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677
阅读预计10分钟
编译 |江怡
审核 | 顾青子
编辑 | 王娇杨 穆祎璠

 导言
近日,斯里兰卡陷入自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这种危机也正在该国引发政治动荡。食品短缺、药物不足、油价上涨及全国范围每日至少长达13小时的拉闸限电,导致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进行大规模抗议。斯里兰卡内阁多名部长集体辞职,总统、总理成“光杆司令”。数名议员集体脱离执政联盟,导致现政府失去了议会多数席位。反对派则多次呼吁总统、总理辞职,但遭两人拒绝。本文论述了斯里兰卡经济危机所引起的政治动荡及医疗问题,指出政府管理不善、多年累积的借款和不明智的减税措施加剧了斯里兰卡的危机,并提出了斯政府摆脱危机可采取的措施。南亚研究小组特此编译本文,供各位读者批判参考。
图源网络
斯里兰卡正面临持续数周大规模停电以及食品、燃料和药品严重短缺带来的巨大挑战,经济遭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衰退。燃料和食物连续数周供不应求。为购买价格高企的燃气民众不得不在高温下等待数小时。每天长达13小时的停电使企业陷入瘫痪。考试由于缺纸推迟。全国各地医院的基本药物几乎用尽。即使是通常不受此类危机影响的斯里兰卡富人,发现自己也面临物资短缺和排队等候问题。
反政府抗议活动在全岛爆发,在商业首都科伦坡至少发生一场暴力活动,这对该国利润丰厚的旅游业构成重大威胁。由经济危机引发的民众愤怒与日俱增,导致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拉贾帕克萨(Rajapaksa)辞职。4月9日,数千名抗议者聚集在科伦坡的总统海滨办公室附近,这是近几天来最大规模抗议活动之一。同日,商界领袖们也呼吁总统下台,并表示长期燃料短缺已导致业务资金大量流失。
抗议者中包括数十名穆斯林,他们通过坐在封锁道路中间开斋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还有一些人高喊“Gota (Gotabaya)回家”,敦促总统下台。其中,“Gota”是总统的昵称,“家”是指拉贾帕克萨生活了几年的美国。
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师估计,斯里兰卡2022年偿债总额将达70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约30亿美元。
斯里兰卡中央银行数据显示,该国拥有126亿美元的未偿国际主权债券,截至 3 月底,该国外汇储备为19亿美元。
由于疫情严重影响斯旅游业和外汇收入,加上外汇严重短缺,斯里兰卡难以偿还其不断膨胀的510亿美元外债。
一、政治危机
最近一期《经济学人》付印时,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Gotabaya Rajapaksa) 仍稳坐斯里兰卡总统之位,毕竟为巩固权力他用心良苦。2019年当选总统后,他解散原先议会,并在新议会中塞满亲朋好友。2020年他所在的联盟在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这使他得以修改宪法以赋予自己更多权力。
然而,在过去几周里,拉贾帕克萨总统正在失去对这个国家的控制。斯里兰卡的经济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从一个月前斯央行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以来,斯里兰卡卢比兑美元的汇率已下跌超30%。
长期经济失衡、外部冲击和政府管理不善是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早期,由马欣达(的哥哥)领导的拉贾帕克萨政府曾大量举债投资基建,该项目目前尚未产生回报。戈塔巴雅政府则曾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发布减税降费政策,加上旅游业 (斯外汇的重要来源) 受疫情影响,政府收入严重不足。此外,戈塔巴雅曾短暂禁止进口化肥以节省外汇,打击了粮食生产。
戈塔巴雅政府拖到3月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求助,同时寄希望于逐渐增多的游客和自华援助以帮助斯里兰卡渡过难关。但就在旅游业开始复苏之际,俄乌冲突再次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导致燃料和食品进口价格依然高企。
经济困难迫使人们走上街头。即使是通常对抗议敬而远之,曾支持拉贾帕克萨家族强人民族主义执政风格的中产阶级,现在也将危机直接归咎于总统。科伦坡剧作家费罗兹•卡玛丁(Feroze Kamardeen)曾这样评价中产阶级, “这些家里有酒柜的人不会为了一包大米、半瓶烧酒参加政治抗议活动。”
政府未及时安抚公众情绪,反而通过恐吓和不作在经济危机肆虐的背景下又人为制造了一场政治危机。4月1日,拉贾帕克萨总统显然是被自家门外的示威活动吓坏了,他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赋予军队广泛权力以镇压抗议活动。但当此举未能劝阻抗议者时,他又实施了长达一周的宵禁和社交媒体禁令。不管怎样,人们还是回到街头抗议。
4月3日,总统改变策略。他取消社交媒体禁令并解散除自己和现任总理马欣达之外的其他内阁成员。第二天,他解除宵禁,并新任命四名临时部长,其中新任财政部长取代了拉贾帕克萨另一个曾担任该职的兄弟。
这些措施仍难为国家带来稳定。新任财政部长阿里·萨布里(Ali Sabry)在工作仅24小时后于4月5日辞职。同一天,拉贾帕克萨的政治盟友撤回对政府的支持,导致政府失去议会多数席位。几小时后,总统撤销紧急状态。但抗议者仍希望拉贾帕克萨下台,但是戈塔巴雅并未示意辞职。反对派拒绝了加入临时政府,他们似乎不愿在危机中承担责任。斯里兰卡无法承受进行一轮新选举的风险。
斯里兰卡必须在年底前支付70亿美元的债务和利息,约占危机前GDP的 9%,其中大部分以美元计价。其中,10亿美元债券将于7月到期。斯美元储备几乎耗尽,而且两年来一直无法从全球信贷市场获得资金。印度增加了价值约 25 亿美元的对斯信贷和援助,并延长斯央行债务偿还期限。
但斯里兰卡仍亟需延长其他债务的偿还期限,以避免出现大规模违约。该国还需更多信贷或援助,世界银行的疫情救援机制是一个途径,以保证未来几个月的食品和燃料进口,同时就如何重组长期债务和重新进入债券市场进行谈判。
缺乏一个稳定的政府将使这些谈判变得更加困难。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本应在本周开始,但由于斯里兰卡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缺位,谈判被迫推迟。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是斯里兰卡解决危机的关键第一步。其他债权人不太可能在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的情况下同意发放新贷款或对现有贷款进行重组。
二、医疗方面
斯里兰卡医生警告称,救命药物几乎告罄,并表示该国经济危机可能造成比疫情更高的死亡人数。
斯里兰卡医学协会(SLMA)表示,该国所有医院都无法获得进口医疗工具和重要药品。
自上月以来,由于麻醉剂用量严重不足,几家医院已暂停常规手术。SLMA表示,甚至很快也难以进行紧急手术。
该组织表示,“我们不得不做出非常艰难的选择。我们必须决定谁接受治疗,谁不接受治疗,”此前,他们曾向总统塔巴亚·拉贾帕克萨(Gotabaya Rajapaksa)发出一封信,警告他目前的局势—“如果几天之内无法恢复供应,伤亡情况将比疫情更加严重。”
三、采取措施
拉贾帕克萨政府正在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救助,以帮助斯里兰卡摆脱危机。
新任财政部长阿里•萨布里(Ali Sabry)表示,他将率领斯里兰卡官员代表团于4 月18 日前往华盛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会谈,并将在21 天内选出财务和法律顾问,以帮助政府重组其国际债务。
4月8日,他向议会表示预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提供30亿美元,以帮助斯在未来三年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萨布里在上任后的第一次采访中说。同日,斯新任央行行长史无前例地将利率提高700个基点,以遏制通胀飙升并稳定经济。
斯里兰卡将重组国际主权债券,并争取延缓偿贷。斯有信心就7月到期的10亿美元债务与债券持有人进行成功谈判。
“我们无意‘硬违约’,”萨布里说。“我们了解硬违约的后果。”
萨布里表示,“当务之急是恢复我们在燃料、天然气、药品……以及电力方面的正常供应,从而回应人民的诉求。”
萨布里说,斯里兰卡当局也将做评级机构的工作以重回国际金融市场。斯自2020年来因评级多次下调而无法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另外,政府将在6个月内提高税收和燃油价格,并寻求改革亏损国有企业。
这些措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月初发布的斯里兰卡经济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关键建议。萨布里说,“这些都是非常不受欢迎的措施,但为将国家带出困境,这些是我们必需做的事情。”
他说,斯里兰卡将再向印度申请另外5亿美元的燃料信贷额度,这足以维持大约五周的时间。
政府还将寻求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以及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和中东国家在内的双边伙伴的支持。
“我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唯一的办法解决问题,”萨布里补充,“我们别无选择。”
目前斯里兰卡正在与中国就15亿美元信贷额度、10 亿美元银团贷款以及斯里兰卡总统1月份提出的重组部分债务的请求进行讨论。
最近几周,随着经济危机加深,斯里兰卡愈发依赖印度的援助。
他说,“我们希望在获得更大规模援助前能得到一些帮助应对当前困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9日表示,已开始与斯里兰卡财政部和央行官员就贷款计划进行技术层面的接触,并对持续的危机表示“非常担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斯里兰卡代表负责人野崎正弘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承诺在符合我们政策的情况下向斯里兰卡提供援助,并将在未来数日和数周内与高层决策者就可能的计划进行讨论。”
本文综合编译自The guardian网站2022年4月11日、Reuters网站2022410日文章, Economist网站202246日文章原标题分别为Sri Lanka nearly out of medicine as doctors warn toll from crisis could surpass Covid、EXCLUSIVE Sri Lanka to seek $3 billion to stave off crisis、Sri Lankas economic crisis has created a political one
本期编辑:王娇杨 祎璠

  往期推荐↓ 

政报·69期 | 莫迪政府成立土地货币化机构,要学中国搞土地财政?

▲经报 · 62期 | 有迹象表明,印度开始放松中国赴印投资限制

▲最新 | 巴新总理上任!前总理伊姆兰·汗缘何“垮台”?


▲重磅 | 王思远:印度战略界究竟如何看待在阿战略大溃败?

  更多内容请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