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古远清,缅怀一个纯净刚正的灵魂
作者:河岸
我知道古远清这个名字是因为微信群里传播的这张图片,是武汉作家方方写的几段话:

图源网络
百度百科给的信息是这样的:
古远清,(1941年8月-2022年12月27日 ),男,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学研究所所长。武汉市文联第六、七、八届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博导评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出版有《庭外"审判"余秋雨》《几度飘零》等。
2022年12月27日,古远清教授在武汉逝世,享年81岁。
网上还记录了2002年6月,古远清与散文家余秋雨发生文章官司,起因是古撰文说余秋雨在二十多年前那场运动中曾充当打手。
我又从一位署名凌逾写的题为《自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之城的古远清教授》的文章里了解到更多关于这位学者的情况。
这是一位沉浸在学问中的纯粹的学者。“著作等身,一个人就撰写和主编了60多部著作,1000多篇文章,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自造出一座城堡,揭示出学问的真谛之所在:坚持自有一种力量。”他每日笔耕不辍,做学问,做研究,自己其乐无穷,一个人撑起一片学术之天。
这是一个有趣味的人。文章说”古教授首创开会时表演学术相声,要做学界的“段子手”,立志给学术研究松绑,减少学究气,解甲归田。这些学术相声基本每次都不重样,而且纯属即兴表演。他作为逗哏,每次都是临时找捧哏,临时排演,即兴表演,而且眼光很毒,每次找捧哏都“稳准狠”,找到很能放得开的有表演天赋者。“
这更是一位耿直有傲骨的人。文章说到”古教授不怕得罪人,不怕打文坛官司。刘川鄂教授说他有问题意识,敢于批判别人。其实,他也不怕别人批判自己,但他又绝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于人情世故。他讲话连珠似炮,真性情直心肠,话锋直来直去,快人快语,乡音浓重。文字简洁,直截了当,少见抒情,绝不拖泥带水。骨头硬,性格耿直。“
文章里还记录了几位同行对古远清老师的评价:
谢冕教授写《特别的古教授》,说他是“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做着一种引人注意的学问,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
赵小琪教授和胡德才教授说他是“纯粹的学者”,刘俊教授赞其耕耘在华文文学田野怡然自得。张志忠教授说其“把学问做成快乐的事业”。陈映真作家说他“独行侠”。朱文斌教授称其为老顽童周伯通,从不服老最终练成了武林泰斗。
看到这样一位纯粹做学问,又坦荡正直的老教授去世的消息,我很难过,我和他素昧平生,想到他相濡以沫的老伴几天前刚刚去世,而他自己在去世最后一刻是如此无助和凄凉,就很难过。我听说武汉很多医院吃紧,我也知道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非常非常辛苦,非常非常疲惫。我只是很难过,昨天那个刷屏的视频,看了开头就掉眼泪。2022年太难了,从年初的铁链女,到唐山打人事件,到西安,到上海春天的疫情再到年末的乌鲁木齐,再到岁暮,大家都在生同一种病,发烧,喉咙痛,咳嗽,更糟糕的是肺炎。大概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在同一时刻生病,这么多人有如此相似的经历和痛楚,这是无法被磨灭的所有人关于2022的集体记忆。
而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记录下来,捍卫一些个体记忆,捍卫那些逝者最后的尊严。写下这一篇,缅怀逝去的古远清老师,缅怀一个纯净刚正的灵魂,这是苟活着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一点点事情。是的,我们都还活着,但我们,不过都是幸存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