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一个帖子,讲了讲这次回国见了海龟朋友们的感受。
文章发了以后,有的朋友跟我说了他们的故事,有的朋友跟我说了他们的思考。以下是我整理的能够分享的一些内容:
1,社交成本和社交红利
国内生活的高社交需求几乎是每个海龟朋友都提到的话题。频繁的应酬和人情来往是需要精力和经济付出。不过上一篇文章并没有提到社交红利。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熟人好办事。这是事实。就拿我本人来说,当时我在厦门需要48小时核酸报告登机来美国,刚好赶上厦门前一晚确诊了两例,本来比较宽松的核酸预约马上就满了,一下子约不到第三方检测。最后一个朋友搞定了我的预约,顺利突破重围按时拿到了核酸报告。如果去公立医院,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但是有可能不能及时拿到报告搭上飞机。
这就是社交带来的红利。在某种意义上,当你能够通过人脉给自己带来好处,其实还是算作受益方。大部分人,都会有办事不靠去办公室,而是靠找到关键人物打个电话这种经历。一方面付出了精力时间,一方面收获了捷径,这是一笔大家心甘情愿的交换
或者说,你能够在这个游戏规则里面获益就行。
国外,人和人交往很有边界,点到为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不太容易有特别亲密的朋友。举个例子,娃的幼儿园要写几个紧急联络人,父母不接电话不接娃的时候,老师会联系他们去接你的娃。看一看身边有多少人能够同意并且你相信他们能做好这件事情(而不是写个邻居名字把表填完),就是对自己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筛查。
我回国的时候见到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大家嘻嘻哈哈,分享自己的乌龙和生活,很开心随便讲。在美国,也有很多朋友,我们聊育儿聊时事,八卦的时候却很少,因为知道友谊的度在哪里,尽量不去碰别人的事情。在美国也有能够八卦爆料的朋友,那是读书时候结下的友谊。
信任带来相处的轻松,也会带来别人试图干涉你“为你好”的一个困扰。怎么说,友谊的亲密度是一个双刃剑,看你想要什么,就去选择什么。
人在青少年时期,时间大部分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圈子是重叠的,比较容易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在青壮年的时候,对周围关系的需求相对有限,有了孩子之后很大的空余时间主要在孩子身上,也没有太多精力去拓展社交。当进入老年,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就会很明显,儿女不在身边的时候,可能很多事情都是要靠朋友和邻居直接搭把手来做的。很多影视作品里面那种街坊邻居浓浓的人情味的动人之处也在这里。我们在考虑独立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想一想,老了以后的情况。
此外,大部分情况下,社交圈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华人在美国,大部分时候交往比较多的还是华人。人比较容易和有共同经历的同类建立联系,ABC和ABC,一代移民和一代移民,某个学校的校友,各个族裔自己跟自己玩儿是不争的事实。社交的天花板是存在的。看你觉得呆在屋顶之下觉得舒适,还是试图突破圈子接触更多不同的人。
只要是人的社会,就有圈子,就有江湖。

2,Social Support
朋友,家人,亲戚,同学,邻居,这些人都会在日常交往中给你很多信息。举个例子,在国内要送孩子去学校,“打听一下什么学校好”,这个过程就是通过你的社会关系网获取想要的信息。认识人多的,可能能够精准定位到某个学校某个班的老师,(这些口口相传的消息往往不会出现在互联网上)而人生地不熟的,可能只能在互联网上搜索各种社群论坛微信群里面的有限信息。这就是社交深度不同带来的信息差
关键信息获取的速度和深度会影响生活的便利性。海龟也要看你归到了一个什么城市。你能否在这个城市迅速找到自己的社交网络。回到自己成长的城市,回到大学读书时候的城市,去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差别会很大。
另一个很重要的社会支持来自家庭。回去跟朋友一聊,才知道国内的老人多给力。爸爸们外出应酬,如果妈妈也要上班,基本孩子都是老人在照顾。朋友家爸妈是大学老师,娃两岁已经单词记了一大堆,成语故事说的很溜,pk掉一系列早教机构。
看看东城区前段时间那个确诊娃的流调,日常是姥姥姥爷在照顾,周末回去找爸妈,就能感受到上一代在帮助育儿上的巨大能量。在老人可以顶大半边天的情况下,男主人把精力花在交际,资源拓展上,舆论压力就会小很多。用我朋友的话说,“家里没有活儿了,难道让他回家看电视刷手机么,不如出去多认识几个人呢。”
美国这边爸爸们的高度参与,跟没有老人可以贡献大把时间也有关系。(就算老外的父母会帮忙看下孩子,也很少会参与到日常帮忙带孩子的程度)
在北美,除了少部分能够请保姆带娃的家庭,大部分情况都是父母双职工,孩子从小送幼儿园,一起合伙赚钱,分担家务和育儿,下班回家一个带娃一个做饭。这种情况,爸爸们就不太会找经常出差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促成了“北美爸爸带娃时间多”的结果。
也有中外观念差异带来的影响。在跟一个二代移民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就感慨,国内的氛围更倾向于鼓励男主外女主内,妈妈下班以后“应该”照顾孩子。但是在美国,不太有这样的论调。男女主人有着同样追求自己职业发展的权利经常出差的爸爸回家了,不会抱着“让我歇一下躺平一下”的态度,而是往往会主动分担妈妈的工作,参与到家庭中去。大家观念里面,家庭是比工作更优先的”。
(他说有点像农耕社会是牺牲女性换来家族利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就会给女性更多选择空间。但是我就是转达一下,不发表意见,大家轻拍)
当我们讨论回国以后队友从家庭生活消失的时候,其实也应该考虑到,家里干活儿的人有没有变多,是否有人替代了队友本来的工作。
3,芝加哥在北美大城市里的特殊性
上一篇帖子,因为我本人住在芝加哥,遇到的都是芝加哥回去北京上海的朋友,自然就对比这几个城市。后来跟北美其他朋友聊起来,他们认为,比起湾区和纽约,芝加哥的教育、生活支出其实在大城市里面是算低的
芝加哥和宇宙中心北京上海的教育支出进行对比,其实不在同一个维度上。毕竟北京上海在国内的资源地位是秒杀芝加哥在美国的资源地位的。打个比方,有点像拿美国的武汉和中国的上海对比。
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国内外的差距。国外的次一线城市真的比国内准一线差吗?需要更多考证。
我大概画一个表格。就是我们应该把北上广和纽约加州西雅图放在同一个维度,还是应该错位。我其实自己也还没有完全get。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北京和湾区消费水平一样的情况下,上海应该和纽约类似
波士顿
纽约
湾区和LA
广州
上海
北京
湾区消费比北京领先,上海可以和芝加哥类比
广州
上海
北京
西雅图
芝加哥
波士顿
纽约
湾区和LA
4,孩子教育
在见识到国内孩子的学习内容之深以后,我是震惊的,深深为自己娃的水平感到担忧。
这里贴两种人群的观点:
非本地北京朋友:在国内挤破头给孩子送一个牛逼小学中学,一路顺利去了北大清华,最后和美国长大的娃在一个起跑线,都是亚裔去申请美国学校。那我为什么要回国呢,从小让孩子就不用和国内孩子竞争,在国外长大不香吗。
而我美国的朋友,在看到谷爱凌的成功之后,也对国内暑期班充满了向往,但是不太有人想着送孩子回去读书。(很明白美国ABC娃学术上干不过国内同龄娃,只想强化一下回来干翻美国的其他娃)
在国内读起来好还是国外读起来好,取决于以后孩子会在哪个国家发展。如果你想让他做地球村居民,那么在包容开放的美国长大无疑是一个好选择。如果希望孩子以后继承自己的资源或者在中国继续闯一片天,那么从小在中国积累的同学人脉,将是他日后重要的资源。
父母可以根据对自己家庭的发展预期,辅助孩子去思考和判断,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一个尽量全面的规划,这样日后他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5,消费观的不同
回国走在繁华地段,最大的感慨是奢侈品的普及率。尤其是北京上海,人均一个大牌包是非常普遍的,人没走出北京高铁站,已经看到爱马仕了。走在商场里面能感觉到国内的人均精致度是远远超过美国的(美国人随便乱穿的品味是比较差的也是事实)
国内还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事业有成或者财富积累,能够感觉到对奢侈品,logo,热门款的追捧。但是在美国,由于社会已经过了快速上升期,更多是在一个平台期,没有这么多杀出重围突破阶层的机会,更多的稳定富足,大家对生活的期待是不一样的。
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找一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朋友聊了聊。他说他理解的成就,或者人生价值,更多是站在一个“如果你明天就要去世,你最在意的是什么这样一个角度来思考。肯定不会是你谈了多少合同赚了多少钱,一定是家人,一定关于爱,一定是你帮助过多少人。这种认知从源头上让大家更关注精神层面。
我们聊到国内对奢侈品的追捧。他提到,当你刚开始变富裕的时候,是会很想展示出来。真正的有钱人更注意怎么样不露出品牌的logo,有那也得是家族logo(我内心觉得家族logo这算对欧洲文化的一种跟风)。
如果你很有钱,可能不会去买特别有名的牌子,直接就去定制了。美国的富裕阶层很喜欢去消费一些买手店(或者叫独立店铺),因为可以看到很多只此一件的货品,或者是具有复杂工艺但是很小众的商品。他们本身在消费的时候,更愿意去支持一些艺术品,或者是背后带着某种意义的作品(比如公平交易,支持非洲的妇女儿童,关爱环境)。钱花出去的目的不是让人知道你有钱,是享受到别人无法企及的愉悦,或者让金钱流动到更有意义的地方。
“比起买包买衣服,老外宁愿把钱花在度假上”。这种消费观是真实存在的。有的有钱人喜欢用钱堆出有钱的感觉。有的有钱人喜欢花额外的价格把商标隐去,更多是在于真的使用这件商品。
穿着打扮的差异,有一个很具象的对比,就是前段时间很火的美剧《succession》(继承之战),服化道被英国GQ称为“穿成亿万富翁的终极指南”,就能感觉到里面的富裕阶层追求全身没logo,买东西是真的为了“用”而不是“供着”。。但是如果在国内穿成这样,除非你本人已经很有名,要不然大部分时候就会淹没在信息量十足的精致、豪华、细节和奢华里。
毫无logo的顶级男装
国内有钱人怎么穿可以参考各种霸总电视剧?

这是一个价值观不同导致的行为差异。就像香港回归的时候杨振宁在香港高等教育界庆回归晚宴上发表过一篇演讲(收录于《曙光集》之《从国耻讲起》),大概有提到,中国人认为香港回归是雪中国之耻,是耻辱,因为历史上的国家不够强大被人侵占了。英国人认为香港回归是雪英国之耻,是羞耻(shame),因为他们的祖先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就是社会在不同形态下,人们思想观点的区别。国人还在崛起,慕强,展示实力是主流思想。而对于某些国家,体面、低调可能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是否有必要在外观上花这么多金钱和精力,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小结
其实上面说这么多,感觉大家认为中美差异的主要问题还是,两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到了不同阶段,就会有相对应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中国吸引年轻人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他的朝气蓬勃,充满机会。我有能力,我可以回国走出一条路,遍地荆棘也有遍地鲜花。

回不回国,回去哪里。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或者至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作为芝加哥唯一一个有过10w+文章的野生公众号,欢迎新读者点击下面标题,了解更多北美生活。
北美妈妈生活札记
真实有趣有料
持续更新

欢迎关注我
由于微信公众号算法变动
请大家动动小手指给我点个在看
转发个朋友圈/微信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