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马上就要开学了,前几天我在👉《开学前做一件小事,娃新学期上进心满满!我试过巨管用》里跟大家伙聊了聊,如何在开学前让娃提起精神,用昂扬的心态迎接新学期。
其中一条建议是逐渐减少高刺激度事物,比如少一些聚餐游乐时间,多一些阅读时间,这样开学后娃更容易进入专注、沉静的学习状态。
之后就有不少宝妈问我虎年阅读怎么安排。
看大家留言,我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不知不觉,阅读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双减后,真是“再找不到不重视阅读的家庭”了~
我觉得这也是种必然吧!
仔细想想,孩子成长中,每个普通家长都能做,而且完全没有副作用也不昂贵的“教育投资”,恐怕就是阅读了。
从小时候的绘本伴读到长大后的名著精读,千妈可以拍胸脯告诉大家,迄今为止这项“投资”都是我最满意的,所有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有了足够的正向反馈,而我自己也在其中收获多多。
所以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对身边每个妈妈讲:
“我们可能做不到虎妈那么虎,但伴读这件事一定能做好,而且是实实在在对孩子有帮助!既然对孩子好,自己又能做到,为啥不认真把这一件事做成功呢?与其看别人家娃临渊慕鱼,倒不如踏踏实实退而结网~”
说了这么多,新一年,关于“娃的阅读”不知你是否已心里有数呢?
如果还没来得及思考,今天这“阅读开年第一篇”一定会很有帮助。
看完你就很清楚,这一年要安排读什么书、怎么读,娃虎年阅读就有底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介于篇幅原因,我做了年龄上的区分,今天主要聊聊学龄前娃的阅读规划。
但也建议大龄娃家长和我一起“回头看看”这段路,是亲子时光的回味,也是查漏补缺。因为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娃虽然年龄上去了,却并没达到与年龄匹配的阅读能力~
学龄前的娃,阅读规划关键字:
“杂”。
注意,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的意思,而是类似俚语里的“吃得杂”,意思是让孩子尽可能涉猎不同类型、主题的书,阅读多元化。
形式上的“杂”
比如低龄宝,除了常见绘本,爸妈还要备些可以用手摸、一起玩的机关书、翻翻书等互动类书籍。
因为低龄宝是靠感知来认识世界的,书对他们来说就和玩具一样,需要多感官投入、有参与感!
▲ 从柜子里搬出来露个脸,一直没舍得送人:)
这套洛雷纳·西米诺维奇 “我的系列”就是典型的互动书。
千寻小时候我们常用它来“演故事”,每本书主人公都不一样,娃用手偶扮演各种小动物,徜徉在不同环境,代入自己的想象,巴拉拉讲好多~
后来她参加戏剧团,被老师夸台词说得溜、表现力强,我觉得就是小时候互动书玩得多的功劳。
娃大一些,除了有文字的绘本,靠图叙事的【无字书】一定要备。
因为错过无字书,就相当于错过了“学会提取信息,组织语言表达”的好机会,这个能力跟小学后娃“看图写话”的表现是息息相关的!
关于如何用好无字书,我之前有写过:
内容上的“杂”
内容来看,绘本与绘本也不尽相同,有的树三观,有的讲行为习惯,有的充满想象力......
在做虎年阅读规划时,大家可以留意下自家绘本内容上的“配比”~
比如,你家已经有蛮多行为习惯类绘本,类似《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虎年就可以添些吉竹伸介、深见春夫的书,这二位都是“想象创造力界”的王者。
▲ 我是那个誓要集齐全套的吉竹伸介迷,哈哈~
▲ 一个苹果都能脑洞大开~(图源:绘本内页)
反过来,你家想象童趣类绘本很多,而娃已到幼小衔接年龄,那虎年就一定要考虑添些专注力、数感、规则意识等功能型绘本~
比如之前千妈给大家分享过的,日本绘本新秀野花遥的专注力绘本。
我们编辑部的美妈几乎是全员剁手,因为3岁小姑娘进入心流状态一小时,把她们惊呆了~
我们大人看可能有点不适(尤其和我一样有秘集恐惧症的朋友),但扛不住娃是真爱。
这种书也确实很锻炼“选择注意”--从多种因素或刺激中选择并专注一个项目的能力。【娃上小学你就知道这个能力有多宝贝~】
又比如安野光雅的数学绘本,千寻学龄前看了超多,感谢安野,让我们“数学无痛”
▲ 图源:当当
还有《大卫上学去》这样的绘本,能帮娃建立规则意识,对小学学习生活好处多多。我之前分享过小学老师的精彩阅读教案,有兴趣的爸妈待会可以了解下:👉《“可能带坏娃的绘本”,为啥小学老师阅读课必讲?》
主题上的“杂”
故事类绘本可能很多家里都不缺,但做规划时,家长就要想到,娃大点是要上 non-fiction(非虚构读物)的,前期是不是需要做好铺垫?
我观察过身边很多娃尤其女娃,学龄前读非常多故事书,很少碰自然科普类书,到了小学,想介入相对严谨的科学社科类读物就变得十分困难。
而大家也知道,非虚构是趋势,中高考阅读材料占比很重了。
且不说考试,只说阅读均衡性,也是必须抓住这块的。
所以,如果你家故事类绘本居多,虎年就要考虑添些自然科普类绘本~
适合学龄前娃的自然科普类读物,千妈也分享过不少:
▲ 教会千寻写自然观察笔记的👉《虫子旁》
▲ 有“纸上BBC”美称的👉《自然故事》
▲ 福音馆镇社之宝,世界上第一个“科普绘本”期刊品牌--《科学之友》的精编版👉《科学的萌芽》
除了“杂”,学龄前娃的阅读还有两个特殊期,是我一定要提醒大家关注的,因为错过太可惜!
一个是“思想爆发期”,一个是“自主阅读准备期”。
“思想爆发期”一般发生在4岁后,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这时候的娃读书不再满足于故事本身,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冒出来。
此时是介入精读的最佳时期,千万别错过~
如果你问我,为啥必须精读?
我会告诉你,阅读力本身就是思考力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加拿大读写导师阿德丽安.吉尔在“阅读力系列丛书”里说的,这套书是PIPLS认可的全球阅读实操指导圣经。
▲ 图源:当当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阅读是用语言去‘破译’文字背后的意义,阅读的重要作用就是触发孩子思考。
你去看PIPLS的阅读测试题,除了简单的“直接提取信息”题外(谁?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其它全是考察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和独立思考。
所以,如果娃已满4岁,建议虎年把精读纳入阅读规划~
具体怎么做?
  • 其次,你可以用一些共读技巧,激发娃“敏于思考,勤于表达”~【方法千妈已为大家备好】
    刚开始精读时,你可以使用👉简单清晰的四步法
    想知道精读中具体怎么提问,你可以👉看这篇
    如果精读中娃不配合,那最可能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在这里
接着再说说“自主阅读准备期”,大概发生在5岁后,这个阶段对学龄前娃来说也是极为重要。
因为,小学娃每天要完成的规范动作跟幼儿园比是两个量级,加上大语文对阅读量要求极高,老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开书单,不会自主阅读对娃真的很吃亏。
自主阅读能力强的娃,阅读速度明显高很多,你这边“快乐读书吧”里最简单的必读书还没整完,人家都拓展到非虚构人文社科类了。
而且越往后走,这个累积出的差距会越大。
所以回头看,我真心建议家长该push还是要push。
如果你家娃已适龄,虎年就可以尝试从亲子阅读舒适区慢慢往自主阅读挑战区走~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给娃备一些桥梁书。
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老师也说过:
“桥梁书很重要。如果桥梁的过渡不够的话,那么下面到了中年级、高年级就很困难了。”
桥梁书我也分享过,老朋友可能都看起来了,新朋友可点击下面链接来了解:
有宝妈可能还会问:
“注音书是不是能起到桥梁效果,同时又对娃学拼音有帮助呢?”
这个问题之前也一直有读者问,一两句话确实解读不清楚,千妈准备做个注音书专题,到时候大家来看吧!
EASTWEST
最后,再一起来复盘下吧~
学龄前家长,虎年你只要把握两点来做规划,娃的阅读就能上个台阶!
第一点:读得“杂”一些
观察家中书籍配比,该补则补。尽可能涉猎不同类型和主题,这样娃才能从阅读中获得充分的乐趣,也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第二点:关注两个特殊期
“思想爆发期”(4岁+),是介入精读的好时机,把握住了娃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都会有大幅提升;

“自主阅读准备期”(5岁+),一定要适时引导阅读桥梁书,从亲子阅读迈入自主阅读,娃小学后的阅读速度才提得起来!
大龄娃家长,不知是否也在千妈的“回头看”中,找到了共鸣?或者发现了一些疏漏,没关系,新学期正好补上来。
如果你还想看“大龄娃虎年阅读规划”,点亮“在看”我就懂。
之后,千妈也会陆续开始单本好书的分享和解析了~2022,让我们一起给孩子带来更多幸福感和收获感的好书,一起在阅读中体味美好!:)
~关注千妈,好书好电影敞开看~
🔗封面图片:绘本奇想行者》插画
想看“大龄娃阅读规划”的记得点点“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