毕刚刚出窑的瓷器釉面锃亮,火气十足,被称为“贼亮光”,随着时光流转,这股火气逐渐消散,瓷器的釉面亮光会逐渐收敛,瓷器的气质方沉稳下来。
张鲁一在本片中的表现,时不时就带着这种“贼亮光”——你觉得他演得挺好,但毕竟,你时不时就能意识到,他在演。
火候不够,有待沉淀。
林心如的表现不过不失,整体并不十分出色。哭戏不错,但最容易看出水准的杀人后的片段,神经极其紧绷的感觉没出来,你能十分清晰地感觉到她在表演恐惧,而不是真的恐惧,挺遗憾的。
但当然,作为有演技的老牌偶像派,她的表现足以秒杀某宝贝某爽某嫣某幂等,这几位流量霸屏花要能在流量剧里体现出这个水准,观众吐槽能少90%。
叶祖新真是……说他是全片惊喜的,要不是托儿,那肯定是真瞎。
伊台词全程都像在朗读,端的是字正腔圆凛然正气,然而现实生活里没人这么说话。表情也不行,不够生动,缺乏变化,堪称出戏大户。
关于其他
#全片最喜欢的段落#
是石泓回忆与陈婧的初遇。导演对这一段落的处理非常干脆和漂亮。整体构想、细节设计、灯光、演员气质与表现都十分对劲,如果全片都有这个水准,起码8分以上。
作为观众看到这段,一下就能get到石泓对陈婧的爱无关肉欲,而是以一种被救赎的心,虔诚地爱他在这个世界的坐标。
这一幕里陈婧母女的阳光与甜美也恰到好处
#彩蛋#
张鲁一在某个小片段破功了一秒,那一刻特别徐天,喜欢《红色》的观众可以把它看成是小小彩蛋(*/ω╲*)
#小演员#
两位小演员长相气质都十分神似正主,但对遇见势均力敌的朋友兼对手的感觉把握出了点问题,基气十足……
#大胆设想#
从演员气质与过往戏路来看,导演对王凯和张鲁一的选择,难免让人觉得在打安全牌。如果有胆让两人角色对调,可能十分危险,也可能万分精彩,期待这样有胆的导演出现。
关于本片,零零散散说了许多,看起来似乎挑毛病比夸赞的部分还多,但这份挑剔本身,是出于欣喜与期盼。
因为像这样花笨功夫努力讲好一个故事的团队,才是华语商业片的希望所在呀。
点击查看:
更多文章请狠狠戳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