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长官原创 · 作者 | 范冰

他站在了世界之巅 / 他们终于看到了梦想实现 / 现金周转不灵 / 现在他成了众矢之的 / 媒体叫嚣解雇他 / 法庭想审判他 / 像他这样的有钱人一定是骗子 —— 《冒险王》歌词 by Tim Draper
最近收到一本新书《如何成为超级创业英雄》,副标题是「硅谷神话推手写给创业者的教科书」。我跟这书有点渊源。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创投圈的教父级人物——蒂姆·德雷柏(Tim Draper),2015 年我曾经成功邀请到他为我的《增长黑客》写序。我长期关注他的言论动态,在我看来,他就像精通左右手互搏的顶级武功、还一副天真莽撞疯狂劲儿的老顽童,是「每一个优质男孩都想活成的样子」。
2017 年 12 月,德雷柏在美国亚马逊开始售卖新书《How to be The Startup Hero: A Guide and Textbook for Entrepreneurs and Aspiring Entrepreneurs》,我第一时间购入电子版,阅读之下收获颇丰,遂发了条朋友圈推荐。

这条状态被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的蓝狮子出版集团的编辑大人看到,她们嗅觉敏锐,委托我帮忙引荐,想要引入中文版。经过一年多的商务谈判、策划包装、翻译校对、印刷出街、上市铺货,这本书今天终于热腾腾新鲜出炉。
↑ Well,这次轮到我给 Tim Draper 写序了,商业互吹)
蒂姆·德雷柏雄踞风投食物链顶端,家族三代开创了硅谷风投史,比美剧《Billions》里装腔作势的势利眼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他对早期中国科技公司的增长也功不可没,旗下德丰杰投资机构至今都是百度最大的机构股东。
究竟蒂姆·德雷柏的投资帝国如何一点点构筑起来?家族背景如何加持他的早期起步?如何成为有趣而冒险的风险艺术家?如何寻获投资事业与家庭亲情的平衡?亿万大亨的育儿术,揭示寒门能出贵子否?土豪大佬人生清单里的 100 件事,到底有多扯淡多不靠谱?
最重要的是,从顶尖专家的宏观国际视角,如何看待和投资当下的中国?
带着这个问题,我试图通过本文为你梳理蒂姆·德雷柏的投资履历和脉络,重塑德雷柏与中国产生交集的几条时间线,和对应的关键决策。
(本文末尾将赠送 20 本免费书作为福利,规则请参加评论区置顶帖,感谢蓝狮子友情赞助。)


蒂姆·德雷柏的中国投资往事
作者:范冰
Part I. 谁是蒂姆·德雷柏
↑ Tim Draper 本尊,身高 1 米 9 的大高个)
在美国金融和创投圈,蒂姆·德雷柏(Tim Draper)的名号响彻云霄。
古怪的天才+亿万富翁+慈善家,是业界对他的刻板印象;最早在中国投资百度、分众传媒,是国人与他的间接关联;对所投项目的溢价增值,是权势财富赋予他的现实扭曲力场。

作为人生赢家组幸运儿之一,少年时期的德雷柏争强好胜,热爱体育,并且在数学方面颇有天赋。殷实的家族背景,让他如同一台燃烧好奇心的机器,得以探寻更辽阔飘渺的精神世界,不断生发疯狂的想法。
1980 年,22 岁的德雷柏从斯坦福大学商科毕业,之后进入哈佛商学院,并于 1984 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85 年,刚工作一年的德雷柏离开了美国著名的艾利克斯·布朗父子公司,与朋友创立了德丰杰(DFJ)投资公司,并大获成功。如今,德雷柏风投网络在全球拥有 16 个办事处,覆盖 40 个城市,管理着超过六十亿美元资金。
德丰杰从一开始就特立独行,敢为人先,开创了数个行业乃至全球第一:第一次在传统杂志《高端(Upside Magazine)》为风投公司打广告;第一个在美国投资网络公司;第一个到股票市场上市;成为第一个在海外成立办事处的硅谷风投企业;在全球建立起第一个由风险投资家组成的网络;第一个采用日后广为流传的经典病毒营销策略(Hotmail 的邮件签名传播策略,看过《增长黑客》或者听过我分享的朋友估计再看到这个快吐了)…
德丰杰的身先士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先发优势和马太效应。特斯拉、SpaceX、Twitter、Hotmail、Skype、百度等响当当的名字,都是德丰杰的投资代表作。
风投原本是一个严谨到无聊乏味的行业,著名的风投企业常被人们冠以「掠夺者」或「守财奴」的外号。德雷柏却愿意为所有合伙企业寻求乐趣,比如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有一支玩具水枪,大家准备随时「开战」,为了庆祝融资成功、退出,或者没有任何理由。
他本人亦是漫威之父斯坦·李的狂热粉丝,曾与同是超级英雄爱好者的儿子一道拜访老爷子。父子二人还从《钢铁侠》获得启发,想投资一家公司,专门研发类似的外骨骼庄家。至于被塑造成「硅谷钢铁侠」的特斯拉 Elon Musk,更是创投风潮与美漫文化的完美诠释,也是德雷柏的座上宾。
常在河边走,偶尔也失手。德雷柏看走眼的失败项目里,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当属《华尔街日报》 + 畅销书《Bad Blood》踢爆的医疗公司 Theranos,它们生产的纳米采血器被证明是一个天大的环环相扣的商业骗局,曾经估值 100 亿美元的公司顷刻崩塌,曾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女性亿万富翁创始人 Elizabeth Holmes 也成了舆论疯狂 diss 的箭靶。
↑ 《坏血》揭露 Theranos 的创业丑闻)
而这一切局面,某种意义上是德雷柏的早期投资背书实在太强导致的,这误导了一票硅谷的知名投资机构紧随其后入局接盘。
这本书的版权已经被电影公司买下,今年即将上映。尽管丑闻实锤在握,德雷柏依旧对揭露的记者表示不满。在书中,他如此发表评论:
「最可笑和最令人气馁的是,一位富有进取心的创业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她想去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医疗保健体系,结果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她竭尽全力打造着西拉诺斯,但人们似乎并不重视她的努力。我们都应该感谢她在血液检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可我们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去诋毁她。
Part II 风投家族的中国渊源
「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很多美国媒体都认为,德雷柏行为非常疯狂且自不量力。用《今日美国报》的话说,德雷柏的疯狂思维「和他的异常浓密的眉毛一样狂野和难以驯服」。
他一生都在冒险:从商学院刚一毕业就去动视公司 (Activision,就是后来收购了暴雪的那个)毛遂自荐担任 CEO 未遂、50岁生日时在马戏团荡高空秋千、不惧冰冷在旧金山湾里畅泳。
如此的疯狂任性,令德雷柏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三次是因为溺水,还有一次是因为在非洲被水牛狂追。
蒂姆·德雷柏还曾多次主张「分拆加州」,均遭到加利福尼亚最高法院拒绝,理由是参与签名人数不足或签名欺诈。如此执念于分拆加州,德雷柏的解释是:加州地域太广、人口过多,「这样的州不好管理,而且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德雷柏冒险激进的性格,部分来源于他出身的风投世家。对于蒂姆·德雷柏而言,他小时候听到最多的词恐怕就是「风投」了。
风投是个极其考验和磨练人性的行当。它要求人谦卑、自省和不断认错,从而使人更加包容和平和;它要求人不论多老都要充满好奇心,从而使人心态青春永驻;它要求人认识到理性和理智的不足,时刻提醒人不可僭妄,谨记对不确定性和自然法则的的敬畏。
情商欠奉、智商欠费,却贪婪四溢的人,是绝对不适合当风投的。更不要提霸业传承和基因延续。
德雷柏家族的盛名历来都响彻业内,长盛不衰,号称交融着整个硅谷的历史。这是一段四代人共同铸就的奇迹。
↑ Draper 家族谱系,来源:碳链价值)
他的祖⽗⼩威廉·H·德雷柏(William H. Draper Jr.)将军是个精⼒充沛之⼈。⼆战后,他负责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中针对⽇本和德国的经济援助⼯作。他曾是美国陆军第⼀任副部长,也是美国驻北约组织(NATO)第⼀任⼤使。
美国的计划⽣育政策(Planned Parenthood)也始于他的祖⽗,作为美国驻联合国人口委员会(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Commission)的代表,他于 1970 年与⽑泽东共同制订了中国的计划⽣育政策(Family Planning Policy),这是 1979 年中国独⽣⼦⼥政策的雏形。
在迪隆⾥德银⾏(Dillon Read & Co.,)⼯作期间,他资助建造了旧⾦⼭海湾⼤桥(Bay Bridge)。不过,他对世界的最⼤贡献也许是他在 1957 年创⽴了 DGA 公司(Draper Gaither and Anderson),成为硅⾕⾸位风险投资家。
蒂姆·德雷柏的外祖⽗威廉·卡伯特森(William Culbertson)⾮常善于打造⼈际关系⽹。他曾任美林国际银⾏(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董事长,负责在海外偏远地区组建办事处。
蒂姆·德雷柏的⽗亲威廉·H·德雷柏三世是风险投资领域的先驱,投资了⼈类有史以来第⼀家软件企业动视公司、第⼀批软盘制造商昆腾公司(Quantum)和 Priam 公司、第⼀家农业 DNA 公司 Hybritech,以及硅⾕第⼀位中国移民企业家⼤卫·李(David Lee)。
↑ SV Angel 的 David Lee 在 TechCrunch 大会)
1981 年,威廉被美国总统罗纳德·⾥根(Ronald Reagan)任命为美国进出口银⾏董事长。1986 年,他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地位仅次于联合国秘书长),致⼒于促进⾃由市场、提升职场⼥性地位并推动民主建设。
在此期间,蒂姆·德雷柏跟随父亲威廉第一次前往中国北京。据他书中回忆,当时的首都人民,最典型的生活场景是「骑着自行车,用看似稻草编织的菜篮子买蔬菜」。
作为贵宾,父子二人刚到达北京机场,就被护送上了沿途唯一一辆汽车,行驶过北京唯一一条柏油马路,住进了唯一一家国际饭店「友谊宾馆」。
15 年后,德雷柏跟随一个调查团再次回到中国北京,与当时某财政部官员交流。
被问及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德雷柏的回答是:应该确保第一批投资者能够赚到钱,并能轻松汇出。这番对话过后不久,中国迎来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高速增长时期。
不久,德雷柏的第三次中国之行,坚定了他投资中国的信心。当时他与合伙人从上海开车到杭州,见到窗外一排排露天混凝土斜坡,旁边是绵延数英里的泥泞车道,一间间带蓝色窗户的屋子,屋顶上有金色的尖顶。
抛开美国媒体的偏见,他料想:中国正朝现代化迈进,千人一面和贫困将不复存在,每个人都想过上邻居那样的富裕生活。这跟美国 50 年代「和左邻右舍比阔气」的社会风潮很相似,只不过这次换成了多达十几亿的中国人。
在抵达杭州后,德雷柏见了一些政府官员,他们非常渴望在杭州「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自由市场经济」。拜访的另一家技术中心,也有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德雷柏意识到,中国正是他期待的下一块亟待开采的处女地。他所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冒险,竟成为日后他逆风翻盘的致胜筹码。
Part III 泡沫崩裂中逆风翻盘
2001 年 3 月,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蒂姆·德雷柏损失惨重,旗下一支基金 MeVC 的股价跌至 IPO 价格的一半,公司估值甚至低于该基金在银行所持有的现金,结果被一些狡黠的对冲基金经理尽数买下,并重新定位另作他用。
MeVC 失败后,德雷柏的下一个项目 Xbert 也因为市场流动性不足而胎死腹中。
从 2000 年到 2004 年,「后泡沫时期」的风投行业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从 2004 年至 2008 年这段时间里,行业似乎有复苏的迹象,但随后又遭受了 2008 年至 2010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整个行业都陷入了动荡之中。
市场整体不景气、《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 Oxley Act)》等不利性政策法案的接连出台、被投项目退出无望、募资之路充满坎坷,德丰杰在美国市场遭遇重创。
幸好他们留了后手,提前布局的海外投资扮演了救星角色。
前面提到,德丰杰在中国展开了投资。它的方式是扫描在美国本土有成功先例的中国仿效者, 筛选对象是一些充满活力的年轻创业者。
德雷柏跟北京和上海的科技精英都见了面,并接触了当中几位创业佼佼者,这其中包括——
李彦宏(Robin Li)、杨宁(Nick Yang)、江南春(Jason Jiang)和唐彬(Bin
Tang),他们分别是百度(Baidu)、空中⽹(Kong Zhong)、分众传媒(Focus Media)和易宝⽀付(YeePay)的创始人。
李彦宏刚开始创业的时候,美国有将近 20 个搜索引擎,中国几乎没有。德雷柏就和他一起制定百度的商业计划,要求李在平台中加入付费搜索实名制功能,这两者对于百度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德雷柏也曾坦言,李彦宏是一位很难缠的谈判对手。直到有一天,德雷柏跟李彦宏乘坐同一辆出租车会加,经过车里一番激烈讨论,到家时终于达成协议:德丰杰用 900 万美元,获得了百度 28% 的股份,按照现在百度市值计算,价值 150 亿美元。
后来,德雷柏投资分众传媒,逻辑上是认可对标的美国清晰频道通信公司(Clear Channel);而投资易宝支付,也是有 Paypal(贝宝)可以参照。
遗憾的是,虽然有机会认识当时充满激情的马云(Jack Ma),但由于翻译的问题,双方之间的探讨没有形成结论,结果德丰杰错过了投资阿里巴巴。这桩失之交臂的案例,让德雷柏介怀至今,其遗憾程度不亚于他曾错失早期的 Netflix(奈飞)。
与此同时,敢吃螃蟹的最早一批美国风投家,还得面对一些令人头痛的现实问题:不同国别的政策差异。这往往是一颗不定时引爆的核弹,一旦发生,摧枯拉朽,瞬间全灭。
「我们投资过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其在中国国内开设了子公司开展业务,后来这家公司采用了 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而现在这家公司需要再次改变其性质,以便符合新三板上市的规定。」他在一次采访中谈道,
「如果 VIE 结构的公司能够在新三板上市的话,我们(美国投资者)也不需要花钱请一堆律师咨询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问题了。」
德雷柏书中披露,在美国经济危机期间投资的中国企业,但凡背后有深厚关系者,皆以失败告终。反倒是草莽英雄杀出重围,成为整个投资组合中的利润担当。
Part IV 硅谷英雄的中国学徒
功成名就的大佬向来不缺人群簇拥。但蒂姆·德雷柏对人际网络的看重,早在年少时就被父亲灌输。其父比尔·德雷柏信奉的生意哲学是:「做生意最重要的不是谁在买东西、谁在卖东西,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如在硅谷,许多劈波逐浪者谨记的一句箴言:「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独行者步疾,结伴者行远)」。
这也激发了蒂姆·德雷柏充分动用手中资源,在投资领域之外开枝散叶的灵感。
硅谷英雄学校(Draper University,直译过来是德雷柏大学),位于湾区中部 San Mateo 市中心,由蒂姆·德雷柏创办,旨在建造属于硅谷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德雷柏想用一己之力,在「既庸俗又无聊的商业世界中」,培养有趣的企业家。
学生年龄通常在 18-26 岁之间,每个学期有 30-40 人。课程时间分为 6 周、8 周、10 周,费用分别为 9000 美元、12000 美元和 15000 美元。包括住宿和课程的费用,就像短期训练一样,无论学生来自哪里,都要到湾区来集中住宿、上课。学生需要在这里上课、写作业。
↑ DraperU 大堂办公区,DC Comics:版权费缴一下?)
「从火箭发射到生物科技、移动互联网,第一周的时间是请在各个领域里的专家或者硅谷知名的创业者来做讲座,他们会向你描绘一幅未来的图景。」接下来的课程涉及金融、法律、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各个专业,「还会有人来教你怎么写代码」。
最让学生兴奋的是,通常来讲课的人都是一些「大人物」,比如从苹果跳槽到 JC Penny 的 Ron Johnson(前苹果高级副总裁)、500 Startups 投资公司创始人 Dave McClue(没错就是那个你从我这里听烦了的 AARRR 流量漏斗模型的提出者)、特斯拉 / SpaceX 创始人/ 「硅谷钢铁侠」Elon Musk 等。这波学费交得不亏。
值得一提的是,功成名就的德雷柏从不靠开学校赚钱,所以他鼓励你用一切手段证明「你能为硅谷英雄学校带来任何方面的价值」,他就愿意给你免除学费。(想想我这两年写书、演讲、包括这篇文章,给他打了不少免费广告,真要免费申请蹭课想必不难吧喵喵?)
在国内,我所认识的硅谷英雄学校的校友,均对这段学习经历报以感激。乐纯创始人 奶牛Denny 形容这是一个「life changing」的机会。
旷视科技(Face++)创始成员、前厅客 APP 创始人马静,在网上记录她上课的实录和感触:
在硅谷英雄学校的每一天,我们的 schedule 都是不固定的。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硅谷英雄学校校长德雷柏当时招聘一位投资经理,一位美女踩着高跟鞋,穿着正装来到了办公室,德雷柏直接扔出一句话,「走,和我去爬山」。于是在爬山的途中他了解了这位候选人的应变能力和性格特征。
我们的课程有很多硅谷知名科学家、企业家过来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本来以为下午是一场知识盛宴,会有人直接告诉我们,「走,让我们下午去旧金山,你们的任务是在 24 小时内找到一份工作」。
还有我永远无法忘记的经历。一个漆黑的夜晚,德雷柏把我们全部带到了一座荒山,他给我们每个队一个指南针,需要找到固定的坐标,每个坐标会有下一个坐标的提示,然后凭借脚步的长度丈量,从漆黑的荒山中走出来。
那是最煎熬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团队五个人用衣服把团员互相绑在一起以防失散,然后凭借夜光指南针寻找坐标。更困难的是,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需要走多少米。
我们团队在这一年里,每每遇到那种混沌的状态,那种对不确定和不知方向的恐惧,我都会想起硅谷那晚的经历和手中的指南针。
初创公司的处境其实和漆黑的荒山特别像,隐约有方向,但是不确定性和不精准性会让很多人恐惧。而真正的创业者,敢于直面这种恐惧,相信自己脚步的丈量,从而走出迷雾。
↑ DraperU 学员合影,背后条幅充满中二极客气息)
2015 年 10 月,德雷柏中国考察之行匆匆造访了上海,在校友们的热情引荐下,我有幸获得特权,与他合照。
↑ 请忽视我的造型,关注我的微博)

我还赠予他一本我的《增长黑客》(上面有他写的序言)纸质书;另一本自留的,则拿到了他的亲笔签名和赠语——「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growth hacker」。
当时我就感觉膨胀到不行。
↑ 中间这个签名,让我情不自禁想唱:爱的魔力转圈圈)

Part V 从比特币到战术撤离
蒂姆·德雷柏最近一次大规模被国内创投圈人熟识,源于他的另一个标签——比特币真爱粉。他对虚拟货币的信仰可谓由来已久。
2001 年,腾讯的第一个产品经理许良受命领衔,开发了「QQ秀」这一吸金商业模式的雏形,参照的是韩国社交网站 sayclub.com 开发的虚拟道具体系。两年后,德雷柏也通过另一款风靡韩国的 MMORPG 发现了虚拟商品的价值。
在美国,还有一款寄生在 Facebook 平台的爆火社交游戏 FarmVille,给了德雷柏更多启示:原来玩家会用法币购买游戏中的虚拟黄金,这些虚拟黄金在游戏之外自发衍生了一个交易市场,生意兴隆。
种种怂恿铺垫之下,2011 年,当德雷柏第一次听说「比特币」这个符合上述特征的新物种时,果断入场,以 6 美元一枚的价格,买了总价值 25 万美金的比特币,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2014 年,他在美国政府举办的拍卖会上,买下了 32000 枚来自暗网丝路的比特币(这笔投资因比特币交易商 MT.Gox 被盗而全部丢失,他却因此更相信比特币的价值了)。
同一年,德雷柏再次造访中国时,接受 PingWest 记者采访,公开表示比特币会是下一个 Big Thing。当时恰逢低点,恐怕没几个老百姓认识他,更没有多少人会预判到三四年后的疯狂景象。
即便是今天在加密市场风雨飘摇的当下,他仍不止一次捍卫自己的惊人预测——比特币将在 2022 年达到 25 万美元一枚。
从 2014 年以后,德雷柏陆续完成了 40 多次加密货币投资。其中,德雷柏本人投资的区块链项目包括 Korbit、OKCoin、Factom、Bancor、Tezos 等。德丰杰龙脉基金(Draper Dragon,德鼎创新的前身),则进行了非常广泛的区块链产业布局。
↑ 德雷柏本人和德丰杰龙脉投资的区块链项目,碳链价值整理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人们一度担心泡沫崩裂,在惴惴不安中依旧难掩贪婪。
2015 年,移动互联网这条曾经代表着增量市场、高频交易等耀眼标签的风口赛道,开始变得摩肩接踵,拥堵不堪。新玩家再难入场,老玩家急迫收割。在水面上优雅平静,在水面下疯狂划水的领头鸭子,率先感受到春江水冷。
移动互联网热潮逐渐退散,一部分 APP 开发者转身投靠区块链,从与 App Store 斗智斗勇变成跟广场舞大妈翩然起舞。
每半年来中国考察一次的德雷柏,在被问及中国创业浪潮降温、资本环境剧变时表示,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创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历过估值非常高、心态浮躁的阶段,如今,所有人都开始趋于理性。
「相比于过去几次,当下的中国创业者正面临估值下降的一个阶段,这对他们来说非常的艰难,但是这段经历将有助于他们理解创业本身的风险。我预计这些目前回调的估值会重新上升,投资者会给他们应有的估值」。
这一年,一篇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疯狂刷屏。也正是在这一年,外汇政策悄然变化,德雷柏的投资目光开始游移,从中国投向了印尼、南美、非洲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他多次通过媒体表达了对新兴自由市场的强烈兴趣。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最终,他宣布停止在中国的投资,不再向德丰杰龙脉注入资金,也中断了在中国的公开活动。与之关系甚好的 IDG(国际数据集团)多次力邀他来华,也无疾而终。
现在,但凡打开他曾经投资的百度,搜索「Tim Draper」,绝大多数与他有关的结果,产生自 2017、2018 年间,且内容 99% 与其持续看涨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有关。后来比特币在国内发展处境,毋庸我多言。
在牛市,他就是教父、先知;在熊市,他就是骗子,是割韭菜的庄家。
如今,不再有人好奇他的价值信仰,也鲜少有人转译他的投资哲学,更无人理会他的教育方针和公益理念,连他标志性的疯狂言行,也在新上任的总统面前相形见绌。
时代需要你时,你就是公众的英雄;时代若抛弃你,你能否继续扮演好自己的英雄?
至少在我的追踪下,德雷柏依旧狂放自信地活跃在国际舞台,输出着对新兴技术、开放市场、创业型政府的呼吁和追捧。
尾声:交织与传承
时间就像一个轮回,将风投的交接棒依次传递给下一代。如今,德雷柏的几个孩子都从事风投相关行业。
他和儿子比利一起经营德雷柏合伙人公司,比利自己创办的 Robinhood 估值也超过 10 亿美元;
女儿杰茜经营着海勒根风投公司(Halogen Ventures),这是全球首家仅为女性提供创业资金的风险基金;
儿子亚当则经营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加速器布斯特公司(Boost),其投资重点起初是比特币、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产品,后来开始投资任何接近商业化的产品;
最小的女儿埃莉诺(Eleanor)创立了一家名为「公告牌(Bulletin)」的初创公司,该公司为那些想创业的手艺人提供专门的产品零售空间。
德雷柏 32 岁那年罗列了自己的人生清单,有 100 件他自觉疯狂的事(书里有完整版),包括参演电影、去看史蒂夫·米勒的现场演唱会、与理查德·尼克松之后的每一任美国总统见面、帮助一名囚犯获得自由、从恶魔岛越狱、走楼梯上帝国大厦楼顶等。
这份清单中,还包括一项——「看毛泽东的著作」,已被他标记成「完成」。在德雷柏看来,毛泽东「令人敬畏」。这一结论,在热衷研究中国市场的海外投资者眼里,毫不意外,更无需解释。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在推动历史进程的灵魂竞逐交辉中,一块新的中美关系画布也正徐徐铺开。
— 全文完,你不猛戳好看 / 转发合适么? —
参考资料:
1. 《如何成为超级创业英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提姆·德瑞普(著)
2. https://tech.ifeng.com/c/7k859GnsCtS
3. http://tech.sina.com.cn/i/2015-10-28/doc-ifxizwsf8936424.shtml
4. https://xcong.com/articles/3442934
5. http://bschool.hexun.com/2016-09-13/186011873.html

知乎 / 抖音 / 即刻:@范冰Bingo
间歇性精神洁癖 | 暴雪黑粉 | 铲屎禅师
 往期精彩内容
深度精选 「Insights & Reviews
案例剖析「Startup = Growth
范冰对话增长官 「CGO Interview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