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字整理自声动活泼出品的声音特稿「跳进兔子洞」
在北京金色的秋天里,我们拨通了 80 多个听众的电话,收获了他们被新事物改变的故事。随着一个个电话的结束,「跳进兔子洞」的第一季也走到了尾声。
为什么要制作这档节目?在电话里,我们收获了什么有趣的听众故事?
在今天这期番外中,我们想聊聊制作这档节目的愿景和挣扎,以及打电话活动中收到的反馈和故事。
佳勋这其实是一个漫长又简单的故事。我之前是在财新工作,去年 8 月加入了声动活泼。机构性质的转变让我有机会从幕后制作走到麦克风的前面,变成了一个主播。来到声动活泼后,我和编辑徐涛老师的目标还是比较统一的,也就是我能做一档属于自己的节目。做节目对我来说并不难,难在这个节目不仅要有我自己的品牌属性,还要符合声动活泼的内容调性,同时也能在整个播客市场有一定的独特性和接受度。
梦妮感觉概括来说就是这个节目的整体策划非常难。
佳勋对,虽然最后我们的整体定位听起来有点俗哈,新事物改变普通人生活,但是我记得整个策划大概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梦妮我有点好奇,这个定位是经过好几次修改的吗,还是说一下子就定了?
佳勋应该是一下子就定了,然后我觉得它应该是两样东西的一个平衡点:一是声动活泼的内容和选题都会偏商业科技领域,二是其实我本人会更喜欢故事性强一点的东西,喜欢去挖掘人的复杂性吧。两者合二为一,就是这个定位了,既会讲一些商业链条逻辑上的东西,又会讲一些小人物的故事。
梦妮「跳进兔子洞」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有非常多的采访,虽然咱们只有八集正片,但我之前数了数,咱至少采访了 40 个人吧?
佳勋不止吧,还有好多私下沟通,就是不愿意在节目中露出声音的采访对象。
梦妮做大量的采访,尽量做到客观,这也是「跳进兔子洞」作为「声音特稿」的一个要素,但佳勋怎么看「声音特稿」这个形式呢?好像反馈是有些争议的。
佳勋是的。说大实话,「声音特稿」更像一个做宣推的时候比较好用的词儿,因为声音纪录片这样的标签,我们当时觉得都被用滥了,而且这个词也是有异议的。
但说到反馈,大家对这个词儿的反应没有那么积极(笑)。比如有的听众觉得声音特稿,应该有更多主播个人的感受呀,还有的听众觉得「跳进兔子洞」达不到文字特稿那样的深度。我觉得这些反馈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做到最后,我会觉得「跳进兔子洞」可能就是一档音频节目吧,一档有增量、尽量做到客观、也很好听的,有个人风格的音频节目。
梦妮另一个我觉得大家都很好奇的一个问题就是,咱们的选题到底是怎么来的?
佳勋对,这其实是听众朋友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哪儿找这么多新鲜的事?其实从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找选题是日常工作中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情。所以其实我们的选题,一方面是疯狂浏览各种媒体的报道,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趋势,为自己做一个背景和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好奇心。
比如电子烟那期,我就一直比较纳闷,这么多的电子烟小店,真的都在挣钱吗?本来我报的选题是关于电子烟店加盟店主的故事,也就是加盟店主这帮人,曾经因为这个行业的兴起而暴富,那随着政策监管的趋紧、市场的饱和,他们的命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报了这个选题之后,我的编辑徐涛老师觉得不够有意思,好像没什么太多新的东西,就让我先找几个店主聊聊。聊着聊着,我就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很多店主都说店里压货很严重,门店周边的竞品很多,竞争也很激烈。那货卖不出去怎么办?店主们说在微信上卖呀,找下家散货呀,自己手里还有一些老买烟的高中生老客户,也把他们发展成了下家。这个点让我们很吃惊,所以就决定从高中生卖家的角度来讲电子烟的这个故事。
所以每个题都是这样,会先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和主题,然后我再先去找人简单聊一聊,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角度和故事来切入。我们的目标就是:一,这个选题是要适合声音形式来做的;二,内容上想给大家带来一些增量,做一些还没被挖掘出来的故事;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反思。
佳勋我想特别聊一聊和 80 多个听众打了至少 2400 分钟电话的一些感受。
梦妮说实话我们在设想这个活动的时候,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报名。
佳勋是的,我想最多不会超过 10 个人报名,有 5 个人报名我就谢天谢地了。
梦妮我们甚至还做了 Plan B,也就是如果报名人数不够 8 个人的话怎么办,还为此找提前找了一些备选听众。
佳勋首先,有一些听众问我们,为什么要办这个活动?其实我本来的想法就是回馈听众。因为我一个是把创作者和受众分得很开的人,觉得内容不应该受太多外界的影响,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基本很少和大家交流。但节目结束了,我就很想跟喜欢我们的听众以一种亲密的、拨通电话号码的方式来聊聊天,天然地好奇大家在做什么、大家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主要目的还是交流,另外也是想听听大家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我想可以通过这期节目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梦妮所以,跟这么多听众打电话,有没有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故事?
佳勋我觉得有很多,先讲一个吧。有个听众现在是待业在家,可能有些「政治性抑郁」的情绪,和这几年的疫情、天灾人祸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感觉他是一个非常有同理心、情感丰富的人。比如他说之前提到郑州大雨自己都会啪嗒啪嗒掉眼泪。
我不知道别人,但如果说到「政治性抑郁」,我也有点吧,是间歇性、伴随着各种社会事件起伏的。比如我时不时地会想: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被允许发生?它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这个大环境怎么了?
感觉我们的这个听众就处在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里。可能很多人都需要一个这样的过程,但社会跑得太快了,很多人也没有时间去思考,甚至会觉得思考了又有什么用呢?梦妮也跟着我一起打了一些电话,有没有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
梦妮我很喜欢的一个听众故事是,有个听众因为小时候玩精灵宝可梦而成为了一个自然教育工作者,平时也会上山下海去拍摄各种生物。他有提到近几年开始用一个应用叫 Inaturalist,可以覆盖自己记录的所有生物,还能链接到全世界的社群。这让我一下子就有了精灵宝可梦照进现实的感觉。我会觉得这位听众的人生好像也和宝可梦这个作品有很深的连接,这种感觉特别神奇。
佳勋我觉得每一个听众都是非常可爱、真诚的人,大家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给我打开了很多新世界。比如有搞学术的:营养学的博士后、研究光伏材料的博士后、想用人机交互技术帮助大厂员工减少久坐的博士、研究脑肿瘤的博士,都是我不熟悉的领域;有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产品经理、程序员、算法工程师;还有很多大学生,准备的考研、考公的朋友,学校里面的老师等等。
梦妮然后我发现跟大家聊天的话题也很有共性。有很多听众提到了「咖啡」这个关键词,大家都很喜欢喝咖啡、研究咖啡、探寻小众咖啡店,还有一些听众从别的行业转行做了咖啡师,或者开了几个咖啡店。
还有一个提的比较多的话题就是高等教育吧,高考、考研。说到高考,我记得有一个听众给我们打电话的时候哭了。
佳勋对,我当时也鼻子一酸。这个弟弟还经历了挺多的,第一次高考失利后他复读了一年,期间成绩一直很好,但第二次高考的分数也不是很理想。听他讲读高四的那段经历,经历了每天刷题刷到死,以及来自家里的一些压力。但他说现在会在迷茫里找到一些坚定的感觉,也明白了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我很希望他能开心起来,就像我们电话里说的,一切刚刚开始而已,过去就让翻篇儿吧。
还有一个听众跟他情况有点相似,也是高考复读了一年,考得不是很理想,后来大学毕业准备考研,因为跨专业没考上,后来工作又遇到了疫情,疫情结束后就被裁员了,他现在又开始准备考研了。我最后就跟他说,自己做的决定不后悔就好。
梦妮那如果总结一下这次跟这么多听众打电话的整体感觉,你会怎么总结呢?
佳勋其实我之前也没搞过这样的活动,能和 80 多个鲜活真实的人聊聊天,我会觉得,啊,世界还是美好的,人还是永远复杂的。另外作为社恐的我会突然觉得日常社交能力有所提升。尤其是有时当我给听众打通电话之后,会发生这样一种场景:我问你是 xxx 吗,我是佳勋。对方会回我,对,你说。我就得再解释一句,我是跳进兔子洞的佳勋...... 对方继续说,嗯你说。然后我就得开始化解尴尬尝试聊天。
好啦,最后,谢谢所有给我们留下电话号码的你们,和更多收听兔子洞的你们!我们第二季再见!
更多采访手记将更新在 Newsletter 中
点击链接了解订阅方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