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1
之前有姐妹说,看你写的文章内容,感觉饼饼在家光玩了,真的没学点啥么?
我身边一些华人朋友也问,你们有没有报思维课?国内哪个网课可以上上?
问这些,说明对娃的学习很上心,但对学习的定义好像又很模糊:
娃坐在ipad前听课是学习,娃在大自然里探索是傻玩。
把娃送去乐高班是学习,娃在家自己摆弄积木是傻玩。
让娃听英语背古诗是学习,给娃讲故事聊闲天是傻玩。
关于学习,饼饼的儿医说过一句直击灵魂的话: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学科课程,是人类21世纪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当然了,他的话不等于真理,他只是说他的观点。
但我觉得这个观点很值得深思,因为平时有太多人“刺激”你,让你觉得必须给娃报个班、提前学点啥,兼听则明。
之所以容易被人“刺激”,因为很多父母面对娃的教育,经常被困在“当下”的时间维度中,参照物全部是同一个“平面”上的人。
比如之前一个读者给我留的超纲题:朋友的娃2岁就会就会英文拼写,会算加减法,我怎么才能把娃也培养成那样?
我和她坦白,你去问朋友吧,这题我不会,并且我也不想会。(谁酸葡萄谁是狗)
当你想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的娃需要什么,才会不停地在朋友孩子身上找答案。
2
30年前,咱们被爸妈逼着背古诗,学珠心算,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傻?
觉得傻,不是你的眼界比父母当年更高级了,而是你站在一个更高的时间维度上,从2022年看1992年,当然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没必要的。
今天做决策,为了让未来的娃不觉得咱们傻,就得站在未来的维度上想问题。
不说20年那么远的事了,5年10年行不行?
怎么知道未来5年的趋势呢?
对于中国父母来说,未来有个很好的参照物:发达国家的今天。
我不是说中国一定要走国外的路子,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逻辑:发达国的今天,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商界里说的“时光机理论”)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相信,中国将会迎来“银发经济”,不只是因为老龄化加剧,还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欧美已经这样了,老人有钱,舍得花钱
教育上也是一样,近几年来国内流行的编程思维,STEM教育,甚至儿童绘本的普及,都是在国外流行多年后传入中国的。
所以,思路就清晰了很多嘛。
看看今天发达国家的教育在重视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更吃香,就等于有了水晶球。
不拿英美精英教育举例了,毕竟这只是针对少数群体,说一个我在德国观察到的现象吧。
我研究生毕业那会儿出现了一个趋势,在高精尖的领域里,大公司的核心高薪岗位,特别喜欢招数学、物理、计算机这些“扎实学科”的人。
这些年来,这个趋势越发显著,金融行业也“沦落”至此。
很多学了好几年金融的人,毕业后傻眼了,那些梦寐以求的大金融机构、大投行、大咨询公司,都对学数学的青睐有加,物理和计算机专业也会在招聘广告里特别点名,相反纯经济专业反而不那么受待见(除非有CFA证书加持)。
为什么?
因为学经济的人遍地都是,但数学和物理就不一样了,不是人人都能学出来,也不是人人都有勇气学。
工作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learning by doing,数学好物理好,足以证明脑子好,学习能力强,企业就想筛选出来这种人才啊。
3
有人可能说,那完蛋了,我孩子数学不行,理科思维弱,难道以后注定不吃香吗?
当然不是,以上只是我观察到的其中一个现象,不代表未来的全部。
把眼光再放长一些,工业4.0时代,人工智能替代会摧毁一部分人,也会成就另一部分人。
既然都人工智能了,机器出手,为什还会“成就”人呢?
因为在我们可预见到的时代,机器是服务于人的。
人类天生有一种偏好,即便知道机器比我们聪明,还是不喜欢从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中得出结论,而是更希望听听人是怎么说的。
美国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个性侵儿童的罪犯即将刑满释放了,按照该州法律,对于这类罪犯,如果陪审团认为他未来再次犯罪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在他刑期满之后,可以把他转到精神病院继续关着。
实验人员找来了100多个陪审员,把他们分成两组,给他们分别看庭审录像。
庭审录像只有一个区别:
A组的录像里,专家说,我和罪犯面谈了2小时,根据我这些年的专业经验,这家伙放出去大概率还会犯事儿,应该继续关着。
B组的录像里,专家说,我本人没见过罪犯,但是,我收集了这个罪犯的所有数据,通过非常可靠的犯罪心理学模型分析,得出了结论,这人放出去大概率还会犯事,应该继续关着。
是的,专家得出的结论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A是通过“人的判断”,B是通过“大数据的判断”。
从理性客观的角度说,犯罪心理学模型分析比经验更准确。
但是,陪审员是人,人没法做到绝对理性客观。
实验结果在情理之中:A组陪审员普遍比B组陪审员更加坚信,这个罪犯应该继续关着。
这反应了一个现实,人虽然不那么机器那么聪明,但人的有些价值无可取代。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机器可以代替外科医生做手术,把一切风险和利弊都算得明明白白,但它不会考虑一件事:刀疤留在这儿了,影不影响美观。

因为这涉及到同理心和生活经验,机器千算万算,也算不到你以后会去海边度假,去海边度假会想穿比基尼,穿比基尼会露出疤痕,露出疤痕你会觉得难堪
再比如心理咨询,就算科学家破解了人类情感的电信号,让机器人拥有情感,但你心里有啥过不去的坎儿,还是更愿意和人聊,而不是和siri抱着哭,因为这涉及到被共情的渴望。
▼ 日常调戏siri
又比如生了场大病,让人工智能判断和提出治疗方案,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有点忐忑。
即便你知道,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脑子里能存储的案例撑破天一千个,人工智能可以轻轻松在后面加几个零。
虽然但是,你还是更愿意听听,经验丰富的医生怎么说。
这又是为什么?
不为什么,这就是人。
4
今天是什么日子,我心里还是很有数的,不长篇累牍耽误你们买东西了,突如其来的结尾,自己当自己的课代表,总结一下全文中心思想。
说得“实”一点,数学、物理、计算机等扎实学科好的人,路会越走越宽阔,因为,21世纪技方能强国。
说得“虚”一点,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是未来诸多变数中的不变量,因为,再聪明的机器,也替代不了人的温度。
黛西
618最后几小时,看着一篇就够了:
最后一天了,还有个艰巨的任务等着我
你可能还喜欢读:
姐妹们,如果你经常错过推送,是因为你没星标置顶,也不经常和我互动,微信都看不下去了,不给你推送文章了。三步点亮小星星,我们就不容易失联啦。❤️
黛西专辑精选
点赞“在看”,变更好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