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愤怒!太揪心!一个1岁左右的婴儿,竟差点被亲生父亲掐死!
事情发生在4月14日的安徽巢湖,全网关注则是在4月16日。
那天,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一个视频:
短短几分钟,幼小的婴儿被爸爸大声呵斥,扇巴掌,捂口鼻,掐脖子……
孩子别说反抗,哭都哭不出来,如果不是妈妈护着,他两次差点窒息而死。
1岁左右,话都说不囫囵的小婴儿,竟要遭受如此虐待!
事情的经过

这几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

视频一开始,是一位妈妈在喂婴儿吃饭。
几秒钟之后,爸爸走了过来,对着孩子大声呵斥,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
妈妈一看孩子哭了,就生气地把丈夫推到一边。
没想到,男人直接走到婴儿椅旁边,扇了孩子两耳光,边扇边吼:“你再哭!你再哭!”
妈妈看到丈夫打孩子,狠狠把他推到卧室门口。

本以为男人就此罢休,怎料他再次走到孩子面前,又连扇了孩子几个耳光,妻子推搡他的力道越大,骂得越大声,他打孩子就越狠。
甚至,直接推开妻子,使劲捂住孩子的口鼻。
孩子的小手不停地抖动,一点儿声音都发不出来。
妈妈可能被吓到了或是怕误伤孩子,没有第一时间拉开男人,她拿出手机打电话,看起来像是跟人求助。

而在这十几秒中,男人捂住孩子口鼻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妈妈着急了,使劲拉开丈夫的手,孩子才“哇”的一声哭出来,小脸憋得通红。
那可怜的样子,谁都不忍心看。
可孩子的惨状,没有唤起男人丝毫的怜悯之心,他不顾妻子的吼叫和推搡,用手指使劲戳孩子的脸,恶狠狠地说:“你再哭!你再哭!”
这时,妈妈的电话打通了,她一边跟对方控诉丈夫的恶行,一边呵斥丈夫,让他离孩子远点儿。
谁知道,男人装作没听见,一转身又走到孩子身边,这次他死死掐住了孩子的脖子。
妈妈直接崩溃了,痛哭着狠狠锤打丈夫的后背。
男人掐了七八秒,才松开了手。
面对痛哭的妻儿,男人依旧无动于衷,他恶狠狠威胁着孩子:“你别哭!让你别哭!”
可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的小婴儿,怎么可能听懂他的意思,被吓坏的孩子,只能用更惊恐的哭声回应他。
妈妈怕男人再次伤害孩子,连忙推开他,把孩子从婴儿椅上抱起来,走进了客厅。
而男人跟在妻子身后,嘴里仍然嘟嘟囔囔说着什么。
这副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的样子,让人看得脊背发凉。
很多看了视频的网友谴责男人,但同时也不解:这个男人怎么了,他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如此残暴?
在当地警方传唤男人后,我们得到了答案:
家庭琐事?情绪失控?
一个父亲,残忍殴打了年幼的孩子后,竟然给自己找了这样“可笑”的理由,可能在他看来,孩子身体情况稳定,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不算什么。
可是,即便没给孩子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他对孩子心理的伤害,极有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
充满负罪感的孩子
因为对孩子来说,那些被殴打的记忆,是让他这辈子都难以走出的痛苦折磨。
一直记得女导演黄莉的故事。
她从11岁开始,就一直遭受妈妈的家暴。
灯泡坏了,妈妈打她;
心情不好,妈妈打她;
爸爸打妈妈,妈妈还要打她。
……
她成了妈妈宣泄不满、愤怒、压抑
的出气筒。

有一次,妈妈正在打她,听到丈夫走到楼下的咳嗽声,立刻把她拎到书桌前,呵斥道:“赶紧写作业,不许告诉你爸!”
她就真的不敢告诉爸爸。
是害怕吗?
是的。她怕爸爸知道后打妈妈,更怕妈妈被打之后再打她。
可更深层的原因是,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上帝”。他们必须依靠父母,才能活下去。
如果孩子直接跟父母对抗,就有被抛弃的风险,而一旦失去了父母,他们是没有办法独自生存下去的。
所以,很多孩子被家暴之后,非但不会怨恨和反抗父母,还会把“父母对自己很糟糕”这件事情合理化,让自己背负所有的“罪”:一切都是我的错,爸爸妈妈才会这样对我。
一旦孩子形成这样的心理防御机制,他们就会死死压住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想法,无限共情家暴者,即使成年了,也很难改变。
黄莉就是这样。
她19岁去了北京,拼命赚钱,什么活都干。
而她这么做不是为了摆脱妈妈,而是希望能够帮爸爸改善经济条件,让妈妈过得幸福一些。
因为,她觉得自己有罪,她要对妈妈的命运负责。
也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之下,黄莉没会反抗,也没学会保护自己,她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只会一种相处模式:隐忍和牺牲。
但隐忍和牺牲并不能带来爱和尊重,她得到的只是变本加厉的索取和伤害。
直到她34岁那年,她才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真正意识到自己不需要承担妈妈的痛苦,这一切不是自己的错,她也不需要对谁隐忍和牺牲。
然而,这条路,她走了23年。
黄莉还算是幸运的,有些人一辈子都走不出家暴的阴影。
要么从此“献祭”自己的生命,不断满足别人的需求,在渴望爱和不断被伤害中轮回;
要么把那些埋藏在心底的创伤和羞耻,化作戾气和怨恨,发泄在其他人身上,变成施害者。
但,不管他们如何选择,都会过得痛苦且煎熬。
被忽略的潜在暴力
很多看过视频的人,都不耻于男人的行径。
一个只敢对小婴儿下狠手的人,必定软弱又残暴。
确实是这样。
可又不完全是这样。
在视频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个男人完全不敢跟妻子起冲突,无论妻子如何叫骂推搡、拳打脚踢,他始终一副不敢还手的样子。
正是这副样子,很容易让我们忽视,这个男人欺软怕硬的行为背后,潜藏的控制和极端
实话实说,这个男人对孩子表现出的残暴,其实源于对妻子的愤怒和恨意。
他拿妻子没办法,就对孩子暴力相向,以此来要挟妻子:你要是不按照我的想法来,你最在意的人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别觉得不可思议,这类事,近几年并不少见。

浙江温州,一男子把自己3岁的儿子吊起来转圈、捆住双手吊打、扔污水沟,然后他把这些拍成视频,发给离家出走的妻子看。

江苏东海,一男子手持木棍暴打自己的亲生儿女,无论孩子如何求饶,他都不停手,还让儿女互拍被打视频,欲将殴打视频发给妻子,以胁迫妻子回家。

江苏淮安,一个爸爸不断把自己虐待年幼孩子的视频和照片发给孩子妈妈,他往孩子身上浇冷水,用脚踩住孩子胳膊,甚至把塑料袋套在孩子头上,把口系起来。

为的就是让孩子妈妈心疼,逼她回到自己身边。
说白了,在这些所谓的爸爸眼里,孩子并不是孩子,是用来控制妻子,让她们听话的筹码罢了。
所以,你再看视频中的那个男人就会发现,随着妻子情绪越来越激动,捶打男人的力道越来越重,男人对婴儿的暴力手段也在升级:打耳光——捂口鼻——掐脖子。
隔着屏幕仿佛都能听到男人在说:“你打我不疼不痒,可孩子受不了我的手段,我看你什么时候消停。”
他把自己对妻子的不满、愤怒和恨意,全部发泄到小小的婴儿身上。
而妻子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妥协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男人会因为妻子妥协就满足吗?

可能会。
但更大的可能是,男人在妻子的妥协中尝到了甜头,每次都会用这种方式胁迫她。
如果妻子反抗,他大概率会升级暴力手段,变本加厉地虐待孩子,甚至可能会直接家暴妻子。
还记得那句话吗?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对抗暴力不是一个人的事
其实关于女性和孩子被家暴的话题,我们一直都在关注,也一直都在呼吁,家暴不是女性自己,或者一个家庭的事,这是全社会的事。
所以,我们都要记住这四条准则:

① 家暴是犯罪,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不管被家暴的是自己还是孩子,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报警,警方的询问笔录、调查取证等等,都是维护自身权益最有效的证明。
此外,如有录像、录音、验伤报告、治疗费票据等证据,一定也要保存好。

② 不要硬碰硬,安全最重要。
并非谴责视频中的妈妈,但建议不要效仿她的行为。
虽然是出于保护孩子的意愿,可她硬碰硬的行为激怒了丈夫,让他做出了更极端的行为,孩子因此受到了更大的伤害。
比较好的做法是:
不要直接对抗,抱起孩子马上跑到安全的地方。
一切以孩子不受伤害或受到最小的伤害为准则。
③ 不要让被家暴的女性和孩子孤立无援。
被害者自身的抗争固然重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理解更少不了。

家人给她们一个温暖的安身之所,舆论不要裹挟、抛弃她们。只有这样,她们才有足够的勇气,挣脱噩梦般的生活。
④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伤害他人,被伤害也不是受害者的错。
这句话是常识,但受害者长时间被暴力对待后,很容易对施害者产生认同,觉得是自己做错了,对方才伤害自己。尤其是孩子,他们更容易谴责自己,从此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
所以,如果女性或孩子已经遭受了一段时间的伤害,出现了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比如;经常做噩梦、过分警觉/安静、情绪反复、自残等),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干预和治疗。

暴力就是暴力,发生在家庭中的,仍然是暴力。
别让女性和孩子被“家务事”、“为你好”、“太爱你”这些借口淹没,因为不被伤害,是每个人的权利。
保护好孩子
尽你所能不让他们直面暴力
才能真正预防悲剧
欢迎加入
7天好妈妈成长营
超实用的家庭教育万能公式
给你带回家
马上扫码下方海报二维码,了解详情
↓↓↓
直播预告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未来精英的核心竞争力?
4月25日(周一)晚8:15
尹建莉父母学堂副总裁 仇爽
北大本硕学霸 傲德
联合直播,为您揭秘
适合孩子的高效学习法
解决孩子写作业磨蹭
不爱学、学不会的问题
马上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