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儿子的中学毕业典礼上进行了致辞。和普通的祝福毕业生前程似锦一帆风顺不同,罗伯茨说到: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这当然不是说大法官希望儿子遭遇痛苦和打击,而是这些失败、不公、背叛、倒霉、孤独…都是成长道路上无法绕过的坑。所以,这是一位父亲的用心良苦,更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的肺腑之言。
苦难,降临时有着相同的任性和残酷,一视同仁毫不留情,但是结局却可以大相径庭,春风化雨还是雷霆万钧,一切取决于你对待苦难的态度。
同样,读了那么多历史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平步青云叱咤风云,也不是纯粹的顺风顺水。
举凡成大事者,“成”,并非没有遭遇过苦难,而是懂得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并且提醒自己,前途艰险,要奋力前行,且行且珍重。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曾国藩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共读的是《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的序言《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在开始共读之前,请大家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曾国藩仕途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2. 曾国藩是一个清官吗?
3. 为什么曾国藩会从中青年的意气风发到晚年的全面悲观?
1
曾国藩做官非常成功。他从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率群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跌挫,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成功者并不多见。
然而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曾国藩也不是一个上帝的宠儿,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很多时候甚至说不上“好命”。
首先,在科举决定命运的时代,我们要很遗憾的说,曾国藩不算是块读书的料。
曾国藩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前后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才考上秀才,而且还是个倒数第二名。
且不说前朝最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就是同朝同期,小他一岁的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李鸿章也是十七岁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启超更是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所以,曾国藩还真谈不上天资聪颖机敏过人。他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鲁钝”的曾国藩,却有着不凡的做官本领,他深通官场韬略,官场功夫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种种难题于无形之中。
所以,古往今来都一样,考试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起跑的速度并不决定最后的结局。曾国藩让人叹服的官场无影手,大半来自磨炼。
既然说磨练,就自然说明曾国藩的官途也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不跌几个跟斗,怎么知道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留意脚下的坑?
曾国藩早年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唯我独革、愤世嫉俗、矫激傲岸。做起事来手段单一、风格强硬、纯刚至猛、一往无前。
这样的个性听起来倒是挺爽利痛快,可是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这些全部都是彻彻底底的贬义词!
曾国藩所处的晚清时代,官场非常腐败,军队极端腐朽,国家军队已经无法平定大难。因此他自创湘军,领兵征战,战功彪炳。可是曾国藩不谙为官之道,过于憨直急切,不讲究方式方法,于上于下都屡屡树敌。
于是,在太平军的势力日渐消退的时候,借由曾国藩父亲去世,咸丰皇帝顺水推舟,批准他回家守制三年,实际上即解除了他的兵权。
这当头一棒差点把曾国藩打昏。他万没料到苦战数年,功高劳苦竟是这样一个结果。这对于一心建功立业并为此鞠躬尽瘁的他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站上巅峰又落入谷底,这时候,命运嬉笑怒骂看的就是你的反应速度和态度,你是一蹶不振还是置于死地而后生,才是真正决定成败的选择。
必须说,苦难本身确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苦难也并不意味着能将你的世界再镀一层金。
但是,在面对苦难劈头盖脸毫不留情的碾压折磨之后,还可以站起来,带着伤痛迷茫依然不忘初心的坚韧,保持越挫越勇愈久弥坚的斗志,这才是苦难的意义。
苦难没有价值,但是没被苦难打败的你,有价值。
2
经过一年多的乡居,再出山时,曾国藩如同变了个人。他斩关夺隘,没有被挫折打垮,反而本领大长。行动做事,由原来的方正,一变而为圆通。
咸丰八年,由于战局重又紧张,皇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曾国藩。
他不再锋芒毕露,而是世故圆滑,以他人的私心私利为自己所用,大刚若柔,大智若愚,这套儒道融揉的老练神鬼莫测的神态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从此他用人备饷比以前大为顺利。
所以,“老奸巨猾”、“圆滑世故”这些词尽管不是什么褒义词,但是很多时候,也没有那么坏。这也是要对历史人物,有着“理解的同情”的重要性。
曾国藩做官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善于研究历史经验。
曾国藩特别爱读历史书、哲学书,至少五次通读《易经》。他从这部古老的经典中读出了辩证法,读出了大量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都对他在官场上的姿态产生了深刻影响。
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也是曾国藩致胜的关键。
3
在对待金钱上,曾国藩的态度也很独特。
一方面,曾国藩没有把一分钱纳入私囊,他甚至不允许在总督府内雇佣太多的仆人,要求自己的女眷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做家务活。
另一方面,曾国藩也深谙官场规矩,接受宴请,也大方回请,晚年每年还要给京官送冰敬、炭敬,总数达几千两白银。
曾国藩说:“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端正的一个历史态度:清官不一定是能臣。最典型的例子参见明朝海瑞,至清无鱼,是个好人(个人妻妾道德生活不提),但没什么用。
朝野上下都明白,即使海瑞官至二品大员,皇上和内阁也不过是把他当门神辟邪,没指望海瑞能真正的治国平天下。
所以,海瑞的清廉是无效的,是死板的,是不合情理的。
曾国藩当然不是这样的愣头青,他明白,和光同尘才是真正的手段,要尊重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缓和和官场的冲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才能为社会办一些大的事情。
所以曾国藩是一个内清而外浊、内方而外圆的一个非典型的清官。
4
曾国藩以镇压太平天国起家,建立湘军武装,平定农民起义,挽救清王朝于倒悬危亡之时。
他以理学带兵,以引荐提携科场和官场不得意而有经世之才者为己任,因他保举而出将入相、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达数十人之多。其中著名者,包括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曾国荃等等,皆在历史的车道上碾下了自己的辙痕。
曾国藩坚韧持重,交友如云,必要时运用权术,对部下要求严格,同时以诚为本,他的圆融以质朴刚正为基础,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
曾国藩一生功业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支撑下完成的。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曾国藩对儒学身体力行,造诣很深,其家书语录,更让直到今天的普通人受益不浅。
然而,他以一人之力,始终无法挽回传统社会积千百年形成的强大颓势。他用尽一生精力换来的“同治中兴”不过是一片虚假繁荣,晚清王朝的命运,无论如何是不能拯救了。
在生命的尽头,曾国藩对晚清朝廷上下的昏聩混乱深感失望,也对自己一生灯蛾扑火式的努力深为失望。所以晚年的曾国藩失去了当年的豪气,悲观和失望成了他晚年生命的主色调。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
然而,他为了塑造一个完美自我而不计任何代价的精神让后来者永远钦佩。
他无望的努力在人类精神征途上树起了一座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丰碑。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塔妈优选”微店拔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