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图片来源于unsplash,感谢图片作者Linus Nylund)
作者:朱 幸 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智识君)
前言
在为国企进行合规培训中,智识君会反复提及以下观点:国企合规,不是新兴事务,也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的国企改革深化的标准化动作。
为什么合规不是新兴事务?
在2022年《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之前,2018年就出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2016年就进行了5家央企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试点,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法制工作会议的新五年规划就提出“进一步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和依法治企能力”。
为什么要注重合规的长期性及延续性?

《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中央企业应当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与法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协同运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避免交叉重复,提高管理效能”。对于国企深化改革而言,除了合规,还有2015年提出的法治建设(法务管理)、2012年提出的内部控制管理、2006年提出的风险管理等多个改革成果。合规需在多个改革成果的协同下完成
对于很多国企而言,对于合规管理体系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理解了合规不是新兴事务,以及合规的长期性及延续性这个理念之后,就会知道:开始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提之一,是梳理和总结前期国企改革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规新规的内化才是治理提升效果,而不是孤立、割裂地进行体系建设。
简言之,国企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是在已有治理成果基础上砌筑砖墙,构建大厦的过程,智识君称之为“地基协同”。
考虑到刚过去的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先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聊起。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01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解构

1.1 行动全景

1.2 重点任务

1.3 重点举措

02 合规体系建设的协同举措要点

2.1 党的领导

2.2 董事会建设

2.3 经理层建设
03 综述与总结
01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解构
1.1 行动全景
经梳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全景表格如下:
从中央和地方的实践来看,三年改革行动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1)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2)国资监管部门根据中央及地方实施方案,制订具体改革措施;

(3)中央及地方一级集团企业,即国家出资企业,根据国资监管部门要求统筹、组织集团内部实施国企改革;改革方案涉及跨国资系统及国家出资企业系统的举措实施,需共同上级国资监管部门统筹。
1.2 重点任务
经梳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八项:

重点任务
任务关键词
0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治理机制

02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集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优化调整

03

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混改发展

04

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由此提高效率

市场经营

05

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实现转变,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国资监管

06

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市场竞争

07

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改革专项

08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党的领导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以“治理机制-优化调整-混改发展-市场经营-国资监管-市场竞争-改革专项-党的领导”八大任务关键词展开任务。

1.3 重点举措
经梳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举措,具体如下表:

中央企业地方国企
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包括:
(1)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2)加强董事会建设,提升董事会履职行权能力

(3)发挥经营层的经营管理作用,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

(4)优化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

(1)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

(2)加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

(3)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
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包括:

(1)提升核心主业竞争力,优化产业链、供应链

(2)布局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业务

(3)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清理低效无效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企业布局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包括:
(1)聚焦主责主业

(2)完善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推进企业提质增效,清理不具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
(1)分层、分类推进子企业混改,并加强过程监督

(2)合理设计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

(3)支持试点子企业开展员工持股

(4)推动子企业混改后转换经营机制
有序推进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

(1)支持具备条件的下属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先试点,再逐步推广
(2)支持已完成混改的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健全市场经营机制,包括:

(1)完善分层分类授权经营体系

(2)全面推行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3)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包括:

(1)推进市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
(2)优化价值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包括:
(1)加强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相融合

(2)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

(3)进一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4)加强廉政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包括:

(1)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
(2)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3)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重点举措方面,体现出如下特点:
(1)对于央企及地方国企而言,但均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布局优化及结构调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经营机制、党的领导及党建这五个方面提出建设要求。具体要求上各有侧重,体现出精准规范建设的总体原则。
(2)对于央企而言,其行动建设的侧重要点,包括:企业制度建设方面中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产业布局结构优化方面的“产业链、供应链”、“新兴产业、战略性业务”;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员工持股”;市场经营机制方面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等。
(3)对于地方国企而言,其行动建设的侧重要点,包括:企业制度建设方面中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建设”;产业布局结构优化方面的“主责主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三项制度改革”;市场经营机制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等。
02 合规体系建设的协同举措要点
根据《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国企协同运作机制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协调、避免交叉重复,提高管理效能”。智识君建议,国有企业在进行合规体系建设之前,应提前对已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简称“三年行动”)的治理成果进行梳理,并在合规体系建设过程中注意协同,尤其是避免制度、流程、职能的交叉重复。
从前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解构内容来看,涉及以下重点协同举措要点:
2.1 党的领导
三年行动对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是“融入公司治理,并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及规范化”。对于已完成三年行动的国有企业而言,目前已有之治理成果为三:一是将公司党组织条款写入条款;二是进一步完善明确党组织职责;三是进一步在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中强化党组织决策领导作用。
本次国企合规体系建设依据之《管理办法》第5条、第7条、第29条进一步对党的领导提出新的要求为三:一是党的领导贯穿合规管理全过程;二是党内法规纳入企业合规治理,要求企业遵守并有效贯彻落实;三是纳入党组织法治专题学习。
结合前述对党的领导的不同要求,国有企业合规体系建设的协同举措要点包括:
(1)根据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
《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三重一大等规定进一步检查原治理成果的制度、程序完备性及合规性;

(2)合规管理制度制订中应包括“党的领导”内容,明确合规管理过程中的党的领导原则;
(3)建立企业合规库,除将法律、法规及政策等纳入合规库外,党内法规由党建工作机构纳入合规库,并出台内部政策推动党内法规制度贯彻落实;

(4)党组织的法治专题学习,增加合规管理内容。
2.2 董事会建设
三年行动对董事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提升董事会履职行权能力,加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建”。对于已完成三年行动的国有企业而言,目前已有之治理成果为二:一是通过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及职责清单等载体进一步强化董事会履职;二是在董事会下属建立专门委员会。
本次国企合规体系建设依据之《管理办法》第8条进一步对董事会的职责提出新的要求为四:一是审议批准合规管理基本制度、体系建设方案和年度报告等;二是研究决定合规管理重大事项;三是推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四是决定合规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
结合前述对董事会建设的不同要求,国有企业合规体系建设的协同举措要点包括:
(1)根据《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等规定进一步检查原董事会涉及章程、议事规则及职责清单的完备性及合规性;
(2)其中,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是否明确为高级管理人员,是国企改革实践中较为普遍应完善的治理要点;
(3)国企下设专门委员会,包括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并制订相关委员会工作细则;
(4)合规管理制度、三重一大等制度制订、修订中对董事会的职责内容应包括《管理办法》第8条内容及细化;
(5)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机制可出台具体文件要求。
2.3 经理层建设
三年行动对经理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发挥经营层的经营管理作用,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对于已完成三年行动的国有企业而言,目前已有之治理成果为:通过章程、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及职责清单等载体进一步保障经理层履职。
本次国企合规体系建设依据之《管理办法》第9条进一步对经理层的职责提出新的要求为四:一是拟订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组织实施;二是拟订合规管理基本制度,批准年度计划等,组织制定合规管理具体制度;三是组织应对重大合规风险事件;四是指导监督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合规管理工作。
结合前述对经理层建设的不同要求,国有企业合规体系建设的协同举措要点包括:
(1)根据《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等规定进一步检查原经理层涉及章程、议事规则及职责清单的完备性及合规性;
(2)其中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以及向董事会报告工作机制,是国企改革实践中较为普遍应完善的治理要点;
(3)合规管理制度、三重一大等制度制订、修订中对总经理及总经理办公会的职责内容应包括《管理办法》第9条内容及细化。
03 综述与总结
再回顾一下这个观点:国企合规,不是新兴事务,也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的国企改革深化的标准化动作。国企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是在已有治理成果基础上砌筑砖墙,构建大厦的过程,即“地基协同”。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涉及八大任务及五项重点举措,分别为:
八大任务:“治理机制-优化调整-混改发展-市场经营-国资监管-市场竞争-改革专项-党的领导”
五项重点举措:“企业制度建设-优化及结构调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经营机制-党的领导及党建”
国企改革三年行
与国企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协同举措要点,主要集中于制度建设层面,包括:党的领导、董事会建设、经理层建设三个方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虽收官,但其对于国企而言是进入常态化巩固阶段。在国企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中,
企要有“地基协同”意识,即分利用已有治理成果,加强统筹协调;同时避免不同治理成果之间交叉重复,有效提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 求是咨询:陈高杰 《从管理咨询视角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
感谢以上单位/专家相关文章对本文的启发!
加缪说: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023年2月4日
特别声明: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智识律匠 I 大道至简”及作者姓名。未经本所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的任何内容,含图片、影像等信息。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关注联系。
END
「往期文章推荐 」
合规•国资013 | 国企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专题之“组织架构与职责定位”详解(下)
合规•国资012 | 国企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专题之“组织架构与职责定位”详解(中)
合规•国资011 | 国企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专题之“组织架构与职责定位”详解(上)
合规•国资010 | 国企合规管理体系的认知误区-目标职责-建设全景
合规•国资009 | 三重一大—国企最重要的决策机制,也是重要的合规治理内容
合规•国资008 | 国企合规的主要治理内容——决议(易忽略的决策机制重要载体)
合规•国资007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国企应关注的新规重点及合规框架要点(附三联对比表格)
合规•国资006 | 国企合规的主要治理内容——章程(不能束之高阁的企业“宪法”)
合规•国资005 | 国企合规的主要治理内容——制度建设(合规要点、监管趋势及有效性评估要点及落地路径)
合规•国资004 | “环境-监管-治理-风控”——国企合规的功能性四象限
合规•国资003 | 三道防线—国企合规的核心理念如何理解,如何落地?(附“三步走”合规路径)
合规•国资002 | 合规三大概念——合规、合规风险和合规管理
合规001 | 关于《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完善建议
PPT I 国有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治理框架与落地路径 (附合规应用演练代理委托、工程变更)(P73)
PPT I 国有企业合规治理思路与实务应对 (P69)
PPT I 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概述-解构-路径(P75)
PPT I 国有企业合规治理体系构建基础通讲(以重庆为例)(P68)
PPT I 合规管理强化年,重点企业合规讲座(P54)
PPT I 国企合规体系建设中的律师角色(P8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