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在回答“为什么要读历史”的时候,都会说: “以史为鉴,知兴衰进退”,其实能不能“鉴”和“知”还真不一定,因为就像黑格尔所说:“历史给我们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所有发生的,都有它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这也是我们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的原因。
那我们为什么还会执着于思考、品鉴、研习、推敲、对比、反省各种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读历史究竟有没有意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这一季的《奇葩说》,有一期很有趣的辩题:“如果你可以一键恢复伴侣已经失去的记忆,你会不会按下去”,唇枪舌战中,陈铭的论点提高了整个立论的高度:
记忆是人的本源,因为无论是肢体、大脑、甚至心脏,都不能成就一个“我”,而独属于“我”的过往种种,才是“我”之所在。
人如果不能明白我是谁,从本质上来说,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记忆,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存在。
历史,也是一样。
上下五千年,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沧海桑田,浩渺苍穹,我们脚下这片热土,经历过什么样的苦难,又有过什么样的荣光?
世事变迁,成王败寇,王侯将相也好,普罗大众也罢,历史是丰碑伟业还是街头巷尾的耳语传说?
历史,就是人类的记忆,民族的记忆,国家的记忆,“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休。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收”,无论是壮美的乐章,还是苦吟的悲欢,在那里的就在那里,与日月同在,不容遗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我们无法同时踏入历史的河流,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越来越清楚的看见历史本来的模样?
首先
我们读历史,要剥去层层包裹的脸谱化装扮
换句话说,每一个历史人物首先都是一个人,无论是气壮山河力挽狂澜的英雄,还是如蝼蚁之苟且的市井,都可能有人性的光辉,也可能有人性的弱点。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想、追求、抱负,都不能脱离柴米油盐的生活烟火,有挣扎和纠结,也有冲突和矛盾,有坚持,也有屈服。
“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有何妨。眉间放一字宽,看一段人世风光,谁不是把悲喜在尝。”
“尊重每一个独立的灵魂”才是我们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应该有的态度。这才是有血有肉的历史,这才是有温度的历史。
2
各位书友大家好,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要一起共读一本历史书,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晚清乱世,内忧外患,帝制腐败,大清巨轮在行进了快三百年之后,已然将倾。
这样一个时代中,曾国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俯仰揖让,在种种艰难面前犹豫踌躇又坚定勇敢,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兼具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有着真实人格魅力,就像他自己所说: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作为一本研究曾国藩的专著,《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揭露了曾国藩诸多不为人知的方面:
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
我喜欢看历史书,尤其是有趣的历史书,而《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就是这样一本读起来很好玩很引人入胜的历史读物。
比如它填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首次详细研究了一位古代官员的收入与支出,揭示了清代官员的工资条、灰色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关系。
这里我们再来说说作者张宏杰,蒙古族,作家,历史学家,百家讲坛特约主讲嘉宾,关注历史、文化和国民性,创作了大量大历史文化散文。
他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的跨文体写作,掺杂了大量小说式、历史报告文学式、甚至心理分析式的写法。
历史知识底蕴深厚,写作技巧高超,文笔流畅,能游刃有余把控情节的大开大合,语言张弛有度力透纸背,让历史更好看读起来更引人入胜。
作家莫言评论到:“张宏杰以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
张宏杰笔下的曾国藩不仅是一代名臣,更是一个有温度有意思的人,比如他老人家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次脚。
他在做总督的时候,用下属单位进贡的钱,给自己建了一个“小金”库。用这个小金库的钱公款吃喝、送红包。
他老人家在打仗的时候,一遇到左右为难之时,就翻开《易经》,自己算卦。他曾经十分迷信风水,甚至嘱咐自己的弟弟要好好研究风水之学。不过到了晚年,他又改信“天命”,对风水置之不问。
陈寅恪先生曾提到一个关于历史人物写作的重要观点,“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这也就是说,看待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历史环境,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角度观点甚至是三观立场,去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没有哪个历史人物是可以独立或者脱离当时的历史情境而存在的,所以我们需要以一种“理解之同情”的态度,去重面历史文化。
张宏杰的作品就正是体现了“理解之同情”,无论是著名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还是我们即将共读的《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都丰富又立体,一一撕开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标签,让每一个历史人物都鲜活的存在于他们的时代。
3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是曾文正公对拥自己自立的湘军嫡系的回应,更是表明了自己清高,淡泊,忠诚,知恩图报的君子气度。倚天观海,海天一色,千古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灯塔妈妈为大家领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内容划分和进度规划:
  1. 与光同尘,苦难的价值
  2. 生活的暴击,究竟值不值得感激?
  3. 批评的艺术是情商高低的试金石
  4. 友谊的背叛和中伤,你能否全身而退
  5. 人生实苦,这就是你能给的最强回击
  6. 顺势而为,妥协的力量
  7. 浮光掠影,我引以为傲的是我的信念
  8. 你对金钱的态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9. 四海八荒六合之外,冥冥之中可有安排?
  10. 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
小灯塔有声共读系列推荐阅读
《平凡的世界》
《从晚清到民国》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塔妈优选”微店拔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