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  书
端午,为什么又称“端五”?五,为什么与“午”同音?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为午。“五”与“午”音同义通;“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因此,五月为午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
1
五,由“二”“乂”两个字根会意合成。
《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
许慎把“五”解释为“五行”(金、木、水、火、土),想必是东汉时期通用的引申义。五“从二”,“二”表示天地两极,“乂”代表阴气和阳气在天地间交汇。这就意味着——
五的初文,包含了天文历法、阴阳宇宙论的丰富信息。
五的本义,并非数字符号,而是表示阴阳交错的写意。
神话学者叶舒宪从两条垂直交午的直线所构成的动态图形中,窥见古人从四方到五方空间观念进化的迹象,悟得
(㐅,五)以中间交点为核心的第五方位,是四方概念的延续(叶舒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

林义光也对“五”有相应的解释:“五,本义为交午,假借为数名。二象横平,X象相交,以二之平见X之交也。”(《文源》)其中,“二”是特殊指事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X”代表天地万物交汇。 
2

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和阴阳观念,来自于光照的神启(参见《千字文溯源|光》,始于先民通过立竿测影对太阳午照的认识(参见《千字文溯源|立》)。
▲立竿测影  太阳运行轨迹在赤道上的投影
▲圭表测影 太阳运行轨迹在中纬度地区的投影

甲骨文
(五)的造型,正是太阳视运动路线(日躔)与杆影交织而成的动态轨迹的记录。青海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蝶形彩陶纹
表明,五字的造字原型源自立杆测影的远古物象场景。

齐家文化出土彩陶罐    罐口象征着太阳,三角纹围绕着圆形的罐口分布于颈,象征三角纹与太阳之间存在着影射关系

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金石并用时期的文化遗存。在齐家文化彩陶纹中,三角形是最典型、最基本的纹饰;蝶形纹是两个三角形呈对角绘制的特殊图样。青海学者霍福先生认为,齐家文化流行的三角纹,很有可能代表了一项非常重大的事件,所以才被人们多次记录在彩陶之上*。
▲ 齐家文化 复道三角纹圜底彩陶罐
《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对于农耕部落来说,为不误时,立杆测日、观象授时,显然是霍福先生所说的“重大的事件”。
立竿测影,以及后世的圭表测影、日晷定时,简单来说就是勾股定理的早期运用,即以杆为股(表),影为勾(圭),杆子的顶端与影子的顶端相连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彝族十杆测日法中十杆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迄今为止,彝族仍然使用“十杆测日”法,创立了十月太阳历。彝族利用“十杆测日法”确定一年的长度,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据推测,此种历法源于远古伏羲,约有上万年的历史。
4700年前的陶寺遗址古观象台   观象台由13根呈半圆形分布的夯土柱组成。陶寺先民根据太阳出没的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来确定方向、测定时间、划定季节,再根据这些规律来安排农事,预防和躲避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3
汉字“五”,自陶纹
、甲骨文
,到金文
、篆书
,一脉相承。隶变后,楷书
将篆书字形
写成
有学者称,汉字“五”本义表数量、序次,源自算筹符号
(五)。我个人认为,算筹符号
与甲骨文
(五)是两种不同的起源,东周后合并。两者虽说并不存在前后承继关系,但仿佛两条支流汇入主流之后,双方都被赋予另一方原本不具有的含义。也因此,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字形,五就有了基数和序数的语义。
《文选·张衡〈东京赋〉》:“区宇乂宁,思和求中。”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上下交畅,然后万物协和,庶类获乂。”
五是十个自然数的中位阳数,有上下交畅、思和求中之义。中庸思想概源于此。
“五”字的初义发微,就包含着天地交互、阴阳通融的含义。甲骨文、金文中的“五”,除了潜藏着交汇、调和天地的意义外,还蕴涵调和阴阳的“五行”观。
阴阳和五行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构架。“五行”源自商人的“五方”(庞朴),五方则源出“四方”(叶舒宪)。
“五行说”最早始见于周,战国末期由邹衍阐发为体系。华夏元典《尚书·洪范》有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火曰炎上(燃烧),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易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可见,“五行”观念比“五行”学说更悠久,而且早已深植于中国文化之土壤中。
《孙子》:“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五行学者认为,世间一切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转、变化而生,五帝、五方、五行、五季、五色、五味、五谷、五音之间联系密切,存在着十分默契的配属与对应关系。
尼雅遗址出土织锦
4

自然谐和,宇宙循环,在科学殿堂,数字是严谨的秩序;阴阳合和,万物化生,在哲学领域,数字是万物起源。
考古学家王光镐认为,在中文语境下,每个数字都有它特定的语义。“五”字作为胎息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元代码,经过历朝历代不断积淀,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文化内涵,直到今天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五福临门、五子登科、五谷丰登、九五至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新疆出土),都体现了古人对数字五的崇拜。

*
参考文献:

1.《沉睡的记忆:神话传说、彩陶纹饰解读与田野调查(霍福著,青海民族出版2010,12

2.《中国古代神秘数字》(叶舒宪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