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修建厕所是提供产品的思路,让你拉屎拉得爽是提供服务的逻辑。从厕所之中,你会发现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包括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根本不是知识和技术,而是社会每一个利益相关方怎么对待“厕所为谁所用”“厕所为谁所建”的问题。
正文:
在台湾休假旅行期间,看到规划圈子里炸开了。信息源大概如下:
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出台。在这篇近万字的长文中,最受舆情关注的大概是这一百多字:“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很多伙伴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宜居社区、公共空间、法律和土地所有制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让这场没有硝烟的业界大讨论逐渐蔓延开来。本来,我计划是分享两则我在台湾看到的人性化设施。然而,顺着各位老师关于“开放小区,拆掉围墙”的讨论,我又想多说几句。
首先,分享两则见闻
第一,这个在效果图和微信公众号才看到过的“东东”,我终于看到真人了!图为垦丁某个公园的机动车(含摩托车)停车场出口。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这是用来干嘛的了

*还不知道?当你踩上去的时候它会陷进去。

*当然,你最好是顺着方向,不然后果自负
第二,“不平等”的厕所。其实,是不平衡,有差异的厕所吧。
*这是公园内的WC(男厕),咋一眼看上去没啥特别的。那你再留意一下下图的WC(女厕)
*
看到没,女厕有两个门。里面有4个厕格,而男的则有3个厕格和3个尿兜。尽管在数量上依然是男多女少,但厕所面积是女厕大于男厕,出来的洗手池也是女士多于男士。
我想,这应该是公园考虑到女性对厕所和洗手池的“使用”时间比男士长,而专门考虑的?也许不是。但,我们就当是吧。
好了,从这里回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建设,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根本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而是从“甲方”需求出发。
我相信,有不少业内人士会认同这个讲法。
领导说了算,她说着山上要挖个湖(例如广州的九龙湖?),那你总工也好,留美博士也好,想尽办法引水上山吧。他说这里要搞有轨电车(例如广州有轨电车试验段?),地铁公司、交通专家都得搞尽脑汁让这个项目看上去很美。
我们现行制度里面的所有设计,都是基于一个明摆着的假设:掌握着权力的一定会为人民(而不是人民币)服务,一定会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否则他凭什么掌握权力?!否则凭什么把我所在的城市交给他来打理。
然并卵.......
我们发现,这套制度之下,还有一个“偷偷摸摸”的规则:不管这个事情对不对,(更)有权力的人说了算。所以,大家其实是臣服于权力。
所以,很不幸地告诉大家,你的市长,不一定比你更关心这个城市,也不一定更聪明,他只是比你更有权力而已。至少,他在这里可能没有房产,但你有。她可能不在这里出声,但你熟悉这里每一条街巷。它甚至准备移民,这里空气好不好总有一天跟它无关,但你呢?
如果你还不明白,那我随便举个栗子吧。
例如,面对女性游客在公园里如厕难的问题,过去我们的“官员们”会怎么解决?极有可能组织一场全民去厕所活动,并且身体力行为女性游客擦屁股,然后向媒体大事宣扬,贵市如何重视游客的如厕权,未来将会投入多少yi用于加建女厕。然后,明天强烈要求市财政局拨钱搞一个模范女厕,带有自动烘干功能和屁股美容功能,设在市政府旁边的黄金地带。好了,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极有可能是市长升了,厕所出名了,然而女性游客依然如厕难。同时国土规划委的新任领导傻眼了:这个地块原来计划修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呀。而城管部门也发愁了,这个五星级厕所还是一个违建。

*无意中找到的效果图
尽管这个“故事”有点扯,但现实中,我们发现哪怕新建的公共绿化和公共活动场所,男女厕的面积比例都是一比一的呀(男性厕格远多于女性)。那到底是谁的问题?问题不是明摆着吗?是女厕不够,解决方案也很简单,修建专门或更多的女厕。建设的人不懂吗?使用的人没有需求吗?似乎也不是。那,为什么这里面还是会出现决策失灵呢?
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小市民们的一厢情愿:长官是会替每一个市民考虑的,所以他们懂得市民的需求,他们会解决市民的需求。现实的情况,长官是会替自己的领导考虑的,所以他们知道他们的领导想要什么,他们的领导关心什么——而不是他们的市民。
所以你明白了,因为长官的领导关心这片绿地奠基的时候媒体有没有报道,关心这个地方是不是国际一流的,关心如何邀请大大来到此一游挥挥衣袖。他在意这个项目花多少钱带动了多少GDP,但可能不在意这个事情本身,更不一定在意平常游客用得是否舒服。
中国的最大甲方,莫过于中国政府。然而,它真的是最后的那一个甲方吗?错了,人民才是甲方,政府只是人们选择的乙方而已。按道理,应该是人民提出需求,乙方来实现才对。怎么感觉,现在是乙方提出要求,甲方来配合?乙方表示,只要所有甲方如何如何,我乙方就能够为你如何如何。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找来的乙方,竟然没有把你当成甲方,而且还自以为是甲方,到处忽悠和糊弄其他人。乙方以为自己有垄断优势,有军队,有掌控国计民生的所有事情,它认为中国这个“工地”应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它说要修水坝,水坝就起来;现在又说不要修水坝了,又逼着不能建水坝了。这是彻头彻尾的没有原则有没有价值观没有立场。
哎,我还是夏然而止吧,以下省略一万字吧。不然你明天就见不到我了。
讲讲我的结论:
构建一个“市民(甲方)-政府(乙方)-实施或执行方(丙方)”三个角色的公共事务决策机制,才能够真正走出“拍脑袋”和“精英主义”等魔咒。我想,只有这种决策机制的转型,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是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更需要有一个重新排列调整的权力关系。
要让所有决策、思考,都围绕着使用者来转,而不是某个长官,某个利益集团;
要让那些重大的决定,都是参与式的公开的并且有共识的,而不是某个理论某个逻辑合理就强力推进。

*《俊步》读者群开通啦~~想每天追《俊步》的最新更新?
欢迎入群!
方式一:打赏100元后可获得进群密码
方式二:写一段打动我的说话或者投稿有机会获得进群密码

*推荐阅读
--------------------------
俊步,是一个“个人公众号”
俊步,是一个分享原创思考的平台
俊步,是一个记录成长轨迹的地方
俊步,是一个创造有意思的方式
本文作者:
陈嘉俊,6年NGO管理者经验,9年公益从业经验,11年爱情长跑经验,心理学未毕业生,德鲁克忠粉,社会观察者,非著名的行动家,写有非正式出版文章200+,践行有趣爱思考的公益! 
曾和团队一起推动广州公开PM2.5,约市长骑自行车,促成小洲便桥重建。常现身于媒体为自行车争取权益,偶然出没于《南都·广州读本》和《公益时报》谈天说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