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你是我的荣耀》,一边磕着高颜值CP的糖,一边又猝不及防地品出了成年人生活的苦涩和辛酸。
主人公于途在现实与理想间的徘徊与取舍,也是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会面临的两难境地。
因为有感而发,所以我发起了一个投票,想看看大家的想法👉:杨洋热巴新剧甜上天,姨母笑之后却是无奈的苦涩
结果出来了,跟我预想的差别不大:64%的朋友选择了星辰大海,支持孩子追梦。
相比投票,更触动我的,是大家留言的内容。或长或短的文字背后,我看到了大家的拳拳父母心——
很多朋友都支持孩子去勇敢追梦,去仰望星辰大海。
因为,能够找到“一生挚爱”并为之奋斗,是一件幸福又幸运的事。
也有朋友希望孩子选择年薪百万。
毕竟,成年人的生活,有着很多不能与人说的苦楚和压力,而钱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还有朋友觉得,要乐观点,星辰大海、年薪百万都要,只不过实现途径不同。
要么先年薪百万,再去追求星辰大海;要么在追求星辰大海中,就能获得年薪百万。
当然,还有更多的朋友表示:
我们如此拼命奋斗,为的就是自己挣得年薪百万,让孩子们可以拥有选择星辰大海的权利和底气。
今天,我就想借着大家的留言,跟大家好好地聊一聊,我上次还没有来得及说的话。
孩子的人生
选择权要交还给他自己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众多回复中,有一条近百字的高赞留言:
她和先生都从事IT行业,也希望刚刚参加高考的孩子,可以子承父业选择IT。
奈何孩子的兴趣在机械,所以,夫妻俩考虑后,决定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他去追梦。
cherry一家的故事,让我想到奥运期间,微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奥运二代一定要子承父业吗?#
很多网友说:
奥运冠军的孩子,骨子里都带着运动基因,加上父母的强大助力,这都是其他孩子不能比的,当然要啊。

但现实是,很多奥运二代,都没有选择父母曾经的路。
刘国梁的一个女儿,选择了高尔夫;王浩的儿子,也梦想成为下一个Tiger(泰格·伍兹)。
同样,曾因《爸爸去哪儿》而走红的、拳击冠军邹市明的儿子轩轩,也没有走上老爸的拳击之路。
虽然,从儿子很小的时候,邹市明就有意无意带他进出拳击场、观看自己的比赛。
但以爸爸为荣的轩轩,却对拳击这样的个人项目,没有很大的兴趣。相较之下,他更爱团体运动,喜欢马球。
小小年纪的他曾说:
打球的球杆真的很重,太阳也很毒,有时候很难坚持下去,但看到身边的队友都在努力,自己也不想拖后腿。
看到儿子为了心中所爱在努力,为人父的邹市明说:
(你)无论做什么运动,都不会让我失望,所以咱不是转行,咱是入行!
当父母处于一个不错的行业,并且做到了很高的位置时,孩子如果能选择父母的行业,是很理想的结果。
但如果孩子不愿意,也算不上偏航。
因为,人生终究是他们自己的。
人年轻的时候,最宝贵的财富,是拥有可以做梦的能力。
喜欢星辰大海就去追,喜欢年薪百万就去挣。
不受外界干扰,遵从本心选自己想走的路,才能不留遗憾、不负此生。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遇到挫折时,为他托底,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这就足矣。
支持孩子追梦
父母要过的不只是“钱”这一关
很多朋友在留言中说:
为了让孩子追求星辰大海,我们做父母的要赶紧卷起来,自己先挣得年薪百万,扶持孩子。
不得不说,为人父为人母,都是良苦用心。
但更多时候,我们要面临的难题是,家里还没有足够阔绰,孩子的梦想就已经起航。
有钱就追,没钱就不追?
追梦,一定要以钱为前提吗?当然不是!
不可否认,追梦的过程,需要金钱的支持,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条件。
你还记得,年初爆红的那个猪肉店的跳舞女孩吗?
生长在一个地图上都不曾显示的小山村里,9岁的小云大概自己也没想到,她会因为一个跳舞视频,爱上芭蕾。
没有老师、没有练功房,她就在自家的肉店里,在妈妈的陪伴下,一点一点琢磨。
小云的妈妈对舞蹈一窍不通,但是女儿喜欢,所以她非常愿意帮忙。
小云想学视频里的动作,妈妈就跟着视频里的老师、有样学样地喊拍子。
凭着一腔热爱,母女俩一坚持就是2年。小云自学了高难动作,妈妈喊拍子也练得驾轻就熟。
很多人都说,这么有天赋的孩子能有几个?
但我却想说,相比天赋,在小云和妈妈的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热爱、是陪伴。
小云有天赋,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热情,又何以日复一日地坚持至今。
小云的妈妈,虽然没有钱,但却足够耐心。用温暖的陪伴,支撑着孩子一步一步向前走。
小云和妈妈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高晓松说过的一句话:无关乎有钱没钱,天上那轮永远免费的月亮,就是诗和远方。
当孩子说他想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要考虑钱,但不能只考虑钱。
因为,梦想的前提始终是热爱,有钱没钱,这份爱一直都在,不会改变。
面对孩子“无用”的梦想
你会支持吗?
很多朋友觉得,孩子追梦,给他足够的物质支持,就足够了。
但其实,想要支持孩子的梦想,很多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是比钱更严峻的关卡。
比如,如果孩子的梦想,看起来没什么用怎么办?
纪录片《小小少年》中,有一位叫殷然的小朋友,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
有些胖胖的他,看起来跟其他同学无异,甚至在老师眼中,他也算不上优秀,成绩中等、还有些顽皮。

但老师不知道的是,殷然还有另一面——
“虫子”爱好者。
如果你到过殷然的家,就会发现,目光所及的地方,养着各种虫子。
这些虫子在一般人看来,
长得差不多,
甚至还
有些可怕、恶心,
但在殷然眼中,
却是不会说话的好朋友。
他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但不可以一天不摆弄这些虫子。
如果你以为这些虫子,是买来的,那就大错特错。它们全部是殷然进山,亲自找来的宝贝。
基本上只要放假,爸妈就会开车,带着殷然一起进山,去找虫子。
也因为酷爱虫子,他有了很多“忘年交”,有退休的老狱警,有昆虫科普老师,还有农业大学的学生。
虽然年龄不同,但只要一见到昆虫,所有人的话匣子都打开了,聊上三天三夜也不嫌多。
我记得曾有一位朋友留言:
如果孩子的梦想是长大当科学家进研究所,他会支持,但如果是唱歌跳舞之类的,他就不认同。
那么,如果孩子的梦想,跟殷然一样,是养虫子、研究虫子,是不是大多数人也不会接受呢?

毕竟,这样的爱好和梦想,看上去真的没什么大用。
但作为母亲,殷然的妈妈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导演问她:家里有一个喜欢虫子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感受?
殷然妈妈略带笑意地说:我觉得人生好玩了很多!
而当说起为什么支持殷然“玩虫子”时,妈妈说:
她觉得,当孩子沉浸在自己喜欢干的事情里时,眼神特别专注、迷人,她不想因为自己的偏见和成见,剥夺了孩子的爱好和理想。
知道一只蚂蚁有多少只腿,腿上有多少毛,或许对殷然这辈子也没有什么影响。
但这些东西当下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是永久的,会一直镌刻在心底。
抱着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儿子的梦想和爱好,殷然妈妈和爸爸,也渐渐被吸引。
从最初的旁观者,变成了一起抓虫、养虫、研究虫的好朋友。
面对一个看起来“无用”的爱好,父母的支持,到底有多重要。其实,从殷然身上,我们就可以窥见一二。
小小年纪的他,面对同学对自己“玩虫子”的质疑和嘲笑,他是这样说的:
他们不懂就不懂呗,没什么口舌好费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当讲到同学拿虫子吓唬女生时,他是这样说的:
虫子不是拿去吓唬女生的好吗,虫子是用来养的。
当提起人们对虫子有偏见时,他是这样说的: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说虫子有毒就有毒,虫子其实很可爱的。
小小年纪的殷然,说话总是很有见地,这或许就是虫子和大自然,带给他的礼物——独立思考的能力。
或许有人会说,殷然很特别。
但在我看来,殷然是千万普通孩子中的一员,会开心、会伤心、偶尔也会顽皮,还会因为做作业和妈妈爆发“世纪大战”。
但殷然又是不同的,因为他在童年时,就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梦想。
而他也足够幸运,有坚定不移支持他做“无用”之事的爸妈。
面对孩子的放弃和失败
你能接受吗?
如果说无用的梦想,我们尚且还能接受。
那么,如果有一天,孩子告诉你他坚持了10年的路,不想走了,你要怎么办?
国豪,一个从6岁开始打乒乓球的小男孩,在打了10年后,有一天忽然告诉他的父母,他不想打了。
那一瞬间,父亲觉得天都塌了

从6岁到16岁,父亲每天陪国豪训练。从小球台到俱乐部、从俱乐部到省队,从省队到全国前八。
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国豪如此决绝?

原来,他想去打电竞。他说,人只有在喜欢的领域,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国豪的教练也说:国豪具备了打乒乓球的全部条件,人也灵活,但唯独少了一样,热爱和酷爱。

但不管国豪怎么说,父亲就是想不通。
他觉得都坚持10年了,辛辛苦苦拼出来的成绩,在距离国家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说不要就不要了。
甚至因为打电竞,还放弃了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单招。
这让父亲更为不解和恼火。
后来因为这事,父子俩一见面就吵,父亲更是整夜整夜睡不着。国豪妈妈怕出事,坚持让他去看心理医生。

另一边,国豪一个人离家,为他的电竞梦努力。
因为是新人,想要出成绩,他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
昼夜练习、作息不规律,加上压力大,原本的瘦瘦的国豪,
体重
一下子暴增到200斤,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胖。

从前他在乒乓球台前,奋力厮杀,现在他在懒人沙发上,分析赛况。
前者看上去英姿飒爽,后者分分钟“葛优躺”,怎么看都不尽如人意。
但在这些表象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
电竞赛场上,他专注的样子,真的很帅。
赛场下,结束训练的他,为了比赛时更有体力,也会在健身房里练到大汗淋漓。
赢了比赛,他欢呼雀跃,输了比赛,他无比懊恼。

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聊起电竞,他的眼里就有光,或许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而国豪的父亲,在儿子离家独自奋斗的几年里,也慢慢平静下来,学着去换位思考。
他会在儿子打比赛的关键时刻,去现场看比赛,也会在赛后给儿子一个坚实的拥抱。
国豪的父亲,面对儿子的突然放弃,先是不解、愤怒,然后是郁闷,最后是释然。
当儿子回家时,他会悠悠地说:现在我也不怪你,放弃就放弃吧。
短短的一句话,他却用了几年的时间。挣扎之后的决定,越发显得有分量。
或许,这就是父母的伟大之处。

他们拼了命地为孩子铺路,想让他少走弯路。但发现这条路,根本就不是孩子想要的,之前的种种努力和辛苦,到头来不过是徒劳。
自己内心有不甘、有不舍、有遗憾,但这一切都在做出“支持孩子”的那一瞬间,被击碎了。
我们常说,父母终究拗不过孩子。
但其实,那只不过是他们从来没有真的想跟孩子比罢了。
有朋友说:
动不动就星辰大海、年薪百万,好像它们唾手可得似的,很大概率是孩子既没有星辰大海,也没有年薪百万。

但,那又如何?!
星辰大海也好,年薪百万也罢,那不过是梦想的不同维度。
不管是谁,都会有自己想要追寻的东西,而只要是追梦,路上必定荆棘满地。
在现实和未来、成功与失败之间,不仅孩子会犹豫彷徨,父母也一样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但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记得问问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什么?
一旦选择,就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也许最终你和孩子都没有成功,但在追梦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一个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最后,愿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能不忘初心、不负此生。
参考资料:

纪录片《小小少年》
川妈说说
少朋友说,为啥非要把”星辰大海“和”年薪百万“放在对立面?谁说两者不能兼得,干着星辰大海,赚着年薪百万。
当然可以,这是最理想和最幸福的状态。我是故意把它们两个设计成极端选择,假设一个我们必须选择的情境。因为在某些时刻,我们和孩子真的要直面抉择。
但抉择还不是最坏的状况,最让我们担心的可能是:孩子没有想要的星辰大海,也不想赚得百万年薪怎么办?
没关系,只要心中有热爱,就够了。
推荐阅读 
看到这里,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