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并加星标 
 精彩消息不错过!

印度政治简报
2022年第11期 · 总第74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孙上了、吴孟克、王思远、张潇予、施兰茶 
责任编辑:王晶
本期编辑:张正阳、陈安澜
本期提要
【印太战略】印学者称印是决定QUAD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支柱,同时其“结伴而不结盟”模式已成全球典范
【控制极端】印度教右翼极端言行引发外交风波,掌权派借机收紧控制缰绳,降低教派主义调门,呼吁印穆团结
【基础设施】印拟投资1.34万亿卢比改善印东北基建,称此举可打通对东南亚国家陆上交通,但未公布具体时间表
【印穆人口】过去二十年印度穆斯林人口出生率骤降,或与印度教右翼推动“恐穆仇穆”情绪流行相关
外交动态
【印太战略】第二届“四方对话”在日举行,机制所属联合工作组规模不断扩大,拟在多领域推进小多边务实合作
2022年5月24日,第二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领导人线下峰会在日本东京举行,四国领导人讨论地区和全球形势,并发布《联合声明》。整体看,此次峰会在既有框架内形成更清晰的合作方向及预期成果。QUAD框架内的联合工作组已从三个扩展到六个,涉及新冠肺炎疫情与公共卫生、气候、关键新兴技术、网络空间、太空、基础设施等领域。具体看,海上合作方面,四国提出印太海域意识伙伴关系(IPMDA)倡议。在该倡议下,QUAD拟整合各国现有资源,以加强四国对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事感知能力,包括扩展位于印度的印度洋地区信息融合中心、位于新加坡的信息融合中心、澳大利亚资助的所罗门群岛的太平洋岛屿论坛渔业局,和瓦努阿图的太平洋融合中心。这恐严重冲击域内渔业产业。新冠肺炎疫情与公共安全卫生方面,美宣布对外提供新冠肺炎疫苗和儿童疫苗;日本国际合作银行 (JBIC) 和印进出口银行(EXIM India)决定向印卫生部门提供一亿美元贷款,增强印疫情应对能力。气候方面,QUAD在外长会外新设交通部长会议和能源部长会议,以发展绿色航运,部署清洁氢与清洁氨燃料,压缩甲烷排放,并制定10年清洁能源供应链计划。关键新兴技术方面,各成员国计划摸底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和弱点,发布“关键技术供应链原则共同声明”,并通过《5G供应商多元化和Open RAN合作备忘录》。QUAD成员国拟围绕技术交流和试验平台开展合作,增进互操作性和电信网络安全。此外,QUAD启动投资者网络,旨在利用私营部门投资为关键和新兴技术融资。网络安全方面,QUAD进一步推动“安全网络安全伙伴关系”包括由澳大利亚领导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由印度领导强化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由日本领导开发人力资本,由美国领导制定软件安全标准。基础设施方面,四国拟提供500亿美元支持印太地区基建,并建设“四方债务管理资源门户”(QDMRP),加强监控域内债务可持续性和透明度,继而塑造印太国家的基建选项。
——综合摘编自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
【印太战略】印学者称印是决定QUAD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支柱,同时其“结伴而不结盟”模式已成全球典范
综合印媒报道,QUAD峰会前后,印战略界对QUAD期待较高、评价积极,认为印度在QUAD和整个印太地区重要性逐步提升。印原炮兵总局局长沙卡尔(Lt Gen PR Shankar (Retd))指出,印和QUAD其他三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正逐步扩大。一方面,中国仍是印最主要的安全挑战。印需与前提印太国家更紧密联合,形成收集与共享情报的平台。同时,在所有大国中,只有印、美有能力在军事上对华压制。美、日、澳希望依靠印度在印度洋方向对华施压,陷中国于两线冲突。因此,印需在加强利用QUAD,并推动该机制正规化,形成有清晰互助承诺,且足以应对中国多方面威胁的架构。此外,印度认为,中国海军在孟加拉湾或阿拉伯海的任何存在都不受欢迎。因此,印需借助QUAD,遏制中国介入印度洋。另一方面,对QUAD来说,国际社会正寻找对华脱钩的长期方案,而印度的规模和能力,使其成为唯一的潜在替代国。目前,QUAD正期待印在后疫情时期开启新一轮改革发展。QUAD关心的新能源和新技术问题,也符合印方需求。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和俄乌冲突后,印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或显著增加。这表明,印国运走势也深刻影响未来全球格局。当前地缘环境下,四方机制也对印产生深刻影响。ORF学者指出,QUAD扩展和深化合作范围,通过加强四国间的联系,为地区国家提供可靠替代方案,这种“结伴不结盟”的合作方式已成为全球典范。因此,中国反对印太已不再构成挑战,而QUAD应更关注务实合作,并凝聚内部共识。
——综合摘编自《金融快报》《铸币报》
【印以关系】以国防部长访印,双方签署《印以防务合作愿景》,拟加强国防工业合作,并推动网络安全合作
2022年6月4日,以色列防长本杰明·甘茨(Benny Gantz)访印,会晤印防长拉吉纳特·辛格(Raj Nath Singh),并签署旨在强化印以防务合作框架的《印以防务合作愿景》。两国防长还就加强国防领域技术合作交换意见。印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与以色列国防研发局签署合作协议,拟将以技术优势、作战经验与印装备需求、生产能力紧密结合,重点面向无人机(UAV)等装备开展深度合作。长期以来,以视印为最大、最可靠、最具潜力的客户。自2017年以来,印也成为以在军事装备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和联合生产国。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显示,过去5年,印进口武器13%来自以色列,占比仅次于俄法。2014年莫迪上台以来,印武器订单占以总出口的42.1%。其中,印主要自以采购战斗机雷达、武装无人机、反坦克导弹、地对空导弹等尖端装备。此外,网络安全合作也成为两国合作焦点。据《纽约时报》调查,正是在莫迪 2017 年访以期间,印采购飞马(Pegasus)软件,并借此侵入大约300个印度活动家、记者和反对派领导人的个人账。
——综合摘编自《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
内政动态
【控制极端】印度教右翼极端言行引发外交风波,掌权派借机收紧控制缰绳,降低教派主义调门,呼吁印穆团结
6月5日,印人党全国发言人努普尔·夏尔玛和纳文·金达尔(Naveen Jindal)涉嫌侮辱伊斯兰教先知,分别被印人党中央停职和开除。本简报认为,印外交虽因此受到冲击,但印度教右翼掌权派得以借此收紧对极端派别的控制。当前印度教右翼内鲜有“温和派”,掌权的莫迪所代表的正是激进派。然而,印度教右翼内也总有更激进的极端派别试图通过极端言行攫取政治红利。特别是自2022年3月印人党北方邦选举大胜后,印度教右翼又发动新一轮教派主义攻势,激进程度不断攀升。极端分子甚至再度在全印多地挑起“印度教寺庙—清真寺”之争,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北方邦瓦拉纳希的迦瓦比清真寺—迦湿湿婆神庙之争。例如,在“穆黑”事件发生不久,德里就有右翼人士向法院提请“恢复”全印27座印度教和耆那教神庙,并拆除相应的清真寺。高度活跃的极端派别已引起掌权派的不安,而“穆黑”风波正好动摇极端派的“道德高点”,为掌权派收紧控制提供机遇。例如,印人党纪律委员会致信夏尔玛,指责其已偏离党派立场、违反党的宪章。印人党主席J·P·纳达首次代表印人党就北方邦瓦拉纳希“寺—庙”之争正式表态,声称争端将由法院判决和宪法决定。6月2日,国民志愿服务团“最高领袖”莫汉·帕格瓦特也在一次活动中呼吁印穆团结,并表示“没必要在每一座清真寺中寻找林迦”。
——综合摘编自《印刷报》《ANI》
【全国政党】莫迪政府执政满八年,印人党开展主打国家主义的庆祝活动;国大党权力重组,甘地家族地位巩固
5月30日至6月14日,印人党举行莫迪执政八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这一系列纪念活动以“sabka saath, sabka vikas and sabka vishwaas”(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和谐互信)为口号,更强调莫迪政府“敢做事、能成事”,致力于服务最贫困的地区,推动实现包容性发展,主打国家主义。印人党和政府高级官员在媒体上撰文,各级组织均举行大规模集会、宣传、公共服务活动。印人党官员私下透露,由于印度曾惨遭新冠肺炎疫情与通货膨胀的冲击,组织要求庆祝活动避免过度“表功”,以免招致公众反感。与此同时,这一系列活动也成为近期收紧对极端派控制的一部分。印人党内普遍要求党内领导人活动更多围绕“向穷人提供服务和宣传莫迪政府发展措施”。国大党方面,5月24日宣布成立“政治事务委员会”(Political Affairs Committee)“2024人民院选举准备工作组”(Task Force-2024)“中央规划委员会”(Central Planning Group)三个领导小组。其人员基本由甘地家族支持者构成。此外,2020年以来一直困扰国大党的“23人帮” (G-23)其成员脱党、被边缘化或被收买,标志着其已无法作为独立力量与甘地家族抗衡。本简报认为,这标志着国大党完成政治权力重组。虽然甘地家族得以巩固党内地位,但国大党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的实力能否就此恢复仍待检验。
——综合摘编自《印刷报》《ANI》
【邦级政治】比哈尔邦政府主张种姓普查;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恐遭调查;贾坎德邦政府与印人党爆发“法律战”
近日,比哈尔邦执政党、印人党在比哈尔的盟党人民党联合派(JDU)发起系列活动,要求在该邦乃至全印进行种姓普查(Caste-based census)。6月1日,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尼提什·库马尔(Nitish Kumar)召开各政党联合大会,宣布将很快在该邦进行种姓普查。种姓普查在印度一向非常敏感,多个地方政党要求推行普查,但印人党和印度教右翼则长期持保留态度。5月,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索琳(Hemant Soren)被指控利用职务之便,将大批矿产采矿权划入家人所属企业名下。虽然索琳表示该事件系“行政失误”,并已更正,但印人党等邦内反对党持续要求推进针对索琳的司法调查。6月3日,贾坎德邦反腐局正式发起针对五名印人党籍前贾坎德邦部长的腐败调查。据起诉方“社会活动人士”称,这五名部长的财富在印人党执政期间指数性增长,明显“不合常理”。
——综合摘编自《印刷报》《ANI》
政策动态
【基础设施】印拟投资1.34万亿卢比改善印东北基建,称此举可打通对东南亚国家陆上交通,但未公布具体时间表
印财长西塔拉曼5月底表示,中央政府拟投资1.34万亿卢比,推动建设一批铁道、公路、机场项目,努力改善印东北交通条件。铁路方面,印政府拟投资7400亿卢比,建设20个总长为2011公里的铁路项目;公路方面,拟投资5800亿卢比,建设4000公里的道路;航空运输方面,拟投资2200亿卢比,建设多个机场和其他配套设施。另外,莫迪政府拟将印度-孟加拉国通道由现有的8条扩展至10条,包括重建在1965年印巴战争中被摧毁的铁路线。然而,西塔拉曼并未列出具体时间表,仅表示投资计划将以五年为框架。同时,为提高全国铁路货运能力,印拟引入半高速货运列车组。目前,印掌握基时速为160公里的Vande Bharat(又称18号)半高速客运列车技术。印现拟生产25列,由金奈综合客车厂(ICF)制造。印外长苏杰生曾表示,东北部基建投资可打通与其他东南亚国家陆上交通。
——综合摘编自《印度教徒报》《印度斯坦时报》等
【最高法院】印最高法院历史性的对性工作做出“非罪化”裁决,自此自愿且成年的性工作者将受法律的平等保护
5月下旬,印最高法院做出历史性判决,承认性工作为合法职业,后者有权获得法律的平等保护。这意味着警察不得刑事处罚和民事干涉任何自愿从事性工作且成年的性工作者,即将性工作非罪化。最高法院法官表示,虽然组织卖淫和运营妓院在印法律框架下仍被认定为违法,但警察在搜查妓院时却不能逮捕、处罚、骚扰或侮辱性工作者。同时,如果在妓院发现儿童,警方不能未经检验即认定该儿童为人口拐卖受害者。如果认定某个儿童为性工作者的孩子,警方不得将性工作者与其子女强行分离。同时,最高法院还表示,警方不得歧视向其报案的性工作者,在报案内容涉及性暴力时尤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卖淫本身并不触犯印《刑法》,但间接从卖淫中盈利的行为均属非法。法律专家和性工作者权益机构表示,该判决将改善性工作者在印生存状况。
——综合摘编自《印度快报》《印度教徒报》《华盛顿邮报》等
【能源政策】印欲提前五年完成乙醇汽油推广任务,每年将节约3000亿卢比外汇,但此技术恐有悖能源转型要求
5月中旬,莫迪政府修改《国家生物燃油政策》(2018),将提前五年在2025年完成20%乙醇汽油的推广任务。莫迪政府目标,1年内提高汽油中的乙醇比例至10%,3年内提高至20%。10%乙醇含量的汽油将于2023年4月1日完成推广。印糖业协会(ISMA)数据显示,印现阶段乙醇产量为44亿升,到2025年需求将提高至101.6亿升。印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表示,加快推广乙醇汽油,每年将为印节约3000亿卢比外汇,还有助于增强能源安全、降低碳排放量、并改善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但来自汽车生产行业和能源行业的批评者认为,在行业整体正向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辆转型的背景下,乙醇汽油技术现已过时。但也有专家认为,乙醇汽油能减轻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对能源供应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印政府同时也开始限制蔗糖出口,而蔗糖恰恰是制造乙醇的重要原料。
——综合摘编自《经济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时报》等
社会动态
【印穆人口】过去二十年印度穆斯林人口出生率骤降,或与印度教右翼推动“恐穆仇穆”情绪流行相关
印政府2022年3月发布的《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印共有印度教徒9.66亿人,占总人口80%;穆斯林共2亿人,占总人口14%。全印总合生育率为2,其中穆斯林生育率为2.3,印度教徒的生育率为1.94。专家认为印正朝解决人口过剩问题前进。值得注意的是,过去20年中,穆斯林生育率骤降,从1992-1993年间的4.4下降至当前的2.3。在查莫克什米尔、阿萨姆、喀拉拉等穆斯林人口较多的邦,穆斯林生育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查莫克什米尔的生育率仅为1.4,穆斯林人口占4成的阿萨姆为1.9。数据证明印右翼极端主义言论的荒谬,尤其是竞选中宣称印穆斯林人口将超过印度教徒人口,制造“恐穆”情绪攫取选票。曾有印度教右翼极端分子宣称,“2029年,印度教徒可能被穆斯林淹没,到时候就会选出代表穆斯林的印度总理。”分析认为,穆斯林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与近年印度教右翼势力崛起直接相关,正是“恐穆仇穆”情绪使印穆斯林生存陷入困境。
——摘编自《外交官》
【印度制药】印制药业欲降低对华原料药依赖,但仍未解决产业分散、复杂、不透明、缺乏弹性、效率低下等问题
印工商联合会和毕马威公司近期报告显示,莫迪政府应与全球药品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加速发展印制药业。报告提出四种路径:一是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赴印,并要求外企提供技术转让;二是通过减税降费、扩大政策补贴鼓励印药企自主研发;三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接全球药业市场准入机构,推动印产药品更快获得国际市场准入;四是建立国内统一数字管理平台,加速药品审批流程。报告指出,要持续推动印制药向产业链上游攀升,大幅降低对华原料药的进口依赖。目前,印7成原料药仍需自华进口。印制药业还需降低成本和库存期。目前,印整体供应链、物流、仓储成本高出其他国家15%。例如,全球一流制药公司的仓储期为64天,但印企平均则为98天。报告总结称,印制药供应链面临五大关键挑战,即分散、复杂、不透明、缺乏弹性、效率低下。据悉,印制药业直接或间接为超过47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对印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约达2%。印制药业2020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为12.3%,到2030年产值可达 8770亿美元。此外,据印媒报道,印澳签署自贸协定后,印药品将获澳洲市场准入资格。
——摘编自《今日印度商业》
【工人权益】印小规模生产单位安全条件恶劣,政府监管漏洞频现,“改善营商环境”政策实则损害工人权益
5月中旬,德里一座大楼起火造成30名工人死亡,其中22名为女工。据报道,该大楼是违规运营的制造车间,工人每月仅有6000卢比的微薄收入。与之类似的违法厂家,全印有上千家。它们利用营商便利政策漏洞开展违法生产,直接损害工人权益,间接滋生印官员腐败。事实上,为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印政府不断修法放松营商条件,尤其是过去20年内多次修订《劳动法》。2014年修订的《劳动法》规定雇佣不超过40人的企业免于提交企业合规申报表,而在修法之前的门槛为19人。与此同时,印大型公司则把劳动密集型工作外包给小型企业,使后者在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2019年印经济调查显示,雇佣人数少于50人的企业已占全国制造业企业数量的46%。而这些小型企业业主由结成强大的游说团体,进一步引导政策走向。但为了有效降低成本,这些小型企业往往在安全领域减少投入。如果发生意外,涉事企业只需向官员行贿并向工人家属支付赔偿金即可过关。相比巨额利润,这种做法代价低廉。据印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工厂事故造成伤亡的人数极低,2014-2018年仅6500名工人伤亡,这与近期事故频发形成鲜明对比。印许多邦没有公开工人伤亡数据,甚至没有开展相关统计工作,劳动监察机构权力不断缩小,瞒报漏报现象更加层出不穷。专家认为,印政府应尽快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提高劳动场所安全标准,加强检查和执法力度,不能将小规模生产企业排除在安全检查范围之外,同时要重点关注女工的过度剥削问题,切实有效维护印工人权益。
——摘编自《卷轴报》
本期编辑:张正阳 陈安澜

  往期推荐↓ 

政报·73期 | 俄乌冲突后,印度地缘战略红利究竟有多大?

▲经报·68期|印俄拟敲定卢比卢布互换机制,美国坐不住了...

军报·4期|这回美印真要在中印边境附近搞联合军演……

▲重磅 | 图谋侵吞邻国,印度“大婆罗多”狂想有多疯狂?


▲重磅 | 王思远:印度战略界究竟如何看待在阿战略大溃败?

  更多内容请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