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有一阵子,我公号连番被休息。当时,家里生计十分惨淡,我一害怕,就不停地删文,生怕有什么不荡文字。
有一天,我酒喝多了,一边删文,一边伤心落泪。那一次,我一共删了公号上40多篇10万+。
自删文章,我其实不心疼。反正,很多价值观点,我都是反复表达。唯一不爽的是,有的文章的属于灵感迸发的火花,删了也就彻底熄灭了。
因为过去写作,我完全是激情狂野的,也觉得自己是进入了一个自由空间。
众所周知,我写文章基本都是批评,而且骂违背天道伦理的恶人。
骂恶人,有时是能骂出极致才情的。比如,有一篇文章,标题就叫《李毅就是太极雷雷和马保国合体诞生的畸形变种》,这个文章有多牛逼呢,反正,有好几百万人阅读,国内那个当时最火的女作家在转,李毅自己也在网上转评。
那篇文章,开头我就说是来“骂李毅的”,因为当时他围绕口罩中的死亡现象,狂叫“死四千人等于一个没死,哈哈哈”。
这个文章虽然是安全的,后来,我因为烦了诸如某南某平等李毅的同类,而且也确实因为批他们反智观点,公号和人生都不安全了,干脆就全清了。
当然,骂坏人从来都不是安全的,除了让公号有风险,还有法律风险。大家都知道了,前些天,我因为骂那个涉嫌性侵女生、婚内出轨女生的禽兽教师,打三年官司竟然还是赔钱道歉了。
我原谅了自己曾经勇敢骂“禽兽”“人渣”时的不节制!
今晚说这些,也没别的原因,就是这段时间,有很多网友在后台让我骂李毅,原因是这个超级反智的疯子,最近说了这样的论调:
打台湾,死中国死上1.4亿人,在人类历史上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一点都不多。如果跟美军作战,可以不惜牺牲西安以东500个城市。
我不停地给网友表示歉意,说自己对这类反智的蛆头,已经很久都没勇气没批过了。除了是因为价值观念的绝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活着,狗日的中年,不得不为碎银几两活着。
真正的老铁,应该看过我写战争的文章,其中有篇也被自删的文章,就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葛底斯堡大战,我写格兰特和李将军的,写的就是对生命对人性的尊重。
其实,还写过很多战争,表达的一个观点,也还是我不管你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只要是流着相同的血的同胞,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所以,面对李毅轻描淡写地说死1.4亿人,牺牲500城市,我还能再说什么呢?理性地分析?逻辑的推演?宏大的主张?
我不写,说得不好听的话,再与这类疯子计较,我似乎也就成疯子。我当然知道,这些年,野蛮践踏文明,已经成了某类砖家的文化习惯,而这些人能够很有市场,是因为背后有一种豢养力量,那绝不是像我这样的小人物有能力挑战的。
今天之所以提及这个事,也没别的原因,就是想很理性而且小众地提醒一下,不要让疯子成为病毒,形成更大规模的扩散。
提前说一句,这文章从标题到内容,我肯定会收窄,避免让更多人读到,因为内心太顾忌了。但,我希望读到的老铁,能在自己的小圈子内,传递一种普适的价值,就是善待自己同胞的生命,因为你就是同胞,这就是善待自己。
网上有句流行语,叫“那些叫嚣着战争的人,都是不上战争的人”。同样,动不动说可以“死多少多少人为代价”的人,其实都是想让别人做炮灰的人。
活在这世上,咱很多话题命题,都在绕行了。但有一点,就是希望真的中国永远都不再有“废掉的生命”,让“以人为本”这四个字,真正成为普遍的信仰。
这些天,我内心蛮难受的,很多经历也没办法在这里公开说,但有一点,我内心隐藏的文本,在价值观念上,从来都没变过。
今夜,我在翻看被删掉的旧文,看到那篇骂李毅的文章中,我曾写下这样的语句:
这就是史上最脑残反智阴恶肮脏的怪物,他正在以极其吊诡阴险的话术,来置正派者于险境。
“死四千人等于一个没死,哈哈哈”,就是一种兽性对人性的发难,是在将人们情感尊严死死踩下脚下的野蛮。
面对李毅一脸流氓相,听着他狂吠的声音,我感觉耳边一会是凶残的泼妇,一会是无耻的骗子,一会是的野狗。
李毅也就是太极雷雷和马保国合体后,诞生出来的一个畸型变种。
几年以后,当李毅把轻慢的死亡人数由“四千人”轻易上升到“1.4亿”,呜呼,我已经无话可说。
因为我深知,如果按照这样的数据比例,我也把当初骂的话像李毅那样放大一千倍,这个文章会变成啥样子,会有怎样的结果,真是连想都不敢想了。
我很清晰地记得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这样说:爱国主义是流氓无赖们最后的藏身之地。
问题是,有些坏人早就超越了“流氓无赖”级别的千倍万倍了,已经是中国走向文明过程中极致耻辱的符号了,这时候,连荡涤这样的污染物都没有勇气,又是多么吊诡而残酷的事?
苍天如果有眼,举头若有神明,我对这个世界唯一祈愿,就是把像李毅这样的疯子关进疯人院,让每个善良的人们都得到国家慈母般的照拂。
同时,也以此文祈愿,所有行进在通往人性和文明道路上的正派人士,都能得到这个世界的善待。
PS:全文完,2018字今天写篇激愤随感,喜欢的朋友能三连转发,老将致谢了欢迎各位后台留言交流欢迎扫维码与老将交流。微商勿扰,过号勿重复。
推荐阅读(已做超链接,点击以下绿体字即可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