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  书
《说文解字》:"直,正見也。从∟,从十,从目。
,古文直。"
段玉裁引《左传》中的句子注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意思是说:正就是直,直就是正,正和直是同义词(参见《千字文溯源|正》)。
1
直,甲骨文写作
,在一只乜斜的眼睛
(目,眼睛)之上,加一竖线
金文稍显繁复,写作
( 直),核心字根
依然从目,从I,只不过在“|”的中间增加一点,写成“
(十)”,并在
的左侧加一转角符号“
(∟)”。 
直的字形演变
(目)是象形符号,直白易懂。
均为表意符号或指示符号,远离造字场景之后,难免隐晦生涩,不知误导了多少文字学者。
有的学者借用物理学原理,认为竖线
以及加点的竖线
,源自木工单视吊线(两只眼睛同时视物会出现偏差,瞄准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
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弓箭射手瞄准中点基准的场景,即以视角上三点一线,来比喻观察事物的“直”。其中,金文字符
(∟)貌似将一只眼隐去的线形,被认为是闭上的另一只眼。
也有学者依据“直”字中“价值”“数值”等义项,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直”与单视、瞄准无关,是远古时期的符信契刻符号。
“直”,的确与单视瞄准无关,但也不是符信之类的远古契刻。
那么,“直”究竟是从什么样的物象场景中抽象出来呢?
细心的朋友其实能看得出,甲骨文“直”中的竖线
,以及金文“直”中的竖线
,都与“十”的甲骨文、金文写法一致,应是“午”字的造字原型。
“十”的甲骨文、金文字形
2
冯时先生认为,华夏先民史前就已经有了“立竿见影”简易时序测定法。
李约瑟说:“在所有的天文仪器中,最古老的是一种构造简单,直立在地面上的杆(竿)子,至少在中国可以说是如此。”
冯先生所说的“立竿见影”,就是在平地上树立一根杆(竿)子,观测太阳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方位、时间,推算出一年四季的更迭。《说文解字》所说“直”的古文异体字
,其中有“木”,想必是测影之木。
古人以“立竿见影”这种物象场景为智慧源,创制了一系列汉字。其中,描述太阳运行正投影的字,就是“直”。
直,即阳光走向,直线,引申为“直视、端直、不弯曲”,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 《甲骨文字典》:“直,从目上一竖,会以目视悬,测得直立之意。金文作
,竖划已讹为
,小篆乃讹为十,与十由丨讹为十同。”
徐中舒先生似乎意识到了“直“的取象来源——“立竿测影”这一远古物象场景,明确指出,“直”有“测得直立之意”。但没有指出“
”或“
”作为“午”字的原型,与“十”同源同构的关系,误以为
是“
”讹变,而实际上无论是“
”还是“
”,都表示正午阳光的直射光线(或夏至日的无影情形)。
3

“十(
)”字符,是全球普适的远古太阳符号,通常与外接圆组成太阳轮,或被动态描述为万字符()、八角芒(
),金文记为曲尺形
(∟),表示测量直线,也有圆转之意。
据百度百科,十字符也象征生命之树,是一种生殖符号,竖条代表男性,属阳,横条代表女性,属阴,具有直接、伸展、挺直、刚直、正直、爽直含意。 
金文“是”,上为“日”下为“止”,中间明显有“十”字符。
4
“直”的甲骨文字形从目、十声,“十”与“视”为同音字,指直视、专注。视通过“目(
)”表达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十”与“是”也是同音字。“是”描述的是“太阳运行轨迹”即“日躔”,夏至日太阳直射的场景(参见《夏至这一天,古人造了一个字》)。
《説文解字》:“是,直也。从日、正。”意思是说:是,即太阳直射。因此,“直”继承“是”的基因,亦有规律的意思,指万物各得其所,在各自的位置和轨道上有序运行,引申为“正确”“正直”。 
小孔成像是一种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物理学现象。这一现象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400多年前,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最早的科学解释。
阳光之下,如你所见,人的视线如同太阳光线直射一样绕不过障碍物。
虽然,相对论告诉我们,在扭曲的空间中并不存在直线,犹如扭曲的社会人皆变态一般。然而,经典物理学实验证明,光在同种介质中的确是沿直线传播的。或许,在墨子发现“小孔成像”之前的大造字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意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属性。 
百度图片:土圭是最古老的计时仪器,用直立杆子观察太阳光投射的杆影,通过杆影移动规律、影的长短,以定冬至、夏至。(《周礼·地官·大司徒》)。
“|”一方面表示直立的杆子,另一方面也表示用直杆观察太阳光投射的光影符号,反映了“立杆测影”的物象场景,表达的是时间概念,如值班,执勤。“春宵一刻值千金”,“值”的初文也是“直”,即价值,代价的意思。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由测影惜时、不误农时等观点,引申出来的财富义项,也可用于报酬,薪饷等。 
用不同坐标系表示的太极图(图片采自网络)
《说文解字》:“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可见,“十”也表示空间的概念。在哲学上,十是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是世间一切的事物发生的坐标基点,事物判断的标准。
《荀子·修身》:“是谓是,非谓非,曰直。”对的事就说“对”,错的事就说“错”,绝不受制于人、物而改变心意;泯灭良知、口是心非的人,是不能被称为“正直”的。
荀子的意思分明说,“直”在实践中,不仅涉及是非判断,还是一个行为导向、价值判断的问题。也因此,道德的“德””,取象于“直”,异体字写作“惪”。
总之,今天所见的正体楷书“直”,源于甲骨文字形(
),经篆转、隶变、简化而形成由十、目会义合成的形声字。十,即“丨”,为阳光直射的写意,后喻为心之光、神之光,引申为目正光直。目光瞅准的“十”,就是瞄准了的事物。端直,正直,心直为德。
赫赫皇天,上苍安排并监视一切;效法天道,万物的存在与运行都按部就班不偏离自然法则,而不是倒行逆施,这就是“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