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影片《致胜女王》中的一个情节,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坐飞机,快到目的地时,妈妈对坐在窗边的男人说:
“您好,请问能和您换一下座位吗?就飞机降落前一小会儿就行。因为我女儿真的很想看飞机降落,这也会让她整个人冷静下来。”
男人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换不换座属于个人意愿,谁也不会说他什么。
但男人接下来的话,直接让这位妈妈震惊了:
“我觉得给你女儿在人生中上一课更重要,世界不是这样运作的,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
咋听之下,很有道理,不少网友也都表示赞同:

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放到家庭教育的领域内分析,就能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种种让孩子心理崩溃的教育观和原生家庭之伤。
“被拒绝是常事,你要接受”
说实话,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乍一听“世界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会认为说得特别对?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大多数人要在生活中做出各种各样的妥协,也左右不了别人的想法。
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也是如此。于是有些人就认为,与其等孩子长大了再吃亏,不如从小就让他知道,世界并非如他所愿。
但再往深想想,更大的可能是,很多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已经把拒绝否定当成了生活的常态。
看似成熟理性的背后,却藏了一颗受伤的心。
“世界就是这样运作的,早点习惯,还能少受点伤害。”
一直记得谈话节目《不好说,特想听》中的一对母子。

儿子是一名时尚公关,他宁愿面对镜头,对着陌生人吐露心声,也不愿意跟对面的妈妈诉说心事。
他说了一句特别重的话:“爷爷奶奶走了之后,我就没有家了,妈妈的家在我的认知里,不是家。”

这个孩子从小就是在妈妈的拒绝和否定中长大的。
比如,小时候学滑冰,摔倒了想让妈妈扶一把,可妈妈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他摔倒了13次,自己爬起来13次。
最后,他学会了滑冰,也学会了再也不跟妈妈寻求帮助。
再比如,儿子满18岁的时候,妈妈告诉他,以后家里不再给他一分钱,只能借,以后必须还。
从此,他学会了自力更生,吃尽了苦头也不跟父母说。
“我从来不敢寻求父母的帮助,因为我说完了以后,错的还是我。”
他也曾尝试跟妈妈敞开内心的痛苦和感受,可得到的依旧是否定和质疑:
“你能面对现实一点吗?”
“豁达一些,大了,成人了!”
“你觉得你累吗?”
“你总想那些不快乐的,你就肯定不快乐。”
他苦笑了一句“算了”,就不再跟妈妈沟通了。
是的,现在的他看起来事业成功,有房有车,身为一名公关,能笑对别人的嘲讽和拒绝。
可这只是他的伪装,他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接纳这件事。
在他心里,自己仍然是那个自卑、无助、敏感的小男孩。别人的一句拒绝,仍旧会让他陷入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之中。
孩子,最本质的需求是被看见、被接纳和被肯定。
唯有满足了这些需求,孩子才能够积攒出足够的内在力量,未来才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真正有勇气去面对他人对自己的拒绝。
“道理讲这么透,怎么还不明白”
很多父母都做过一件事:跟孩子讲道理。
可也很快发现一个事实:讲道理没用。
同时增添了同一种苦恼:跟孩子沟通,真是最费力不讨好的事。

曾经有位妈妈在后台留言:
“最近被儿子搞得焦头烂额,他练自行车,有辅助轮都摔,非要把辅助轮卸掉,这样多容易受伤啊!
我就劝他,先练好有辅助轮的,直接卸下去容易摔倒,咱们多练习几次,很快就能拿掉辅助轮了。
但他一点儿都没听进去,蹦着高非让我现在就拿掉辅助轮。
我又耐着性子劝,要不等周末让你爸陪你练吧,你也不会受伤。
结果,他还是不愿意,闹到最后躺在地上打滚,还一直说我是坏人。最后气得我骂了他一顿,才消停。
事后我有点后悔,这么点儿事,根本不至于打孩子。可我也很委屈啊,我都这么为他着想了,一直好好跟他说,可就是说不通。
是我沟通不到位,还是想得不够周到?怎么孩子就听不进去呢?”
我问了这位妈妈一句:“你知道他为什么非要卸掉辅助轮吗?”
她回答:“知道啊,小孩爱攀比,看隔壁孩子卸掉了,他也跟着学。”
我又问了一句:“是孩子亲口跟你说的吗?
她说:“那倒不是,我猜的。”
你看,这就是跟孩子讲道理讲不通的原因。当我们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孩子的行为时,却忘记了应该先去探求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他们只能关注跟自己有关的事,父母道理讲得再透,只要跟他们心里想的不一样,也只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并非双方平等的交流。
所以当我们感叹“怎么就是不听,说多少遍了”,孩子的感受却是“你们根本不知道我要什么,就知道讲道理,我太惨了

最后,也就只能得到这样的结果:你强迫我接受道理,我就不让你痛快。
其实,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不要让孩子感觉为难,也不要强行让他接受某个道理。倾听他、共情他、安抚他。
只有他确定了自己是被理解的、有价值的、不被强迫的,他才会通过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真正接受某个事实或道理。
“你做错了,要听我的”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电影片段再仔细回顾一遍,很容易就会发现,想给小女孩上一堂人生课的男人,是爱无能。
他没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把冷漠包装成关怀:我是为你好,你做错了,要听我的。
本质上,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做过类似的事情。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高中女孩患上抑郁症的深度报道,让人感叹不已。

女孩在全省排名第一的重点高中上学,在妈妈看来,女儿前途光明,吃喝不愁,就算有点人际交往的问题,也没什么烦心事。
但偏偏,女儿患上了抑郁症。
来源:丁香医生
《错把抑郁当成叛逆,我差点失去了女儿》
刚升入高中不久,女儿就跟妈妈说,自己被同学欺负,被室友孤立。
但妈妈不以为然,她跟女儿说:“跟一个同学搞不好关系,可能是别人的问题,跟每个同学都搞不好关系,那就是你的问题。”
后来,女孩的情绪越来越控制不住,无法跟同学和平相处,父母只能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但即便这样,女孩的状态依旧没有好转。
整个人变得“奇奇怪怪”,开始嗜睡、深夜痛哭、把手指抠得全是伤口……
女孩恳求妈妈带自己去医院,她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

可妈妈认为,一个小孩子,跟同学拌几句嘴,怎么可能得抑郁症,就让女儿不要胡思乱想,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直到有一天,女孩跟妈妈说自己想从楼上跳下去,妈妈才带女儿去看医生。
到了医院后,女孩被诊断出中度抑郁,轻度焦虑。
确诊后,女孩想要休学,但父母觉得这么好的学校不能不上,既然开了药,吃了药应该就能好,所以只给女儿请了几天假,之后就强行要求她继续上学。

可想而知,女孩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终于有一天,女孩不堪重负,在房间里吞下了所有的药片。
如果不是父母发现,及时把女儿送到医院洗胃,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这个时候,女孩妈妈才真正清醒过来,她给女儿办理了休学,积极配合治疗,努力陪伴女儿。

说实话,女孩的妈妈并不是个坏妈妈,她的初心还是希望女儿有个好的前途。
但是,她忽视了女儿内心的诉求,忽略了女儿一次次向她求助的信号。当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女儿身上时,也就抹杀了女儿的自我价值感。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把你培养进这么好的学校,你为什么不让我省心?”
当父母不再是那个让孩子感觉安全、温暖、放松的人,而是充满了压迫、冰冷、忽视时,孩子很难不被压垮。
我们得明白,用“你错我对”的交流方式,来解决孩子成长的问题,希望他们自己改正,进而更加优秀,是不现实的。
因为,他们自己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
他们需要父母做一面“好镜子”,在父母的“反射”中,感受自己是足够好的、安全的、值得被爱的,他们才有足够的力量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我们不能只做给孩子判断对错的父母,更要做一个接得住孩子情绪的父母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不轻易被击溃。

歌德说:
“依照一个人表面的样子去对待他,
他就只能维持表面的样子;
依照一个人的潜力去对待他,
他就能成就他最好的模样。”
共勉。

好的教育方式
应当是鼓励赞扬孩子擅长的部分
否定、拒绝、打压
只能得到最差的结果
欢迎加入
7天好妈妈成长营
只需19.9元
超实用的家庭教育万能公式
给你带回家
马上扫码下方海报二维码,了解详情
↓↓↓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