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家长问:
这个问题确实代表了很多家长对于诵读的疑惑。
首先,不解释让孩子先熟读可不可以呢?
我先肯定地回答大家:是可以的
就像我们前面的👉文章里提到的:
学文言文记忆先于理解。
孩子的记忆能力优于理解能力。
所以先熟读后理解对孩子来说是符合规律的。
但这只是说不解释可以,并不是说不解释就最好,因为“解释”是早晚都必须做的。
即便孩子将来要自己“悟”,通常也需要借助注释,而这也是一种“解释”。
如果有条件提前带孩子完成这个步骤,肯定是更好的。
另外,恰到好处的解释,也有助于保持孩子对熟读的兴趣。
那么假如要解释,应该怎么解释呢?
跟大家分享三个小窍门:
❶ 把解释的时间分散开。
在“三七法”(👉详见前文)里,我们建议把诵读的时间分散开,解释也可以这样做。
“三七法”为例:
第一天可以不用解释,先解决读音问题,让孩子先流畅地读下来。
从第二天开始,每天解释一点点,这样到最后一天,大概率就解释得差不多了,再问问孩子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查缺补漏解释一下。
轻轻松松一周下来,“熟读”和理解的目标都可以达到。
❷ 解释不必严格按照顺序。
咱们回到👉之前文章中的一个例子。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在那篇👉文章中,我说理解文言文很像看一幅画。
那么大家现在想一想,如果把这幅画分成几百个小块,然后一块一块放回去,按怎样的顺序,你可以最快地看出这幅画画的什么?
很显然是不按顺序随机放回去
假设你从左上角开始放,放了十几块,估计还是全黑......
同样的道理,不按顺序解释也有助于孩子尽早对文义有个总体的把握。
具体的顺序,完全可以凭感觉,或者鼓励孩子问问题
孔子早就说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想要明白却还没明白,想用语言表达却还没找到词,这种状态就是“愤悱”,这就是“启发”最好的时机,也是解释的最好时机。
❸ 优先解释字词。
了解字词的意思是熟读之后产生“悟”的条件
给孩子解释文言文也要先解释里面的字词,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知其所以然,也可以避免望文生义造成的理解偏差。
比如《论语·学而》开篇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很容易解释为:
“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
但如果先看杨伯峻先生对“习”字的注释:
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先解释字词,可以有效避免望文生义。
EASTWEST
其实,给孩子解释文言文是一个很灵活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方法,除了我分享的小招,大家也可以在实践中自己总结。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最近这几篇文章主要是关于方法的,春节后我会跟大家展开聊一聊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另外,为了让我们的内容更贴近大家的需求,我准备了一个小问卷,大家有时间可以勾一勾,如果选“其他”,可以把自己的答案写在评论区~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参考资料:杨伯峻《论语译注》
🔗封面图片:清 · 高其佩 《山水册》
🔗文章图片: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图片作者所有,侵删。
在看/留言 记得填问卷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