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姐妹们,先占用文章开头说一句,Safari仿真动物模型和启蒙町积木,今晚截团,别错过了。
  • Safari仿真动物大多数已售罄,今晚还能捡一波漏。不要问我下次啥时候返,折腾完这次,我更没勇气承诺下次了😂。上辈子毁灭银河系,这辈子开团仿真动物。
  • 启蒙町积木条今天又有姐妹来催返团,我说你们是不是好久没点开我的文章了?直达链接放这了,文章打样了大量玩法,不怕不会玩。
下面开始正文。
昨晚上睡觉前,我看到很多媒体在转载一个报道,光看标题就让人鼻子一酸:4岁孩子担心家中变故,患上抑郁症。
4岁娃突然变得沉闷不与人交流,父母带娃去看心理医生,经过一番咨询沟通发现,因为孩子听到父母讨论家中出现了变故,很担心,又不敢说出来让父母徒增烦恼,就一直压在心里。
为了打开孩子的心结,医生教家长演了一出事情快解决的戏。
孩子得知后,心情开始放松,性格逐渐开朗起来。
虽然是个happy ending,但还是挺让人心疼的。
面对家庭变故的那种无力感,自己无法消化情绪的无助感,不想给父母增添烦恼的“懂事儿”,和“4岁娃”这个身份显得很不匹配。
微博高赞评论说,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早熟么?真是给我提了个醒,以后在娃面前说话得“报喜不报忧”了!
哎,这届网友真是比孩子更天真,这哪里是“报喜不报忧”这么简单的事?
1. 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
孩子们却更不开心了?
现在的孩子,“早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里面的几个数据,我给大家分享下。
在中国,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抑郁症总人数的30.28%。
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
在学生患者中,77%在人际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9%在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
人际关系中抑郁,似乎比较好理解哈?
但怎么“家庭关系”也成了让孩子们抑郁的原因?
还有一个事经常让大家困惑,怎么生活条件越好,孩子们越不开心了?
我之前读过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叫做《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者是一个从业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师,接触治疗过大量患抑郁症患者,其中很多是青少年。
这位心理治疗师从孩子们的经历中,总结出了导致青少年抑郁的最常见原因是:
他们的童年时期,很少在亲子关系中得到安抚。
当你是个孩子的时候,如果你的感受总是被否定,情绪总是不被接纳,总是被父母“做主”你的感受,比如焦虑的时候被告知“别想那么多”,伤心的时候被告知“有什么好伤心的”,那么你忍受痛苦情绪的空间就会被压缩。
空间在变小,而你不得不把越来越多的情绪和不快塞进去,总有一天,这个空间会破裂崩塌,导致整个人情绪失调。
有人会说,开玩笑呢,我那么爱我的娃,怎么可能不在乎ta的感受?
“否定感受”的情况真的太普遍了。
娃摔倒了,哇哇大哭,家长在一边很无所谓地说,不用哭,什么都没发生,不疼不疼。
“什么都没发生”,这不睁眼说瞎话么?
伤害性更大的是,娃正疼得哭,你却替他“做主”了感受说不疼不疼。
类似的话,我们小时候听过太多了:
你怎么可能腿疼?你又没走那么多路!
你不可能饿,刚吃了那么多。
人家跟你闹着玩的,别那么玻璃心!
不就是一次没考好吗?有什么好难过的?
2. 你没法比我更了解“我的感受”
十几岁的时候,忘了什么原因,我和爸妈说,我一点都不快乐!
当时我爸特别生气,他冲我发脾气,你不快乐?你有什么不快乐的?你不愁吃不愁穿,什么都给你最好的,你还想怎么快乐?
当两个人开始争论感受,那么这个争论就是无法调和的。
不愁吃不愁穿,这是事实。
快不快乐,这是感受。
同样一个事实,不同人的感受不同,你只能感受你自己的,不能“替别人感受”。
再举个很常见的例子,穿衣服。
之前有姐妹看到饼饼的照片,留言问,饼饼为什么反着穿外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乐意这么穿。
不难受吗?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她,她说不难受,很舒服。
我当然很无语,脖子都卡出印儿了,舒服才怪!
她很认真地和我说,妈妈,对我来说很舒服。
我无法反驳,只能让她继续反着穿。
“对我来说”,饼饼经常用这四个字来强调,这是我的感受,你没法比我更了解“我的感受”。
3. 如果难过不被允许,
则快乐无意义
当父母的,总觉得自己有让孩子开心的义务。
尤其是中国父母,如果孩子过得不好,父母就觉得自己不配过好。
有句话叫做,如果批评不被允许,则赞美无意义。
我想说的是,如果难过不被允许,则快乐无意义。
因为那很可能是假嗨。
一位著名精神分析专家说过,如果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生活。
如果我们总是想着帮孩子消除痛苦,转移注意力来掩盖痛苦,或者强行让他们忘掉痛苦,那么就永远没办法让他们学会与痛苦相处。
我也是养孩子之后,才慢慢意识到,情绪没有“好”和“坏”之分。
娃难过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我哄她笑,而是她的难过“被看到”。
“我看到你好像不开心,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
“你很难过吧?我怎么才能帮到你呢?”
我们父母那代人,很少会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且觉得在一些场合下,开心是一种义务,难过是一种罪过。
比如花了昂贵的门票去哪里玩,或者大家都在“开开心心看演出”,如果你因为一件事表现出不开心,他们就会说,别人都高高兴兴的,就你拉着个脸,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所以慢慢地,你不愿意在父母前表现出任何情绪了。
4. 成人和孩子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经常说,不是我们在养娃,是娃在唤醒我们。
娃可以感知快乐和美好的能力,比我们强太多了。
有一次饼饼说,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一问,原来是因为今天幼儿园有音乐课。
我问她,不是每周五都有音乐课么?
她说对啊,每周五都最快乐!
成年人总觉得计划中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感受不到那种快乐。
还有一次在度假中,饼饼悄悄告诉队友说,她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队友以为是因为自己的父爱如山,结果一问真正的原因是,那天下午她炫了一个冰激凌,然后刚刚被告知等会还能吃一个冰激凌。
一天炫两个冰激凌=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所以大人经常感叹,当孩子真好啊,屁大的事儿就能那么开心。
但你别忘了,孩子感知快乐的门槛低,相应地,他们感知难过的门槛也低。
饼饼捡了一块漂亮的石头,给我拽半天,说这是她的魔法石。
后来魔法石不知道放哪去了,找不到了,她很难过。
大人可能觉得,这种石头满地都是啊,你再捡一个不就行了?有什么难过的?
不行,对孩子来说,石头和石头不一样,这个石头有魔法,丢了当然很难过,难过就是难过。
孩子为了一些“屁大的事儿”开心,和为了一些“不如屁大的事儿”悲伤,这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只能同时出现,你不能只选其中一个。
一些事情必须“成对儿”出现,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但很多人不想接受。
他们只想照单全收“好的”一面,拼命抵抗“坏的”一面,烦恼就是这么来的。
5. 突如其来的结尾
如果只能为维护亲子关系做一件事,让家庭不是他们痛苦抑郁的来源,我觉得那就是:不要总是否定他们的感受,和他们争辩感受,替他们做主感受。
情绪不是调音台,你没法调高快乐的情绪,且同时调低悲伤的情绪。
情绪是一个扬声器,你只能整体调高或调低——快乐和悲伤,都在其中。
黛西
你可能还喜欢读:
即将截团:
正在开团:
不开打赏,喜欢就“在看”转发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