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并加星标 
 精彩消息不错过!

印度政治简报
2022年第7期 · 总第70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孙上了、吴孟克、王思远、张潇予、施兰茶 
责任编辑:马鹏恒、陈卓
本期编辑:叶维杰、陈安澜
本期提要
【印太战略】日印峰会在双边投资、产业发展、能源合作等领域成果颇丰,表明双边关系未受俄乌问题冲击
【遏制新党】平民党宣布参加多地邦选,将主打印人党较为失败的就业问题,印人党出台系列措施加以应对
【司法制度】印首席大法官批评中央调查局,主张建立统一中立的调查机构,避免司法审查成为政治斗争工具
【物价上涨】印度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电力能源价格暴涨,专家指出印度人应为未来6-12个月做好生活预算
外交动态
【印太战略日印峰会在双边投资、产业发展、能源合作等领域成果颇丰,表明双边关系未受俄乌问题冲击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月19日至20日访问印度,同印总理莫迪举行3年来第一场印日峰会。会后,两国共同发布《印日联合声明——为了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后新冠世界》,并签订多项合作备忘录。具体成果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扩大双边投资。峰会上日本承诺未来五年向印投资420亿美元,带动双边经贸合作和产业合作。印日合资的铃木马鲁蒂公司还宣布投资古吉拉特邦约14亿美元(1040亿卢比)建设电动车工厂和电池工厂。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双方共签署6项合作备忘录,主要集中于网络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日拟向印度提供价值约27亿美元(2040亿卢比)贷款,同时双方推动建立“印日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倡议”和“加强印东北竹业价值链倡议”,进一步协助完善印东北部地区的产业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双方还依照“印日产业合作伙伴路线图”,进一步夯实两国中小微企业投资合作,推动建立高效、可靠、有弹性的供应链。三是夯实能源合作。双方同意在“印日能源对话”基础上大幅扩展合作领域,建立“印日新能源伙伴关系”,在包括电池在内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太阳能、氢气、氨气等领域开展合作。印因此有机会自日获取先进氢能技术,而日则有机会借印市场加速在新能源领域追赶中美。值得注意的是,与三年前相比,印日领导人当前均对“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进展表示满意。莫迪表示“一队一工程”的建设模式是两国合作优良典范。ORF研究员潘特(Harsh V. Pant)表示,本轮次峰会是印外交一大胜利,证明俄乌问题并未影响两国务实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两国早年津津乐道的《印日亚非增长走廊》在此次峰会上并未被提及,该倡议疑似已经搁浅,前景堪忧。
——综合摘编自印度外交部网站、ORF网站
【大国外交】美俄高官先后访印拉拢,专家称俄乌冲突“利好”印度,未来俄罗斯在印外交中的重要性将降低
美俄围绕俄乌冲突的角力持续,双方均加强对印游说拉拢力度。俄印方面,俄努力巩固双边关系,尤其是印对俄乌问题的现有立场。俄外长拉夫罗夫4月1日访印,会见莫迪并同苏杰生举行双边会晤,并表示俄赞赏印立场,期待双方将进一步深化能源、太空、制药等方面合作,推进卢比-卢布贸易结算机制,以规避西方制裁,促进双边贸易。当前,西方金融制裁使印难以向俄支付进口武器、石油、毛坯钻石、化肥的商业货款。当前,俄已致函印国防部,要求清偿13亿美元拖欠款项。美印方面,美软硬兼施试图挑拨印俄关系。一方面,美承认印俄关系特殊性,理解印所持立场及印俄合作现状。美助理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表示,印当前立场的根源在于过度依赖俄制武器,美对此负有责任,今后需加强对印国防工业合作。另一方面,美严正警告对俄合作于印不利。美副国家安全顾问达利普·辛格3月31日访印时表示,不希望看到印扩大自俄能源进口,而印也不能指望俄在中印边境冲突上对印支持。有专家表示,俄乌冲突是印重大战略机遇,中美俄都希望借机改善对印关系。具体看,从廉价石油到国防工业多样化、现代化,再到边界逐步稳定,印在俄乌冲突中获利颇丰。印目前坚持在中美俄之间保持多方结盟的整体立场,但重心仍偏向美西方。未来中印根本性矛盾难以消弭,中印关系短期缓和并不会冲击印对美深层次安全合作,俄对印重要性降低不可避免。
——综合摘编自《印度快报》《卫报》《印度斯坦时报》
【印太战略】印澳举行第二届线上峰会,达成临时经济合作协定,并大幅削减关税,但并未涉及核心敏感诉求
3月21日,莫迪和澳总理莫里森举行第二届印澳线上峰会,并达成多项共识,发布《联合声明》。政治领域,印澳决定机制化运行领导人峰会。经济层面,双方承诺尽早缔结“临时全面经济合作协定”,并努力于2022年末签署“全面经济合作协定”,加强贸易和投资联系,深化印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CSP)。澳还将宣布面向多个行业投资150亿卢比,这将是澳政府有史以来在印最大一笔投资。其中,19.3亿卢比用于清洁技术和关键矿产合作。人文领域,双方拟成立澳大利亚印度关系中心,加强双边人文合作。印澳4月2日签署一项临时贸易协定,澳贸易部长丹·特汉(Dan Tehan)表示,澳对印出口商品中85%以上的关税将被取消,而96%印商品能免税入澳。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双方并未解决核心关切:印对澳开放程度依然较低,而澳农产品出口也由于印国内反对而被临时协议完全排除。同时,澳也未向印开放劳工市场。
——综合摘编自NDTV、印度外交部网站
【“后院”外交】第五届BIMSTEC峰会在科伦坡举行,通过机构宪章,印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建设获重大进展
3月由斯里兰卡主办的第五届BIMSTEC峰会3月30日在科伦坡举行,印总理莫迪参会。本次峰会主题为“面向有韧性的区域、繁荣的经济、健康的人民”。莫迪在会上建议各成员国制定远景合作路线图,加速推进成员国间签署双边自贸协定,完善地区互联互通建设。本次峰会达成多项重大成果。一是签署组织宪章。《BIMSTEC宪章》标志其在机制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印政府还向BIMSTEC秘书处提供100万美金工作资金。印外交部表示,今后BIMSTEC合作活动围绕七大支柱展开,每个成员国将领导一个支柱,印将牵头BIMSTEC安全合作。二是通过交通规划。经过多年反复磋商后《BIMSTEC交通总体规划》获得通过,表明域内主要国家在国际变局下意识到加强区域合作的紧迫性。三是通过三项多边合作协定。在科伦坡建立BIMSTEC技术转让中心,推动成员国技术合作。评论认为,印度摆脱中国主导的RCEP等大型贸易机制后,愿意就近围绕区域集团探索自由贸易机制。在这个问题上,印需借鉴SAARC和SAFTA的经验教训,并避免缅孟罗兴亚危机等问题成为域内经济、安全合作的障碍,确保与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伙伴保持密切接触,以防国内政治事件外溢影响双边和多边的工作。
——综合摘编自《印刷报》《印度教徒报》
内政动态
【东北新星】阿萨姆邦首席部长崛起,其与梅邦部分达成领土解决方案,东北三邦AFSPA适用范围大幅收缩
近期,印东北地区和平与稳定进程取得多项突破。3月30日,印联邦发布消息称,阿萨姆邦与梅加拉亚邦将永久解决12块争议领土中6块的归属问题。4月1日,印政府又宣布将大幅度收缩“武装力量特别权力法“(AFSPA)在那加兰邦、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的适用范围,理由为上述地区“不稳定状态”已被有效遏制。值得注意的是,AFSPA适用范围长期都是印东北的热点议题之一,因其赋予印中央武装自由裁量权,使其可不经法律程序逮捕或在未经预警就可对任何目标采取行动。因此,上述消息在印东北部收获广泛欢迎。本简报认为,这一系列事件显示阿萨姆邦首席部长希曼塔·B·沙尔马(Himanta Biswa Sarma)快速崛起。此人被视为印人党在整个东北地区的“总督”,负责总览协调印东北事务。2021年5月他接任阿萨姆邦首席部长以来,就将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与阿萨姆本土民族主义结合,成功打造出较为坚实的政治基础。2022年1月《今日印度》举办的首席部长支持度民调中,他在印人党首席部长中位列第一,获得高达56.6%的支持度。目前,沙尔马频频以激进教派主义姿态在全国性政治事务上发声。此外,他也不乏政治手腕,例如近日联邦院选举中通过暗中收买反对党议员拿下全部两个席位。
 ——综合摘编自《印度快报》《印刷报》《今日印度》
【教派攻势】印人党继续推进教派主义议程,在选举在即的卡邦教派主义政治急剧升温,极右势力借势扩张
五邦选举结束,印人党随即着手推进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在印人党中央协调下,印人党执政各邦纷纷宣布给予2022年3月发布的电影《克什米尔档案》(The Kashmir Files)免税,并抱团攻击反对党执政邦试图“打压”该片,因而“不爱国”。据印媒报道,《克什米尔档案》主要反映1990年印控克什米尔骚乱时,山谷区印度教潘迪特(Pandits)群体遭遇的巨大人道主义灾难,及其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然而,许多评论指出,其历史视角有失偏颇,试图将整个穆斯林族群描绘为“恐怖分子“和“非国民”。在2023年拟举行邦选的卡纳塔克邦,印度教右翼推动教派主义政治愈演愈烈,举措包括激烈反击“头巾争端”、要求抵制清真食品、要求禁止在庙会集市售卖清真食品、组织围攻穆斯林喜剧演员、煽动反“爱情圣战”(包括谋杀一名与印度教女性恋爱的穆斯林青年)等。许多卡邦右翼组织过于极端,甚至已在印度教右翼中引发反对声音。
——综合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遏制新党】平民党宣布参加多地邦选,将主打印人党束手无策的就业问题,引发印人党出台系列应对措施
在成功拿下旁遮普邦后,平民党高调宣布将参与2022年底喜马偕尔邦、古吉拉特邦地方选举。受在旁遮普邦胜利的启发,平民党计划在福利分发和有效治理等传统主张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创造就业,并揭露印人党对就业问题束手无策。对此,印人党迅速反应并针对平民党出台系列措施。喜马偕尔邦印人党政府推出城市居民就业计划,为失业家庭提供就业保障。针对旁遮普邦,印人党联邦政府宣布将按照旁邦相关法规范,将昌迪加尔中央直辖区政府雇员纳入中央政府雇员管理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昌迪加尔中央直辖区同时为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首府行政系统所在地,而中央政府雇员平均待遇明显高于旁邦政府雇员。有印人党人员私下向媒体表示,此举意在加剧旁邦政府雇员与其政府矛盾。印人党还推动国会通过将德里首都直辖区下三个市级自治机构合并为单一自治机构的法案,试图在德里民选议会及其首席部长外再制一个权力中心。
——综合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政策动态
【司法改革】莫迪政府通过《刑事诉讼(身份识别)法》,放宽生物信息收集使用限制,但引发巨大争议
3月底,莫迪政府向议会提交《刑事诉讼(身份识别)法》(2022年),以取代《囚犯身份识别法》(1920年)。现有法案允许相关司法机构在部分情况下搜集特定类别的犯人生物信息,包括指纹、足纹、照片等。新法案包括三大举措:一是扩大生物信息采集范围,包括虹膜、视网膜、人像、指纹、掌纹、足纹、生物样本等,也包括签名、字迹等行为信息。二是延长信息储存,所采信息将被国家犯罪记录局(NCRB)保存至少75年。三是放宽采样限制,允许以获得搜查令为前提提取任何人员的生物信息,而此前只限于已定罪的犯人和严重暴力犯罪的嫌疑人。新法案也将允许司法机关提取“被预防性拘留者”的生物信息。新法案在议会遭激烈反对。有反对派法律专家指出,搜集“被预防性逮捕者”的生物信息违反印宪法关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条款。目前,该法案4月上旬已在上下两院通过。
——综合自Jagran Josh网站、《印度教徒报》等
【司法制度】印首席大法官批评中央调查局,主张建立统一中立的调查机构,避免司法审查成为政治斗争工具
印度首席大法官N·V·罗摩纳在一场中央调查局(CBI)组织的讲座中指出,国家调查机关和各级警察部门需要警惕威权主义做派的渗透,中央调查局在多个案件的执法过程中遭到民众质疑,其公信力日益式微。因此他建议将中央调查局、司法执行署(Enforcement Directorate)和严重诈骗调查办公室(Serious Fraud Investigation Office)合并为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由独立委员会监管。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调查局和司法执行署的主管在位皆已超过其法定任期。多个反对党指责莫迪政府使用中央调查局和司法执行署作为打手。近些年,中央调查局和司法执行署展开了多项争议较大的执法调查活动,反对党指责印人党多次利用这两个机构针对反对党执政的地方政府,破坏地方民主。
——综合自《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等
【德里改制】在地方选举迫近背景下,印联邦政府合并德里三个市政委员会,此举被认为能够分散平民党权力
3月下旬,莫迪内阁通过《德里市政委员会(修正)案》(2022年),拟合并南德里、北德里、东德里三个市政委员会,并新成立统一的德里市政委员会。市政委员会(Municipal corporation)是印民选地方政府,负责管理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地区。市政委员会通过收取财产税和支配邦或中央直辖区政府的拨款为辖区提供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等服务,同时下设供水和污水处理公司、住房委员会、教育部门和电力等部门。值得注意的是,三个市政委员会均被印人党控制,而作为其上级的德里国家首都区政府则在平民党(AAP)治下。2022年4月将是合并之后的首次选举,德里首都区首席部长和平民党主席凯吉里瓦尔指出,印人党希望借此推迟原计划3月份举行的地方选举。评论指出,在平民党已成功转型为全国性政党的背景下,此举是印人党压制平民党扩张势头的一招。
——综合自《印度教徒报》、NDTV网站、《印度快报》等

社会动态
【人口动态】印劳动人口增长趋势放缓,未来30年恐是其最后人口红利期,印亟需提高劳动力质量抓住机遇
联合国人口统计数据库统计显示,印未来301564岁劳动人口将增长1.83亿,2020-2030年间将增长1.01亿,2030-2040年间增长6100万,2040-2050年间增长2100万,而2050年之后印劳动力人口数量将开始下降。这意味着印劳动力人口增长趋势正在放缓,而2020-2050年正是印开发人口红利的黄金期。专家指出,印应利用好这一时期以更好应对两重挑战:一是就业岗位短缺;二是熟练劳动力短缺。据统计,2019-2020财年,印5.42亿劳动力人口中仅有3%接受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职业培训,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相比之下,中国熟练劳动力占比为24%,美国52%、日本80%如果印未能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印劳动力人口增长恐成为社会负担。值得注意的是,政企联动可能是培养熟练劳动力的有效举措。印政府应当积极在中小企业设立多技能培训机构,尤其是要注重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技术培训,并向劳动青年发放培训券和奖学金。同时,企业应当在员工教育培训中持续发挥作用,并扩大投资。
——摘编自《印度经济时报》
【物价上涨】印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电力、食品价格领涨,专家建议印民众为未来6至12个月做好生活预算
俄乌冲突尚未缓解,印国内棕榈油、奶粉、香料等商品价格飙升23%至42%,运费也平均上涨3至4倍。同时,印能源价格不断攀升,汽油、柴油价格暴涨,煤炭供应趋于紧缺,2022-23财年一季度煤炭价格翻番。印信用评级机构ICRA研究报告显示,印进口煤炭成本在2023年将继续上涨45%至55%。目前印发电用焦煤储备量再次探底,已从先前的供应24天量下降为仅够维持9天。旁遮普邦国家电力公司发布公告称,该邦的发电燃煤储备量从“令人担忧”转变为“看天吃饭”,该邦两家火力发电厂燃煤储备已无法维持。据印能源交易所统计(IEX),印8%的煤炭依靠进口,如果国际煤炭价格继续上涨,在近期印地方选举已完成的背景下,后续电价平均涨幅可达2.6%。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印煤炭储备量就屡次探底,严重冲击国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分析认为,印民众恐迎来“电费最贵”的夏天。2月电价已经从4卢比每单位上升至8卢比每单位。专家表示,印社会正在承受日益增长的通胀压力,印民众需为未来6至12个月做好生活预算和物资储备。
——摘编自《火线网
【农民自杀】印平均每天30名农民自杀,去污名化、准确统计数据、查明真实原因将是纠正这一问题的前提
印农业部统计,印2020年约有1万名农民自杀,平均每天多达30名,其原因通常与无法承担债务有关。印近60%的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自上世纪60年代推行绿色革命以来,印农民通常需要举债才能完成正常农业周期。以具有“印度粮仓”之称的旁遮普邦为例,该邦耕地面积仅占全印的3%,却生产全国20%的小麦和12%的大米,高度商业化使旁邦农民自杀率过去五年飙升12倍。然而,农民自杀问题并未引起印政府和社会足够重视。其中,首要原因在于自杀在印被视为违法,任何企图自杀或协助自杀的人都可被判入狱。专家指出,将自杀定为非法行为将严重扭曲全印自杀案件的真实情况。因为此举将导致自杀农民亲属因担心被捕而拒绝向警方报案或寻求社会帮助。印2017年试图修订《心理健康法》将自杀合法化,但并未成功,而国家犯罪记录局至今仍负责统计自杀相关信息。2021年农民抗议行动赢得历史性胜利,有效保护农民权益,但这只是漫长斗争的开始,自杀去污名化、准确统计数据、查明真实原因,并投入社会资源扶持农业家庭仍任重道远。
——摘编自CNN
本期编辑:叶维杰 陈安澜

  往期推荐↓ 

政报·69期 | 莫迪政府成立土地货币化机构,要学中国搞土地财政?

▲经报·63期|印度封禁中资APP,本土替代品果然......

▲最新 | 斯里兰卡国家破产危机持续发酵,将酿祸事?

▲重磅 | 王思远:印度战略界究竟如何看待在阿战略大溃败?

  更多内容请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