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就是真理,没有中西之分
文:何兆武 编:先知书店
我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讲中学和西学,第二部分就讲现代化。 


中学,大家知道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传统习惯上都是把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直到19世纪为止的文明和学问,叫做中学。
到19世纪以后,中国开始跟西方接触,接受现代的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当时就简称为西学。
当时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说什么算中学,什么算西学。下面我讲的也只是我自己的体会或者是我自己的理解,不是标准的定义。
▌中学、西学之争,本质是利益之争
我先说一下中学。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几千年以来形成了一套行之久远、深入人心的学术体系、一套学术思想,即以儒学为中心的道德系统和意识形态,我们称之为中学。
18世纪的时候,英国已经开始走向超级大国了,但是我们中国还是用旧的眼光来看待人家西方。
一直到了1840年中国和英国打了一仗,大家知道叫“鸦片战争”,但英国不叫“鸦片战争”,而是叫第一次通商战争,他们认为是因为中国拒绝与他们通商而爆发的战争。
洋务运动之“开平矿务局”
结果中国被打败了,这对中国是非常大的刺激,一个天朝上国怎么被一个蛮夷打败?一些人在思想上有一些反省,觉得要学习西方的船,也要学习西方的炮。这是中国思想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最早那批思想比较敏锐的知识分子主张中学、西学都应该学,而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与西学之争跟当时政治和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接连打败仗,越是打败仗就越强调要学习西学。
一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这对于中国知识界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刺激。因为日本过去在中国看来是一个藩属,是自己的学生,但经过了明治维新,就把中国打败了。
所以,1898年中国出现了戊戌变法,变法者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但不能够脱离整个政治社会而独立,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政治体制的背景和它配套,和近代的科学技术配套。
这就是国会制和议会制,用它可以来沟通人民和朝廷之间的联系。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李鸿章回慈禧太后:臣实为康党
▌百年中西学之争,犹如闹剧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几乎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口号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
冯桂芬最早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张之洞的目的显然是不同的。
辛亥革命把中国帝制推翻,成立了中华民国。这表明在当时,大多数人的思想不仅在科学技术要求层面上,而且在政治体制要求层面上,开始近代化了。
西方近代化经过了启蒙运动,它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其核心思想是要求自由和民主。五四运动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它要在大家思想上确立科学和民主的时代主潮,提出凡是反科学、反民主的,都应该让路。
所以,五四运动时期,西学和中学斗争到了高潮,最终西学取得了成功。可是这个成功并不彻底,一直到解放战争前期,还是有人赞成全盘西化,有人赞成保存国粹。
不过,考虑到当时的语境,所谓中学,就是主张不要动摇中国原来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所谓西学,是指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要学习其近代化的体制,这是争论的实质。
新文化运动口号:打倒孔家店
▌学问有精粗之分,但无中西之别 
解放后,有一个时期中学西学之争好像比较消沉了,我当时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成为过去,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中学不代表真理,西学也不代表真理,中学和西学都有正确和谬误。
但是完全出人意料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学西学之争又出来了。不管其语境和内涵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按我自己的理解,学问作为知识来说,无所谓中西。
学就是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中学西学之争,争的肯定是背后现实的利益,而不是学术上的真理,学术上的真理没有中学、西学之争。
古代希腊有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古代有一个科学家商高,他早就发明这个定理了,这证明这个定理不应该叫毕达哥拉斯定理,应该叫商高定理,但我们不能说三角形的定理是中国的学问,不是西方的学问,反过来不是说西方的学问中国就不能接受。
作为学问或学术来说,有先后、精粗、正确与错误之分,但无所谓中西,谁先进就学谁的。不论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或者是自然科学,都不归某一个民族垄断,某一个国家垄断,即使是最机密的科学。
▌“真理”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的知识是不断进步的,学所存在的正确和错误、精和粗、高和下之分,使精的科学要代替粗的科学,真正的科学要代替伪科学。
可是真正的科学是不停变动的,因为科学技术是进步的,其不断进步又把原来的代替了,所以,我们对于科学应该秉持动态的观念。
我们如果向北走就可以走到北极,因为我们知道北极在那里,但是真理在哪里呢?好像不是那么简单。
不能说朝着真理走就可以走到真理,因为我们不知道真理在哪里,只能最大程度地依靠全人类的经验,去寻找到一点点迹象。
比如牛顿的体系曾经也被认为是不可动摇的,现在看来牛顿的体系也不是铁案如山,但是也不意味着没有价值,牛顿体系还是为人类作了巨大的贡献。可这不能阻碍我们超越它。
今天被认为是真理的,也许明天就被证明不是真理。所以,对真理的定义应该有更高的超脱——真理超越时代,更超越种群。
所以,今天中学和西学之争的实质,我不敢下一个结论,不过如果作为纯学术来说,我觉得不应该发生中学和西学的问题。
老一辈的人为方便起见可以这么说,其实中学有中学的所指,比如说君为臣纲,儿子服从老子这是上道,绝对不能违抗,当时是有具体的内涵。
我们今天具体的内涵是什么,这一点我不太知道,所以我只能从理论上说,我不同意中学和西学的分界,我认为不应该有中学、西学之分。 
▌现代化,不只是西方的道路
人类的文明史可以简单地分成两段:一段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即简单的再生产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近代化的阶段,即扩大再生产的阶段。
扩大再生产的结果就是使得人类的科学、知识、技术,以及与其相应的人类的思想、意识不断日新月异地进步。近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最大不同就是在这一点上。
近代化是从16世纪开始的,因为这个世纪人类的科学开始进步,到了17世纪,牛顿的体系完成了第一步,人类科学发展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用牛顿的体系来完成的。
从此以后,科学、人类的知识不断进步,人类的思想、意识、学术也随之不断进步。这个进步是古代所不能够设想的。
近代化最核心的东西之一就是近代科学,所以中国的近代化,可以说从19世纪末开始接触到近代科学开始的。
起步比西方晚,就使得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必须要学西学。其实,我们要走的是近代化道路。
我认为,这是全世界共同的道路。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要走近代化这唯一的一条道路。它不是西方的,不过是西方早走了一步。我们中国人也要走,所有一切后进的国家都要走,所以,近代化就无所谓是中国的道路还是西方的道路。
中国当然有中国的特色,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有它的特色,不可能大家都按完全一样的道路走。但这个特色是第二位的,因为大家只有一条近代化的道路。
这条道路第一当然是近代的科学和近代的工业,除此以外是与其配套的政治社会体制。没有这个体制,就不能保证科学的进步。
所以,近代化是一个普适的东西,近代思想和近代科学也是一个普适性的东西,是全世界的,不是某个国家特有的。
“真理就是真理,没有中西之分”——何兆武先生一语中的,直达本质。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历史,是粗略的、遥远的、冷漠的、政治的;而何兆先生的文字,则是细节的、亲近的、热忱的、人性的。
而且,作为中文界顶尖的历史、哲学大家,何兆武先生对岁月的思考无疑是深刻的。透过他的文字,我们获得的不仅是一个资深思想者的洞见,更是一份“暗夜燃灯者的时代见证”。
我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疑惑,亦曾是何先生的疑惑,我们对生活和命运的遗憾,亦曾是何先生的遗憾。我们阅读的是何先生的文字,解答的却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所以,先知书店要诚意推荐“百岁学者”何兆武先生这本《上学记》。本书甫一出版,即获好评如潮,与齐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钧的“回忆四部曲”齐名,被并称为“海峡两岸知识人的必读书”。

这本书不光是何兆武先生前半生的经历回响,而且还是一部充满趣味的中国近代思想史感兴趣的书友请长按下图识码,一键收藏下单。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