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There and Back Again!
著名科学家颜宁回国了!
11月1日上午,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的结构生物科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此消息一出,从环球时报到中国新闻网发文欢迎,从深圳卫健委再到各大社交平台热议人才回归,#颜宁回国#很快登上热搜第一。
热搜第一
深圳卫健委发文
很难看到一个学术领域的人和事儿得到如此大的关注,似乎也再次证明了颜宁本人的热搜“体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谈到颜宁,很多人就想起来她在2017年离开中国的决定,在那个时候对她的争议非常多。
也由此,几天之后,舆论场上对颜宁的讨论也逐渐从“欢迎”变成了“动机不纯”,甚至还有人质疑其科研能力……颜宁回国,到底是为什么?
颜宁1977年出生于山东,1996年考入清华大学。
2000年本科毕业后,她申请了美国著名的常青藤高校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并成为我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前清华大学校长施一公的学生。
经过不懈努力,2004年,颜宁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随后2年,她又在该校继续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2005年,颜宁获得Science/AAS和GE Healthcare “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这也初步证明了其个人在科研领域的天赋、努力和成绩。
2007年在美国博士后的工作结束后,她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成为医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而这一年,颜宁不过才30岁。
即使到今天,普遍上来看,博士生毕业也普遍28、29岁,再加上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到这一步都接近30多岁了。不得不说颜宁在那个时候就取得了远超于同龄人的成绩。
所以,那一年她也成为了清华最年轻的教授。
此后十年,她一直在清华任教,并于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资格,每年还取得各种不同奖项。
2012年获得美国HHMI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优秀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并受聘长江讲座教授(2018年终止);
2016年成为戈登学术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首位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Alexander Cruickshank报告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颜宁和她的团队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
这个折磨生物学家们整整50年的科学难题,被年仅37岁的颜宁领着一群青年科学家们攻下了!
当然,这一切都没有引发舆论关注,直到2017年。
在这一年,颜宁接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受聘于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力,但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把颜宁的这一选择和另外一件事情关联了起来。
网传,颜宁三次申请中科院院士,但是均落选,所以她负气出走了。
尽管她本人辟谣说,这两件事情没有关系,但硬是架不住网友们的强关联。
所以,最后的舆论变成了她不顾母校和祖国的栽培,去到美国给别的国家做贡献。
就是因为这一背景,到如今颜宁又作出回国的选择时,这些人又开始骂了。
有大V用看似不沾边的“网红科学家”来暗讽。
说这类人就是炒作自己、没有什么科研水平。而且罗列的特点是去国外镀金、学生物的,对照起来看,这个大v就差直接说这个“网红科学家”是颜宁了。
当然,这些言论你也不会少见,但凡涉及到出国回国,都免不了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或者回国捞金的质疑。
国家都没有说话,就这群人天天在阴谋论地臆想。
更何况说回来,颜宁并没有更改国籍,一直都是中国公民的身份。
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类顶尖科学家的出走、回归看作个人选择?
这背后选择的原因当然有本人关于个人发展的衡量,在不违背法律道德,民族大义等情况下,科学家选择自己觉得更适合的科研环境有什么值得抨击的呢?
可能还是那句话,承认别人优秀,承认别人不断取得突破很难吗?
如果说这些还是恶意揣测的话,不少言论开始质疑其学术水平。
她是不是被人工智能淘汰的生物结构学家?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这篇分析颜宁学术到头的文章,主要质疑颜宁的研究已经被AI取代,所以现在她没有什么机会了,转战商场回来捞金。
对研究趋势和成果的讨论,观点不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以此把颜宁回国又扣上“机会主义者”,是不是太恶意了?
真有讨论起来,我也看到有分析文章指出:
现在AI介入科研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趋势,不仅仅颜宁团队所做的蛋白质结构需要AI帮助,很多行业未来都会需要AI。
AI不只是结构生物学家会面临的挑战,就连生物化学、药物研发、基因测序甚至农业和植物学分子育种都会遇到的情况。
所以,一种科研整体发展趋势没有必要夸张成为“失业论”。
其次,也有人指出其实AI并不能包揽所有的研究。其在精准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依然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而且,就算是AI真的取代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但是颜宁之前取得的成果就此可以被抹杀吗?以她的能力难道不可以去做更多选择吗?为什么就要以此嘲笑别人失业回国呢?
还有,如果一个人看到了行业的尽头,这个时候做出别的安排和选择不是很正常吗?
真要论学术成果,难道网络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点评会比学术奖项的评审要专业吗?
别忘记,2009年以来,颜宁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要知道,大部分科研工作者一辈子都很难在《自然》这样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
而她获得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条件并不比我国院士的评选条件低。
最后,也有人说深圳给的太多了。
其实,科学家搞科研本来就是需要充足资金和良好环境。
选择深圳不正说明这个城市有这样的实力和能力可以吸引到颜宁这样的人才吗?
说到底,颜宁回归是她个人选择。
这么多开始跟风质疑颜宁的人,其实本质上在说什么?我看到这个网友的答案觉得很贴切。
说完了颜宁求学、工作背景,质疑了其学术研究后,还没有结束,性别和“科学家”的标签更是对她议论的重点。
大家都知道今年45岁的颜宁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曾经就有人觉得她的人生不完整……
对此,颜宁也是霸气回复:我不结婚,我不欠谁一个解释。
对于女性、女性科学家的刻板印象,颜宁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个标签,并且希望用自己的行为打破大家的固有认知。
在《开讲啦》节目当中,颜宁分享过自己带过的一个女学生的故事。
当时这个女孩已经读到博士了,颜宁也觉得她在学术方面做得很好,很希望她可以继续科研工作。
几次三番下来,女孩有所动摇,但最后决定放弃科研去找工作。
其实我们也能够想象背后的原因,就像流传的那句话,高校三种人:男生、女生和女博士。
因为世俗意义上,女博士面临的现状就是年龄大,学历高,不好找对象。
最后,颜宁尊重了自己学生的选择,她也由此更深刻理解到了一个女性要从事科研工作所背负的巨大压力。
所以她和主持人撒贝宁说,我不喜欢女科学家这个称呼,我们就是科学家。
她之所以走到聚光灯下,走到大众舞台前,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大家看到女性更多可能性,激励大家可以勇敢选择自己的人生。
我还看到,有一次媒体采访颜宁问她:你觉得你和那些主流科学家有什么不同?
颜宁也是底气十足回复:我觉得我就是主流科学家。
没错,颜宁不只是在性别方面会受到舆论议论,在“科学家”三个标签之下也会饱受争议。
如果你打开颜宁微博就会发现,这个科学家似乎不像个“科学家”。
她也有自己的偶像,也会表达自己对于某些电影的喜欢;会因为错过崔健演唱会而遗憾;
还会为全民关注的事件发声……尽管很多人提醒她不该随意发声,注意科学家的影响力。
而且作为顶级科学家,她还会为发表文章高昂的费用愤愤不平,希望商业不要过多捆绑学术。
也会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也算是接机给自己的学生补个课.
当然,对于有人说她是某种势力一事,颜宁也知道……
这样外向幽默具有娱乐精神的颜宁的确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科学家形象。
对此,她自己回复说:我周围有很多“不一样”的科学家,既有组乐队潇潇洒洒的,也有终日紧张兮兮的;既有不修边幅的,也有像模特一样时尚的,还有比艺术家还艺术家的……

但就是这些,还有人说:
其实颜宁这种个性从她小时候成长就可以窥见一斑。
我看到她闺蜜形容她读书的时候就喜欢去看美女,也喜欢读金庸,甚至还想过去当娱乐记者……
而她的微博也不是这一两年才这么活跃,她是一直都喜欢分享自己的一些生活、工作和思考。
颜宁发布了6000多条微博,很活跃的科学家
其实,对于名人而言,言多必失,因为总会被随意联想和关联,比如罗翔老师退出微博。
但这也的的确确让我们看到除掉科学家标签化下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这样的科学家不是离大家更近了吗?
如果把颜宁回国看作是个人一次正常的职业选择,把颜宁本人看作一个普通人对职业的规划,其实就不会有那么多阴谋论。
而她本人在当天论坛上的演讲也表达了自己的发心。
她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印证了书上讲的三个阶段。第一是吸纳,学习充实自己;第二步是证明,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第三步,就是输出。
她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培育一代代年轻的科学家,这种传承的成就感甚至超过了她自己做科研突破的快乐。
对了,我看到颜宁首批弟子当中一个叫做殷平的学生。
他是一名80后教授,2016年度“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而现在已经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了。
如果真能培养出更多这样的学生,难道不好吗?
最后,说回到颜宁选择的深圳。
过去,这座城市发展飞速,即使在今年全国疫情时有爆发的情况下,它第三季度经济增量还排到了全国第一。
而根据《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显示,深圳仅次于北京、上海。目前,已拥有全市全职院士61名,高层次人才1.9万名,留学回国人员近17万名。
但教育和医疗也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短板。
这次深圳向颜宁抛出橄榄枝,既说明了这座城市对于科技和人才的重视,又符合国家所强调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倡导。
在如今科技竞争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之下,我们也的确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最关键是有能力吸引到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奔赴”。
关于未来,颜宁用四个字总结“行胜于言”,所以不必多说什么,踏踏实实做好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天论坛的现场,颜宁说:
在科研上不断探险是我最痴迷的游戏、是我生命的底色。我一定会像我的几位忘年交一样,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不叫梦想,是我的日常。
我们也衷心祝福颜宁,也祝福深圳,更加期盼我们祖国的科研实力越来越强大!
原创:磊磊
编辑:盼盼
设计:小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